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政策执行理论研究中,学者T.B Smith率先提出影响执行过程模型。在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史密斯依托理想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以及环境因素构建执行过程系统,上承政策执行,下启政策反馈。史密斯生态执行理论在研究政策执行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必要对其内在逻辑进行研究。
关键词: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3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編号:1001-828X(2017)012-00-02
一、史密斯生态—执行理论提出背景
政策制定或政策目标会和实际政策执行存在偏差,这是美国学者佩尔兹曼与Wildavsky在《执行》一书提出的观点,其改变了民众对于政府政策执行的结果持续满意的现象,人们开始重新对政府政策执行进行绩效考核,学者们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政策执行并开始对执行理论进行大量研究。
从执行目的方面分析,琼斯提出政策执行是将政策实际化的各项行动。①其中主要体现在政府主体的实践上。
从执行过程来看,宁骚提出政策执行是执行主体为了让政策现实化,实现政策目标的行动过程②。
从执行地位方面分析,罗秀红认为,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和重要阶段, 体现行政管理和行政效能的终极目标。③
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政策执行包括决策的现实化与政策目标的追求实践两个方面,在此我们定义政策执行就是政府机构等组织将决策转化为现实并加以实际行动使其变为实际化的过程。
新西兰学者T.B史密斯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在“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率先提出影响政策执行因素模型④,其是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相关因素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为政策执行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对政策执行分析意义非凡。
二、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四大要素
1.理想化的政策。从合理性、合法性与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判断。⑤理想化的政策是决定政策实现的前提,是政策执行的根本。
2.执行机构。将政策实际化的组织。这个层面对政策执行影响体现在机构的组成与机构的行为方式、机构的领导方式与技巧等。⑥执行机构是政策实现的路径保障,若缺失政策执行机构,那么政策将会成为无翼之鸟。
3.目标群体。政策价值实现的受众,也就是政策直接的受益对象。这个层面对政策执行影响体现在群体的组织化或制度化的程度、群体接受领导的状态、群体现有的政策经验。⑦目标群体是政策执行的载体,抛开目标群体来看,政策将变得毫无意义。
4.政策环境。影响政策执行的外部因素,这个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五个方面。⑧政策环境影响着政策执行效果,决定政策执行路径。
三、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内在逻辑分析
政策执行系统与政策制定系统构成了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政策执行系统由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以及理想化政策因素组成,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内部环境,各子要素出现张力后,通过组织对其处理,反馈到政策执行过程中,使得四因素平稳运行。另外,对政策执行结果的反馈到新的政策制定中,对于指导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至此,该模型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
影响政策执行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上,从六个方面展开:
第一,理想化的政策与执行机构的相互作用。政策是否符合执行机构的执行理念与愿望,直接作用于执行结果的成败与执行效果的好坏。执行机构作为将政策的现实化的中介,其对于政策的理解程度、对于政策执行效率以及执行组织建设都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效果。
第二,执行机构与目标群体的相互作用。执行机构对于目标群体的识别度以及执行方式影响着执行成败。目标群体的主动与配合,会缓解执行压力;反之目标群体缺乏内生动力,对政策执行起到消极作用。
第三,目标群体与理想的政策的相互作用。目标群体出现的社会问题及社会需求推动着理想政策的构建,是理想政策的来源,群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影响政策执行效果,而理想的政策是否被群体认知,宣传是否到位又将会影响群体的行为是否朝政策目标前进。
第四,理想化政策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政策环境对政策执行的有利或者不利程度推动或者阻碍政策的有效执行,而环境因素又将反馈于政策执行,对理想化政策具有完善作用。
第五,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执行机构本身就是环境因素的部分,其对于自身的定位以及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均影响着政策执行效果。
第六,目标群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群体价值观与理念同样作为政策环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自身正确定位同样影响着政策执行;而政策环境又反作用于群体的行为方式。
四、史密斯执行模型实践意义
1.政策调整与政策出台优化
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中的调节机制对当前政策调整与未来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从当前政策调整角度来看,在执行系统出现张力的情况下,该理论模型中的组织将会通过对环境信息的收集整合反馈给由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以及理想化政策构成的执行系统与政策出台组织。政策出台组织会根据张力性质调整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以达到政策不断优化的效用。而执行系统会根据张力的状态及原因调整内部行为,使得其与政策发展方向一致。
从未来政策制定角度来看,政策执行系统出现紧张情况下,组织将会对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再将张力处理后的结果反馈给政策出台机构。政策制定来源于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对之前政策系统出现张力的情况将会被总结、归纳、寻求改进方法,以期在未来的政策出台上,避免相关局限性,从而优化政策的出台。
2.执行机构执行行为优化
