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经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审计模式,将医院内部审计融入到医院管理之中,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就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及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工作思路,希望能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医院 内部审计 审计模式
2014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独立客观的确认及咨询活动,运用规范、系统的方法审查并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的独立机构和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前和事后的审查和评价。这是为加强管理而进行的一项内部经济监督工作。 对于医院来说,内部审计是其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管理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使审计部门真正发挥管理、监控的职责。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只有在审计工作中抓住重点,找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充分发挥审计在医院运行中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医院内审工作的特点
1.审计范围更宽。近年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医院普遍会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业务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必然会进一步拓宽。现阶段,医院内部审计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和对医院内部各种项目工程的审计,而是朝着医院管理方向渗透,不仅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经济监督拓展到鉴定评价,同时,审计人员的职责也被不断扩大。
2.审计风险更大。如今,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不断拓宽和加强,但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跟上这一变化,仍然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导致审计人员在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时不能快速的进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审计人员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经验去处理审计事项,这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强,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也大大增加。
二、新经济形势对医院内审工作的要求
1.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医疗改革的的深入对医院内部审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卫生部明令规定了医院内部审计的义务和职责。在新的阶段,审计人员必须处理好新旧审计模式的衔接,确保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及时更新自己的审计观念、知识结构,重新定位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
2.对审计体系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对医院审计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条件下,医院必须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应明示各个审计职位的工作职责,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从整体上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准备和前提。
三、新经济形势下医院内审工作的思路探讨
1.从独立审计转变为辅助医院管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指出,内部审计是监督、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效益的活动。对于医院来说,这一规定确定了医院内部审计在医院经营中的超脱地位,即独立性。但是,多年以来,受对医院相关工作认识不足、相关制度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医院和审计人员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边缘化,并没有将医院内部审计融入到医院管理中,更没有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医院内部审计只是一个监督者,实际角色定位十分尴尬。
独立性是医院内部审计发挥其监督、咨询、评价等诸多作用的前提,但独立性并不是要将审计工作独立于医院运行管理之外,归根结底,内部审计仍旧是医院的内部部门,是在医院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属于医院内部活动。虽然医院内部审计并不直接参与医院经济活动,但是应当主动融入到医院各项管理中,以便于更快速的找出医院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将传统的“发现型”审计变为“预防型”审计,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最大限度满足新形势下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要求。
2.从医院活动监督者转变为服务者。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获得深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也更加深化,在过去,医院内部审计更多的是注重财务收支审计,而在新形势下,这一模式明显已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医院内部审计必须在内部监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服务性。因此,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要从服务医院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增加医院医疗收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在日常活动中,审计人员要主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以及与其有关的经济活动审计,分析医院年度资金的利用情况,确保资金应用的合法、合理、高效,并提出合理的财务管理意见;其次,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作出反馈,帮助医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再次,应针对医院项目投资进行审计,促使医院加强对投资的管理,降低投资成本;最后,还应开展审计调查、专项审计。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必须完成由“监督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出咨询服务、监督评价职能。
3.从静态审计转变为动态跟踪审计。在以往,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是“查错防弊,事后审核”,并没有进行主动、动态的跟踪审计,也没有参与到医院管理中。事实上,医院内部审计是一个控制系统,而非单纯的检查系统,医院内部审计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中介入到医院的内部管理当中。在医院服务类型和职能日益丰富的今天,医院内部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必须从医院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效益等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例如对于医院日常医疗收费虚高这一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联合医院医保部门、财务部门及业务科室,对医生所开的医嘱、实施的检查、收费等情况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合规、是否因病施治、盲目开检查单、收费上是否符合医疗收费标准及医保政策,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醫患纠纷的现象。又如对于医院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主动参与到投资项目确定、合同审签当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存在的误差。总而言之,动态的监控能够使医院内部审计成为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部门,为医院各项事务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心得与体会
自实施医院内部审计模式变革以后,内部审计实现了由独立向融入,由监督向服务,由事后向跟踪的转变,在医院日常经济管理、收费物价管理、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中,监督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医院物资采购管理,使医院内部招标更加规范,将预防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医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在新的环境中,医院必须充分发掘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找出以往审计工作的不足,及时转变审计工作的目的和方法,促进医院有序平稳的发展,以更好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姚春雨.新医改条件下关于医院内审审计工作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7).
[2]吉宏图.医院内审工作中的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3]王芳,刘华,周瑞敏.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医学研究杂志,2013(06).
[4]王起忠,刘畅,孟亚丰.对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内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03).
[5]杨大锁,潘淮宁,殷晓红,沈正善,程敏.运用国际质量标准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04).
[6]魏丽.明确目标大胆创新——通过“走、转、改”来提升内审工作质量[J].时代金融,2013(12).
