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课文教学价值最大化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海上日出》一文为例,论述习作单元中经典课文教学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依托课程标准,了解单元编排用意;体悟遣词造句,探究经典语言样式;感知丰富意蕴,激发内心情感体验。
  【关键词】经典课文 语文要素 习作单元 《海上日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12-02
  在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主题读写一体化”理念的支撑下,习作单元中所选的精读课文都是名家的经典名篇,值得学生品味、借鉴的资源非常丰富。在这些经典文本中,无论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表述,还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都渗透了鲜明的写作意识。那么,如何让习作单元中的经典课文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呢?笔者以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上日出》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依托课程标准,了解单元编排用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想法和见闻。很显然,“表达见闻、体验和想法”指向习作的内容层面,而“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则指向“怎么写”的层面。要达成这一要求,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让学生经历长期的影响和熏陶。
  首先,解读习作单元中的经典文本,需要紧扣语文课标提出的习作要求和单元习作的训练目标。相同的文本,如果编排在不同的学段,其语文要素不同,那么训练目标也应该是不同的。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需要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阅讀视角”转化为“表达视角”,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作者是如何写的层面上,帮助学生解构文本中精彩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方法。以巴金先生写的《海上日出》为例,教师不能将解读的核心确定在中心句“海上日出是一个伟大的奇观”上,而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构巴金先生究竟是怎样将这一独特的奇观描写清楚的。
  其次,教学设计要体现语文要素。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单元教学指明了方向。从宏观层面看,整册统编语文教材中八次习作单元的训练要求是螺旋上升、依次递增的,教材依照相应的体系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微观层面看,编者从语文要素体系入手,关照学生的学情,设定了单元习作训练的整体性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既要关照整体性又要体现单元的训练要素。例如,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训练目标是“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教师在设计《海上日出》的学习板块和环节时,可以将关注的重点定位于:作者巴金爷爷是怎样按照相应的顺序来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着力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梳理表达顺序,并借助日出的画面来体悟作者依照这个顺序写的用意,使教学完全基于单元语文要素,为单元写作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二、体悟遣词造句,探究经典语言样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其范例性价值主要体现在选材立意的智慧、谋篇布局的精巧、遣词造句的严谨上,因此,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引领学生探寻经典课文中典型的语言形式,体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将原本指向阅读的课堂转向对习作表达的关注。
  《海上日出》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类散文,无论是结构设置,还是语言表达,都堪称写景类散文的典范。由于这个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作者依照顺序来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先从表示顺序的词句入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圈画出课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如“天还没有大亮”“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过了一会”“到了最后”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明白:作者不仅运用了“过了一会”“到了最后”等语言简洁的顺序词语,同时也从日出的变化过程出发,借助景象的变化,分别呈现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在无痕的状态中将日出的整个过程连接在一起。教师巧妙地将“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这一语文要素放置于品味典型语言形式的过程中。
  其次,可以从描写的具体细节入手,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比如,描写日出时,作者这样写道:“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颜色红得非常可爱。”纵观整句话,作者并没有运用一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但日出的过程却鲜活地镌刻在读者的大脑中。学生细加品味就会发现,作者在描写日出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动词,从“努力上升”到“冲破了云霞”,一直到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一个个动作,就是一幅幅鲜活可感的画面,从文本语言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太阳逐步升起的过程。虽然课文并没有明确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过程,但是在无形之中将顺序展现了出来,这就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艺术,是作者遣词造句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值得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感知和品味。其实,整篇课文中像这样并没有明确揭示表达顺序的地方还有很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自主地阅读和寻找其他语段中的内容。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中的经典课文,其价值已经不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人文情怀,更多的在于其典型的语言形式。教师要从习作表达的视角,重新审视经典文本所富含的教学价值,着重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是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的,捕捉经典课文中所裹挟的语文要素的影子,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文本语言和具体情境中得到提升。
  三、感知丰富意蕴,激发内心情感体验
  很多学生之所以惧怕写作文,一方面是他们不知道写些什么、该怎么写,另一方面是他们很少能够享受到写作带来的愉悦体验。纵观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总是一味地强调写作方法、写作策略等技术层面,完全以一副“冷面孔”来要求学生,导致整个习作教学缺乏应有的温度,学生难以用“我手”写“我心”。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在教学习作单元中的经典文本时,努力放大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因素,以此弥补习作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写作乐趣,丰富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愉悦体验。