执行机构是将政策实际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对其执行行为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从执行机构与目标群体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执行机构要将政策切实高效实行,首先要提高对于目标群体的识别精准度。政策受众是谁?该如何将政策精准推广?等等一系列针对目标群体识别的问题亟需解决。执行机构对于政策的宣传推广度、对于政策的重视度、对于政策的执行能力建设以及对于政策实施困境的及时处理等执行行为,在史密斯政策执行影响因素模型里都有所体现,这将给政策执行机构行为优化提供方向,而实现政策目标。
从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执行机构本身就作为环境因素的一部分,这将会引导执行机构对于自身定位的重新认识与正确认识以及加大对环境的利用程度,从而优化自身执行行为。
3.目标群体行为优化
目标群体是政策实际化的另一重要主体。
从目标群体与理想政策的相互作用角度来看,目标群体出现的社会问题及需求推动政策构建,通过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内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群众将会积极主动参与关乎自身利益的政策,并且将会协同执行机构一起参与政策完善过程。
从目标群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目标群体作为政策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群体价值观与理念构成政策环境的部分内容。当执行系统内部四要素出现张力的情况下,执行机构与社会环境会将政策出现的状况及完善需要的条件反馈给目标群体,目标群体将会根据反馈的内容调整自身行为以匹配政策目标方向。
无论是从政策出台、目标群体行为还是执行机构执行来看,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均具有指導意义。对于其理论的内在逻辑分析及实践意义总结为理论丰富提供助力,希望能对现实具有些许裨益。
注释:
①C.O.Jones.An inmxi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2nd.ed.(North Situate ,Mass:Duspury Press,1997,P193.
②宁骚.公共政策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罗秀红. “政策执行”理论与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J]. 理论与当代,2007,(07):23-25.
④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⑤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⑥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⑦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⑧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参考文献:
[1]C.O.Jones.An inmxi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2nd.ed.(North Situate ,Mass:Duspury Press,1997,P193.
[2]宁骚.公共政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罗秀红.“政策执行”理论与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J].理论与当代,2007(7):23-25.
[4]Thomas B.Smith.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Policy Sciences, 1973(4):197-209.
关键词: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3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編号:1001-828X(2017)012-00-02
一、史密斯生态—执行理论提出背景
政策制定或政策目标会和实际政策执行存在偏差,这是美国学者佩尔兹曼与Wildavsky在《执行》一书提出的观点,其改变了民众对于政府政策执行的结果持续满意的现象,人们开始重新对政府政策执行进行绩效考核,学者们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政策执行并开始对执行理论进行大量研究。
从执行目的方面分析,琼斯提出政策执行是将政策实际化的各项行动。①其中主要体现在政府主体的实践上。
从执行过程来看,宁骚提出政策执行是执行主体为了让政策现实化,实现政策目标的行动过程②。
从执行地位方面分析,罗秀红认为,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和重要阶段, 体现行政管理和行政效能的终极目标。③
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政策执行包括决策的现实化与政策目标的追求实践两个方面,在此我们定义政策执行就是政府机构等组织将决策转化为现实并加以实际行动使其变为实际化的过程。
新西兰学者T.B史密斯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在“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率先提出影响政策执行因素模型④,其是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相关因素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为政策执行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对政策执行分析意义非凡。
二、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四大要素
1.理想化的政策。从合理性、合法性与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判断。⑤理想化的政策是决定政策实现的前提,是政策执行的根本。
2.执行机构。将政策实际化的组织。这个层面对政策执行影响体现在机构的组成与机构的行为方式、机构的领导方式与技巧等。⑥执行机构是政策实现的路径保障,若缺失政策执行机构,那么政策将会成为无翼之鸟。
3.目标群体。政策价值实现的受众,也就是政策直接的受益对象。这个层面对政策执行影响体现在群体的组织化或制度化的程度、群体接受领导的状态、群体现有的政策经验。⑦目标群体是政策执行的载体,抛开目标群体来看,政策将变得毫无意义。
4.政策环境。影响政策执行的外部因素,这个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五个方面。⑧政策环境影响着政策执行效果,决定政策执行路径。
三、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内在逻辑分析
政策执行系统与政策制定系统构成了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政策执行系统由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以及理想化政策因素组成,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内部环境,各子要素出现张力后,通过组织对其处理,反馈到政策执行过程中,使得四因素平稳运行。另外,对政策执行结果的反馈到新的政策制定中,对于指导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至此,该模型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
