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c0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自学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这是教学方式创新学习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政治 创新 意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因其自身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那么,思想政治课教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首先:入课,精选材料,设疑启思,引发求知,立足“学情”,精选背景材料,巧妙构思问题,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是教学方式的操作起点。精选什么样的材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本环节的关键。
  作为教学起点的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锦句、时事政治等素材,运用演绎设疑、归纳设疑、扩展设疑、发散设疑、辨析设疑、层进设疑、反向设疑等方法,引导学生入课,唤起求知热情。例如,在讲授高三《政治常识》“当代国家的政体”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三位公众人物的肖像:布什、布莱尔、朱镕基。然后设问:“你认识照片上的人物吗?能分别说出他们的姓名、国籍和职位吗?”再问:“他们都是所在国家的政府首脑,为什么其职务称谓会不同呢?”(因为各自所在国家的政体不同)再深问:“为什么世界各国会有不同的政体呢?”这样,借助时政图片材料,配以层进式提问,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入课题。
  二、突破答案的单一性,形成开放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教学方式的价值取向之一,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辅导者、支助者,而非灌输者、支配者。教师既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的必要时间,让学生在自究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生疑;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针对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的实际,我进行不同的阅读策略训练,提出了粗读、细读、精读等方法:易理解的知识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问题精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其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阅读教材内容、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概括中心论点、整理知识网络等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像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这一目的内容时,需要讲授正当防卫的含义,若直接照本宣科给学生读书中的定义则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精彩。针对这一内容,可以这样设计:首先为同学们播放一段一起调查案的录像,介绍的是一公民为制止小偷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典型正当防卫行为。在播放完这段录像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思维上极为兴奋,这时我抓住时机,巧妙提问:这位公民是在何种情况下实施防卫的?其防卫的目的是什么?这种防卫行为有无社会危害性?要负刑事责任吗?因我所提的这些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发人深思,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从形象到抽象,学生对所提问题认真地一一作答,使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学生们轻松掌握和理解了什么是正当防卫,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创新学习,探索创新的学习追求
  在自学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这是教学方式创新学习的价值追求。在此环节,教师应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诱导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地去分析与思考,允许对现有结论的怀疑与否定。鼓励求异,就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就质疑求新的方法而言,一般可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段递进思维方法进行。质疑求新的“抓手”,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课本中有关思考题质疑;
  (2)引导学生在新知旧识的综合、比较中质疑;
  (3)将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联系、综合,从中质疑;
  (4)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展开质疑。
  四、归纳,释疑解惑,归纳织网,提升能力
  通过上述诸环节的学习,学生一般已能掌握大部分主干知识,但也会有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教师精讲点拨,释疑解惑,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分辨和修正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产生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材内容的某种“误解”,以及由“误解”引起的理论同实际的矛盾。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在教材知识和重大社会热点结合上下功夫,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做到有备无患。就“解惑”的方法而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师生论辩、摆事实论据、进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总的说来,要以启发为主,以提示思路为主。同样,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教师要努力做的。此时,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归纳织网的常用的方法有表格式、提纲式、因果式等,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能清晰、有序、完整地展示知识间的关系。
  五、注重课后整改——提升教学体会的理论性
  我们在每上完一节课后,静心沉思,总会有些成败和得失,抑或有所感悟。如果能及时地记下精彩的瞬间或疏漏之处,写下一孔一得之见,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的依据,则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课后整改,重在及时,贵在坚持。课堂上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灵感”、“顿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在记录了一定时期后,还要及时地进行归纳整理,要学会“反刍”,且能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中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来,从而使第一手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高度,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而且还有利于开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积极尝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方式,但反对把它程式化、教条化,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加以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  关键词:应用意识数学 兴趣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期刊
英语学习中,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听、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而且社会对于口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捷。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口语教学状况和收效不容乐观。  一、初中生英语口语实际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  1.学校实行大班额教学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是实施大班教学,一个班级有六、七十个学生,有的甚至更多。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在人数众多的课堂上组织全体学生操练口
期刊
新课改理念像一缕清新的春风,给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理念指导下,我对小学作文教学做了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真实为先──引领学生走进璀璨的现实生活  《语文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实是学生作文的生命。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有真实的感受,也才能写出好作文
期刊
摘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因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失误,有的失误甚至会多次出现在学生的多篇作文中,这些失误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螺旋回环式”作文训练法可克服学生在作文中的失误,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作文厌学螺旋回环式 效果理想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因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失误,有的失误甚至会多次出现在学生的多篇作文中,这些失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求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尝试、体验和发现,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培养 激发 创新意识 创设 开发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效率,就是把创造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相结合,在充满科学性、艺术性的创造性教学中,
期刊
学法指导,简而言之,就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  语文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范围广、内容多、途径也宽。笔者认为: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活动。要实现学法指导的经常化、具体化,并获得切实的效果,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如何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能为学生“怎样学习”作导向,真正教会学生学习。  要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就应
期刊
学生美术创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强化他们自我创作的意识并根据美术课中所学知识和技法,给予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因此在儿童画创造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活情趣的培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尽情表现内心向往的美好事物和生活,以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实施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
期刊
每个学校,每个班都会有学困生,追究其原因,那可真是多样化的。他们有的偏科,有的靠爷爷和奶奶生活,没有人管,有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还有的同学是对老师的授课方式产生了厌烦之感等。面对多种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 因素,我就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具体如下:  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力及
期刊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如果抓住此期进行训练,将会事半功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培养与训练?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
期刊
摘要: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教师在讲述、提问、朗读、板书等教学环节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美育     美育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美育以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文化知识为目标。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作用是通过审美手段去塑造和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