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位老人的铁皮糖盒感动了无数网友。盒子里整齐地放着四张银行票据和银行卡等,金额总计150万元。这是89岁的刘杜珍和爱人张良起的毕生积蓄。2021年1月19日,刘杜珍捧着铁皮糖盒,将积蓄全数捐给上海交通大学。她的眼里噙满泪水:“他(张良起)病重的时候就和我商量,死后将所有存款捐给上海交大。”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张良起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南洋模范中学的英语教师。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他以专业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大。张良起刚入学不久,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就被日军霸占,他和同学被逼退入法租界的一栋小楼里,在那里度过了艰难的大一时光。后来日军接管了上海交大,张良起愤然辍学,跋山涉水、一路波折,近乎花费了一年时间,才得以进入搬迁至重庆市郊九龙坡的学校继续学业。
在这段动荡的日子里,张良起深刻意识到无线电技术对于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于是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专心攻读这门新兴学科。1946年毕业后,他目睹家国动荡、经历战乱,深感科技类人才的匮乏,决定留在母校任教。
1949年5月,上海市解放后,人们欢呼雀跃,但上海领空仍时不时有战机跃跃欲试,暗潮涌动。为了肃清上海领空、筑造安全天网,上海市委抽调部分交大师生组建了一支雷达部队。然而面对一堆废弃的雷达和损坏严重的电台,年轻的操控员一时束手无策。张良起凭着一股倔劲,四处寻找残留的说明书和线路图,接连几天整夜不睡地钻研雷达,终于在一个清晨弄明白了雷达原理。他双眼布满了红血丝,兴奋地给大家讲解原理,手把手教大家操作。由于在无线电方面表现突出,他被借调到南京海军联合学校二分校任电子学教员,培养雷达兵,后因教学成绩突出被授予个人三等功,回到上海交大晋升为讲师。
勤俭朴素,严谨治学
1952年,张良起被调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参与了电子系、导弹工程系等尖端军事学科建设。他每天做科研,忙教课,没有时间关心个人感情,同事看着着急,四处张罗着帮他物色对象。在同事的介绍下,他结识了刘杜珍,恋爱三年后步入婚姻。
“当时我和别人说过关于他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清楚’,他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开会’。”但即便如此,刘杜珍也喜欢他对工作专注的样子。她信任他,也理解他。导弹自动控制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尖端的军事技术之一,但国内导弹自动控制技术还是“一张白纸”。张良起翻遍了仅有的几本关于导弹自动控制的期刊文献,边学边试验,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才将导弹自动控制专业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由于睡眠不足,张良起几次晕倒在教研室。刘杜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常劝张良起要注意劳逸结合。
1970年,哈军工主体部分南迁至长沙,改名为长沙工程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6年后,张良起升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当校长后,张良起的工作更忙了。他大部分时间用来走访全国各地,为壮大国防科技大学储备招揽人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良起担任校长期间,国防科技大学的科研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他主持下,我国首台两足步行机器人研制成功,将我国机器人研制技术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填补了中国机器人研制技术的空白。1988年,张良起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杜珍调侃说:他在科研上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平时对自己特别“抠门”,出差都是自己带食物,从来不去餐车就餐。有一次,从武汉参加完会议回长沙,没有坐票只有卧铺,他嫌卧铺票贵,就买了站票,一路站了回去。他的出行工具是一辆自行车,他骑车在校园穿行的身影,让众多国防师生记忆深刻。
饮水思源,回报母校
由于工作需要,张良起被调离家乡上海,之后再没调回来。他思念家乡,怀念母校,期间探亲访友回过几次上海,每次回来都拉着妻子一起去逛徐家汇的上海交大校园。走进母校,张良起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他步伐矫健地走遍母校的各个角落,才肯去探访以前的同事和朋友。
2009年,多年的超负荷工作使得张良起的身体每况愈下。虚弱得食不能下咽时,他依然念叨想回母校走走。病重时,他和妻子约定:“我们这么多年的工资积蓄加上身后的余财,全数捐给交大用于人才培养和科研。”
张良起去世后,刘杜珍延续着丈夫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每天都坚持自己去食堂,把饭菜打好拿回家,吃一半,剩下一半留作晚饭,天热的时候舍不得开空调,天冷的时候舍不得开暖气,一年四季仅有几件换洗的平常衣服,慢慢地攒下了150万元。她把丈夫的遗愿牢牢记在心上,趁着自己还能走动,找到干休所的老同事帮忙捐款。
2021年1月19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上海交大举行。上海交通大学1946届校友、国防科技大学原校长张良起的夫人刘杜珍老人遵先生遗愿,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赠给母校,设立张良起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具备创新科研精神的博士研究生。在捐赠书上签完字,刘杜珍坐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12年了,他的心愿终于完成了。”
两位老人一生节衣缩食,一捐就是全部积蓄,正如家里挂着的那张条幅:“捧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编辑 钟健 实习编辑 朱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