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质量得以进步的动力,本文针对笔者就职高校现状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大纲的内容出发,以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及印证。最终结合教学对象的研究结果,以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为出发点,提出了相应改革内容,旨在提高“工业设计史”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史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教学是本科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工作。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对其未来就职行业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对此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飛速增长,以往由实践取得的成功教学经验及教学方式也应遵循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改进。本文以笔者就职高校为例,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工业设计史”专业课程入手,深挖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该课程的改革方案,旨在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校2019年“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显示,该课程属于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大纲详细规定了该课程的开课学年、开课周次、周学时、总学时、实验与理论学时、先导课程及后续关联课程等;同时也对课程内容、重难点及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做出了规范性说明,重点内容总结如下。
  第一,该课程于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开设。
  第二,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应在熟练掌握设计基础(一)、设计基础(二)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后续可开设产品设计等相关课程。
  第三,学时分配情况: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共32学时。
  第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工业设计史的发展脉络;了解重要设计家的思想及作品;推测工业设计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学生设计鉴赏能力及设计识别能力等。
  第五,课程教学内容(标题):设计概述、艺术设计源流、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
  针对以上内容,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从以下三个方向入手提出相应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一是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从该课程大纲中可以看出,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设计史中各个时期的重要设计风格运动及相关人物、作品等,并未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突出其在设计史发展中的特殊性。二是在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概论”属于学科基础必修课,在其课程内容中也涉及设计史的部分内容,且与“工业设计史”同属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课程。这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造成当周“设计概论”课程所讲内容再次出现于“工业设计史”的课堂;特别是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不同,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引极易出现上述课堂内容重复的情况。虽然两门课程有交叉与递进关系,但重复内容过多容易使学生失去课堂热情。三是史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首先,历史发生的事件,特别是较为久远的事件,其之前的观点已被现代观点完全取代。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相对不紧密,容易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兴趣薄弱等问题。其次,史论课对教师的史学知识储备要求也相对更高且更全面。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所储备的某部分史学知识不足,就很容易产生教学内容书本化等枯燥现象。四是从课程大纲内容可以看出,该课程理论课时仅有16学时。但该课程教学内容较为繁复,所以在规定的学时内较全面地完成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实属不易。
  第二,教学对象。在任何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教学对象的主体性都是极为重要的。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觉、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较好地发挥教学对象的主体性能够辅助教学实践的完成。
  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属于文理兼招专业,从我校2019年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录取分数统计结果得到以下数据:文科报道学生最高501分,最低479分,平均分为483分;理科报道学生最高440分,最低414分,平均422分。虽然不能用片面的观点从分数分析学生的一切素质与心理状态,但通过对高考总分的研究可以从广度上推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某种状态。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录取的学生整体分数不高,所暴露出的问题是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不彻底、不全面。在排除特殊情况后(即大部分学生都出现了历史学科的偏科状态),可以推测出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常识性历史事件的记忆可能存在遗漏,各个历史时期的递进关系可能存在记忆模糊与错乱的情况。以上推测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关联理解与记忆。为了进一步确认推测的结果,笔者按照班级中的文理科学生比例进行了等比抽样的一对一访谈,从访谈的结果再次证明了先前推测的正确性。
  笔者针对学生兴趣点的内容做了调研分析,其分析结果显示该类学生较为喜欢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与工作。
  第三,教学方式。史学类学科的教学方式多以教师单一授课的传统形式出现,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角色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过程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授课过程过于死板,缺少学生互动的机会与互动的情景;二是授课的方式过于说教,使学生产生排斥感及麻木感。
  笔者通过调取课堂录像的方式,在2019年5~6周(每周2课时)工业设计史课堂理论教学中,统计了单位时间内学生抬头看黑板的人数与单位时间内做笔记的人数数据。从数据结果可以反映出传统理论课授课方式带来的课堂参与度不尽如人意。后续笔者通过同样的方法统计了该课程第6~7周(每周2课时)实践课程部分学生单位时间内参与度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实践部分的参与度明显高于理论课堂内容的参与度。
  根据以上三大模块所反映出的问题,笔者将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提出探索性改革方案。
  第一,教学内容。一是针对大纲中划分的教学内容并未突出工业设计专业在设计史发展中的特殊性问题,及与“设计概论”课程内容重复率过高的问题,笔者建议采用何人可先生主编的《工业设计史》一书的知识框架。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第一部分更是加入了历史学科时间轴的梳理内容,用以针对性解决上文所述教学对象的史学知识薄弱问题,辅助教学对象理解后续课程。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工业设计概述及世界史概述。教学内容是工业设计史的课程介绍,工业设计的概念与历史内涵,世界史时间轴梳理。第二部分:工业革命前的设计。教学内容是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第三部分: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教学内容是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机械化与设计,设计改革。第四部分: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教学内容是工业、技术与设计,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设计,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第五部分:1940到当代的工业设计。教学内容是战后重建与设计,多元化设计,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二是针对史论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教案的准备上适当增加“故事性”情景(文字、图片、影像),用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带入性。三是针对理论课时不足的情况,笔者建议增设16学时理论课程,以便将工业设计史的理论知识讲述完善。调整后的学时分配表如表1所示:
  第二,教学方式。一是针对史学类学科教学方式死板、说教等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认为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应与教学内容的修改相互匹配,增设大量互动性的情形,尽可能还原历史情境,用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讲授英国“水晶宫”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内容时,可设置情景剧的形式,配合教案,让学生参演,从而让参演的学生体验当时主要人物的内心感受,也使观看的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二是根据教学对象兴趣点的调研结果,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的穿插内容。如在讲述某种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这种风格的课堂讨论及风格的设计衍生,必要时可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给学生舞台,以讲述其对设计风格的理解及其作品创作的理论支撑。三是在实践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包豪斯的工作坊制度,教师通过在工作坊的言传身教,让学生真正通过设计实践深化对理论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虽然笔者亲自实践了改革内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限于笔者的学识及教学的经验,不足之处敬请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马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9(20):284.
