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人们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焦点从就业率逐步转移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上来,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仅可以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招生生源。因此,作为高校或者是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注意力更是要放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关注就业率的基础上,研究与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为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0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就业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在教育部正式发文把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指标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重点聚焦在了就业率上,但就业率只看量而不看质的特性已显现了其局限性。就此现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指出“追求虚高的就业率是个误区,不应过多强调就业率,而应花更大力气重视就业质量。”[1]就业率及就业数量只能说是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某高校、某专业毕业生的人才供求状况,但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长期发展,也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及未来发展,从长远来看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一、就业质量的含义与内涵
就业质量是反映劳动者所从事劳动的优劣程度,这一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但它并没有明确提出“就业质量”这一词语,而是以“体面劳动”这个词语出现的。国际劳工组织对“体面劳动”的解释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的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就业机会”[2]。由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中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考察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只要影响就业的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如它可具体反映在就业机会的获取、工作的稳定、工作的声望和尊严、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环境等有关方面。
目前在就业质量概念上国内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如马庆发(2005)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就业质量可以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四大方面[3];柯羽(2007)从产品供需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指教育产品满足社会潜在需求特征和特性要求的总和[4];在不同的就业质量的概念中,有一种观念得到了国内学者普遍认同,那就是刘素华(2007)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的,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5]。这一概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理解,从宏观层面来看,就业质量反映的是一定范围内劳动者工作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比如用社会参保率、劳动合同签约率、平均工资等来表示;从微观上讲它包括一切与劳动者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因素,比如说劳动收入、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
二、内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现有的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中,研究者从就业质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宏观政策、社会、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同时从用人单位、大学生个人和高校本身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如竞争不公平性、学历与岗位不对称性、待遇不统一性等[6];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包括大学生就业的多变性、就业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学生自身定位上的偏差及就业的被动性等;而高校本身的因素包括人才质量观、专业结构和就业指导等[7]。由此可见,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者从主观、客观、内因、外因等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同时,也肯定外部矛盾的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笔者根据现有的研究以及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认为影响就业质量的外因包括社会、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用人单位等,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素质、人力资本、家庭背景等内因。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具体内因分析
(一)个人内在品质
1、思想品德素质。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灵魂,它应包括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的行为举止[8]。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自我意识强但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思维活跃但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渴望成功但奉献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心态浮躁,缺少实干精神,缺乏对岗位的敬业态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又自视过高,认为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工作中不去认真的了解、熟悉工作单位的情况,却常常对一些管理方式发表高论;或者轻视实践,眼高手低,不愿意到基层去锻炼,认为自己从事低层工作是大材小用。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把签约单位作为跳板,一旦有机会就毁约、辞职,挫伤了用人单位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是个体在环境的熏陶下,经过有意识的修养,逐渐内化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果[9]。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非常大,它对大学生的就业过程、职业选择、职业适应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生面在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必须具备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避免出现就业心理偏差或产生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在工作过程中,角色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碰到的困难等,都将会为大学生带来种种新的考验。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适时调整心态,把握自我,开放自我,与新的环境保持平衡,尽快适应职业角色与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3、专业能力素质。专业能力因素是毕业生获得高质量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特别是针对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以及财务、法律、金融等文科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基础是否结实、专业知识是否全面,都将对就业起薪、就业环境、将来的职位晋升等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学生都这样认为,毕业之后反正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学习上奉行“60分万岁”主义。但其实对用人单位来说,即使是对于专业知识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的职位来说,拥有优秀的专业素质,不但是对应聘者优秀学习能力的直接证明,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应聘者对待事情是否认真、是否有强烈的进取心,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对专业能力素质有所侧重。
4、非专业知识素质。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是相对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等要素构成的内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10]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在考察专业素质的同时,还会重点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非专业素质进行考察,这些非专业知识素质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是难以在职业上有所建树的。
(二)个人主观因素
1、就业观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难以接受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一些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就业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没有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分”的定势中解脱出来,缺乏择业观念和创业意识,还是习惯于“等、靠、要”。笔者所在职的学校曾出现举行招聘会时,曾出现用人单位早早准备好了而求职的学生却姗姗来迟、或有的学生甚至宁愿在宿舍睡懒觉也不愿来招聘会现场的现象。相当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社会上现成的工作岗位,缺少自主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其实,对于很多专业来说(如建筑装饰专业、动物医学、园林等),在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之后,是完全可以自主创业的。
2、目标定位的影响。学生目标定位不准,现实情况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教育、医学、农科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到条件比较艰苦的一线岗位就业,盲目认为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才是就业,到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工作不叫就业,以致出现了学生想去的地方人满为患、竞争激烈,要人的单位没人去的就业难和求人才难的并存局面;还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只将眼光局限于城市,宁愿在大城市从事一份低收入的工作,成为“蚁族”也不愿到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有的学生对工资起步标准定的很高,这些目标定位的偏差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业尚难,何谈质量?
