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涟钢冷轧板厂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从技校毕业分配到涟钢的我,相比现在涟钢众多的大学生,我的起点并不高,但我并未因此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始终坚信: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想,个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身边领导的培养和鼓励,得益于同事们的帮助和关心。在此,我向给予我关心、支持、帮助、鼓励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我是一位普通的一线工人,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本职工作干好,不管做什么,尽量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无愧于涟钢。基于这种想法,我做事的基本原则是舍得吃苦、持之以恒。我在轧钢车间从事轧钢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点检维护工作时,抡大锤、拿扳手、爬炉台、蹬轧机,是家常便饭,劳动强度大,工作非常辛苦。我身边一些同事吃不了苦,大多改行换了相对轻松的工种,但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那时,我白天穿梭于生产现场,检修高炉、轧机等设备。辛苦工作之余,我自觉钻研《钳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等专业书籍,不懂就虚心向别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这种既出体力,又费脑力的事,是自找苦吃,但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
通过不懈努力,我的技术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大见长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多次代表涟钢外去参加技术比武。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每次我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天进行重复而枯燥的练习。每回练习期间,我每天早上8点就赶到涟钢技校实习车间,下午6点回家,每天要进行10个小时的强化练习,雷打不动。几百斤的钳工工、量具,每天练习前,一个个整齐有序地搬到钳台上,下班后又全部收回到工具箱。尤其是练习钻孔、锉削、刮削等基本功,我坚持每天按要求训练一组工件,完成后相互检测并进行总结分析。开始的时候,两手都磨出了血泡,钻心地痛,没多久就磨成了老茧。2007年、2009年我两次参加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都荣获钳工第一名,为涟钢争到了荣誉,也实现了我自己的愿望。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收获,都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我认为,工作不只是个人行为,更是集体的行为,只有常怀这种想法,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成绩,为涟钢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元月,我临危受命,抽调到冷轧板厂参加有外方專家参与的0#机架改造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我和同事们一起查阅大量资料,仔细分析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一整套合理缜密的安装调试方案。为确保安装进度和质量,我和大家实行24小时二班倒作业,精心检测轧机的每一个数据。在安装中出现技术问题时,我提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外方专家的认可与实施,为整个工程顺利推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轧机压上油缸的磁尺和强力马达阀的安装是一个精细活。难度主要集中在磁尺的精确位置控制和各紧固螺栓的力矩控制上,还有在安装过程中防止杂质掉入设备里,影响到安装的精度。安装之前,我与外方专家又多次沟通,并提出了自己的安装思路。我的想法得到了外方专家的认可。随即我和同事们严格按照这一思路抓紧安装,改造工程提前9天完成。外方专家对改造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它和同类工程建设相比,创造了 “奇迹”。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将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的一种强烈的意识。在工作中,这种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敬业和忠诚。”这是我的工作感悟,也是对大家说的心里话。
有人说:知足常乐!但在工作中,我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当面对各种难题,我喜欢从细节中找出原因,问题越复杂,我越不想放弃,更不会退缩,乐于接受各种挑战。
冷轧板厂重卷纵切机组,因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多方面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机组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板形问题比较突出。有人望而却步。我却不信这个邪,主动查找原因,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哪怕就是操作人员的生产工艺、操作方法都进行仔细思考。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我尝试着在板面和张力辊接触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机组运行中仔细观察钢板的跑偏情况,用笔记本列出了有可能导致板型不良的原因。经过细心的对比、分析和排查。最终,我发现张力辊组的水平度、平行度存在偏差。然后和大家一起对参数进行了重新检测与调整,很快就解决了板带边浪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也使张力辊的使用寿命延长1倍,提高了生产作业率,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工作中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天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来自平时工作的积累。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就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勤于学习,勤于动手。这样,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我是一位普通的一线工人,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本职工作干好,不管做什么,尽量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无愧于涟钢。基于这种想法,我做事的基本原则是舍得吃苦、持之以恒。我在轧钢车间从事轧钢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点检维护工作时,抡大锤、拿扳手、爬炉台、蹬轧机,是家常便饭,劳动强度大,工作非常辛苦。我身边一些同事吃不了苦,大多改行换了相对轻松的工种,但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那时,我白天穿梭于生产现场,检修高炉、轧机等设备。辛苦工作之余,我自觉钻研《钳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等专业书籍,不懂就虚心向别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这种既出体力,又费脑力的事,是自找苦吃,但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
通过不懈努力,我的技术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大见长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多次代表涟钢外去参加技术比武。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每次我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天进行重复而枯燥的练习。每回练习期间,我每天早上8点就赶到涟钢技校实习车间,下午6点回家,每天要进行10个小时的强化练习,雷打不动。几百斤的钳工工、量具,每天练习前,一个个整齐有序地搬到钳台上,下班后又全部收回到工具箱。尤其是练习钻孔、锉削、刮削等基本功,我坚持每天按要求训练一组工件,完成后相互检测并进行总结分析。开始的时候,两手都磨出了血泡,钻心地痛,没多久就磨成了老茧。2007年、2009年我两次参加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都荣获钳工第一名,为涟钢争到了荣誉,也实现了我自己的愿望。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收获,都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我认为,工作不只是个人行为,更是集体的行为,只有常怀这种想法,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成绩,为涟钢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元月,我临危受命,抽调到冷轧板厂参加有外方專家参与的0#机架改造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我和同事们一起查阅大量资料,仔细分析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一整套合理缜密的安装调试方案。为确保安装进度和质量,我和大家实行24小时二班倒作业,精心检测轧机的每一个数据。在安装中出现技术问题时,我提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外方专家的认可与实施,为整个工程顺利推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轧机压上油缸的磁尺和强力马达阀的安装是一个精细活。难度主要集中在磁尺的精确位置控制和各紧固螺栓的力矩控制上,还有在安装过程中防止杂质掉入设备里,影响到安装的精度。安装之前,我与外方专家又多次沟通,并提出了自己的安装思路。我的想法得到了外方专家的认可。随即我和同事们严格按照这一思路抓紧安装,改造工程提前9天完成。外方专家对改造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它和同类工程建设相比,创造了 “奇迹”。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将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的一种强烈的意识。在工作中,这种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敬业和忠诚。”这是我的工作感悟,也是对大家说的心里话。
有人说:知足常乐!但在工作中,我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当面对各种难题,我喜欢从细节中找出原因,问题越复杂,我越不想放弃,更不会退缩,乐于接受各种挑战。
冷轧板厂重卷纵切机组,因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多方面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机组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板形问题比较突出。有人望而却步。我却不信这个邪,主动查找原因,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哪怕就是操作人员的生产工艺、操作方法都进行仔细思考。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我尝试着在板面和张力辊接触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机组运行中仔细观察钢板的跑偏情况,用笔记本列出了有可能导致板型不良的原因。经过细心的对比、分析和排查。最终,我发现张力辊组的水平度、平行度存在偏差。然后和大家一起对参数进行了重新检测与调整,很快就解决了板带边浪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也使张力辊的使用寿命延长1倍,提高了生产作业率,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工作中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天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来自平时工作的积累。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就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勤于学习,勤于动手。这样,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