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2月李艺教授在苏州评价高中信息技术研讨课时曾说:“在听数学课、语文课时,我感觉内容非常的充实,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求最大的教学容量,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信息技术课堂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像有很多时间让学生去磨,时间显得很不紧凑。”2007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天津举办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李艺教授再次提出:“现在我们的新课程,理念超于内容、形式超前于内容,玩儿的花样多,浪费时间的情况多,一节课90%是废话,形式化严重,缺的是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反思众多的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我以为其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达、教材的使用、教师的演示操作以及教学的组织等诸多随意性相关,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从“六要”起步,克服教学上的随意性,让课堂教学走向有效。
教学目标要适宜。教学目标设定得过大过空、过窄过碎,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导致教学抓不住关键点位、教学有效性低的重要原因。如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表格规划与修饰”的教学目标,有的设定为“学会表格规划与修饰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人抓不住根本;有的设定为“能用合适的字段规划电子表,能用合适的工具修饰表格”,过分地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其他。而本课适宜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知道Excel工作表结构,能合理设计规划工作表,描述和存储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的数据;并能熟练使用各种Excel工具,美化修饰工作表;理解规划与修饰表格的意义,培养初步审美意识”。其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四个维度,并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目标定位的随意性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意义认识不足,也反映出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还不深入。其实,教学目标就像跳高者眼中的“竿”,射击者眼中的“靶”,离开了他,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将成为空话。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真研习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从多维度来思考与定位教学目标。适宜的目标还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思想和价值所在。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要解决好应用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用技术”,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用”、“怎样用得更好”,让学生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目标。
教学流程要精细。教学流程设计往往表现出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和时间安排的随意性。教师大多将书本上的内容摘抄过来,呈现相关概念和一步步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不清楚哪属教师讲授内容,哪属学生探究和操作训练内容;也没有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时机与时间的预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么一节课教师满堂灌输,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是否参与其中;要么一节课学生“茫然自主”, 成为“放羊式”的教学,造成有形式无内容,教学结构松散或不完整。无论是“灌输”,还是“放羊”,课堂教学都是低效的或是无效的。
就像接力赛一样,要想赢得比赛,每一棒都不能掉下来。流程设计也要考虑好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时间,各环节有效,整体教学才有效。尽管课堂具有生成性,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生成性的问题,但教师不能被那些问题“牵着鼻子走”。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预设好教学细节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将师生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表述清楚,活动时间要规划细致一些;另一方面可设计多种应对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灵活多样的教学预案更有可能让学生聚焦于教学的主要目标,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比如常说的自主操作,如果学生在2-3分钟内经过探究,初步完成了相关操作,那教师不必讲解,只需引导学生交流反馈就可以了。如果学生在此时间内无法尝试成功,教师就不能一味等下去,应马上终止探究活动,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会相当集中,教学效果会很好,否则探究活动会无实质性效果,课堂时间也得不到有效利用了。
教材使用要适度。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抛弃教材。学生上课不带教材,教师也不要求学生用教材;二是“照本宣科”。不吃透教材,直接教教材。两种随意性导致两种消极的结果:一是学生一离开教师就不知所措,自主研习教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二是学生的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参与学习活动。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材料。所谓适度地使用教材就是要防止走“抛弃” 与“照搬”两个极端,而是要用好、用活教材。首先是用好教材。教师研习教材更多的是体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章节(包括教学范例与事例)所要达成的目标,从而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利用教材是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不能因为有专题学习网站辅助、有电子学案引导,学生就可以不要教材了,其实教材仍然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本文本,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新教材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是围绕“活动”、“应用”等进行内容编排的,也比较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用活教材。“教学是用教材教,但不是教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按照实际的需要,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取舍、调整和变化,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立足实际应用、紧跟技术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丰富学习交流与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体发展。
教学语言要精神。语言能力似乎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性向的“短板”。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语言往往缺乏激情:语气平淡无奇,语调无变化,缺乏幽默感,缺少精气神;又往往缺乏逻辑:语言组织的前后关联性不强,不善于利用“问题”,引发思维起伏和引导流畅的学习过渡。这种随意性的表现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学生学习无兴趣,思维活动低层次,教学环节紊乱,教学结构松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我们的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的确,教师准确凝练、清楚流畅、生动幽默、充满感情、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盘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一方面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如课堂提问、教学评价、过渡语言等,并尽量备详案,特别是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清晰性和统领性;另一方面要有精神地表达,用激情去感染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引导学生,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实效。