3、求职行为的影响。求职行为是指实际的找寻工作机会、具体应聘以及在多个工作机会中选择的过程[11]。求职行为受个人的人格特质、自尊、动机控制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求职行为对求职、就业质量都产生显著的影响。岳昌君(2008)基于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的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利用学校、亲朋好友、网络、专门性人才交流会获取的就业信息,找学用紧密结合的专业,注重针对性地求职,合理配置各种求职费用,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找到收入较好、满意度高的工作[12]。
4、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质量[12]。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探索,充分剖析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找准职业;在充分了解信息和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确认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择业决策,真正实现“人职匹配”,实现大学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到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对比研究表明,认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相对其它学生来说,他们有更高职业满意度、职位与起薪、工作环境满意度等,从而提高了就业质量。[12]
(三)个人客观因素
1、人力资本的影响。社会网络不是自然赋予的,社会资本的形成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投资策略的产物,即它必须通过投资于群体关系这种制度化的战略来建构[11]。因此,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实践能力,一方面还可以积累社会资本。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师长之间、同事之间更应该加强联系,相互扶持,只有保证网络成员的定期交流,以使彼此间期望和义务关系不断维持。同时,大学生应该在这种人际网络建设中更加积极主动,把握机会,积极开发和利用已有的资源。反映在大学生就业上,社会网络不但能帮助大学生更快速的找到理想的职位,而且有助于职业的发展。
2、家庭背景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关注的家庭背景变量有民族背景、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等,对大学毕业生起薪、职业选择、求职行为等都产生很大的影响[13]。比如来自城里的大学生,从小在城市长大,父母在城市认识的朋友相对较多,家庭的社会资本相对丰富,父母就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为孩子的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父母则无能为力了。因此,家庭背景对毕业生就业机遇和待遇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城镇学生在信息接收渠道方面,也远远优于农村学生,这些都将影响到他们的就业质量。
四、结语
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部门面向市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前提,就业服务部门完善就业教育和服务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家华.专家建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应有统一标准.
[2]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1999.DeeentWork,ILOGeneva.
[3]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4,(12).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5]刘素华,韩春民.对就业质量评价和定期发布制度问题探析[J].学术交流,2007,(1).
[6]胡天明,康周妹,温亚林.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因素及就业质量标准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8,(13).
[7]国福丽.国内就业质量研究述评:涵义、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J].中国集体经,2008,(24).
[8]杨雪峰.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8).
[9]张英淑. 心理素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林业科技情报,2010,(4).
[10]王惠燕,卢峰.基于非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差异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11]潘杰.人力资本、求职行为与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12]岳昌君,胡丛.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3).
[13]陈江生,王彩绒, ZHANG Yao-q.家庭背景因素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0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就业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在教育部正式发文把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指标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重点聚焦在了就业率上,但就业率只看量而不看质的特性已显现了其局限性。就此现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指出“追求虚高的就业率是个误区,不应过多强调就业率,而应花更大力气重视就业质量。”[1]就业率及就业数量只能说是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某高校、某专业毕业生的人才供求状况,但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长期发展,也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及未来发展,从长远来看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一、就业质量的含义与内涵
就业质量是反映劳动者所从事劳动的优劣程度,这一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但它并没有明确提出“就业质量”这一词语,而是以“体面劳动”这个词语出现的。国际劳工组织对“体面劳动”的解释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的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就业机会”[2]。由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中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考察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只要影响就业的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如它可具体反映在就业机会的获取、工作的稳定、工作的声望和尊严、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环境等有关方面。
目前在就业质量概念上国内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如马庆发(2005)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就业质量可以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四大方面[3];柯羽(2007)从产品供需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指教育产品满足社会潜在需求特征和特性要求的总和[4];在不同的就业质量的概念中,有一种观念得到了国内学者普遍认同,那就是刘素华(2007)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的,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5]。这一概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理解,从宏观层面来看,就业质量反映的是一定范围内劳动者工作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比如用社会参保率、劳动合同签约率、平均工资等来表示;从微观上讲它包括一切与劳动者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因素,比如说劳动收入、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
二、内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现有的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中,研究者从就业质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宏观政策、社会、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同时从用人单位、大学生个人和高校本身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如竞争不公平性、学历与岗位不对称性、待遇不统一性等[6];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包括大学生就业的多变性、就业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学生自身定位上的偏差及就业的被动性等;而高校本身的因素包括人才质量观、专业结构和就业指导等[7]。由此可见,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者从主观、客观、内因、外因等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同时,也肯定外部矛盾的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笔者根据现有的研究以及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认为影响就业质量的外因包括社会、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用人单位等,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素质、人力资本、家庭背景等内因。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具体内因分析
(一)个人内在品质