影响政策执行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上,从六个方面展开:
第一,理想化的政策与执行机构的相互作用。政策是否符合执行机构的执行理念与愿望,直接作用于执行结果的成败与执行效果的好坏。执行机构作为将政策的现实化的中介,其对于政策的理解程度、对于政策执行效率以及执行组织建设都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效果。
第二,执行机构与目标群体的相互作用。执行机构对于目标群体的识别度以及执行方式影响着执行成败。目标群体的主动与配合,会缓解执行压力;反之目标群体缺乏内生动力,对政策执行起到消极作用。
第三,目标群体与理想的政策的相互作用。目标群体出现的社会问题及社会需求推动着理想政策的构建,是理想政策的来源,群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影响政策执行效果,而理想的政策是否被群体认知,宣传是否到位又将会影响群体的行为是否朝政策目标前进。
第四,理想化政策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政策环境对政策执行的有利或者不利程度推动或者阻碍政策的有效执行,而环境因素又将反馈于政策执行,对理想化政策具有完善作用。
第五,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执行机构本身就是环境因素的部分,其对于自身的定位以及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均影响着政策执行效果。
第六,目标群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群体价值观与理念同样作为政策环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自身正确定位同样影响着政策执行;而政策环境又反作用于群体的行为方式。
四、史密斯执行模型实践意义
1.政策调整与政策出台优化
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中的调节机制对当前政策调整与未来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从当前政策调整角度来看,在执行系统出现张力的情况下,该理论模型中的组织将会通过对环境信息的收集整合反馈给由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以及理想化政策构成的执行系统与政策出台组织。政策出台组织会根据张力性质调整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以达到政策不断优化的效用。而执行系统会根据张力的状态及原因调整内部行为,使得其与政策发展方向一致。
从未来政策制定角度来看,政策执行系统出现紧张情况下,组织将会对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再将张力处理后的结果反馈给政策出台机构。政策制定来源于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对之前政策系统出现张力的情况将会被总结、归纳、寻求改进方法,以期在未来的政策出台上,避免相关局限性,从而优化政策的出台。
2.执行机构执行行为优化
执行机构是将政策实际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对其执行行为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从执行机构与目标群体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执行机构要将政策切实高效实行,首先要提高对于目标群体的识别精准度。政策受众是谁?该如何将政策精准推广?等等一系列针对目标群体识别的问题亟需解决。执行机构对于政策的宣传推广度、对于政策的重视度、对于政策的执行能力建设以及对于政策实施困境的及时处理等执行行为,在史密斯政策执行影响因素模型里都有所体现,这将给政策执行机构行为优化提供方向,而实现政策目标。
从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执行机构本身就作为环境因素的一部分,这将会引导执行机构对于自身定位的重新认识与正确认识以及加大对环境的利用程度,从而优化自身执行行为。
3.目标群体行为优化
目标群体是政策实际化的另一重要主体。
从目标群体与理想政策的相互作用角度来看,目标群体出现的社会问题及需求推动政策构建,通过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内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群众将会积极主动参与关乎自身利益的政策,并且将会协同执行机构一起参与政策完善过程。
从目标群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目标群体作为政策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群体价值观与理念构成政策环境的部分内容。当执行系统内部四要素出现张力的情况下,执行机构与社会环境会将政策出现的状况及完善需要的条件反馈给目标群体,目标群体将会根据反馈的内容调整自身行为以匹配政策目标方向。
无论是从政策出台、目标群体行为还是执行机构执行来看,史密斯生态执行模型均具有指導意义。对于其理论的内在逻辑分析及实践意义总结为理论丰富提供助力,希望能对现实具有些许裨益。
注释:
①C.O.Jones.An inmxi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2nd.ed.(North Situate ,Mass:Duspury Press,1997,P193.
②宁骚.公共政策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罗秀红. “政策执行”理论与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J]. 理论与当代,2007,(07):23-25.
④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⑤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⑥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⑦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⑧Thomas B. Smith. 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 Policy Sciences, 1973,( 4) : 197 - 209.
参考文献:
[1]C.O.Jones.An inmxi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2nd.ed.(North Situate ,Mass:Duspury Press,1997,P193.
[2]宁骚.公共政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罗秀红.“政策执行”理论与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J].理论与当代,2007(7):23-25.
[4]Thomas B.Smith.The Policy Process Implementation[J].Policy Sciences, 1973(4):19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