演示操作要规范。操作理应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拿手好戏,然而实际的演示操作却不敢恭维:①演示的漫不经心。如在WORD中设置“页眉和页脚”,教师似乎不能准确定位“页眉和页脚”项是在“视图”菜单中,而是在“插入”、“工具” 、“视图”菜单浏览查找。②演示的不良习惯。如教师演示软件下载时往往习惯将文件随便放在“桌面上”或“我的文档”,教师机桌面堆满文件与文件夹,有时为图方便快捷,随意输入字母和数字给文件和文件夹命名;有的因时间紧迫,在需要输入具体内容时,随意输入一些不相关的文字。教师这种漫不经心的操作和操作的不良习惯,既忽视了“演示教学”所隐含的教育意义,又反映了信息素养的缺失,最终必然导致学生信息素养的缺失。
“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往往不在于教师命令学生做了什么,而在于教师本身是什么样的人。”为此,教师应该以身垂范,规范每一次操作。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信息的识别与获取、存储与管理、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特别要管理好教师机,发挥教师机的教育作用;其二要认真“备”操作,课堂上涉及的相关操作在课前都要认真演练,达到熟练与规范水平。在演示时,要变无意为刻意。切不可自恃技术能力高,忽视操作细节的研究与训练,使演示操作失信于学生。
课堂礼仪要强化。信息技术课堂礼仪往往不被重视:一是忽视上下课仪式。学生的精神不能振奋,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是缺乏倾听的习惯。教师在讲解、学生在交流发言时,学生要么摆弄着电脑,要么走神,要么闹哄哄,对教师所讲内容和学生交流很难听得进去,使信息技术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计算机教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教学场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生一进机房,心思就被面前的计算机所吸引,若没有充满激情的上下课仪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进入学习主题。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更要强化上下课仪式,让形散(教室布局)而神不散(学生注意力),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充满激情的开始,有一个圆满的结束。与此同时,面对机房的环境,学生倾听的习惯也经受着更大的挑战。教师要坚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倾听的能力。一是积极倡导、严格要求学生聆听他人发言,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师的讲解要精、指导性要强,以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三要设计相关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如在评价交流时,教师可以确定相关评价点,设计相关评价表下发到学生手中,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自评和他评,并及时反馈学生的评价记录,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倾听,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学习活动。
可以看出,教学的随意性折射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态度决定教学的成败。“成功的三个要素就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一个是技能,一个是经验,一个是态度。如果不具备技能,经过学习可以掌握;如果不具备经验,经过日积月累也可以拥有;然而态度却不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可以获得的。”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坚持从我做起、从“六要”做起,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爱胜.信息技术新课程发展纵横谈(J).信息技术教育,2008(01):5-9
[2]李艺. 我们需要的是内容充实价值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DB/OL].http://blog.cersp.com/6001/1257659.aspx
[3]吴秋芬.教师专业性向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8(02):37-40
[4]洪松舟,卢正芝.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8(02):30-34
[5]沈斌,陶洁.上、下课仪式的观察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38-39
教学目标要适宜。教学目标设定得过大过空、过窄过碎,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导致教学抓不住关键点位、教学有效性低的重要原因。如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表格规划与修饰”的教学目标,有的设定为“学会表格规划与修饰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人抓不住根本;有的设定为“能用合适的字段规划电子表,能用合适的工具修饰表格”,过分地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其他。而本课适宜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知道Excel工作表结构,能合理设计规划工作表,描述和存储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的数据;并能熟练使用各种Excel工具,美化修饰工作表;理解规划与修饰表格的意义,培养初步审美意识”。其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四个维度,并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目标定位的随意性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意义认识不足,也反映出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还不深入。其实,教学目标就像跳高者眼中的“竿”,射击者眼中的“靶”,离开了他,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将成为空话。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真研习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从多维度来思考与定位教学目标。适宜的目标还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思想和价值所在。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要解决好应用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用技术”,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用”、“怎样用得更好”,让学生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目标。
教学流程要精细。教学流程设计往往表现出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和时间安排的随意性。教师大多将书本上的内容摘抄过来,呈现相关概念和一步步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不清楚哪属教师讲授内容,哪属学生探究和操作训练内容;也没有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时机与时间的预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么一节课教师满堂灌输,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是否参与其中;要么一节课学生“茫然自主”, 成为“放羊式”的教学,造成有形式无内容,教学结构松散或不完整。无论是“灌输”,还是“放羊”,课堂教学都是低效的或是无效的。
