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2月11日,云门舞集八里排练场发生火灾。《水月》、《风影》、《九歌》与《白蛇传》等舞作的服装、道具,以及历年来的音乐资料皆在这场大火中被毁,焦灰四散。
和硕联合董事长童子贤先生听闻此事,感觉到文化艺术保存的必要。而早在2005年,林怀民便曾向童子贤感概道:我六十多了,杨牧七十多了,余光中八十多了,一些资料其实当面传达会更清楚。童子贤由此有了拍摄台湾作家影像的计划。后来,在一次聚会中,童子贤同刚离开诚品的廖美立说起这个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2009年,正在转型的“行人出版社”更名为“行人文化实验室”。行人文化的事业,也由原本单一的出版扩展至纪录片拍摄、建立剧本资料库以及文化园区规划等范围。行人文化的营销经理李玉华说:“行人文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廖美立加入后,希望行人文化能够从一个传统的出版社转换成一个与文化创意相关的单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出版。”随后,童子贤与行人文化合作成立“目宿媒体”,着力于影像、剧本、资料库三大领域为核心的经营,通过影像深入探讨每一个题材的深层的文化意义。而“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则成为目宿的创业之作,这部由童子贤斥资3600万元新台币,以两年半时间策划、拍摄6位文学家的纪录片,透过声色光影,让民众跨越时代的河流,找寻到旧日的诗文,重新领略文学的感动,在两岸三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以影像呼应现代阅读模式
“他们在岛屿写作”,选定了1970年代之前崛起的、极具影响力的6位作家,并由5位导演拍摄,包括由杨力州记录林海音的《两地》、陈传兴拍摄周梦蝶的《化城再来人》和郑愁予的《如雾起时》、陈怀恩拍摄余光中的《逍遥游》、林靖杰拍摄王文兴的《寻找背海的人》、温知仪拍摄杨牧的《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一般人对纪录片的印象是沉闷的,而我们用电影的手法呈现,能够生动地诠释这些文学家。”这种非常规的纪录片形式,用影像记录每一位文学大师的生活、作品、思想和风范,试图转达文学的深意,或铿锵或柔温的思维和文句,在旧光景中追索那些改变与启迪,以及生命的转瞬流转。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愿意被记录,而将文字化成影像绝非易事,导演需要足够深厚的影像表达功力,寻找出一种新的方式,将光影与文学历史故事交织激荡,呈现的影像美学超出本身影像的意义。
6部影片,显然已不仅仅在于对文化的记录和保存,除了向六位文学大师的致敬,也让世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走近他们,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传递出令人感动的力量。
在这个纸本阅读式微的时代,年轻一代已经逐渐难以在字里行间体悟到阅读的乐趣,而当两岸几乎所有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之时,行人文化却另辟了这条蹊径,“当代以及未来的模式,已经不只是纸本了,可能是文学跟影像相结合的更活泼的方式,这是我们希望做的。我们尝试在出版和其他形态的事物中找到结合点,令它们相辅相成。”以此作为出发点,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呼应现代的阅读模式。李玉华说,很多人在观看完影片后,瞬间的感动让他们在影院门口购书回去阅读,也确实促进了相关作品的销售。
进入商业机制,一种全新的尝试
虽然计划的初衷只是记录六位文学大师以及保存和纪念一个文学时代,通过影像传播的方式和影响力,让年轻一代可以看到他们的风采,并不注重商业效益,廖美立起初也只是计划在电视台播放,但看完样片之后却惊喜不已,决定要上院线,接受“让观众愿意买票进场”的挑战。
1997年,法国电视三台制作播放“世纪作家系列”,以每个作家45分钟,介绍了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阿尔托(Aalto)、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等257位作家;在英国,也有BBC制作的“欧洲作家身影”系列。在台湾虽然也有过春晖影业制作的“作家身影系列”,但只在电视台播放。而无论是童子贤还是廖美立,均想要以商业的途径来扩散“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影响力。
