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今天我校早餐部要购进一批蔬菜,你愿意当一次采购员吗?那么,作为一名采购员,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
生1:需要知道买哪几种菜?每种菜的价格是多少?
生2:每种菜需要买多少斤?
生3:需要花掉多少钱?
……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
蔬菜种类 单 价 数 量 总价 合计
土 豆 1.20元 50千克
葫 芦 1.35元 45.6千克
西红柿 0.83元 25.5千克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每个小组内部交流,算出采购员需要花掉多少钱?
2.小组之间交流。
小组1:
1.20×50=60(元)
1.35×45.6=61.56(元)
0.83×25.5=21.165(元)
60+61.56+21.165=142.725(元)
小组2:
60+61.56+21.165=142.725(元)≈142.73(元)
小组3:
60+61.56+21.165=142.725(元)≈142.7(元)
小组4:60+61.56+21.165 = 142.725(元)≈143(元)
……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种结果更合理呢?为什么?
生1:第一种方法最合理,因为它最精确,都精确到“厘”了,只不过我们没办法拿出“几厘钱”罢了。
生2:第二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付款时大多数是精确到“分”。
生3:第三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买东西时都要“还价”,所以几分钱甚至几角钱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回答接近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教师及时鼓励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
……
三、拓展应用
师:我们买完东西以后,往往会向卖方要一张收据,你见过这样的收据吗?你能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帮助卖菜人填写一张发票吗?
1.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发票任务。
2.小组之间展示交流(了解填写发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反思]
我曾多次执教“积的近似值”,本学期上“积的近似值”时我注重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此,我深深地体会到:
1 .以生活为依托重组教材。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重组,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购物入手, “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寻找数学问题,所选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当了解了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学生在理解生活现象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数学问题,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2.以生活问题为主旨进行再创造。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师能充分从学生中挖掘素材,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并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经历了从生活常识到数学知识的转化,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3. 以应用为目的提升学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不仅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于积的近似值,以往的案例中也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但仅仅是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思路,了解发票上面的信息,说一说如何填写发票,并没有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问题情境体会发票本身的使用价值,因此学生仅仅是“纸上谈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片段的设计却把前后两个情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首先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助买菜人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需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的主动参与者。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今天我校早餐部要购进一批蔬菜,你愿意当一次采购员吗?那么,作为一名采购员,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
生1:需要知道买哪几种菜?每种菜的价格是多少?
生2:每种菜需要买多少斤?
生3:需要花掉多少钱?
……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
蔬菜种类 单 价 数 量 总价 合计
土 豆 1.20元 50千克
葫 芦 1.35元 45.6千克
西红柿 0.83元 25.5千克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每个小组内部交流,算出采购员需要花掉多少钱?
2.小组之间交流。
小组1:
1.20×50=60(元)
1.35×45.6=61.56(元)
0.83×25.5=21.165(元)
60+61.56+21.165=142.725(元)
小组2:
60+61.56+21.165=142.725(元)≈142.73(元)
小组3:
60+61.56+21.165=142.725(元)≈142.7(元)
小组4:60+61.56+21.165 = 142.725(元)≈143(元)
……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种结果更合理呢?为什么?
生1:第一种方法最合理,因为它最精确,都精确到“厘”了,只不过我们没办法拿出“几厘钱”罢了。
生2:第二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付款时大多数是精确到“分”。
生3:第三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买东西时都要“还价”,所以几分钱甚至几角钱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回答接近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教师及时鼓励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
……
三、拓展应用
师:我们买完东西以后,往往会向卖方要一张收据,你见过这样的收据吗?你能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帮助卖菜人填写一张发票吗?
1.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发票任务。
2.小组之间展示交流(了解填写发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反思]
我曾多次执教“积的近似值”,本学期上“积的近似值”时我注重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此,我深深地体会到:
1 .以生活为依托重组教材。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重组,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购物入手, “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寻找数学问题,所选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当了解了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学生在理解生活现象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数学问题,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2.以生活问题为主旨进行再创造。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师能充分从学生中挖掘素材,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并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经历了从生活常识到数学知识的转化,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3. 以应用为目的提升学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不仅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于积的近似值,以往的案例中也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但仅仅是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思路,了解发票上面的信息,说一说如何填写发票,并没有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问题情境体会发票本身的使用价值,因此学生仅仅是“纸上谈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片段的设计却把前后两个情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首先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助买菜人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需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的主动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