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读者对数字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图书馆时刻处于资源购买经费有限和读者需求无限的矛盾之中。同时,图书馆还需面对不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数字资源。因此,无论是采购新的数字资源,续订已有的数字资源,还是建设特色数据库,都产生了新的问题:哪些数据库值得引进?怎样通过评价使数字資源建设合理化、科学化?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为评价数字资源的质量、服务和适用性提供合理的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数字资源 服务绩效 评价
绩效评价的概念援引于管理学。作为数字资源的管理者,图书馆员应该在了解和分析各种数字资源的价值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决策,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建立合理的数字资源体系。
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评价不是对服务质量高低的简单评价,而是对其服务效率和满足读者需求的评价,并以评价结果来监督和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的质量。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可以概括为:依据某种标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数字资源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进行科学的测度和分析。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尽可能选择正确和更多的资源,使有限的经费获得资源价值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最终促进数字资源的整体优化建设,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加合理。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活动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根据评价活动所选取的目标、模式的不同,指标的选择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在数字资源环境下,评价对象也随时处于动态发展的情况,指标体系也要求具备相应的灵活度。所以,确立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准确性、累积性、可比性、开放性等原则。
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内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日益活跃,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也出现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一般认为,一套全面的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该包含的内容有:数字资源的内容、系统功能、使用情况、成本核算、相关服务。
二、评价数据的采集
当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评价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评价指标的采集。数据的采集需要精心组织,以尽量减少数据的失真、遗漏等现象。
国内图书馆界经过多年研究,评价数据的来源大致可分为:数据库商提供的使用报告、图书馆的本地日志、调查问卷等。
(一)数据库商提供的使用报告
数字资源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数据系统的动态性和数字资源的分散性给资源的使用和评价数据的收集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对数字资源评价的统计数据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主要是来自数据库商。常用的相关统计指标有:登录次数、检索次数、下载次数等。
(二)图书馆的本地日志
Web(环球网)服务器在工作时,时刻将用户访问的结果记录在Log(日志)文件中。这些日志文件的产生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便于采集,数据准确,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但这些日志文件的信息量很大,数据复杂,针对性不强,精确度也有待提高。再加上很多系统没有设置统计和累计装置,很多图书馆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日志文件中统计数据的收集周期不固定,分析不深入。因此,将它作为评价分析的依据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调查问卷
图书馆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读者对数字资源服务的满意程度,这种方法对象直接,程序简单,可以不定期开展。目前,国内多家图书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或者通过图书馆网页收集读者意见,对读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也可以在图书馆之间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同行对资源的满意程度。
但是,调查问卷的方法受主观和人为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缺乏理论指导,在系统性、科学性方面略显薄弱。因此,对读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只是资源服务评价的一部分,它不能代替整体评价。
三、评价实施流程
(一)确定评价的目标
确定目标是评价工作的首要环节。图书馆面对不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数字资源,首先要根据馆藏资源体系,从中挑选适合需求的数据库作为评价活动的目标。
(二)成立评价领导小组
评价领导小组是开展评价活动的主体,将对整个评价活动起主导性作用。小组成员以图书馆学专家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
(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确保评价目标的可比性,每项指标都要有规范的定义和合理的量化,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数字资源的评价流程不是单一的流程,是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评价报告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后,又要进入下一个评价周期。评价将对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合理的资源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讨[J].情报杂志, 2010(S1).
[2]王宏波.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创建分析[J].天津科技,2010(02).
(作者简介:张若菊,女,本科,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中级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数字资源 服务绩效 评价
绩效评价的概念援引于管理学。作为数字资源的管理者,图书馆员应该在了解和分析各种数字资源的价值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决策,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建立合理的数字资源体系。
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评价不是对服务质量高低的简单评价,而是对其服务效率和满足读者需求的评价,并以评价结果来监督和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的质量。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可以概括为:依据某种标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数字资源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进行科学的测度和分析。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尽可能选择正确和更多的资源,使有限的经费获得资源价值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最终促进数字资源的整体优化建设,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加合理。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活动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根据评价活动所选取的目标、模式的不同,指标的选择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在数字资源环境下,评价对象也随时处于动态发展的情况,指标体系也要求具备相应的灵活度。所以,确立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准确性、累积性、可比性、开放性等原则。
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内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日益活跃,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也出现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一般认为,一套全面的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该包含的内容有:数字资源的内容、系统功能、使用情况、成本核算、相关服务。
二、评价数据的采集
当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评价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评价指标的采集。数据的采集需要精心组织,以尽量减少数据的失真、遗漏等现象。
国内图书馆界经过多年研究,评价数据的来源大致可分为:数据库商提供的使用报告、图书馆的本地日志、调查问卷等。
(一)数据库商提供的使用报告
数字资源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数据系统的动态性和数字资源的分散性给资源的使用和评价数据的收集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对数字资源评价的统计数据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主要是来自数据库商。常用的相关统计指标有:登录次数、检索次数、下载次数等。
(二)图书馆的本地日志
Web(环球网)服务器在工作时,时刻将用户访问的结果记录在Log(日志)文件中。这些日志文件的产生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便于采集,数据准确,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但这些日志文件的信息量很大,数据复杂,针对性不强,精确度也有待提高。再加上很多系统没有设置统计和累计装置,很多图书馆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日志文件中统计数据的收集周期不固定,分析不深入。因此,将它作为评价分析的依据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调查问卷
图书馆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读者对数字资源服务的满意程度,这种方法对象直接,程序简单,可以不定期开展。目前,国内多家图书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或者通过图书馆网页收集读者意见,对读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也可以在图书馆之间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同行对资源的满意程度。
但是,调查问卷的方法受主观和人为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缺乏理论指导,在系统性、科学性方面略显薄弱。因此,对读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只是资源服务评价的一部分,它不能代替整体评价。
三、评价实施流程
(一)确定评价的目标
确定目标是评价工作的首要环节。图书馆面对不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数字资源,首先要根据馆藏资源体系,从中挑选适合需求的数据库作为评价活动的目标。
(二)成立评价领导小组
评价领导小组是开展评价活动的主体,将对整个评价活动起主导性作用。小组成员以图书馆学专家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
(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确保评价目标的可比性,每项指标都要有规范的定义和合理的量化,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数字资源的评价流程不是单一的流程,是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评价报告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后,又要进入下一个评价周期。评价将对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合理的资源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讨[J].情报杂志, 2010(S1).
[2]王宏波.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创建分析[J].天津科技,2010(02).
(作者简介:张若菊,女,本科,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中级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