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以及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的模式中,名著阅读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名著阅读的推进却是最容易被忽视和操作过程最困难的一个部分。本文从阐述名著阅读的推进策略,从而期望让阅读成为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名著阅读;推进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027-01
2019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甫一面世,就引起语文教育届的广泛讨论,不仅仅是因为整张语文试卷由统一情境将各个考查模块串联起来,更是因为这张试卷是对三年统编版教材教学成果的检阅和之后教学方向方法的指导。以名著阅读考查为例,一改往年多以文学常识性知识点的考查模式,而是将整本名著作为考查背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命题。
作为第一批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小白鼠”,笔者这三年的名著推进过程可谓步履维艰。但借由统编版教材的变化和南京市中考题的启发,希望笔者在日常名著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方法可以有抛砖引玉之效。
1.以讲促读
对于故事性很强又有趣的名著,比如,《西游记》,教材的要求是“精度和跳读”,需要精读的章节如“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可以利用语文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故事内容复述,既加深自己对于文本的印象,又能给还没有读书的学生以提醒和帮助。《骆驼祥子》的阅读方法是“圈点与批注”,这就意味着文本不简单并要求学生有思想。《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初一的学生缺少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么课前5分钟就可以针对类似的问题展开质疑。同样是这本书,因其故事内容的层次较多,读来容易混乱,这时的课前5分钟就可以让学生们一起来讨论概括祥子的经历。
不要小看课前的5分钟,也不要小看学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很多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将自己的观点外化为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学会诸如复述与转述、辩论与应对这样的说话小技巧,而且在反复讨论、争辩的“双方拉锯”中,他们会慢慢开始注重自己用词说话的方式,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观点易被他人接受,从而也为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写促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从学生初入校的第一天起,笔者给学生的要求就是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培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更能够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全面性和深刻性。
以“摘抄和做笔记”为代表的批注式阅读,也是统编版教材倡导的阅读方法之一。《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这些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写法独特的作品,更需要学生动笔,用摘抄、提要钩玄、写读后感等方式进行阅读过程的记录,这有助于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为了避免出现空有好想法,没有行动这样的局面,笔者会要求学生定期上传自己的摘抄或感悟到班级群中,或是组织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同学们可以相互沟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以专题研究促读
“真读书”是现今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从2019年的南京市中考题中也能够看到,学生有没有真正读过书是命题组想要考查的重点,也是他们想要给一线教师敲响的警钟。以前那种“百度百科”式的重点知识罗列背诵和“临时抱佛脚”式的重点章节突击,都已经无法的在新的语文命题模式下得到高分。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第17题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题中出示的专题报告名称为“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儒林外史》和南京,大部分的学生应该立即就反应过来这个报告是围绕着书中的南京特色来写,下面自己再任选一部书和书中的一个主题来罗列即可。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专题阅读的训练必不可少。开始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专题,让学生找到文本中的论据。如《朝花夕拾》就可以设置诸如《朝花夕拾》对旧时代的批判、从《朝花夕拾》看早年经历对鲁迅人生的影响、《朝花夕拾》中鲁迅真挚温暖情感的表露这些专题,引导学生在初读完《朝花夕拾》后再进行整本书内容的归纳和深入挖掘。《儒林外史》不仅可以品南京味儿,还能给其中的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分类,再继而研究对比手法、讽刺手法的运用等等。等到学生慢慢开始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设置要研究的专题,再从中挑选有价值的在班级中讨论。
專题研究的运用,为学生的名著阅读推进提供了一个抓手,可以让学生抓住整本书中的某一方面,把厚书变为薄薄的一张“纸”。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和针对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避免盲目的、无序的假读书现象。专题研究的范围很广,可以是最常见的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分析,也能是审美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探讨。不管是哪一种,都能够引导着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真正静下心去阅读、去感受,对他们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名著阅读的推进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即使学生有了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也会经常因为作业多、时间少等问题影响阅读的时间和质量。同样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真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潘超然.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04)
