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ming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早期的翻译作品倾向于归化,是追随晚清意译风尚的产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开始在其相关文章论述中提倡异化翻译策略,反对“通顺”的译文,力求保存原作的丰姿,让译文读者感受“异国情调”,并输入新的表现法,丰富汉语语言。鲁迅异化翻译理论反映了其改造中国语言的博大思想。
  【关键词】鲁迅异化翻译语言改革
  
  一、引言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豪与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思想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翻译在鲁迅的文学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专家孙郁认为鲁迅首先是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因为鲁迅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翻译上。鲁迅的翻译活动历时32年,共涉及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200多种作品,达300多万字。鲁迅也是中国介绍和翻译欧洲文学的先驱者,并且对翻译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论述,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
  二、鲁迅早期翻译
   近代中国翻译的主基调是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梁启超等人倡导“小说界革命”使得政治小说的翻译成为晚晴翻译的主流。因此在翻译时常常会对原作任意删减甚至改变原作主题以达到其“经世致用”“开启民智”的政治目的。这一时期的鲁迅深受其影响。鲁迅的早期翻译选材如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地底旅行》、《月界旅行》、雨果的《哀尘》等多选取的是具有功利目的政治科学小说。从1903年同期发表在《浙江潮》上的两篇译作《哀尘》和《斯巴达之魂》到1909年的《域外小说集》出版前,鲁迅翻译的几篇小说基本上没有摆脱“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 ”、“科学小说”范畴,与当时救亡图存的政治倾向契合。[1]
   受晚晴意译之风和严复林纾等人翻译作品的影响,鲁迅早期翻译主要采用的归化译法。譬如1903的《月界旅行》、1906年版的《地底旅行》便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而且原文的内容也被壓缩或者删改,《月界旅行》法文原著有28章,而译文只有14回;《地底旅行》的法文原著有45章,译文只有12回,而且译文用的是文言文。《月界旅行》原著是以悬念为结局,受林纾译作影响以及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特有“求和求团圆”的文化心理, 鲁迅的译作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式喜剧结尾。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虽说是译,实乃改作。”鲁迅自己承认:“年轻时自作聪明,不肯直译”。
  三、鲁迅的异化翻译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翻译界,可以说是生机勃勃。当时的中国,积蓄着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也十分尖锐。文化冲突和政治冲突交织在一起,各种力量的较量在文化斗争中突出表现出来。这正是鲁迅先生提出异化翻译策略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最早提出异化翻译的概念,他认为这种翻译是“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 the reader towards him”.[2]而鲁迅提出“异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益智”,与旅行外国相似,必须有“异国情调”;二是为了“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这后一方面,是从属于他的整个改造中国语言的博大思想的;换言之,鲁迅先生正是站在中国语言改革的高度,来论述他的“直译”,“硬译”主张的。[3]
   鲁迅开始对其早期的翻译进行反思,《地底旅行》的辍笔似能说明问题。鲁迅在后来在致杨雾云的私人通信中谈到:“我的译本《地底旅行》,似未完,而且几乎是改作,不足存的”。[3] 鲁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和挣扎后,到1907-1908年间鲁迅周作人兄弟着手翻译 《域外小说集》时,积聚的无奈和不妥之感转为明确不满,从而倒戈一击,坚决主张“直译 ”。“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4]
   鲁迅在其许多著作当中论述了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策略。鲁迅关于翻译问题论述的主要文章有:“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几条“顺”的翻译,风马牛,再来一条“顺”的翻译,论翻译,为翻译辩护等等。此外,鲁迅在其翻译作品的序言以及与友人的通信当中多次提及其翻译观点。鲁迅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迅的译学论述中,最为重要和突出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异化翻译理论的推崇。
  (一)对异化的界定
  鲁迅提出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策略,他说: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日本文的译者上田进君,是主张用前一法的。他以为讽刺传品的翻译,第一当求其易懂,愈易懂,效力也愈广大。所以他的译文,有时就化一句为数句,很近于解释。我的意见却两样的。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4]
   鲁迅用极其平实的语言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保留“异国情调”的主张,将翻译比喻成旅行。
   (二)对“通顺”译文的反对
   针对当时赵景深提出了“顺而不信”的翻译观点,鲁迅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对这种观点进行驳斥,并针对这种观点,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鲁迅在《几条“顺”的翻译》一文中,列举了几条顺的误译,驳斥了赵氏“顺而不信”的翻译观。作者指出:“译得‘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许能懂,译得‘顺而不信’的却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误人入迷途了。[5]
   (三)对语言发展的贡献
   而鲁迅的“不顺”的翻译是要人们费力地嚼一嚼。“这样的译本,不但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6]有时不太顺的翻译处理,正是为了保留原文的特征,而且意在引进新的表达方式。他说:“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语法的不精密,就在于思路的不精密……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7]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所希望的是文化的重建,这对当时白话文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结语
   鲁迅的翻译理论包括翻译目的宗旨,直译,翻译的言语句法,转译,复译,翻译批评等,几乎涉及了翻译理论的每个重要方面,且都见解独到深刻,特别是其异化翻译理论,是站在中国语言改革的高度提出来的,是属于其整个改造中国语言的博大思想体系,目的是介绍外国文学为我所用,是对中国翻译学的杰出贡献,对于今天的译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Shuttleworth,Mark,&Moira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鲁迅.鲁迅全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鲁迅.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7] 鲁迅.关于翻译———给瞿秋白的信[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其他文献
夜长人不寐,斜月窥东窗。奄忽有所动,起坐独彷徨。平生耽文字,未得脱稻粱。徒自羡眉绿,老大鬓已苍。霜叶林下转,飘摇自沉沦。风前秋雨横,觉后思味深。大道虽无直,庶几终可循。莫道沧
重阳已隐梦边蛙,喜看林中桂放葩。品正不追桃蕾艳,行端岂扮牡丹华。蟾宫酿酒醉仙子,渭水烹茗颐帝家。秋重风寒盈素朴,满天馥郁慰星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那年春节,七大姑八大姨全拥到我们家来了。其中有七岁的“眼镜”老弟,还有六年级的姐姐。午饭后,大人们喝茶聊天,姐姐则在我的电脑上痴迷地忙活着“开心农场”,我就准备写寒假作业
针对寒地水稻产区土壤板结,盐渍化严重,有益菌数量减少,病原菌大量滋生传播的状况,北京紫康三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研制了一种生物型水稻育苗肥。据介绍,该肥含有多种能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大果榆属于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别名黄榆、毛榆、柳榆。新疆伊犁、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奎屯等地均可栽培。一、生物学特性树高达20米,树冠扁球形。先开花后展叶,花两性,绿
6月18日,正在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来自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公司的两株硕果累累的棉花,因为具有强大的抗棉铃虫能力而备受瞩目。据介绍,棉铃虫大爆发的时候,会造成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