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落实新课改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语文教师应如何体现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主导地位 体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句话重复了好几年,但很多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如何体现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地位,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高尚道德情操的表率者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奉献永远大于索取的为人师表的事业,从师范学校一毕业,就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人生准则,并用这样的思想指导着自己的工作,从不奢望、苛求社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回报,做到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引领下,思想境界一定会得到升华。另外,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质量,教师要处理好与同学科的教师的关系,与任同一个班课的教师的关系。教师具有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能够团结同事,集体协作,加强同本年级及上下年级语文教师的合作,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师与学生信息反馈、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是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师生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及教材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整个教学过程是在非常开放的、和谐的、富有趣味的课堂气氛中进行的,这里充满着讨论、交流,充满着合作、质疑,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占有者、学习的裁判与权威,处于完全主动、支配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纯粹是一种单向传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气氛枯燥、呆板,学生思维定势,缺乏创新和个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活动的设计主持者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培养学生自治管理能力上,即培养学生形成自育能力、自治能力和自学能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将“民主、科学”引进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教师的角色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辩论、讨论时,教师就应担当主持人、裁判员的角色;如果是一堂朗读或诵读、演讲,教师就应担当起评论员的角色;如果是一堂学生课本话剧表演,教师就应担当起导演的角色。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需要变化角色,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又饶有兴趣的学习气氛中探索、学习、发现、提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过去的课堂上学生常常被教师提出的问题牵来扯去,学习没有热情和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此可见,思维是由疑问开始的。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学生提出比教师提问效果好。教师还要设法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教师则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四、学生思维发展的启发、引导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导入,从微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上一堂专题为“具体是记叙文的灵魂”的作文指导课时,我不是讲解概念、原理,而是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诗句同是表现愁的,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象将愁具体化,使它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感人至深,可见“具体”对语文写作是何等地的重要。这样一讲,学生的兴致一下就提了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不要讲,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大量的问题还要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教师做到“举一”精神,引导学生“反三”自学、自练,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把探索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就不可能昏昏欲睡,既能学到应有的基础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变教学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影响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能力。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主导地位 体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句话重复了好几年,但很多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如何体现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地位,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高尚道德情操的表率者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奉献永远大于索取的为人师表的事业,从师范学校一毕业,就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人生准则,并用这样的思想指导着自己的工作,从不奢望、苛求社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回报,做到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引领下,思想境界一定会得到升华。另外,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质量,教师要处理好与同学科的教师的关系,与任同一个班课的教师的关系。教师具有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能够团结同事,集体协作,加强同本年级及上下年级语文教师的合作,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师与学生信息反馈、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是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师生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及教材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整个教学过程是在非常开放的、和谐的、富有趣味的课堂气氛中进行的,这里充满着讨论、交流,充满着合作、质疑,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占有者、学习的裁判与权威,处于完全主动、支配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纯粹是一种单向传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气氛枯燥、呆板,学生思维定势,缺乏创新和个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活动的设计主持者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培养学生自治管理能力上,即培养学生形成自育能力、自治能力和自学能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将“民主、科学”引进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教师的角色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辩论、讨论时,教师就应担当主持人、裁判员的角色;如果是一堂朗读或诵读、演讲,教师就应担当起评论员的角色;如果是一堂学生课本话剧表演,教师就应担当起导演的角色。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需要变化角色,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又饶有兴趣的学习气氛中探索、学习、发现、提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过去的课堂上学生常常被教师提出的问题牵来扯去,学习没有热情和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此可见,思维是由疑问开始的。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学生提出比教师提问效果好。教师还要设法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教师则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四、学生思维发展的启发、引导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导入,从微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上一堂专题为“具体是记叙文的灵魂”的作文指导课时,我不是讲解概念、原理,而是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诗句同是表现愁的,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象将愁具体化,使它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感人至深,可见“具体”对语文写作是何等地的重要。这样一讲,学生的兴致一下就提了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不要讲,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大量的问题还要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教师做到“举一”精神,引导学生“反三”自学、自练,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把探索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就不可能昏昏欲睡,既能学到应有的基础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变教学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影响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能力。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