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体育课程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学习相关知识,符合各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规律,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这是游戏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基于不同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符合他们爱玩的天性,教师将体育课程和游戏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体育游戏活动的有效设计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而言具有积极的价值,所以,在未来的体育活动施教中,幼儿教师也应当在认可游戏价值的同时,找到集体活动与游戏之间的有效结合点,使体育活动因游戏的添加而大放异彩,从而逐步走向高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利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在开展体育游戏时,首先需要明确游戏的目标。通过利用这种目的性的游戏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完成学习目标,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幼儿的坚持性,从而体会坚持就是胜利的乐趣。比如“从小爱劳动”的游戏,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做事认真,有耐心地完成任务。因此在玩这组游戏时,将幼儿分成5个小组。幼儿需要从教师制定的“农田”处收集粮食,经过平衡木、钻山洞、跳水沟,将农作物送至工厂,加工成为一种食品,最后由本组的成员将收集的食物都用袋子装好,然后骑自行车送往粮食店。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运粮过程是否有遗漏,粮食作物需要和所对应的制品匹配。有的幼儿漏了粮食不愿意捡,虽然完成时间快,但是总积分却没有别的小组多,有的幼儿则是放弃了比赛。通过这样的体育游戏,诱导幼儿反思,做事要有耐心,学会坚持,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二、情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课程游戏是现阶段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之一,教师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相关训练。小班的幼儿喜爱一些可爱、暖心的事物,富有童趣、可爱的游戏能使他们迅速被吸引,而对于中大班来说,他们更喜欢一些具有挑战、任务性强的游戏,例如闯关游戏等。以中班幼儿为例,要求掌握相关的钻爬技巧,但是幼儿第一次训练悬空攀爬时,部分孩子处于害怕、恐惧心理,会产生逃避的想法,不愿意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对此,教师设计“蜘蛛侠”的游戏情境,结合电影蜘蛛侠的片段,将蜘蛛侠的形象印刻在幼儿心中,产生一种英勇、智慧的心理,将其作为幼儿尊敬和向往的对象。教师基于这一特点,活动开始前让幼儿仔细分析蜘蛛是如何爬行的,并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对应的运动技巧,最终克服重重困难,获得胜利。整个趣味性的游戏过程中,既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养成积极、乐观的品质,真正从多个方面促进中班幼儿的长远发展,形成喜欢运动的良好习惯。
三、一物多玩,让材料“活”起来
一物多玩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一种材料玩起来的时间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甚至是一个学期。如何让幼儿对游戏材料保持探索兴趣?首先,材料具有可变性。变化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积极探索,挖掘有智慧、有价值的玩法。如硬棒和软棒相比,软棒可操作性强。同时,材料不拘泥体育教具,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作为游戏材料。例如,我园在开展一物多玩时,一位教师通过玩“纸”,幼儿探索出走、跑、踢、投掷、躲闪等多种玩法。其次,一物多玩重点体现在“多”上,一种材料蕴含多种玩法。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不同玩法。通过观察有针对性地展示幼儿有创意或贴近本节活动目标的玩法,满足幼儿体育游戏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多元游戏,让体育具备选择
为了让所有的幼儿都可以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幼儿的需求,为幼儿设定多元化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进行选择,比如,在体育训练中创建游戏活动前,教师可以先采用对话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偏爱的体育游戏方式,如有的幼儿喜爱玩“三个字”的体育游戏,有的幼儿喜爱玩“捉迷藏”的体育游戏,而有的幼儿则偏爱玩“木头人”的体育游戏。紧接着,在体育游戏活动实施中,教师依次为幼儿讲解不同游戏的基本规则,让幼儿在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方式,并在情绪的支持下产生积极的练习热情,以便在玩乐中真正地体会到体育游戏的魅力和乐趣。在让幼儿玩游戏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幼儿对一件事物的兴趣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所以,在幼儿出现倦怠的情绪后,教师也应当及时地为幼儿提供新的游戏活动,以供幼儿进行重新选择,使幼儿能够一直保持积极的练习情绪,促进自身体能的有效发展。
五、利用体育游戏的团体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大多数的体育游戏都是团体性的游戏,有多个人共同完成游戏目标。因此也就需要幼儿之间通过互相配合,从而获得游戏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开始树立起了合作意识。如游戏“运木材”,需要两人一组,抬着木材通过独木桥,然后搭建高楼,最后谁的楼层高就可以获得勝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共同合力抬木材才能够一起搭建房子。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幼儿之间互相探索协调配合,最后促使幼儿意识到只有和同伴之间共同合作互助,才能获得游戏的胜利。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尝到了合作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是创新体育活动的方式之一,教师结合教学要求,选择对应的素材,并将教学内容渗透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完成基本的体育训练。此外,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确保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获得相应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军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科普童话,2020,{4}(28):136.
