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飘散的炊烟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money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每每读之,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暖意。炊烟带来的乡土气息,轻易便勾起我隐藏于心中的情愫。
  在以前的村子里,炊烟不可或缺。它是一个标志,放学的儿童见之,必流口水——家中饭菜快要做好,马上就可大快朵颐。归来的游子见之,必流泪水——朝思暮想的家就要到了,马上就可见到亲爱的爹娘了。
  小时候,无论我和小伙伴玩得多疯,只要看到村庄里升起青色的飘渺的炊烟,我们就会往家里跑去。印象中,我家的炊烟总要比别人家的要浓些,大概是因为奶奶烧火的本领不是很高超吧。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就是我可以很容易就找到自己家里的炊烟。
  稍大些,我喜欢帮奶奶干活,往土灶里添柴火,听奶奶像唐僧一样絮絮叨叨,说家长里短,道家里家外,看灶膛里的火焰在我的助力下跳跃起来……
  炊烟很美,它如龙似蛇,升腾而上,隐隐约约。它乡土气息浓郁,虽飘渺却又朴实,灵动而不失厚重。它带给人们希望和温暖,“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几千年来,炊烟一直飘荡在各个乡村,它已然成了乡村的一个标志。它不仅可以用来指路、报时,还成了乡村的一道风景。邓丽君曾动情地唱道:“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我喜欢看炊烟,它标记了村子的位置,标记了我的家。那飘渺的烟雾里,有我美好的期待。
  曾经,我以为,炊烟会一直存在,它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散。毕竟,伴着炊烟成长的中国人,很多。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学习,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我对家乡的思念里,一直有炊烟。
  去年暑假,当我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时,我习惯性地望向故乡的屋顶。然而,尽管已是饭点,屋顶上却没有飘起我熟悉的炊烟。我疑惑地打量故乡,却发现记忆中的一切都没了。眼前的故乡,立着一排排小洋房,上面覆盖着的是明亮的琉璃瓦片,很漂亮,但也很陌生。故乡被翻新了,烟囱没有了,曾经我以为会长久存在的炊烟无影无踪了!
  爸爸带着怅然若失的我向新家走去,我家的屋顶上也没有炊烟,我不禁有些失望。来到厨房,虽年迈但仍康健的奶奶正在做饭,不再是烧柴火的炉灶,用的是煤气灶和抽油烟机。“它们比柴灶好用多了,没有呛人的烟。”奶奶笑着对我说。我笑着点点头。也对,这样也挺好。
  开饭了。“奶奶,这饭菜的味道没什么变化呢,跟小时候一样。”
  “傻孩子,不是怕你不喜欢吗,所以是按你小时候喜欢的口味做的,怎样,好吃吧?”“嗯,真好吃。”我满意地答道,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时光。
  原来,虽然屋顶上的炊烟没有了,但奶奶做的饭菜里,依然有着我熟悉的炊烟味。很浓。
  我看过许多作家写的关于故乡和乡村的文章,他们动情地追忆故乡的风物,小到一草一木,大到老屋,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追忆炊烟。曾经,我不明白那些老旧的房子、平常的树木有什么值得怀念。现在我明白一点了。那些风物,是故乡的标志,代表了故乡的人,代表了那段在故乡生活的难忘的岁月。
  如今,很多人的故乡都在消失,很多代表故乡的东西,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消散了。但是,我们不必过于悲观,譬如炊烟,它可能在屋顶上消散,却不可能在我们心里消散。心中对故乡的爱是炊烟永不消散的柴。
  思及于此,我心中澄明。暮色里,炊烟四起。(指导老师:仲彩燕)
  【简评】在作者的心中,炊烟有着非同一般的分量——“炊烟很美”“它带给人们希望和温暖”“它已然成了乡村的一个标志”,所以,作者离开家乡后会思念炊烟,会为炊烟的逝去而惆怅。文末作者的达观扫除了之前的低沉之气,也让文章从单纯的“哀故物之失去”中解脱了出来。
  【他山之玉】
  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鄉风民俗盘旋于村落……
  炊烟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
  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会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多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
  ——王民选《梦里炊烟诗中境》
其他文献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与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半张纸》均被选入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编排在同一个单元。教材编排专家的意图大概是用这两篇作品来诠释小说的结构问题。所谓“结构”,包括布局谋篇与结构的形态。结构是一个容器,有长短、巧拙之分;学习时要注意结构的构成,辨析层层推进、生活横断面、按照心理时序展开等不同的结构方式。阅读小说,比较异同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可以强化对象的特质,激
