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扶王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一座山,也是为了与一座山告别。
  生命之短暂,路途之遥远,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去扶王山的路上,我反反复复,就是这样想的。
  生在宁乡,长在宁乡,也许我还应该早一点儿组织去扶王山看看的。
  春天,是一個巨大的舞台,有的山是主角,有的山注定成为背景。从县城出发,结伴而行的车队是背景,从早到晚的太阳是背景,数不尽的山峦,在落日下燃烧是背景。我,同样愿意,成为此行的背景。
  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又都面目全非。
  曾经多少回走过的路,来来回回,是那么熟悉,可如今,又是这么陌生。青山已老,齐腰的茅草像满头的白发,石头已老,一次又一次拷问着身体里的重重暮霭。我目光短浅,往往把一座山看成石头垒起来的雕塑。
  怎么才能形容满山的春色?怎么才能从重重叠叠的山峦里,捕捉不同的风景?
  我们采取了分头行动,有的走得慢,有的走得快,但我们都爬到了山顶。徜徉在春风里,向左看,向右看,向上看,向下看,都是得意的微笑。
  一粒种子,长出的一片山峰,要历经多少岁月,才能拥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多人,在探寻扶王山的今生来世,那么多人在书写扶王山的不朽传奇。是谁,描出扶王山与梅山的一脉相承,是谁,绘出扶王山脉与茶马古道的一帘幽梦。我不是诗人,但我愿携一缕清风,吹拂在没有疆界的村村寨寨。
  从扶王山的仰望出发,逆着时光的隧道,我们不难奔跑到“梅山古国”。
  在龙田,在沩山,在巷子口的大山里,我不止一次看到去安化的路牌。我不知道,宁乡、安化,甚至桃江、涟源,在历史的风雨变迁中,有着怎样不可割舍的渊源。全域旅游,让沉寂的文化基因复活,青山绿水,我心飞翔。
  静静地躺在阳光之下,扶王山的每一个毛孔都是热汗淋漓。
  无论我们是行走还是驻足,山峰总是不动声色,只管它的巍峨。偶尔突兀的一块巨石,也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厚土里,任凭风吹雨打。
  我想站在巨石上留个影,一群鸟儿飞过,扶王山却板起脸孔对我说:“不!”
  绵延的山,是温热的,夕阳下与天空对接,雄浑、空旷而高远。一座村庄,在一座山里,舒适、滋润而安宁。常常从山里走过,山峦托起一辈又一辈人,一代又一代车。一条又一条简易公路,早已漫过肩挑手提的生命里程。刹那间,满山春色融入甜美的山歌,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乡村的昨天与明天。
  在白云深处,在扶王山脚下,我看见一片蔚蓝,那是上天相思的眼泪。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赣西边界的井冈山脚下,田间地头生长着一种野菜——马齿苋。  春风吹皱一池塘水的时候,也是我们几姐妹最欢的时候,母亲会在日常空闲或者周末带着我们到田间地头挖马齿苋,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马齿苋随处可见,一簇簇,一团团,翠得亮眼,在缺衣少食的年月,马齿苋成了我们的最爱。无垠的旷野里,我们几姐妹会赶集一般冲向天幕下的田地里,菜园里,小山坡上,放下背上的竹篓,迫不及待地去挖地上的马齿苋。母亲和姐姐
期刊
家有珍藏,一张贺卡,每每翻读,往事便历历在目。  1978年,是我踏上社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国庆节去上海和爷爷相聚,临行,爷爷给了我一张从香港寄来的贺卡,嘱我珍藏。贺卡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云甫恩师:  恭贺新禧,并祝健康!  门徒:唐镛鑫、刘惠琴鞠躬  1977年元月4日  我查阅了万年历,当年的元月4日,即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也就是我爷爷的75岁生日。这张贺卡,是师徒因战乱分离四十年后的首次情
