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中指出:“尽量为幼儿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原始资源,而幼儿园中的种植活动则为他们进一步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提供了机会,使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的体验,从而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获益无穷。
一、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是幼儿的本能与天性,而大自然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蕴藏的自然事物对幼儿就充满了诱惑。因此,开辟种植园地对幼儿园教育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种植园的自然资源,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把种植园教育活动转化为幼儿的兴趣。例如:在种植蔬菜之前,让孩子自己从家中收集蔬菜种子带到学校分享,面对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蔬菜种子,孩子既兴奋又好奇地相互交流探讨。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孩子自主了解各种蔬菜的名称、外形特点,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增进情感交流。再让孩子们想象一下:自己的种子在成长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样孩子们就会对种植蔬菜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动手动脑探究。
二、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专注地观察自然植物,尤其是种植园的植物,饱含着自己辛勤劳动,更能激发幼儿自主去观察。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如何浇水,施肥,除害,如何辨认番茄、黄瓜、辣椒的幼苗,不自觉地就会去看一看、碰一碰、闻一闻,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各种感官。通过对蔬菜的“照料”和观察,孩子们得到基本的劳作经验,彼此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新奇乐趣,而且对植物生长发展有了重新的认识,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呵护生命。
三、种植活动支持幼儿探究活动的策略
(一)通过问题,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探究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则是这个过程的起点。在种植活动中,我们会认真倾听并记录下幼儿的各种问题,然后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筛选出有探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作为幼儿探究的起点。关于花生,幼儿想知道些什么呢?我们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用喜欢的方式来记录下来,最终将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种花生时用不用剥皮?为什么生花生才能长出苗,而熟花生不行?花生可以长在水里吗?花生的是怎樣长大的? 花生的的种子长在哪里……在了解幼儿不同年龄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引导幼儿动手探究。
(二)创设适宜的种植环境,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1.宽松的物质环境
丰富的材料和充足的时间有助于幼儿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因此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幼儿建立开放、自由、安全的环境,使其有条件、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浇水、观察、记录、讨论等,但在宽松的种植环境中,还要注重安全,包括安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首先必须保证种植活动所需的植物、材料、工具等物质的安全性,避免提供尖锐、锋利的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安全的探究工具,如笔、纸、尺、相机等,这些随处可见的探究工具为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使探究活动更科学、更有效。
2.宽松的心理环境
除了物质环境外,我们还应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首先就是尊重幼儿,要把种植活动看成是教师与幼儿平等相处、共同探索的过程,努力倾听幼儿的问题,在幼儿需要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眼神和一双善意的手,并允许幼儿在错误中获得正确的认知,支持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要支持有大胆想法的幼儿,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尝试,给幼儿出错的机会,不能急于否定幼儿的行为,而应该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发现由于错误行为引发的后果,并自己探索补救的方法。
四、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记录探究结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明确指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我们要鼓励幼儿尝试用图画、符号、照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记录自己猜想、探索、发现的过程,帮助幼儿将探索到的关于植物的零碎知识、经验系统化,自我建构科学知识体系,最终形成科学概念。具体到不同年龄段,中大班可以采用绘画记录,对于他们来说,图画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用它来记录种植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能使幼儿发现和想法形象化;对于小班幼儿则采用照片式记录,小班幼儿难以用完整的图案或符号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而照片会将植物的变化以特写的形式呈现,使幼儿直观地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生长的历程。在具体的活动中,还可以采用个人、小组和集体相结合记录的方式,个人记录是以幼儿个人的发现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名幼儿共同探究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名幼儿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 我们在开展种植活动时,小班幼儿更多地运用集体记录,中、大班幼儿则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选用,或将三者结合使用。
五、交流与分享让幼儿在种植活动积极参与探究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支持、激励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教师发生积极互动,逐渐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概念、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鼓励幼儿把探究过程表达出来,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分享探究的乐趣,倾听同伴的观察结果,梳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感受探究的乐趣,形成科学思考的态度。每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宝宝长的很好时,他们就特别开心,不时告诉别人“你看这是我种的东西。”别提有多自豪了!到了收获的季节,孩子品尝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吃的特别香,还很愿意跟别的班级进行分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喜爱,自豪感油然而生。孩子们还用各种种子和蔬菜宝宝制作成了各种手工作品,得到老师、家长的称赞,那就更开心了。正是在这样的倾听和交流过程中,幼儿迅速建构了种植的经验,比仅靠自己的观察形成这一经验要更快。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好奇心、兴趣确定种植内容,在过程中积极鼓励、支持幼儿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交流观点、形成见解,使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
