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计算机有关的信息及网络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得力帮手。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对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 多媒体 课堂教学 有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167-02
对于初次接触有机化学的高中学生来讲,难免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这对于其化学学习兴趣以及信心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现阶段所广泛应用在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无疑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学习能力提供了基础,因此有必要对适合学生的新式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1.选材适当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适当,以优化课堂教学为根本目标,其次要确保知识内容具有科学性。一般地,课件中要突出体现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还有一些较为抽象,或是需要复杂思维活动的知识内容。例如,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这一部分知识属于观察演示实验现象,现象直观且明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制作成课件;而对于乙烯与单质溴的加成反应,则是本课的重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其中C=C双键断开变为C-C单键,不仅键长改变,而且其他的原子和原子团直接加到不饱和的C原子两侧。类似于这种比较复杂的内容,就可以制作成直观、生动的课件,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
2.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多媒体具有画面感清晰、内容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学生通过课件不仅可以感受到教师想要传达的教学思想,还能夠加深对知识产生到理解过程中的体会。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的承载,还要追求一定的艺术性,抓住学生的眼球,通过刺激学生感官,才能够开通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也为学生之后的思考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具体地,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对同一个画面中的配色、构图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注意不同内容之间的强弱对比,做到冷暖适度、风格统一,给学生以舒适之感。此外,还要注重课件的实用性,设计和使用课件虽然都不应拘于某种固定形式,但既然它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那么它的价值就应得到充分发挥,即为课堂教学所服务。
3.抽象性与直观性相结合
人的思维以直观性为主,逐渐向抽象过渡。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图片的位置以及与文字之间的搭配,其次要考虑课件内容本身对于学生的影响。比如动画演示和声音特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但如果过多使用则会喧宾夺主,使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发展。所以说,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应是在教学中的某一个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例如,在“乙醇的催化氧化”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来演示C-H键、O-H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过程,在引导学生观察后,教师再做详细分析。再如,在“氯乙烯的聚合反应”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画来演示问题,使其直观化,而加深学生对于氯乙烯聚合原理的理解则还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辅助和服务,这需要教师准确恰当地进行使用,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原则,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环节,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一些可能造成污染,或是比较危险的实验,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来解决。例如,“苯的溴代反应”,液溴本身具有毒性,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实验演示,既能够避免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从微观上观察苯环上溴原子取代氢原子的过程,对于一些关键之处还可以反复观看,生动且形象。
2.对于一些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有一些实验会因为容器小、试剂量少等原因,导致反应变化的现象不明显,导致学生很难观察到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虽然对于教师来说可能会比较成功,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往往收效甚微,比如“石油的分馏”等等。这一类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通过直观地展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看清实验现象,达到教学目的。
3.在优化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当然也需要适时合理地对其加以运用。例如,在学习“乙烯”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讲解它对于水果的催熟作用;在学习“葡萄糖”性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讲解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糖尿病的原理等等。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坚持创新,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来慎重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到教学中时可以感受到成功与快乐,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乐园。
参考文献:
[1]赵洪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68.
[2]李俊,崔拥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77-178.
【关键词】高中化学 多媒体 课堂教学 有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167-02
对于初次接触有机化学的高中学生来讲,难免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这对于其化学学习兴趣以及信心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现阶段所广泛应用在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无疑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学习能力提供了基础,因此有必要对适合学生的新式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1.选材适当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适当,以优化课堂教学为根本目标,其次要确保知识内容具有科学性。一般地,课件中要突出体现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还有一些较为抽象,或是需要复杂思维活动的知识内容。例如,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这一部分知识属于观察演示实验现象,现象直观且明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制作成课件;而对于乙烯与单质溴的加成反应,则是本课的重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其中C=C双键断开变为C-C单键,不仅键长改变,而且其他的原子和原子团直接加到不饱和的C原子两侧。类似于这种比较复杂的内容,就可以制作成直观、生动的课件,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
2.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多媒体具有画面感清晰、内容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学生通过课件不仅可以感受到教师想要传达的教学思想,还能夠加深对知识产生到理解过程中的体会。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的承载,还要追求一定的艺术性,抓住学生的眼球,通过刺激学生感官,才能够开通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也为学生之后的思考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具体地,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对同一个画面中的配色、构图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注意不同内容之间的强弱对比,做到冷暖适度、风格统一,给学生以舒适之感。此外,还要注重课件的实用性,设计和使用课件虽然都不应拘于某种固定形式,但既然它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那么它的价值就应得到充分发挥,即为课堂教学所服务。
3.抽象性与直观性相结合
人的思维以直观性为主,逐渐向抽象过渡。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图片的位置以及与文字之间的搭配,其次要考虑课件内容本身对于学生的影响。比如动画演示和声音特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但如果过多使用则会喧宾夺主,使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发展。所以说,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应是在教学中的某一个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例如,在“乙醇的催化氧化”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来演示C-H键、O-H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过程,在引导学生观察后,教师再做详细分析。再如,在“氯乙烯的聚合反应”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画来演示问题,使其直观化,而加深学生对于氯乙烯聚合原理的理解则还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辅助和服务,这需要教师准确恰当地进行使用,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原则,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环节,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一些可能造成污染,或是比较危险的实验,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来解决。例如,“苯的溴代反应”,液溴本身具有毒性,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实验演示,既能够避免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从微观上观察苯环上溴原子取代氢原子的过程,对于一些关键之处还可以反复观看,生动且形象。
2.对于一些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有一些实验会因为容器小、试剂量少等原因,导致反应变化的现象不明显,导致学生很难观察到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虽然对于教师来说可能会比较成功,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往往收效甚微,比如“石油的分馏”等等。这一类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通过直观地展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看清实验现象,达到教学目的。
3.在优化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当然也需要适时合理地对其加以运用。例如,在学习“乙烯”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讲解它对于水果的催熟作用;在学习“葡萄糖”性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讲解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糖尿病的原理等等。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坚持创新,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来慎重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到教学中时可以感受到成功与快乐,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乐园。
参考文献:
[1]赵洪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68.
[2]李俊,崔拥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