就像接力赛一样,要想赢得比赛,每一棒都不能掉下来。流程设计也要考虑好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时间,各环节有效,整体教学才有效。尽管课堂具有生成性,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生成性的问题,但教师不能被那些问题“牵着鼻子走”。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预设好教学细节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将师生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表述清楚,活动时间要规划细致一些;另一方面可设计多种应对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灵活多样的教学预案更有可能让学生聚焦于教学的主要目标,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比如常说的自主操作,如果学生在2-3分钟内经过探究,初步完成了相关操作,那教师不必讲解,只需引导学生交流反馈就可以了。如果学生在此时间内无法尝试成功,教师就不能一味等下去,应马上终止探究活动,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会相当集中,教学效果会很好,否则探究活动会无实质性效果,课堂时间也得不到有效利用了。
教材使用要适度。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抛弃教材。学生上课不带教材,教师也不要求学生用教材;二是“照本宣科”。不吃透教材,直接教教材。两种随意性导致两种消极的结果:一是学生一离开教师就不知所措,自主研习教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二是学生的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参与学习活动。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材料。所谓适度地使用教材就是要防止走“抛弃” 与“照搬”两个极端,而是要用好、用活教材。首先是用好教材。教师研习教材更多的是体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章节(包括教学范例与事例)所要达成的目标,从而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利用教材是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不能因为有专题学习网站辅助、有电子学案引导,学生就可以不要教材了,其实教材仍然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本文本,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新教材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是围绕“活动”、“应用”等进行内容编排的,也比较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用活教材。“教学是用教材教,但不是教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按照实际的需要,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取舍、调整和变化,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立足实际应用、紧跟技术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丰富学习交流与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体发展。
教学语言要精神。语言能力似乎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性向的“短板”。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语言往往缺乏激情:语气平淡无奇,语调无变化,缺乏幽默感,缺少精气神;又往往缺乏逻辑:语言组织的前后关联性不强,不善于利用“问题”,引发思维起伏和引导流畅的学习过渡。这种随意性的表现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学生学习无兴趣,思维活动低层次,教学环节紊乱,教学结构松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我们的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的确,教师准确凝练、清楚流畅、生动幽默、充满感情、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盘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一方面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如课堂提问、教学评价、过渡语言等,并尽量备详案,特别是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清晰性和统领性;另一方面要有精神地表达,用激情去感染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引导学生,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实效。
演示操作要规范。操作理应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拿手好戏,然而实际的演示操作却不敢恭维:①演示的漫不经心。如在WORD中设置“页眉和页脚”,教师似乎不能准确定位“页眉和页脚”项是在“视图”菜单中,而是在“插入”、“工具” 、“视图”菜单浏览查找。②演示的不良习惯。如教师演示软件下载时往往习惯将文件随便放在“桌面上”或“我的文档”,教师机桌面堆满文件与文件夹,有时为图方便快捷,随意输入字母和数字给文件和文件夹命名;有的因时间紧迫,在需要输入具体内容时,随意输入一些不相关的文字。教师这种漫不经心的操作和操作的不良习惯,既忽视了“演示教学”所隐含的教育意义,又反映了信息素养的缺失,最终必然导致学生信息素养的缺失。
“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往往不在于教师命令学生做了什么,而在于教师本身是什么样的人。”为此,教师应该以身垂范,规范每一次操作。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信息的识别与获取、存储与管理、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特别要管理好教师机,发挥教师机的教育作用;其二要认真“备”操作,课堂上涉及的相关操作在课前都要认真演练,达到熟练与规范水平。在演示时,要变无意为刻意。切不可自恃技术能力高,忽视操作细节的研究与训练,使演示操作失信于学生。
课堂礼仪要强化。信息技术课堂礼仪往往不被重视:一是忽视上下课仪式。学生的精神不能振奋,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是缺乏倾听的习惯。教师在讲解、学生在交流发言时,学生要么摆弄着电脑,要么走神,要么闹哄哄,对教师所讲内容和学生交流很难听得进去,使信息技术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计算机教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教学场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生一进机房,心思就被面前的计算机所吸引,若没有充满激情的上下课仪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进入学习主题。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更要强化上下课仪式,让形散(教室布局)而神不散(学生注意力),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充满激情的开始,有一个圆满的结束。与此同时,面对机房的环境,学生倾听的习惯也经受着更大的挑战。教师要坚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倾听的能力。一是积极倡导、严格要求学生聆听他人发言,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师的讲解要精、指导性要强,以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三要设计相关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如在评价交流时,教师可以确定相关评价点,设计相关评价表下发到学生手中,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自评和他评,并及时反馈学生的评价记录,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倾听,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学习活动。
可以看出,教学的随意性折射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态度决定教学的成败。“成功的三个要素就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一个是技能,一个是经验,一个是态度。如果不具备技能,经过学习可以掌握;如果不具备经验,经过日积月累也可以拥有;然而态度却不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可以获得的。”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坚持从我做起、从“六要”做起,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爱胜.信息技术新课程发展纵横谈(J).信息技术教育,2008(01):5-9
[2]李艺. 我们需要的是内容充实价值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DB/OL].http://blog.cersp.com/6001/1257659.aspx
[3]吴秋芬.教师专业性向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8(02):37-40
[4]洪松舟,卢正芝.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8(02):30-34
[5]沈斌,陶洁.上、下课仪式的观察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