以史为鉴育人为先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当今教育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前进的,而改革离不开创造与竞争,创造性与竞争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这一显著的特性就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和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中学历史课本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历史书中大量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是起到了这样的教育作用,也正是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影响和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如学生通过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智慧结晶才凝结出来的历史文明,这些优秀文明不仅是对华夏子孙、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亿万中国人的人格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自豪感
  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明的回顾,我们都倍感亲切,倍感自豪。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渊源悠长,文化繁荣昌盛,典籍连绵不绝,人才鼎盛辈出。从古代直到清朝中期为止,我国的文化、科技、经济一直都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水平。有经典的儒家学说,有永世不倒的万里长城,有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有鼎盛的唐朝文化,有名誉海外的郑和下西洋,有辉煌的康乾盛世等等,青少年通过这种历史的认识,能够培养一种优秀的人格精神,使他们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近代百年屈辱史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抗争的历史。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了沉重的民族灾难和民族耻辱,《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使中华民族的广大人民过着苦不堪言,暗无天日的生活,中国的人权被践踏被侮辱,更可悲的是使中华民族背上了“东亚病夫”的恶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国耻事件几乎使中华民族走向了亡国之路。而为了让中国摆脱危亡、走向复兴之路,我们的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抵御外侮,作出了至今还令人荡气回肠的感人事迹。今天我们回忆历史,并在历史中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同时总结经验,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不怕苦难,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继承和发扬仁人志士们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更能促人奋进,更能教育我们的中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如1964年的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发、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制成功、1970年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1973年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等等,再加上近期的,如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2005年10月12日神州6号飞船,2008年9月25日9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等成功升入太空,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能够充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2 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自己的认知能力
  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记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变化的真实见证,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充分让学生自己先去感悟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要充分运用历史中的事件教育和感动学生,如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战争中中国清政府为何被打败,以及中国为什么掀起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理解中国向西方学习,以及为何先由器物到制度再到西方思想的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战争的后果对中国的影响和对日本的影响,让他们学会反思和总结。如历史老师要紧紧抓住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失时机地组织好教育活动,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从而让学生感受和感悟到伟大祖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在世界上地位的提高,让他们亲身感知中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3 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中学历史老师要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事例去分析,要从人格精神的培养的角度去着手,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认识今天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让他们感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近代斗争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一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允许,不想让中国富强,让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封建旧势力的强大和顽抗,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脆弱性和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也没有能力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经历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几代人的苦苦探索、反复寻求比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通过这个历史事例的分析,让他们去感受今天幸福日子来之不易,让他们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爱党精神,帮助他们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牺牲精神。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新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青少年学生,让他们坚信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正确认识,感受社会主义社会的来之不易。
  4 历史事件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的精髓是思想道德教育,是“身心既善且美”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真正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现代化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美德。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核心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首要地位。历史课程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最好教材,而历史事件的学习,更是有助于这一道德教育的实施。我们应该通过历史课教学,通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不断地让青少年了去感悟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个人修养水平。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渗透出来的高尚精神,促其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思想。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客观趋势,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全球化浪潮所淹没,必须弘扬、研究和发展中华文明。而研究和发展中华文明,就必须有传播和创造中华文明的人才,只有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更加加重了历史教育的迫切性,历史教育担负着铸造民族精神,培养国民意识的重任。中学历史教育特别是历史事件的传授和教育更有利于中学生高尚的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是谋求教育发展的公平性与平衡性,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则是教育平衡发展的瓶颈。农村薄弱地区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创新实践模式,开展特色办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陕西泾阳县教育局已经成功的创新出一种特色模式,值得广大农村薄弱地区基础教育平衡发展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区域模式;教育平衡;内涵发展;资源共享;特色办学  新世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被引入到校园中,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校园网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的中心由"教"转变为"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或辅助者,采用传统的模式培养的教师,以及用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都不再适应校园网的教学环境,然而校园网在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教师。离开了教师,校园网不会发挥作用。因此在校园网环境下,教师应当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是一中文化,而文化是要被继承和发扬的东西。解数学问题是对数学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就变成了理性认识,这种思想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为此、举例说明数学问题的分析与 解法,以求得这种感性认识的飞跃。  例1(2011?四川?理16)函数f(x)的定义域为A,若x1,x2∈A且f(x1)=f(x2)时总有x1=x2,则称f(x)为单函数。例如,函数f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素质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很不适应,“校本教研”应“时”而生。新时期的教育决定了教师应是研究型、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而教研恰恰是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存在着“不必研”的教研认识不足、“不善研”的教研意识不强和“不会研”的教研方法欠缺的种种实际问题。如何走出低谷,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记得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挑起地球”。那么,校本教研的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期刊
【摘要】要注重培养高中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一、架设心灵桥梁,领略作品内涵;第二、体会表面文字,感悟美好形象;第三、放飞自由思绪,彰显学生个性。解读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融生;想象力;注重;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说高中语文教学应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期刊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直观实验引
期刊
1 研究性学习  1.1 研究性学习: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
期刊
)  面对新课程,教材的变化、化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等诸多因素,促使化学教师与时俱进,及时转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加强自我转化与发展,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者,对新课改下化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当前,很多教师还不能顺利适应新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化学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自身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不适应化学新课程要求,甚至偏离新课程理念的现象不同
期刊
【摘要】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构建校本教研工作模式和管理流程,建立校长、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四级网络”;建立集体备课、听评课、撰写教学随笔、问题转化为课题“四项制度”;建立学习、培训、教研成果奖励、成果推介“四种机制”。  【关键词】校本教研模式;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质量要提高,教研必先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探索以校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