关键词:医院 内部审计 审计模式
2014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独立客观的确认及咨询活动,运用规范、系统的方法审查并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的独立机构和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前和事后的审查和评价。这是为加强管理而进行的一项内部经济监督工作。 对于医院来说,内部审计是其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管理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使审计部门真正发挥管理、监控的职责。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只有在审计工作中抓住重点,找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充分发挥审计在医院运行中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医院内审工作的特点
1.审计范围更宽。近年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医院普遍会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业务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必然会进一步拓宽。现阶段,医院内部审计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和对医院内部各种项目工程的审计,而是朝着医院管理方向渗透,不仅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经济监督拓展到鉴定评价,同时,审计人员的职责也被不断扩大。
2.审计风险更大。如今,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不断拓宽和加强,但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跟上这一变化,仍然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导致审计人员在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时不能快速的进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审计人员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经验去处理审计事项,这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强,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也大大增加。
二、新经济形势对医院内审工作的要求
1.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医疗改革的的深入对医院内部审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卫生部明令规定了医院内部审计的义务和职责。在新的阶段,审计人员必须处理好新旧审计模式的衔接,确保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及时更新自己的审计观念、知识结构,重新定位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
2.对审计体系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对医院审计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条件下,医院必须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应明示各个审计职位的工作职责,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从整体上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准备和前提。
三、新经济形势下医院内审工作的思路探讨
1.从独立审计转变为辅助医院管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指出,内部审计是监督、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效益的活动。对于医院来说,这一规定确定了医院内部审计在医院经营中的超脱地位,即独立性。但是,多年以来,受对医院相关工作认识不足、相关制度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医院和审计人员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边缘化,并没有将医院内部审计融入到医院管理中,更没有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医院内部审计只是一个监督者,实际角色定位十分尴尬。
独立性是医院内部审计发挥其监督、咨询、评价等诸多作用的前提,但独立性并不是要将审计工作独立于医院运行管理之外,归根结底,内部审计仍旧是医院的内部部门,是在医院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属于医院内部活动。虽然医院内部审计并不直接参与医院经济活动,但是应当主动融入到医院各项管理中,以便于更快速的找出医院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将传统的“发现型”审计变为“预防型”审计,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最大限度满足新形势下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要求。
2.从医院活动监督者转变为服务者。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获得深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也更加深化,在过去,医院内部审计更多的是注重财务收支审计,而在新形势下,这一模式明显已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医院内部审计必须在内部监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服务性。因此,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要从服务医院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增加医院医疗收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在日常活动中,审计人员要主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以及与其有关的经济活动审计,分析医院年度资金的利用情况,确保资金应用的合法、合理、高效,并提出合理的财务管理意见;其次,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作出反馈,帮助医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再次,应针对医院项目投资进行审计,促使医院加强对投资的管理,降低投资成本;最后,还应开展审计调查、专项审计。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必须完成由“监督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出咨询服务、监督评价职能。
3.从静态审计转变为动态跟踪审计。在以往,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是“查错防弊,事后审核”,并没有进行主动、动态的跟踪审计,也没有参与到医院管理中。事实上,医院内部审计是一个控制系统,而非单纯的检查系统,医院内部审计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中介入到医院的内部管理当中。在医院服务类型和职能日益丰富的今天,医院内部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必须从医院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效益等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例如对于医院日常医疗收费虚高这一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联合医院医保部门、财务部门及业务科室,对医生所开的医嘱、实施的检查、收费等情况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合规、是否因病施治、盲目开检查单、收费上是否符合医疗收费标准及医保政策,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醫患纠纷的现象。又如对于医院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主动参与到投资项目确定、合同审签当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存在的误差。总而言之,动态的监控能够使医院内部审计成为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部门,为医院各项事务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心得与体会
自实施医院内部审计模式变革以后,内部审计实现了由独立向融入,由监督向服务,由事后向跟踪的转变,在医院日常经济管理、收费物价管理、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中,监督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医院物资采购管理,使医院内部招标更加规范,将预防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医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在新的环境中,医院必须充分发掘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找出以往审计工作的不足,及时转变审计工作的目的和方法,促进医院有序平稳的发展,以更好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姚春雨.新医改条件下关于医院内审审计工作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7).
[2]吉宏图.医院内审工作中的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3]王芳,刘华,周瑞敏.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医学研究杂志,2013(06).
[4]王起忠,刘畅,孟亚丰.对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内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03).
[5]杨大锁,潘淮宁,殷晓红,沈正善,程敏.运用国际质量标准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04).
[6]魏丽.明确目标大胆创新——通过“走、转、改”来提升内审工作质量[J].时代金融,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