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要求,那么高效课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主要由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和教学效果这三个要素组成。就高效课堂本质而言,高效课堂就是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化学教学
1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学内容的设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关注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更准确的说是只关注具体的知识,这样做无法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学会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换言之就是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生活化学场景、化学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学习化学,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创设恰当有效的情景十分重要。例如笔者在讲原电池这节课时,就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以下两個教学情景。
1.1 1786年,意大利生物解剖家Calvani把青蛙放在铁锅中,然后用铜线触及青蛙腿的神经,发现青蛙腿抽搐,当用铁丝触及青蛙的神经时,不会发生抽搐。当试验了多种金属之后,发现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青蛙时会发生抽搐,Calvani把它称为“生物电”。
1.2 伏特在1799年仔细研究了Calvani现象之后,认为青蛙腿的抽搐不是对于电流的敏感反应,而是肌肉提供了一定的溶液,因此电流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两种不同的金属插在某种溶液中并构成回路。他在1800年将锌板和铜板插在一瓶稀酸中做成了第一个电池,这种电池叫伏打电池。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激发了学习的动机,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增强了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学方法要高效
教学方法的高效性就是让学生轻松学习有用的知识。首先,要教给学生学科概念,用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很快的接受化学概念,同时应该强调和规范化学用语及符号的书写。其次,要教会学生完善、发展化学知识结构,因为化学要记的东西比较多,学生感到比较杂,老师就应该指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再者,要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化学情感。化学是典型的实验科学,通过化学的学习学生是可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老师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化学,例如教学中不要过多的引用化学事故的一些负面的例子,这样会使学生对化学的情感不积极向上,比如形成“化学=污染” “化学=危险” 等负面的东西。我们应该多引用一些正面的生活实例,化学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等等。
有效教学应该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的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等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可以大幅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3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在教学中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时,在情感上是不会合拍的,教学活动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先做朋友,再做师长。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4 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提高化学课程实效性
成功的课堂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课堂。活动课堂也是自主课堂的基本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谈不上自主。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也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创造的快乐。成功的教师从不自导自演,而是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去说、去写、去听、去议、去试、去练、去想,根据课堂需要与学生实际水平不断改变活动内容与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难以把握的也是学生的活动。可能大家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境: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或小组学习,表面上气氛热烈、讨论激烈,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热闹形式下的乏味、空洞内容。很多教师可能会认为,只要分组就是在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只要学生在动手操作就是在探究。其实不然,大家看一下普通的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于是学生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几分钟后老师叫停,学生便立即停止讨论,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然后各组选代表上台发言,交流之后,教师归纳总结,公布正确答案,整个过程结束。可以看出,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根本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只是在走程序化的模式。这样的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也没有真正受益。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理念的客观要求,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是化学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根本和基础;实施以自主探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和重要途径,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陶继新,杜金山.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下)——山东省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青年教师,2010(08).
[2] 张章录.论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创新发展的途径[J].中学化学.2009(2):4.
【关键词】高效课堂;化学教学
1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学内容的设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关注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更准确的说是只关注具体的知识,这样做无法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学会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换言之就是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生活化学场景、化学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学习化学,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创设恰当有效的情景十分重要。例如笔者在讲原电池这节课时,就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以下两個教学情景。
1.1 1786年,意大利生物解剖家Calvani把青蛙放在铁锅中,然后用铜线触及青蛙腿的神经,发现青蛙腿抽搐,当用铁丝触及青蛙的神经时,不会发生抽搐。当试验了多种金属之后,发现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青蛙时会发生抽搐,Calvani把它称为“生物电”。
1.2 伏特在1799年仔细研究了Calvani现象之后,认为青蛙腿的抽搐不是对于电流的敏感反应,而是肌肉提供了一定的溶液,因此电流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两种不同的金属插在某种溶液中并构成回路。他在1800年将锌板和铜板插在一瓶稀酸中做成了第一个电池,这种电池叫伏打电池。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激发了学习的动机,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增强了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学方法要高效
教学方法的高效性就是让学生轻松学习有用的知识。首先,要教给学生学科概念,用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很快的接受化学概念,同时应该强调和规范化学用语及符号的书写。其次,要教会学生完善、发展化学知识结构,因为化学要记的东西比较多,学生感到比较杂,老师就应该指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再者,要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化学情感。化学是典型的实验科学,通过化学的学习学生是可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老师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化学,例如教学中不要过多的引用化学事故的一些负面的例子,这样会使学生对化学的情感不积极向上,比如形成“化学=污染” “化学=危险” 等负面的东西。我们应该多引用一些正面的生活实例,化学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等等。
有效教学应该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的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等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可以大幅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3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在教学中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时,在情感上是不会合拍的,教学活动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先做朋友,再做师长。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4 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提高化学课程实效性
成功的课堂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课堂。活动课堂也是自主课堂的基本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谈不上自主。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也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创造的快乐。成功的教师从不自导自演,而是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去说、去写、去听、去议、去试、去练、去想,根据课堂需要与学生实际水平不断改变活动内容与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难以把握的也是学生的活动。可能大家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境: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或小组学习,表面上气氛热烈、讨论激烈,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热闹形式下的乏味、空洞内容。很多教师可能会认为,只要分组就是在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只要学生在动手操作就是在探究。其实不然,大家看一下普通的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于是学生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几分钟后老师叫停,学生便立即停止讨论,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然后各组选代表上台发言,交流之后,教师归纳总结,公布正确答案,整个过程结束。可以看出,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根本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只是在走程序化的模式。这样的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也没有真正受益。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理念的客观要求,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是化学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根本和基础;实施以自主探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和重要途径,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陶继新,杜金山.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下)——山东省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青年教师,2010(08).
[2] 张章录.论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创新发展的途径[J].中学化学.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