1、思想品德素质。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灵魂,它应包括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的行为举止[8]。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自我意识强但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思维活跃但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渴望成功但奉献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心态浮躁,缺少实干精神,缺乏对岗位的敬业态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又自视过高,认为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工作中不去认真的了解、熟悉工作单位的情况,却常常对一些管理方式发表高论;或者轻视实践,眼高手低,不愿意到基层去锻炼,认为自己从事低层工作是大材小用。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把签约单位作为跳板,一旦有机会就毁约、辞职,挫伤了用人单位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是个体在环境的熏陶下,经过有意识的修养,逐渐内化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果[9]。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非常大,它对大学生的就业过程、职业选择、职业适应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生面在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必须具备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避免出现就业心理偏差或产生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在工作过程中,角色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碰到的困难等,都将会为大学生带来种种新的考验。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适时调整心态,把握自我,开放自我,与新的环境保持平衡,尽快适应职业角色与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3、专业能力素质。专业能力因素是毕业生获得高质量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特别是针对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以及财务、法律、金融等文科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基础是否结实、专业知识是否全面,都将对就业起薪、就业环境、将来的职位晋升等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学生都这样认为,毕业之后反正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学习上奉行“60分万岁”主义。但其实对用人单位来说,即使是对于专业知识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的职位来说,拥有优秀的专业素质,不但是对应聘者优秀学习能力的直接证明,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应聘者对待事情是否认真、是否有强烈的进取心,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对专业能力素质有所侧重。
4、非专业知识素质。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是相对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等要素构成的内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10]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在考察专业素质的同时,还会重点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非专业素质进行考察,这些非专业知识素质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是难以在职业上有所建树的。
(二)个人主观因素
1、就业观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难以接受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一些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就业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没有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分”的定势中解脱出来,缺乏择业观念和创业意识,还是习惯于“等、靠、要”。笔者所在职的学校曾出现举行招聘会时,曾出现用人单位早早准备好了而求职的学生却姗姗来迟、或有的学生甚至宁愿在宿舍睡懒觉也不愿来招聘会现场的现象。相当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社会上现成的工作岗位,缺少自主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其实,对于很多专业来说(如建筑装饰专业、动物医学、园林等),在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之后,是完全可以自主创业的。
2、目标定位的影响。学生目标定位不准,现实情况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教育、医学、农科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到条件比较艰苦的一线岗位就业,盲目认为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才是就业,到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工作不叫就业,以致出现了学生想去的地方人满为患、竞争激烈,要人的单位没人去的就业难和求人才难的并存局面;还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只将眼光局限于城市,宁愿在大城市从事一份低收入的工作,成为“蚁族”也不愿到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有的学生对工资起步标准定的很高,这些目标定位的偏差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业尚难,何谈质量?
3、求职行为的影响。求职行为是指实际的找寻工作机会、具体应聘以及在多个工作机会中选择的过程[11]。求职行为受个人的人格特质、自尊、动机控制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求职行为对求职、就业质量都产生显著的影响。岳昌君(2008)基于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的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利用学校、亲朋好友、网络、专门性人才交流会获取的就业信息,找学用紧密结合的专业,注重针对性地求职,合理配置各种求职费用,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找到收入较好、满意度高的工作[12]。
4、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质量[12]。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探索,充分剖析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找准职业;在充分了解信息和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确认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择业决策,真正实现“人职匹配”,实现大学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到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对比研究表明,认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相对其它学生来说,他们有更高职业满意度、职位与起薪、工作环境满意度等,从而提高了就业质量。[12]
(三)个人客观因素
1、人力资本的影响。社会网络不是自然赋予的,社会资本的形成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投资策略的产物,即它必须通过投资于群体关系这种制度化的战略来建构[11]。因此,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实践能力,一方面还可以积累社会资本。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师长之间、同事之间更应该加强联系,相互扶持,只有保证网络成员的定期交流,以使彼此间期望和义务关系不断维持。同时,大学生应该在这种人际网络建设中更加积极主动,把握机会,积极开发和利用已有的资源。反映在大学生就业上,社会网络不但能帮助大学生更快速的找到理想的职位,而且有助于职业的发展。
2、家庭背景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关注的家庭背景变量有民族背景、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等,对大学毕业生起薪、职业选择、求职行为等都产生很大的影响[13]。比如来自城里的大学生,从小在城市长大,父母在城市认识的朋友相对较多,家庭的社会资本相对丰富,父母就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为孩子的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父母则无能为力了。因此,家庭背景对毕业生就业机遇和待遇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城镇学生在信息接收渠道方面,也远远优于农村学生,这些都将影响到他们的就业质量。
四、结语
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部门面向市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前提,就业服务部门完善就业教育和服务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家华.专家建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应有统一标准.
[2]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1999.DeeentWork,ILOGeneva.
[3]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4,(12).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5]刘素华,韩春民.对就业质量评价和定期发布制度问题探析[J].学术交流,2007,(1).
[6]胡天明,康周妹,温亚林.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因素及就业质量标准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8,(13).
[7]国福丽.国内就业质量研究述评:涵义、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J].中国集体经,2008,(24).
[8]杨雪峰.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8).
[9]张英淑. 心理素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林业科技情报,2010,(4).
[10]王惠燕,卢峰.基于非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差异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11]潘杰.人力资本、求职行为与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12]岳昌君,胡丛.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3).
[13]陈江生,王彩绒, ZHANG Yao-q.家庭背景因素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