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12日,一篇名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的屠呦呦获奖“致辞”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在这篇近2000字的“致辞”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屠呦呦的生平,并重点感谢了四个人——屠呦呦的父亲、重视中医的毛泽东、遇到困境时给她启发的“葛洪先生”,以及“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文末,作者还以散文诗的形式对青蒿“致敬”:“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据悉,屠呦呦在瑞典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期间,的确做过获奖致辞,但不是这篇《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而是《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而另一段山寨版的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后的百余字简短发言同样也在朋友圈上蔓延:“……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对此,有网友称其有满满的“心灵鸡汤”感,不过“发言这么短,语气也不像出自84岁高龄老人之口”。
屠呦呦“被致辞”照出浅阅读的浮躁
细读这些山寨版“屠呦呦致辞”,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富有煽动性、读来朗朗上口、辞藻华丽但思想深度欠奉。相比起屠呦呦“被致辞”背后的真相为何,此种对诺奖致辞的网络消费现象与背后的传播心理,无疑更值得探究。当种种伪名人格言以“批量生产”的方式被制造出,首先映射出的只会是部分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无底线式经营策略。
传播是双向的,流行也是双向的,直面伪屠呦呦“获奖致辞”的泛滥成灾,同样不能不诘问网络受众的心理:到底是他们失去了辨别真相的能力,还是这些伪“致辞”切中了他们隐秘的需求?网络之上,微信之中,多数人都在浅阅读,当点赞与转发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很难有人静下心来,对自己转发的内容进行考证。与此同时,有太多的人在渴望着成功,这种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们认为名人的任何一句话都有不容置疑的力量。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远离常识,都需要遵从“消费”的底线,都需要首先强大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和伪屠呦呦“获奖致辞”相对应的,仍是浅阅读时代的浮躁症。
网民需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从屠呦呦获得诺奖那一刻起,她就免不了“被消费”的命运。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度,势利者、功利者一哄而上,过分榨取名人文化效应,在过度娱乐和浅薄无聊中,就会消解科学精神的严肃与宏大,就会稀释本该珍视的科学态度。如此,恐怕会得不偿失。
事实上,不只是屠呦呦,还有很多名人“被致辞”。为何网络谣言频频出现,屡禁不止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这些伪造的名人文章之所以被广泛转载和阅读,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文本结构暗合了人们的需求。回想起来,诸如哈佛校训、马云名言、王健林名言等在网上流传的文章,很多都有网友臆造的成分。与其说微信号造谣、传谣,不如说微信号迎合了一些网民崇拜名人的心理。正如《仿冒名人名言背后的社会心态须反思》一文中所言:“一个渴望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推崇思考价值的社会,首先要学会辨析和抵制不明来历的名人名言。”只有增强网民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避免此类虚假的“心灵鸡汤”在网上流传。
而另一段山寨版的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后的百余字简短发言同样也在朋友圈上蔓延:“……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对此,有网友称其有满满的“心灵鸡汤”感,不过“发言这么短,语气也不像出自84岁高龄老人之口”。
屠呦呦“被致辞”照出浅阅读的浮躁
细读这些山寨版“屠呦呦致辞”,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富有煽动性、读来朗朗上口、辞藻华丽但思想深度欠奉。相比起屠呦呦“被致辞”背后的真相为何,此种对诺奖致辞的网络消费现象与背后的传播心理,无疑更值得探究。当种种伪名人格言以“批量生产”的方式被制造出,首先映射出的只会是部分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无底线式经营策略。
传播是双向的,流行也是双向的,直面伪屠呦呦“获奖致辞”的泛滥成灾,同样不能不诘问网络受众的心理:到底是他们失去了辨别真相的能力,还是这些伪“致辞”切中了他们隐秘的需求?网络之上,微信之中,多数人都在浅阅读,当点赞与转发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很难有人静下心来,对自己转发的内容进行考证。与此同时,有太多的人在渴望着成功,这种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们认为名人的任何一句话都有不容置疑的力量。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远离常识,都需要遵从“消费”的底线,都需要首先强大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和伪屠呦呦“获奖致辞”相对应的,仍是浅阅读时代的浮躁症。
网民需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从屠呦呦获得诺奖那一刻起,她就免不了“被消费”的命运。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度,势利者、功利者一哄而上,过分榨取名人文化效应,在过度娱乐和浅薄无聊中,就会消解科学精神的严肃与宏大,就会稀释本该珍视的科学态度。如此,恐怕会得不偿失。
事实上,不只是屠呦呦,还有很多名人“被致辞”。为何网络谣言频频出现,屡禁不止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这些伪造的名人文章之所以被广泛转载和阅读,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文本结构暗合了人们的需求。回想起来,诸如哈佛校训、马云名言、王健林名言等在网上流传的文章,很多都有网友臆造的成分。与其说微信号造谣、传谣,不如说微信号迎合了一些网民崇拜名人的心理。正如《仿冒名人名言背后的社会心态须反思》一文中所言:“一个渴望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推崇思考价值的社会,首先要学会辨析和抵制不明来历的名人名言。”只有增强网民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避免此类虚假的“心灵鸡汤”在网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