一、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是幼儿的本能与天性,而大自然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蕴藏的自然事物对幼儿就充满了诱惑。因此,开辟种植园地对幼儿园教育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种植园的自然资源,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把种植园教育活动转化为幼儿的兴趣。例如:在种植蔬菜之前,让孩子自己从家中收集蔬菜种子带到学校分享,面对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蔬菜种子,孩子既兴奋又好奇地相互交流探讨。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孩子自主了解各种蔬菜的名称、外形特点,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增进情感交流。再让孩子们想象一下:自己的种子在成长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样孩子们就会对种植蔬菜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动手动脑探究。
二、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专注地观察自然植物,尤其是种植园的植物,饱含着自己辛勤劳动,更能激发幼儿自主去观察。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如何浇水,施肥,除害,如何辨认番茄、黄瓜、辣椒的幼苗,不自觉地就会去看一看、碰一碰、闻一闻,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各种感官。通过对蔬菜的“照料”和观察,孩子们得到基本的劳作经验,彼此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新奇乐趣,而且对植物生长发展有了重新的认识,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呵护生命。
三、种植活动支持幼儿探究活动的策略
(一)通过问题,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探究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则是这个过程的起点。在种植活动中,我们会认真倾听并记录下幼儿的各种问题,然后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筛选出有探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作为幼儿探究的起点。关于花生,幼儿想知道些什么呢?我们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用喜欢的方式来记录下来,最终将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种花生时用不用剥皮?为什么生花生才能长出苗,而熟花生不行?花生可以长在水里吗?花生的是怎樣长大的? 花生的的种子长在哪里……在了解幼儿不同年龄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引导幼儿动手探究。
(二)创设适宜的种植环境,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1.宽松的物质环境
丰富的材料和充足的时间有助于幼儿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因此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幼儿建立开放、自由、安全的环境,使其有条件、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浇水、观察、记录、讨论等,但在宽松的种植环境中,还要注重安全,包括安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首先必须保证种植活动所需的植物、材料、工具等物质的安全性,避免提供尖锐、锋利的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安全的探究工具,如笔、纸、尺、相机等,这些随处可见的探究工具为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使探究活动更科学、更有效。
2.宽松的心理环境
除了物质环境外,我们还应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首先就是尊重幼儿,要把种植活动看成是教师与幼儿平等相处、共同探索的过程,努力倾听幼儿的问题,在幼儿需要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眼神和一双善意的手,并允许幼儿在错误中获得正确的认知,支持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要支持有大胆想法的幼儿,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尝试,给幼儿出错的机会,不能急于否定幼儿的行为,而应该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发现由于错误行为引发的后果,并自己探索补救的方法。
四、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记录探究结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明确指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我们要鼓励幼儿尝试用图画、符号、照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记录自己猜想、探索、发现的过程,帮助幼儿将探索到的关于植物的零碎知识、经验系统化,自我建构科学知识体系,最终形成科学概念。具体到不同年龄段,中大班可以采用绘画记录,对于他们来说,图画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用它来记录种植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能使幼儿发现和想法形象化;对于小班幼儿则采用照片式记录,小班幼儿难以用完整的图案或符号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而照片会将植物的变化以特写的形式呈现,使幼儿直观地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生长的历程。在具体的活动中,还可以采用个人、小组和集体相结合记录的方式,个人记录是以幼儿个人的发现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名幼儿共同探究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名幼儿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 我们在开展种植活动时,小班幼儿更多地运用集体记录,中、大班幼儿则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选用,或将三者结合使用。
五、交流与分享让幼儿在种植活动积极参与探究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支持、激励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教师发生积极互动,逐渐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概念、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鼓励幼儿把探究过程表达出来,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分享探究的乐趣,倾听同伴的观察结果,梳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感受探究的乐趣,形成科学思考的态度。每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宝宝长的很好时,他们就特别开心,不时告诉别人“你看这是我种的东西。”别提有多自豪了!到了收获的季节,孩子品尝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吃的特别香,还很愿意跟别的班级进行分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喜爱,自豪感油然而生。孩子们还用各种种子和蔬菜宝宝制作成了各种手工作品,得到老师、家长的称赞,那就更开心了。正是在这样的倾听和交流过程中,幼儿迅速建构了种植的经验,比仅靠自己的观察形成这一经验要更快。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好奇心、兴趣确定种植内容,在过程中积极鼓励、支持幼儿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交流观点、形成见解,使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