  [2] 邱清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30-31.
  [3] 张白露.“工业设计史”课程意义、现状与教学方法[J].艺术研究,2019(03):124-126.
  [4] 丁朝虹,毛茸茸.工业设计史论课程“整合式”教学之探究[J].美术大观,2019(04):132-133.
  [5] 方敏.工业设计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戏剧之家,2018(04):122-123.
  作者简介:刘蔚,湖北长阳人,硕士,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多年企业工作经历,设计作品涵盖纺织机械、家用产品等。
其他文献
摘 要:公园城市的具体概念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澳门半岛绿地的调查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人口高密度城市中公园城市推行及城市绿地改善策略。  关键词:公园城市;人口高密度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4-0-05  1 公园城市理念阐述  2018年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
期刊
摘 要:奥地利音乐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善于采用丰富的和声色彩变化,用不同的体裁形式抒发个人情感,并将世间万物赋予音乐生命,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以第5首《菩提树》、第24首《老艺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找出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特性与共性。  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音乐特征  舒伯特在短暫的一生
期刊
摘 要:文物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记载着历史的兴衰与成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然而,传统的文物修复方式大多需要直接接触文物,且效率低,质地脆弱,不适用大面积缺损的文物,不利于文物的保护与科学研究。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凭借精度高、不破坏、效率高等优势应用于博物馆展品复制、文物保护修复等方面。介于三维扫描与3D打印的种种优势,笔者结合实例,进一步探索将现代数字技术运用于文物修复工作中的可能
期刊
摘 要:在绘画创作上,笔者崇尚“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将“以道入画”的思想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从写生、用墨、用色到笔墨结构,无不透露出精简冲和、淡然天真的意蕴。  关键词:道法自然;以道入画;精简冲和;与道合真  在绘画创作上,笔者非常崇尚道家文化的精神,在上承宋元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追求以精简冲和的笔致传达出生命的自然本真状态。所谓精简冲和,既是一种对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自然意境的追求,更是
期刊
摘 要: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纷纷加入了互联网的潮流,即使是医学当中的临床试验领域也开始大力研发各类移动医疗APP来加速其进程,手机新媒体正在成为临床试验一大支柱。当前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医疗APP功能的分析评价及效果,较少涉及临床试验APP的具体应用。本文梳理通过手机新媒体开展Ⅲ期药物临床试验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并以国内首款患者自诉APP——ePData为例,分享其相关实践及患者数据处理优势,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紧迫性,然后从文旅结合的角度,分析西峡县西坪民歌生产性保护的外部形势,并探讨西坪民歌具有开发成旅游产品的特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坪民歌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西坪民歌;文旅结合;生产性保护  西坪民歌作为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资质,怎样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以文促旅,按照
期刊
摘 要:韩国政府自1986年开始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在政策、法律和资金的支持下,逐渐成为韩国的第二大经济支柱,同时民众的文化自信度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模式和成果都很显著。《安重根》是由韩国信韩大学师生创作并演出,具有浓郁跆拳道风格的校园音乐剧。本文首先针对这部作品进行定位,捕捉作品中“武舞相融,道道结合”的文化传承特点;其次研究作品的文化传承方式,分别在跆拳道和舞蹈两方面;最后研究作品中的精神内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虚拟歌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正使用以“博歌乐中国”为代表的虚拟歌手进行音乐创作。虚拟歌手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人声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也衍生出一系列的网络社群,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对音乐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原创音乐;虚拟歌手;博歌乐  “博歌乐中国(Vocaloid China)”是基于博歌乐(Vocaloid)技术而产生的中国虚拟歌手的
期刊
摘 要:法贝热是俄罗斯杰出的装饰艺术家、珠宝设计师和顶尖的工艺美术巨匠。他为沙皇皇室设计的一系列复活节彩蛋及其他珠宝作品独具匠心、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在糅合了俄罗斯艺术、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和哥特风格的基础上,法贝热大胆尝试了非贵金属材质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甚至在部分作品上体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感,预见了后世的简约风格。  关键词:法贝热;彩蛋;巧夺天工;装饰艺术;风格  1 彼得·卡尔·法贝热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没骨山水画的由来、含义以及历史上的争议,作为技法研究,本文并未过多探讨此争议,而是以蓝瑛独特的没骨青绿山水画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的临摹实践,重点分析蓝瑛《白云红树图》具体的绘制方法,并以此为例对中国传统没骨青绿山水画技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蓝瑛;白云红树图;没骨画法;青绿山水  1 没骨青绿山水  在中国画绘画技法中用墨笔勾勒出的轮廓线被称为“骨线”,而“没骨法”是指不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