期刊
2013年9月20日,英国,摄政街。  此时的英国,寒风肆虐,但有一大群人,自带小板凳、睡袋、干粮,在一家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龙。这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粉丝”的狂欢,因为这天,iPhone 5S上市了!有的人在这里等了18个小时,还有更疯癫的——已经排了15天!  有人问这些人:你为什么想买5S?  最多的回答是:颜色不同、速度更快、指纹解锁功能、不想落伍……很少有人去想:我们为之疯狂的商品,真的
期刊
在一次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有道题要求翻譯《留侯世家》中“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一句,大部分答案意思不差,但有部分同学将“长跪”译成了“单膝着地”或“一条腿跪在地上”——这可是从来没有学过的意思,令人意外。当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他们时,答曰:“张良跪着给老者(黄石公)穿鞋,半跪半蹲才方便呀,不然怎么穿?”  好一个“想当然耳”。我一时语塞,再次被他们的想象力击中,可惜他们用错了地方。自古翻译讲究“信、
期刊
很多老师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都把鉴赏聚焦于文中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以及那句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失意人共鸣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由此容易忽略文中一個重要的意象——“月”的描写,虽然“月”在诗歌中只出现了5次,但其构成的景物意境却蕴意深厚,耐人寻味。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美的意象之一。《诗经·陈风·月出》中男子借月来表达
期刊
苏轼因“乌台诗案”,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的初春,赶至黄州,《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的秋季。作者此时家住临皋亭,有数十亩故营地可以躬耕,且已在此建成东坡雪堂,初来乍到时的生计难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黄州太守陈君式、老朋友陈慥、道人杨世昌时常往来,弟弟苏辙也曾拜访,让苏轼甚感欣慰;黄州的山川,苏轼已去过很多地方,西山、赤壁等美景给他提供了心灵小憩的场所。于是,在这一年的七月十六,夕
期刊
不久前,网上出现了一套冠以“衡水中学高三调研卷”等名称的试卷。之后,该试卷的网页逐渐增多,显示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为此,笔者觉得有对该卷的作文题作一番分析探讨的必要,以免让这道笔者认为有失规范的题目对学生的备考产生负面影响。先把该试卷的作文题抄录于后。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文亮医生逝世后,网上出现了几种声音。主要分歧在于对他“吹哨人”角色的定位。  一种是,认为他是“英雄”
期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
期刊
《论语·先进第十一》记录了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的一段对话,谈的是如何治理国家。对这四个弟子的回答,孔子分别持有四种态度:对子路,孔子“哂之”,因为孔子认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对冉有的理想,文中用“叹之”来表现,孔子认为冉有说的也是治理国家,既然是治理国家,那么礼乐教化之事,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君子来做,自己不做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
期刊
教师常常告诫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投入到作品中,沉浸到人物角色中。可是事实上,教师往往囿于“主观的见解”或者“预设的想法”,一味“强推”己见。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去,反而压制了学生自然纯朴、真实鲜活的思想。  比如茹志鹃的《百合花》,教师的预设一般是让学生理解军民之间美好、真挚的感情;但学生关注的却是小通讯员与两位年轻女性之间那种似爱非爱的关系;又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教师期待学生
期刊
校门口,昏黄的路灯下,一辆架着烤炉的小推车静静地等候着下课的同学。  小推车的主人是一位卖烤红薯的阿姨,她年龄五十上下,个子不高,身材微胖,穿着褐色带白花棉袄,围着一条红色针织毛线围巾。没顾客的时候,阿姨常常两手插在棉袄兜里,身子斜靠着小推車,望着从校门走出来的学生。  阿姨吃得苦,每天晚上都出摊。我们晚上十点下晚自习,每次走出校门,都看到她在老地方等着我们。“酒香不怕巷子深”,阿姨卖烤红薯从不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