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这句话既强调了观察对于写作的必要性——没有观察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无从写作;也说明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写作的诸多要素中,观察是第一位的。
对于古今中外从事写作的人,“练眼”是他们登堂入室的“必修课功”,对于今天置身大千世界的众生,“法眼”常用来形容我们敏锐、精深的眼力。这里的“练眼”“法眼”说的都是观察力。
若要提高写作水平,须先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宋代名士文与可画竹之所以“胸有成竹”,就是因为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雨雪,他总是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凝神叶子的形态颜色。日积月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光景的竹子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中,铺纸泼墨时,各种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当画竹,他都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逼真传神。
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因缺乏观察、缺乏积累而落下笑柄的人与事。
也是宋代,也是画竹,有一个叫王祈的“文艺青年”画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翠竹图》并题诗一首,在苏轼面前夸口说:我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苏轼就让他读来听听,王祈摇头晃脑道:“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 苏轼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好则极好,只是十竿竹子,一片叶儿!”这事给苏轼留下很深印象,后来他又跟别人说:“世间事忍笑为易,惟读王祈大夫诗不笑为难!”为什么呢?你想啊,“万条枪”(一万条竹竿)关联“千口剑”(一千片竹叶),岂不是“十竿竹子,一片叶儿”?
无独有偶。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素以画牛著称,他的《斗牛图》堪称珍品。据《东坡志林》载,巴蜀有个杜处士,喜好书画,尤喜戴嵩的《斗牛图》,他常常带着在身边赏玩。一天风和日丽,他打开书箧透风,被一个牧童瞧见了,牧童拍掌大笑:要说牛我可见的多了,这哪里画的是斗牛啊!牛斗的时候,力气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腿间。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吹火筒,还能不错!苏轼听后借古语感慨:“‘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套用一下,“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权。”有一个故事,说郑板桥十岁那年,随私塾先生郊游来到一桥上,见河面一少女尸体。老师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逐波涛。”吟完后连说,可怜可怜。郑板桥听罢,觉得老师的诗有问题,于是请教说:老师,这女子您认识?师答:不认识。郑板桥:老师您不认识这位少女,怎知她芳龄十六?郑板桥又问:您看到她被风吹落桥下的? 您看到了她的三魂七魄?老师被问住了,说道:那你给改一下。郑板桥从容吟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逐波涛。”老师听了连连点头。说道:你这样善于观察,尊重事实,肯动脑筋,将来定能成气候。
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就是养成严谨务实的专业精神。有这么一个例子,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从讲台下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上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真的,我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民间有个故事,说苏轼一天有事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家睡觉,他便在书房等候,结果看到桌上有两句没写完的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残菊满地金。”
苏轼暗笑:王公啊王公,您是老糊涂了。谁人不知菊花是整束枯萎在枝头,哪有一瓣瓣飘落的啊!于是提笔在后面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
苏轼走后,王安石看到他的续诗,借故把他贬到了黄州。在这里,秋风一起,苏轼看到金黄的菊花果然是瓣瓣飘落,他这才感到自己见短识浅、妄下断语。
