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提倡早期干预治疗,降低伤残率。方法 对本院2011年2月—2013年9月住院的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治疗时间不同分为24小时内治疗组及72小时内治疗组。结果24小时内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7例,无效2例,伤残率15.5%。72小时内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伤残率30%,两组伤残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生后24小时内诊治者治疗效果好,伤残率低。生后24到72小时入院诊治者,好转缓慢,伤残率较高。
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伤残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是围产期新生儿窒息所致,病死率高,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遵循发生-发展-恢复的规律。本文分析本院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2月—2013年9月住院患儿120例,根据入院治疗时间不同分为24小时内治疗组及72小时内治疗组。各60例,24小时内治疗组为生后24小时内入院诊治的患儿,72小时内治疗组为生后24到72小时内入院诊治的患儿,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重度诊断的标准[1],临床表现均有意识改变:嗜睡或抽搐,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减低,头部CT均显示2脑叶以上低密度影。患儿病情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吸氧、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糖水平高值,有循环不良或低血压者给予多巴胺等对症和支持治疗维持各脏器血流灌注,控制惊厥,降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并嘱其出院后进行新生儿后期的治疗及早期干预。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7到10天消失,随访无后遗症。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10到14天消失,随访有后遗症。无效:患儿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本项试验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卡方检验,对比其差异[5]。若P值小于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小时内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7例,无效2例,伤残率15.5%。72小时内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伤残率30%。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因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所致新生儿窒息,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由于缺氧或缺血使脑细胞正常代谢障碍,细胞膜钠泵和钙泵功能降低,离子渗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缺氧时间越长,HIE程度越重,脑细胞水肿越明显,其功能障碍越严重,后遗症发生率越高。严重的HIE可有脑瘫、认知障碍及癫痫等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脑损伤严重程度与缺氧的严重程度总是平行的,确切了解缺氧的严重程度,全面详尽地了解病史很重要[2-3]。新生儿HIE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若治疗不及时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甚至危及生命[4-6]。据证实不同时间缺氧发生所占比例生前约20%,生前与生时并发约35%,生时约35%,生后约占10%。大部分HIE患儿生后已存在缺氧,而大多数神经元不是死于缺氧缺血,而是死于缺氧缺血后几小时甚至几天,这种迟发性的细胞死亡是可以通过缺氧缺血后开始的早期干预来预防或减轻的。本研究表明24小时内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7例,无效2例,伤残率15.5%。72小时内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伤残率30%,两组伤残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可见早期治疗效果好,伤残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0.
[2]孟淑英,张可冰.有核红细胞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2):186-187.
[3]闫睿,初桂兰.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水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4):304-307
[4]张薇,李丽新.正常与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容积的测量[J].解剖学杂志,2013,36(2):214-216.
[5]刘海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扩散加权成像研究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5):756-758.
[6]杨耀民,乔海明.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脑电仿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干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3,16(4):587-588.
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伤残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是围产期新生儿窒息所致,病死率高,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遵循发生-发展-恢复的规律。本文分析本院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2月—2013年9月住院患儿120例,根据入院治疗时间不同分为24小时内治疗组及72小时内治疗组。各60例,24小时内治疗组为生后24小时内入院诊治的患儿,72小时内治疗组为生后24到72小时内入院诊治的患儿,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重度诊断的标准[1],临床表现均有意识改变:嗜睡或抽搐,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减低,头部CT均显示2脑叶以上低密度影。患儿病情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吸氧、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糖水平高值,有循环不良或低血压者给予多巴胺等对症和支持治疗维持各脏器血流灌注,控制惊厥,降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并嘱其出院后进行新生儿后期的治疗及早期干预。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7到10天消失,随访无后遗症。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10到14天消失,随访有后遗症。无效:患儿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本项试验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卡方检验,对比其差异[5]。若P值小于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小时内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7例,无效2例,伤残率15.5%。72小时内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伤残率30%。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因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所致新生儿窒息,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由于缺氧或缺血使脑细胞正常代谢障碍,细胞膜钠泵和钙泵功能降低,离子渗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缺氧时间越长,HIE程度越重,脑细胞水肿越明显,其功能障碍越严重,后遗症发生率越高。严重的HIE可有脑瘫、认知障碍及癫痫等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脑损伤严重程度与缺氧的严重程度总是平行的,确切了解缺氧的严重程度,全面详尽地了解病史很重要[2-3]。新生儿HIE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若治疗不及时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甚至危及生命[4-6]。据证实不同时间缺氧发生所占比例生前约20%,生前与生时并发约35%,生时约35%,生后约占10%。大部分HIE患儿生后已存在缺氧,而大多数神经元不是死于缺氧缺血,而是死于缺氧缺血后几小时甚至几天,这种迟发性的细胞死亡是可以通过缺氧缺血后开始的早期干预来预防或减轻的。本研究表明24小时内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7例,无效2例,伤残率15.5%。72小时内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伤残率30%,两组伤残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可见早期治疗效果好,伤残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0.
[2]孟淑英,张可冰.有核红细胞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2):186-187.
[3]闫睿,初桂兰.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水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4):304-307
[4]张薇,李丽新.正常与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容积的测量[J].解剖学杂志,2013,36(2):214-216.
[5]刘海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扩散加权成像研究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5):756-758.
[6]杨耀民,乔海明.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脑电仿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干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3,16(4):58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