期刊
农历二月初十,是母亲的忌日。  时隔多年,回想起母亲出殡那天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春雨淅淅沥沥,天刚发白,震耳的鞭炮声和急促的锣鼓声便骤然响起,厚重的棺材被八名杠夫稳稳地抬在肩上,离开了那座母亲相守了三十多年的老宅,紧随其后的是一大路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约莫半个时辰,母亲便来到了归宿地——老家对面不远处的坡崖下,抔抔黄土便把棺材遮盖得严严实实,空寂的小山村又新添了一座坟茔。  正当人们转身回走时,
期刊
中午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大门钥匙加保险了。我知道,母亲回老家去了。  开了门,屋子里静悄悄的,浑身突然有种莫名的不适。我放下了背包,进了厨房。电饭煲的灯亮着,说明里面有饭。我揭开了盖子,看到蒸锅上有一个盆子,里面炖着两个打散的鸡蛋。白米饭的香气、鸡蛋的香醇沁人心脾,这一刻,我突然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母亲回老家去了,但临走前,她依然安排好了我的午餐。  这顿午餐虽香,却难以下咽,米饭卡在喉咙当口,怎
期刊
五岁的父亲手牵着瞎子爷爷,自泸溪与麻阳交界的山村里出走,颠沛流离,讨米逃荒而落脚于溆浦与辰溪交界的半山腰,在山村邻里好心人的帮助下,搭建了一间小小茅草房。茅草房是先由一根根圆木条搭成的架子,用丝茅草盖成防雨遮阳的三角形棚子,四面全是织成的竹篱笆。为了更好地防风保暖,就在篱笆上糊上泥巴,再轻轻抹平,这就是茅草房的壁,门和窗也全是竹篾织成的。这便成了父亲人生的第一栋房子。父亲和爷爷在这栋茅草房里住了不
期刊
一个时代,精神的出现,总有其深刻社会背景。东汉末年后,群雄逐鹿,大一统秩序被打破,百姓流离失所,人生漂泊如转蓬,儒家旧有的人生观遭质疑和背弃。两汉儒学,用力虽勤,但溺于阴阳五行、图谶迷信,拘于尊古,繁言训诂,无从解决当时社会对生命虚妄、悲欢无常的尖锐之痛。魏晋清谈,上承建安诗文感生悲世的苍凉,是中国文人由实向“虚”,首次儒道结合,抛弃术数,以义理注《易经》解《老子》,对个人和宇宙、个人和社会、个人
期刊
閃电何时来的?母亲没有注意时间,还盯着眼前的玉米苗。  当大风哗啦啦吹来,我衣裳紧裹,脊背有点儿发凉。母亲甚至盼着早点儿下雨,越大越好,完全忽略我的战果。“别怕,老天爷不会伤害劳动的人。”她在雷声里行走,急于挖坑补苗,不忘指挥我扶正禾苗。  这旷野的闪电一闪一闪,仿佛忙着拍照。
期刊
我喜欢独自一人,静静地进山。  走进山中,我向路边的大树古树行注目礼。树的见识、智慧,不知道比我强多少倍。它们面对风雨的坚强,是我的楷模;其伟岸的身姿,睥睨一切的高傲,是我的坐标。  走进山中,扑面而来的是平和优雅。一片叶子在风中飘落,画出优美的弧线,那么飘逸、悠然。脸上没有一丝悲戚,有的是回归大地母亲的喜悦。几只蝴蝶围着花丛嬉戏、舞蹈,山花微笑,树叶鼓掌。风拂过松林,如钢琴家的手指滑过琴键。小溪
期刊
东方大陆的海岸线在潮汐里渐次露出,我伸手摸了摸它的曲线:匀称得恰到好处。一朵浪花盘绕成髻,为夜色找到了高挑的依靠。  黄,是维系血缘的唯一呈色。  如果要描出那條大河的写意,我会倾注这唯一能表达奔腾不息的颜料。那流水,便会慢慢涌来,撞击眼睑这第一道闸门,而后,冲垮我多年沉默高筑的感情坡堤,才能交融恒定于家室的体温,把我从寒冷的画布外攥进来,整个春宵,我与我的羊皮筏都在顺流而下。  黎明是从一座军营
期刊
刚下课,就看到办公室虎头虎脑的宽宽,在椅子上歪着。我摸了摸他的头:“宽宽啊,咋没有上课呢?”  “周老师,我今天心情一点儿也不好,不想上课了,需要回家。”他有气无力地说。  这是一个看见学习就头疼、遇到写作业心情立刻变阴天的孩子,我拉着他的手,笑着看着他:“宽宽心情不好,是需要回家,可是,你看老师需要宽宽帮我呢。”他一听,马上坐直了。我先让他给花浇水,整理书籍,帮老师描红,他干得很是开心,但到了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