这个故事并不足信。因为苏东坡贬黄州时,王安石早被罢相了。但它充分说明,天下事物纷繁复杂,实践出真知,观察得真相。
巴尔扎克说:“文学艺术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观察和表现所组成。”需要强调的是,缺少观察,怎可奢谈表现。这里也有例子。
高适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之所以闻名遐迩、脍炙人口,与他早年在塞外生活、熟悉边塞密切相关。晚年回京后,他被朝廷派遣往浙江任观察使。一次,高适到台州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在一座寺院住下了。晚间借着清冷的月色,他登上清风岭的顶峰。放眼望去,月光下的钱塘江,好似一条玉带伸向浩瀚的大海。平缓的江水,在朗月的映照下闪着粼粼波光。高适诗兴大发,当夜在寺院的墙壁上题下一首诗,后两句是“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第二天,月落天亮,他乘船离开了清风岭。船行江心,高适无意发现,江水比昨天夜里退了许多。从两岸的水痕看,江面只有原来的一半宽了。他这才想到,这就是钱塘江的潮汐现象。月升起,江水随潮而进,江面显得特别宽阔;月落时,江水又随潮而退,只剩下半江。想到这里,他不禁自责昨夜写的“月落一江水”错把月落当成月升,月落应该是“半江水”。他想返回将“一”改为“半”,因公务在身不能耽搁,只好作罢。可过了一个月,高适再次路过清风岭准备修改题诗时,却看到诗中的“一江”已经被人改为“半江”了。
具有独到的观察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伽利略坐在肃静的比萨教堂里,抬头注视着随风摆动的屋顶吊灯:风大,摆动幅度大,风小,摆动幅度小,每次摆动的时间都一样。应用这一原理,不就可以计算时间了吗?于是他发明了钟摆。牛顿从苹果落地的观察中引发万有引力的思考,由弟弟妹妹的吹肥皂泡游戏,感悟到太阳光的七色秘密等等。这一切发明创造无不源自观察。
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一位大学教授,为了证实糖尿病病人的尿样中含有糖份,他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实验。上课之初,面对全体学生,他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糖尿病患者的尿是什么味道的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好,我现在就来告诉你们。”老师说着就把一只手指伸进一杯事先准备好的尿样中,把蘸了尿液的指头放在自己的舌头上尝了一下。“好了,我知道了它是啥味道,你们也尝一下吧。”
学生们都皱起了眉头,虽然极不情愿,但老师已示范在先,怎好不尝。他们一个个把手指伸进尿液,然后又急急忙忙地用舌头舔了舔。
教授摇摇头,露出滑稽的表情,说:“糖尿病人的尿是啥味道?”“甜的!”学生一致答道。“对你们甘愿亲身体验的精神,我深表赞赏。但是若以你们这种粗心大意的观察力去从事科学工作,将来想有非凡作为,取得出色成就,我只能说——NO!”
原来,教授在做实验时,使了个小小的花招:他伸进尿液时用的是食指,而放在舌头上的却是中指,只是动作做得比较快,骗过了大家的眼睛而已。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是的,只有留心生活,善于观察,方能夯实写作的基石,筑起成功的大厦。
对于古今中外从事写作的人,“练眼”是他们登堂入室的“必修课功”,对于今天置身大千世界的众生,“法眼”常用来形容我们敏锐、精深的眼力。这里的“练眼”“法眼”说的都是观察力。
若要提高写作水平,须先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宋代名士文与可画竹之所以“胸有成竹”,就是因为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雨雪,他总是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凝神叶子的形态颜色。日积月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光景的竹子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中,铺纸泼墨时,各种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当画竹,他都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逼真传神。
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因缺乏观察、缺乏积累而落下笑柄的人与事。
也是宋代,也是画竹,有一个叫王祈的“文艺青年”画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翠竹图》并题诗一首,在苏轼面前夸口说:我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苏轼就让他读来听听,王祈摇头晃脑道:“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 苏轼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好则极好,只是十竿竹子,一片叶儿!”这事给苏轼留下很深印象,后来他又跟别人说:“世间事忍笑为易,惟读王祈大夫诗不笑为难!”为什么呢?你想啊,“万条枪”(一万条竹竿)关联“千口剑”(一千片竹叶),岂不是“十竿竹子,一片叶儿”?
