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内改革开放事业势头强劲,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与可能。彼时,不少人抓住机会,开辟天地,迅速成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崭露头角。应宏标便是其中的一位幸运儿,于1998年创业至今,早已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方“疆土”。
原以为在商场沉浮中杀伐决断多年的他,气质应是凛冽刚毅,但真正接触后,才知其人是一派儒商姿态,温润细致,交流时如沐春风,如临秋水。可以说,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有情怀的文人,更是一个勇于担当的慈善志愿者。
作为商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98年,应宏标大学毕业,外语专业的他本有出国的计划,可经多方考虑,他还是回到家乡,准备子承父业。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接管自家的产业,而是被父亲从大本营永康支到了武义,算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白手起家”。父亲除了在一些基本的方面提供一定支持外,便放手让当时只有21岁的应宏标自己闯荡。
应宏标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同他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并无多大关系,因此他在创业初期,十分重视自我提升,不断补充金融、贸易方面的知识。2009年,他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硕士学位;2013年,取得长江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在持续的学习中,他用经典的理论和与时俱进的观念武装头脑,时刻保持清晰思路,肚里有货,方能做到底气十足。
回忆创业初期遇到的诸多困难,应宏标显得云淡风轻,曾经的艰险早已成为如今的经验,载入他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历史。他还记得当时正进行设备改造,成败关乎公司前途,他和工人们奋战七天七夜,终于打了一场胜仗。多年来,他依然保持这初生牛犊般的十足干劲,也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沉淀出一颗运筹帷幄的心。除了守住自家传统铜精加工行业,他还将事业版图延伸到地产百货、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多管齐下,眼界开阔。或在杭州开发写字楼,或在江苏收购汽车零部件公司,或建设璟园古民居博物馆,于他而言,在不同产业中的发展是基于遵从经济规律的理智考量,同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自身的起伏周期,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因此不能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取有舍、分清主次、多方经营才是正确选择。
他对自己的事业版图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传统铜业是保底求稳的过去,地产开发是生机蓬勃的现在,高新技术产业是充满可能的将来,而以璟园为平台的文化产业则是不可估量的未来。
作为文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璟园古民居博物馆,有人称其为“古民居的大观园”、“现代人的世外桃源”,行走其间,仿佛回到了归有光笔下“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项脊轩,回到了刘禹锡心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朴素陋室,回到了纪晓岚彻悟“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的阅微草堂。
应宏标从前就十分喜爱收藏古玩,2008年时他又迷上了古民居,一年后,正值我县出台政策,鼓励兴建民办博物馆,他内心便已有相关的想法。2011年11月,应宏标成立武义宏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辟了150亩荒山,准备打造一个江南古民居“大观园”。期间,他和他的伙伴走遍数百村落,足迹遍布江浙苏皖,收购了八十多栋古民居,并将其搬迁、复建,配套辅建起花园、亭台楼阁等景观,逐渐成为如今的璟园。璟园之“璟”,乃取“玉的光彩”之意,饱含应宏标的美好愿景,他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留住如玉般美好通透的传统文化,打造一个光彩熠熠的“文化市场”。
“我觉得我的身份介于商人和文人之间”,谈及早时开辟文化市场,周邊的人都不甚理解,更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他说道,“作为一个懂经商的文人,我会用更多样化的角度转变思维方式,考虑如何将商业和文化完美结合。”他的构想十分完善,利用杭州的地产开发聚集人才,借助江苏的高新技术产业盘活资金,将资本和人力形成有效的活性循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他相信,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在不久的未来必定能反哺其它产业。近年来,璟园同著名作家汤汤合作,同中国计量大学合作,同浙江省旅游集团合作,正一步步形成一个“文化+体验”,集古民居历史文化保护、古建筑文化旅游、国学文化创意平台、中国风温泉养生民宿之功能,并配以互联网等技术供游客生活体验的江南古建筑文化旅游综合体。