  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文本中的语言,就能使学生从原本机械、枯燥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生命的气息。很多时候,精妙的语言并不在于其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而在于其展现出来的鲜活生命气息。例如,在《海上日出》中,太阳不再是简单的自然天体,而是有着鲜活生命气息的“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着力品味“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很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太阳有着“半边脸”,同时也被称为“圆东西”,然后再是“冲破了云霞”“透过黑云的重围”,展现了太阳蓬勃的力量。在传统教学中,阅读这样的文字,教师会从遣词造句这个角度来品析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但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重新审视和感知这些文本中的经典语言,以有助于学生从习作表达的视角感知文本语言的奥妙,感受文本中鲜活的语言,探寻作者蕴藏其中的语言智慧。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体验的方式进入相关的情境中去感知,随着文本的语言去感知作者所蕴藏的情感。比如,“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一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语境中,感受语言背后所传递出来的丰富情感。这样,师生共同阅读文本中的语言,不仅关注了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而且体悟了文本的意蕴和情感,能与作者进行对话,发生情感共鸣,为学生顺利完成单元习作训练奠定了知识和情感基础。
  总而言之,要让习作过程成为学生的快乐体验,需要有具体的知识作为支撑,也需要有积极的情感参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乐于写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发挥习作单元中经典课文的最大教学价值,才能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秀燕(1975— ),女,广西北流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北流市清湾镇清湾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论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数的运算”教学实践,提出“把握教材脉络,厘清‘数的运算’知识结构;聚焦教材内容,明确‘数的运算’教什么;立足核心素养,确定‘数的运算’怎么教”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运算能力 人教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66-04  “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
期刊
【摘要】本文以《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为例,阐述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即“忆一忆——复习提问,温故孕新”“试一试——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做一做——合作探究,活动领悟”“变一变——师生互动,变式深化”“比一比——尝试练习,巩固提高”“想一想——适时小结,兴趣延伸”科学课堂教学六步骤。  【关键词】四度六步教学法 小学科学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2019年数学中考题第25题为例,讲解建立、增强、提升、运用和放飞“形感”的具体步骤,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图形及其规律,找到隐含在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形感”。  【关键词】特殊四边形 综合题 形感 辅助线的添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89-04  经过对多年的中考试题的研究,笔者发现这样一个规
期刊
【摘要】本文以“认识296”教学片段为例,论述“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教学策略,以数小棒、整理纪念币、錢币认识数的组成,以十进制象形计数法认识数的简化书写,以算筹计数法认识数的优化表示,对比算筹和阿拉伯数字从而感知现代计数的形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进一步“优化”“简化”“美化”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的认识 十进位值计数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
期刊
【摘要】本文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为例,阐述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两个“分草莓”的问题情境将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联系,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新内容,并通过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余数与除数的概念对比、辨析,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概念教学层层递进、循环上升,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关键词】四度六步教学法 有余数的除法 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寓言是一种独特且富有寓意的文体,建议教师从文体特点、寓言内容、寓言寓意等出发,设计寓言教学环节,发挥文本的范例价值,使寓言教学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文体特质 范例价值 寓言教学 《自相矛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03-02  有人说,寓言是一座渡人的桥梁,用简单的文字和故事传递丰富的内容,引领读者以至简的方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方法:重组教材,优化教学;融合资源,“串联”教学;拓展教材,充实文本,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重组 融合 拓展 教学资源 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85-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深入领会语文课标的精神,并根据实际学情,
期刊
【摘要】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为例,论述教出神话故事的“神话味”的策略:借助想象,描绘“神态”;把握语言,体会“神韵”;纵观全文,把握“神魂”,目的是提升神话故事文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神话故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74-02  神话故事是小学中段之后语文课程常出现的内容,其以
期刊
【摘要】本文以《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与评析为例,论述在具体教学中借助多样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通过问题引入,回顾经验;借助图形,理解模型;多样变式,丰富模型等活动,借助图形操作、直观对比和反思迁移策略,引导学生感悟解决问题中“两积之和”的结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相遇问题》 整合素材 深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复习“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为例,论述提高初中英语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提出运用视频、歌谣导入,在复习过程中开展游戏,运用思维导图、表格梳理知识,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设计练习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复习课 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69-03  学生大多不喜欢复习课,因为复习课的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