[2]张茂华.强化校本课程应用推进语文课改研究[J].成才之路,2017(15)
关键词:名著阅读;推进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027-01
2019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甫一面世,就引起语文教育届的广泛讨论,不仅仅是因为整张语文试卷由统一情境将各个考查模块串联起来,更是因为这张试卷是对三年统编版教材教学成果的检阅和之后教学方向方法的指导。以名著阅读考查为例,一改往年多以文学常识性知识点的考查模式,而是将整本名著作为考查背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命题。
作为第一批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小白鼠”,笔者这三年的名著推进过程可谓步履维艰。但借由统编版教材的变化和南京市中考题的启发,希望笔者在日常名著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方法可以有抛砖引玉之效。
1.以讲促读
对于故事性很强又有趣的名著,比如,《西游记》,教材的要求是“精度和跳读”,需要精读的章节如“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可以利用语文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故事内容复述,既加深自己对于文本的印象,又能给还没有读书的学生以提醒和帮助。《骆驼祥子》的阅读方法是“圈点与批注”,这就意味着文本不简单并要求学生有思想。《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初一的学生缺少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么课前5分钟就可以针对类似的问题展开质疑。同样是这本书,因其故事内容的层次较多,读来容易混乱,这时的课前5分钟就可以让学生们一起来讨论概括祥子的经历。
不要小看课前的5分钟,也不要小看学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很多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将自己的观点外化为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学会诸如复述与转述、辩论与应对这样的说话小技巧,而且在反复讨论、争辩的“双方拉锯”中,他们会慢慢开始注重自己用词说话的方式,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观点易被他人接受,从而也为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写促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从学生初入校的第一天起,笔者给学生的要求就是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培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更能够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全面性和深刻性。
以“摘抄和做笔记”为代表的批注式阅读,也是统编版教材倡导的阅读方法之一。《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这些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写法独特的作品,更需要学生动笔,用摘抄、提要钩玄、写读后感等方式进行阅读过程的记录,这有助于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为了避免出现空有好想法,没有行动这样的局面,笔者会要求学生定期上传自己的摘抄或感悟到班级群中,或是组织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同学们可以相互沟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以专题研究促读
“真读书”是现今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从2019年的南京市中考题中也能够看到,学生有没有真正读过书是命题组想要考查的重点,也是他们想要给一线教师敲响的警钟。以前那种“百度百科”式的重点知识罗列背诵和“临时抱佛脚”式的重点章节突击,都已经无法的在新的语文命题模式下得到高分。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第17题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题中出示的专题报告名称为“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儒林外史》和南京,大部分的学生应该立即就反应过来这个报告是围绕着书中的南京特色来写,下面自己再任选一部书和书中的一个主题来罗列即可。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专题阅读的训练必不可少。开始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专题,让学生找到文本中的论据。如《朝花夕拾》就可以设置诸如《朝花夕拾》对旧时代的批判、从《朝花夕拾》看早年经历对鲁迅人生的影响、《朝花夕拾》中鲁迅真挚温暖情感的表露这些专题,引导学生在初读完《朝花夕拾》后再进行整本书内容的归纳和深入挖掘。《儒林外史》不仅可以品南京味儿,还能给其中的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分类,再继而研究对比手法、讽刺手法的运用等等。等到学生慢慢开始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设置要研究的专题,再从中挑选有价值的在班级中讨论。
專题研究的运用,为学生的名著阅读推进提供了一个抓手,可以让学生抓住整本书中的某一方面,把厚书变为薄薄的一张“纸”。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和针对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避免盲目的、无序的假读书现象。专题研究的范围很广,可以是最常见的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分析,也能是审美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探讨。不管是哪一种,都能够引导着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真正静下心去阅读、去感受,对他们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名著阅读的推进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即使学生有了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也会经常因为作业多、时间少等问题影响阅读的时间和质量。同样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真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潘超然.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04)
[2]张茂华.强化校本课程应用推进语文课改研究[J].成才之路,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