很多台湾电影人以过往的经验,并不看好纪录片上映,尤其是文学家纪录片。但行人文化依然执意让六部纪录片进入商业电影院,也可算作是台湾文学纪录片登上电影院线的创举。
李玉华说:“电影市场是以商业电影放映为主流的。我们要上映的时候,大家都劝我们。但我们希望把这些文学家,当作一个值得尊敬、而且像明星一般的、甚至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介绍给观众(读者)。我们一开始便希望以商业的操作方式进行。这对行人文化和台湾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今年2月份,在台北书展和诚品书店,行人文化和目宿媒体便针对读者进行“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宣传;4月在台北公映,原本4个星期的放映期延长到7个星期,票房突破400万新台币;10月,在“第八届香港亚洲电影节”放映,并且举行文学座谈会。11月开始在香港院线上映之时,已从文化圈蔓延开去,引起各方关注,反响颇为热烈。
而行人文化也因策划这一系列的纪录片,收获不少,在策划和拍摄过程中开始培养起自己的制作队伍。6部作品中,除了陈怀恩、林靖杰和杨立州分别承担三部影片外,另外三部是由目宿媒体自行运作拍摄。目前,目宿媒体正着手第二系列的影片创作,希望在日后可以扩展到整个华文世界。
李玉华说:“除了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力,它背后也有经济价值,只是不会在短期内看到。当我们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变成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做一两部是看不到效果的,必须长期的累积,才有机会产生经济效益。”
行人文化创办人、“他们在岛屿写作”计划的总监制陈传兴曾经在谈及早期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时说,巴金、张爱玲、琼瑶等作品均在不同时期改编成电影,李翰祥、胡金铨也对古典文学进行改编,但是这一改编文学作品的传统在台湾已经断裂,“做这个系列纪录片之后觉得,其实文学是可以滋养出电影的,甚至可以让台湾的电影有一个新的面向出来。”(引自《翻滚吧,台湾电影》)或许,对于文学,对于文学的出版,电影也可以滋养文学,并且延续文学的时代意义。
和硕联合董事长童子贤先生听闻此事,感觉到文化艺术保存的必要。而早在2005年,林怀民便曾向童子贤感概道:我六十多了,杨牧七十多了,余光中八十多了,一些资料其实当面传达会更清楚。童子贤由此有了拍摄台湾作家影像的计划。后来,在一次聚会中,童子贤同刚离开诚品的廖美立说起这个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2009年,正在转型的“行人出版社”更名为“行人文化实验室”。行人文化的事业,也由原本单一的出版扩展至纪录片拍摄、建立剧本资料库以及文化园区规划等范围。行人文化的营销经理李玉华说:“行人文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廖美立加入后,希望行人文化能够从一个传统的出版社转换成一个与文化创意相关的单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出版。”随后,童子贤与行人文化合作成立“目宿媒体”,着力于影像、剧本、资料库三大领域为核心的经营,通过影像深入探讨每一个题材的深层的文化意义。而“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则成为目宿的创业之作,这部由童子贤斥资3600万元新台币,以两年半时间策划、拍摄6位文学家的纪录片,透过声色光影,让民众跨越时代的河流,找寻到旧日的诗文,重新领略文学的感动,在两岸三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以影像呼应现代阅读模式
“他们在岛屿写作”,选定了1970年代之前崛起的、极具影响力的6位作家,并由5位导演拍摄,包括由杨力州记录林海音的《两地》、陈传兴拍摄周梦蝶的《化城再来人》和郑愁予的《如雾起时》、陈怀恩拍摄余光中的《逍遥游》、林靖杰拍摄王文兴的《寻找背海的人》、温知仪拍摄杨牧的《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一般人对纪录片的印象是沉闷的,而我们用电影的手法呈现,能够生动地诠释这些文学家。”这种非常规的纪录片形式,用影像记录每一位文学大师的生活、作品、思想和风范,试图转达文学的深意,或铿锵或柔温的思维和文句,在旧光景中追索那些改变与启迪,以及生命的转瞬流转。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愿意被记录,而将文字化成影像绝非易事,导演需要足够深厚的影像表达功力,寻找出一种新的方式,将光影与文学历史故事交织激荡,呈现的影像美学超出本身影像的意义。
