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目标】
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文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巧妙地利用景物描写可以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写作时,学会运用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非常重要。
【技法指津】
张磊:老师,学习环境描写,需要先了解什么知识?
江老师:烘托有两种手法,一种是正面烘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环境来烘托;一种是反面烘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环境来烘托。
张磊:老师,在什么地方运用环境描写最恰当呢?
写渲染气氛。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有一段环境描写是这样的:“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深冬的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奠定全文悲凉的基调。
张磊:江老师,怎样利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您可以举例说说吗?
江老师:当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特点。开头写“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营造出幽雅迷人的环境氛围。文中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暗示读者梨花就是哈尼小姑娘的象征。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首尾呼应,更深入地点明了主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张磊:在阅读中,我看到有些文章的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有关联性,老师,这是如何运用的呢?
江老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著名作家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里,以“夹竹桃”为线索,通过环境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开头以“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领起全文。文中又写“我”看到“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爸爸病重的悲哀氛围,结尾句“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更深切地表达了内心的悲凉。
张磊:最后我想知道的是,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好处吗?
江老师:环境描写可以深化文章主题。在文章的结尾运用环境描写,能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同时,景物描写含蓄蕴藉,它所营造的意境,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小说《芦花荡》的结尾部分有一段关于芦花的描写:“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从这处景物描写可以看出,战争在孙犁笔下,已褪去了它那狰狞的面目,有濃浓的诗情画意。
张磊:谢谢江老师的指导!
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文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巧妙地利用景物描写可以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写作时,学会运用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非常重要。
【技法指津】
张磊:老师,学习环境描写,需要先了解什么知识?
江老师:烘托有两种手法,一种是正面烘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环境来烘托;一种是反面烘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环境来烘托。
张磊:老师,在什么地方运用环境描写最恰当呢?
写渲染气氛。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有一段环境描写是这样的:“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深冬的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奠定全文悲凉的基调。
张磊:江老师,怎样利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您可以举例说说吗?
江老师:当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特点。开头写“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营造出幽雅迷人的环境氛围。文中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暗示读者梨花就是哈尼小姑娘的象征。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首尾呼应,更深入地点明了主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张磊:在阅读中,我看到有些文章的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有关联性,老师,这是如何运用的呢?
江老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著名作家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里,以“夹竹桃”为线索,通过环境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开头以“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领起全文。文中又写“我”看到“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爸爸病重的悲哀氛围,结尾句“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更深切地表达了内心的悲凉。
张磊:最后我想知道的是,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好处吗?
江老师:环境描写可以深化文章主题。在文章的结尾运用环境描写,能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同时,景物描写含蓄蕴藉,它所营造的意境,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小说《芦花荡》的结尾部分有一段关于芦花的描写:“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从这处景物描写可以看出,战争在孙犁笔下,已褪去了它那狰狞的面目,有濃浓的诗情画意。
张磊:谢谢江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