[2]陈丽.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4}(16):45-46.
[3]徐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4}(06):185.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体育游戏活动的有效设计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而言具有积极的价值,所以,在未来的体育活动施教中,幼儿教师也应当在认可游戏价值的同时,找到集体活动与游戏之间的有效结合点,使体育活动因游戏的添加而大放异彩,从而逐步走向高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利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在开展体育游戏时,首先需要明确游戏的目标。通过利用这种目的性的游戏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完成学习目标,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幼儿的坚持性,从而体会坚持就是胜利的乐趣。比如“从小爱劳动”的游戏,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做事认真,有耐心地完成任务。因此在玩这组游戏时,将幼儿分成5个小组。幼儿需要从教师制定的“农田”处收集粮食,经过平衡木、钻山洞、跳水沟,将农作物送至工厂,加工成为一种食品,最后由本组的成员将收集的食物都用袋子装好,然后骑自行车送往粮食店。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运粮过程是否有遗漏,粮食作物需要和所对应的制品匹配。有的幼儿漏了粮食不愿意捡,虽然完成时间快,但是总积分却没有别的小组多,有的幼儿则是放弃了比赛。通过这样的体育游戏,诱导幼儿反思,做事要有耐心,学会坚持,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二、情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课程游戏是现阶段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之一,教师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相关训练。小班的幼儿喜爱一些可爱、暖心的事物,富有童趣、可爱的游戏能使他们迅速被吸引,而对于中大班来说,他们更喜欢一些具有挑战、任务性强的游戏,例如闯关游戏等。以中班幼儿为例,要求掌握相关的钻爬技巧,但是幼儿第一次训练悬空攀爬时,部分孩子处于害怕、恐惧心理,会产生逃避的想法,不愿意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对此,教师设计“蜘蛛侠”的游戏情境,结合电影蜘蛛侠的片段,将蜘蛛侠的形象印刻在幼儿心中,产生一种英勇、智慧的心理,将其作为幼儿尊敬和向往的对象。教师基于这一特点,活动开始前让幼儿仔细分析蜘蛛是如何爬行的,并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对应的运动技巧,最终克服重重困难,获得胜利。整个趣味性的游戏过程中,既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养成积极、乐观的品质,真正从多个方面促进中班幼儿的长远发展,形成喜欢运动的良好习惯。
三、一物多玩,让材料“活”起来
一物多玩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一种材料玩起来的时间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甚至是一个学期。如何让幼儿对游戏材料保持探索兴趣?首先,材料具有可变性。变化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积极探索,挖掘有智慧、有价值的玩法。如硬棒和软棒相比,软棒可操作性强。同时,材料不拘泥体育教具,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作为游戏材料。例如,我园在开展一物多玩时,一位教师通过玩“纸”,幼儿探索出走、跑、踢、投掷、躲闪等多种玩法。其次,一物多玩重点体现在“多”上,一种材料蕴含多种玩法。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不同玩法。通过观察有针对性地展示幼儿有创意或贴近本节活动目标的玩法,满足幼儿体育游戏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多元游戏,让体育具备选择
为了让所有的幼儿都可以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幼儿的需求,为幼儿设定多元化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进行选择,比如,在体育训练中创建游戏活动前,教师可以先采用对话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偏爱的体育游戏方式,如有的幼儿喜爱玩“三个字”的体育游戏,有的幼儿喜爱玩“捉迷藏”的体育游戏,而有的幼儿则偏爱玩“木头人”的体育游戏。紧接着,在体育游戏活动实施中,教师依次为幼儿讲解不同游戏的基本规则,让幼儿在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方式,并在情绪的支持下产生积极的练习热情,以便在玩乐中真正地体会到体育游戏的魅力和乐趣。在让幼儿玩游戏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幼儿对一件事物的兴趣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所以,在幼儿出现倦怠的情绪后,教师也应当及时地为幼儿提供新的游戏活动,以供幼儿进行重新选择,使幼儿能够一直保持积极的练习情绪,促进自身体能的有效发展。
五、利用体育游戏的团体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大多数的体育游戏都是团体性的游戏,有多个人共同完成游戏目标。因此也就需要幼儿之间通过互相配合,从而获得游戏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开始树立起了合作意识。如游戏“运木材”,需要两人一组,抬着木材通过独木桥,然后搭建高楼,最后谁的楼层高就可以获得勝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共同合力抬木材才能够一起搭建房子。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幼儿之间互相探索协调配合,最后促使幼儿意识到只有和同伴之间共同合作互助,才能获得游戏的胜利。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尝到了合作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是创新体育活动的方式之一,教师结合教学要求,选择对应的素材,并将教学内容渗透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完成基本的体育训练。此外,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确保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获得相应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军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科普童话,2020,{4}(28):136.
[2]陈丽.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4}(16):45-46.
[3]徐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4}(0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