无独有偶。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素以画牛著称,他的《斗牛图》堪称珍品。据《东坡志林》载,巴蜀有个杜处士,喜好书画,尤喜戴嵩的《斗牛图》,他常常带着在身边赏玩。一天风和日丽,他打开书箧透风,被一个牧童瞧见了,牧童拍掌大笑:要说牛我可见的多了,这哪里画的是斗牛啊!牛斗的时候,力气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腿间。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吹火筒,还能不错!苏轼听后借古语感慨:“‘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套用一下,“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权。”有一个故事,说郑板桥十岁那年,随私塾先生郊游来到一桥上,见河面一少女尸体。老师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逐波涛。”吟完后连说,可怜可怜。郑板桥听罢,觉得老师的诗有问题,于是请教说:老师,这女子您认识?师答:不认识。郑板桥:老师您不认识这位少女,怎知她芳龄十六?郑板桥又问:您看到她被风吹落桥下的? 您看到了她的三魂七魄?老师被问住了,说道:那你给改一下。郑板桥从容吟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逐波涛。”老师听了连连点头。说道:你这样善于观察,尊重事实,肯动脑筋,将来定能成气候。
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就是养成严谨务实的专业精神。有这么一个例子,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从讲台下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上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真的,我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民间有个故事,说苏轼一天有事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家睡觉,他便在书房等候,结果看到桌上有两句没写完的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残菊满地金。”
苏轼暗笑:王公啊王公,您是老糊涂了。谁人不知菊花是整束枯萎在枝头,哪有一瓣瓣飘落的啊!于是提笔在后面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
苏轼走后,王安石看到他的续诗,借故把他贬到了黄州。在这里,秋风一起,苏轼看到金黄的菊花果然是瓣瓣飘落,他这才感到自己见短识浅、妄下断语。
这个故事并不足信。因为苏东坡贬黄州时,王安石早被罢相了。但它充分说明,天下事物纷繁复杂,实践出真知,观察得真相。
巴尔扎克说:“文学艺术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观察和表现所组成。”需要强调的是,缺少观察,怎可奢谈表现。这里也有例子。
高适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之所以闻名遐迩、脍炙人口,与他早年在塞外生活、熟悉边塞密切相关。晚年回京后,他被朝廷派遣往浙江任观察使。一次,高适到台州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在一座寺院住下了。晚间借着清冷的月色,他登上清风岭的顶峰。放眼望去,月光下的钱塘江,好似一条玉带伸向浩瀚的大海。平缓的江水,在朗月的映照下闪着粼粼波光。高适诗兴大发,当夜在寺院的墙壁上题下一首诗,后两句是“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第二天,月落天亮,他乘船离开了清风岭。船行江心,高适无意发现,江水比昨天夜里退了许多。从两岸的水痕看,江面只有原来的一半宽了。他这才想到,这就是钱塘江的潮汐现象。月升起,江水随潮而进,江面显得特别宽阔;月落时,江水又随潮而退,只剩下半江。想到这里,他不禁自责昨夜写的“月落一江水”错把月落当成月升,月落应该是“半江水”。他想返回将“一”改为“半”,因公务在身不能耽搁,只好作罢。可过了一个月,高适再次路过清风岭准备修改题诗时,却看到诗中的“一江”已经被人改为“半江”了。
具有独到的观察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伽利略坐在肃静的比萨教堂里,抬头注视着随风摆动的屋顶吊灯:风大,摆动幅度大,风小,摆动幅度小,每次摆动的时间都一样。应用这一原理,不就可以计算时间了吗?于是他发明了钟摆。牛顿从苹果落地的观察中引发万有引力的思考,由弟弟妹妹的吹肥皂泡游戏,感悟到太阳光的七色秘密等等。这一切发明创造无不源自观察。
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一位大学教授,为了证实糖尿病病人的尿样中含有糖份,他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实验。上课之初,面对全体学生,他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糖尿病患者的尿是什么味道的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好,我现在就来告诉你们。”老师说着就把一只手指伸进一杯事先准备好的尿样中,把蘸了尿液的指头放在自己的舌头上尝了一下。“好了,我知道了它是啥味道,你们也尝一下吧。”
学生们都皱起了眉头,虽然极不情愿,但老师已示范在先,怎好不尝。他们一个个把手指伸进尿液,然后又急急忙忙地用舌头舔了舔。
教授摇摇头,露出滑稽的表情,说:“糖尿病人的尿是啥味道?”“甜的!”学生一致答道。“对你们甘愿亲身体验的精神,我深表赞赏。但是若以你们这种粗心大意的观察力去从事科学工作,将来想有非凡作为,取得出色成就,我只能说——NO!”
原来,教授在做实验时,使了个小小的花招:他伸进尿液时用的是食指,而放在舌头上的却是中指,只是动作做得比较快,骗过了大家的眼睛而已。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是的,只有留心生活,善于观察,方能夯实写作的基石,筑起成功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