作为慈善志愿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事业越做越大,应宏标却不急于一味追求利益,早在2002年,年轻有为的他便已投身公益事业,成为我县慈善总会的首届成员,捐款25万元。此后数年,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多次参与公益活动。
2005年,宏马集团为县里部分中小学校捐赠了大批学习用品;5月,同金华眼科医院合作,开展“宏马光明行”活动,帮助数百名贫困白内障老人重获光明;2006年,出资援建了新疆和田“民丰宏马希望小学”;2008年,踊跃为四川“5·12”地震捐款。应宏标依然记得,那些受到帮助的白内障老人感激的目光,时至今日依然触动心弦。相较于传统“只捐款,不参与”的公益模式,他更提倡“亲力亲为”,亲身去体验去融入去行动才是更加有意义的方式。他曾去过河北石家庄某个贫困区域的小学,为当地的孩子送物资,不仅送去温暖和关怀,更收获了人生最珍贵的美好回忆。2002年至今 他一直是县慈善总会副会长、理事;2002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慈善捐赠特别爱心奖;2007年,获得由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6—2007年度慈善奖;2010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慈善之星。
一个有爱心、重情义,一个有担当、讲诚信的人,亦能感染周边的人。应宏标坦言,小到家庭大到公司,做好“分配”的工作,就能解决大部分矛盾,“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自身首先行端坐正、公私分明,多数问题将迎刃而解。应宏标诚信可靠的形象已树立多年,外界同他合作的意向纷至沓来;而宏马集团内部,在他讲关怀重感情的经营理念下,多有十余年的老员工。作为县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工商联副主席、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新一代创业者商会名誉会长,他还常常与同行的前后辈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应宏标戏称,做生意就像练武功,打通任督二脉后便能迅速找到门路,功力大增,但之前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不可操之过急,不可墨守成规。其实,他本人正像是一位当代侠客,身上融合了乔峰的霸气、段誉的文雅、虚竹的诚恳、郭靖的忠义、杨过的不羁,在尘世间行走,不屑沾染世俗气味,肆意追求内心本真。
原以为在商场沉浮中杀伐决断多年的他,气质应是凛冽刚毅,但真正接触后,才知其人是一派儒商姿态,温润细致,交流时如沐春风,如临秋水。可以说,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有情怀的文人,更是一个勇于担当的慈善志愿者。
作为商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98年,应宏标大学毕业,外语专业的他本有出国的计划,可经多方考虑,他还是回到家乡,准备子承父业。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接管自家的产业,而是被父亲从大本营永康支到了武义,算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白手起家”。父亲除了在一些基本的方面提供一定支持外,便放手让当时只有21岁的应宏标自己闯荡。
应宏标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同他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并无多大关系,因此他在创业初期,十分重视自我提升,不断补充金融、贸易方面的知识。2009年,他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硕士学位;2013年,取得长江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在持续的学习中,他用经典的理论和与时俱进的观念武装头脑,时刻保持清晰思路,肚里有货,方能做到底气十足。
回忆创业初期遇到的诸多困难,应宏标显得云淡风轻,曾经的艰险早已成为如今的经验,载入他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历史。他还记得当时正进行设备改造,成败关乎公司前途,他和工人们奋战七天七夜,终于打了一场胜仗。多年来,他依然保持这初生牛犊般的十足干劲,也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沉淀出一颗运筹帷幄的心。除了守住自家传统铜精加工行业,他还将事业版图延伸到地产百货、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多管齐下,眼界开阔。或在杭州开发写字楼,或在江苏收购汽车零部件公司,或建设璟园古民居博物馆,于他而言,在不同产业中的发展是基于遵从经济规律的理智考量,同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自身的起伏周期,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因此不能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取有舍、分清主次、多方经营才是正确选择。