6部影片,显然已不仅仅在于对文化的记录和保存,除了向六位文学大师的致敬,也让世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走近他们,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传递出令人感动的力量。
在这个纸本阅读式微的时代,年轻一代已经逐渐难以在字里行间体悟到阅读的乐趣,而当两岸几乎所有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之时,行人文化却另辟了这条蹊径,“当代以及未来的模式,已经不只是纸本了,可能是文学跟影像相结合的更活泼的方式,这是我们希望做的。我们尝试在出版和其他形态的事物中找到结合点,令它们相辅相成。”以此作为出发点,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呼应现代的阅读模式。李玉华说,很多人在观看完影片后,瞬间的感动让他们在影院门口购书回去阅读,也确实促进了相关作品的销售。
进入商业机制,一种全新的尝试
虽然计划的初衷只是记录六位文学大师以及保存和纪念一个文学时代,通过影像传播的方式和影响力,让年轻一代可以看到他们的风采,并不注重商业效益,廖美立起初也只是计划在电视台播放,但看完样片之后却惊喜不已,决定要上院线,接受“让观众愿意买票进场”的挑战。
1997年,法国电视三台制作播放“世纪作家系列”,以每个作家45分钟,介绍了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阿尔托(Aalto)、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等257位作家;在英国,也有BBC制作的“欧洲作家身影”系列。在台湾虽然也有过春晖影业制作的“作家身影系列”,但只在电视台播放。而无论是童子贤还是廖美立,均想要以商业的途径来扩散“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影响力。
很多台湾电影人以过往的经验,并不看好纪录片上映,尤其是文学家纪录片。但行人文化依然执意让六部纪录片进入商业电影院,也可算作是台湾文学纪录片登上电影院线的创举。
李玉华说:“电影市场是以商业电影放映为主流的。我们要上映的时候,大家都劝我们。但我们希望把这些文学家,当作一个值得尊敬、而且像明星一般的、甚至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介绍给观众(读者)。我们一开始便希望以商业的操作方式进行。这对行人文化和台湾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今年2月份,在台北书展和诚品书店,行人文化和目宿媒体便针对读者进行“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宣传;4月在台北公映,原本4个星期的放映期延长到7个星期,票房突破400万新台币;10月,在“第八届香港亚洲电影节”放映,并且举行文学座谈会。11月开始在香港院线上映之时,已从文化圈蔓延开去,引起各方关注,反响颇为热烈。
而行人文化也因策划这一系列的纪录片,收获不少,在策划和拍摄过程中开始培养起自己的制作队伍。6部作品中,除了陈怀恩、林靖杰和杨立州分别承担三部影片外,另外三部是由目宿媒体自行运作拍摄。目前,目宿媒体正着手第二系列的影片创作,希望在日后可以扩展到整个华文世界。
李玉华说:“除了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力,它背后也有经济价值,只是不会在短期内看到。当我们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变成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做一两部是看不到效果的,必须长期的累积,才有机会产生经济效益。”
行人文化创办人、“他们在岛屿写作”计划的总监制陈传兴曾经在谈及早期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时说,巴金、张爱玲、琼瑶等作品均在不同时期改编成电影,李翰祥、胡金铨也对古典文学进行改编,但是这一改编文学作品的传统在台湾已经断裂,“做这个系列纪录片之后觉得,其实文学是可以滋养出电影的,甚至可以让台湾的电影有一个新的面向出来。”(引自《翻滚吧,台湾电影》)或许,对于文学,对于文学的出版,电影也可以滋养文学,并且延续文学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