他对自己的事业版图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传统铜业是保底求稳的过去,地产开发是生机蓬勃的现在,高新技术产业是充满可能的将来,而以璟园为平台的文化产业则是不可估量的未来。
作为文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璟园古民居博物馆,有人称其为“古民居的大观园”、“现代人的世外桃源”,行走其间,仿佛回到了归有光笔下“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项脊轩,回到了刘禹锡心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朴素陋室,回到了纪晓岚彻悟“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的阅微草堂。
应宏标从前就十分喜爱收藏古玩,2008年时他又迷上了古民居,一年后,正值我县出台政策,鼓励兴建民办博物馆,他内心便已有相关的想法。2011年11月,应宏标成立武义宏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辟了150亩荒山,准备打造一个江南古民居“大观园”。期间,他和他的伙伴走遍数百村落,足迹遍布江浙苏皖,收购了八十多栋古民居,并将其搬迁、复建,配套辅建起花园、亭台楼阁等景观,逐渐成为如今的璟园。璟园之“璟”,乃取“玉的光彩”之意,饱含应宏标的美好愿景,他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留住如玉般美好通透的传统文化,打造一个光彩熠熠的“文化市场”。
“我觉得我的身份介于商人和文人之间”,谈及早时开辟文化市场,周邊的人都不甚理解,更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他说道,“作为一个懂经商的文人,我会用更多样化的角度转变思维方式,考虑如何将商业和文化完美结合。”他的构想十分完善,利用杭州的地产开发聚集人才,借助江苏的高新技术产业盘活资金,将资本和人力形成有效的活性循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他相信,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在不久的未来必定能反哺其它产业。近年来,璟园同著名作家汤汤合作,同中国计量大学合作,同浙江省旅游集团合作,正一步步形成一个“文化+体验”,集古民居历史文化保护、古建筑文化旅游、国学文化创意平台、中国风温泉养生民宿之功能,并配以互联网等技术供游客生活体验的江南古建筑文化旅游综合体。
作为慈善志愿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事业越做越大,应宏标却不急于一味追求利益,早在2002年,年轻有为的他便已投身公益事业,成为我县慈善总会的首届成员,捐款25万元。此后数年,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多次参与公益活动。
2005年,宏马集团为县里部分中小学校捐赠了大批学习用品;5月,同金华眼科医院合作,开展“宏马光明行”活动,帮助数百名贫困白内障老人重获光明;2006年,出资援建了新疆和田“民丰宏马希望小学”;2008年,踊跃为四川“5·12”地震捐款。应宏标依然记得,那些受到帮助的白内障老人感激的目光,时至今日依然触动心弦。相较于传统“只捐款,不参与”的公益模式,他更提倡“亲力亲为”,亲身去体验去融入去行动才是更加有意义的方式。他曾去过河北石家庄某个贫困区域的小学,为当地的孩子送物资,不仅送去温暖和关怀,更收获了人生最珍贵的美好回忆。2002年至今 他一直是县慈善总会副会长、理事;2002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慈善捐赠特别爱心奖;2007年,获得由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6—2007年度慈善奖;2010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慈善之星。
一个有爱心、重情义,一个有担当、讲诚信的人,亦能感染周边的人。应宏标坦言,小到家庭大到公司,做好“分配”的工作,就能解决大部分矛盾,“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自身首先行端坐正、公私分明,多数问题将迎刃而解。应宏标诚信可靠的形象已树立多年,外界同他合作的意向纷至沓来;而宏马集团内部,在他讲关怀重感情的经营理念下,多有十余年的老员工。作为县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工商联副主席、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新一代创业者商会名誉会长,他还常常与同行的前后辈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应宏标戏称,做生意就像练武功,打通任督二脉后便能迅速找到门路,功力大增,但之前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不可操之过急,不可墨守成规。其实,他本人正像是一位当代侠客,身上融合了乔峰的霸气、段誉的文雅、虚竹的诚恳、郭靖的忠义、杨过的不羁,在尘世间行走,不屑沾染世俗气味,肆意追求内心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