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 创造辉煌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k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涟钢冷轧板厂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从技校毕业分配到涟钢的我,相比现在涟钢众多的大学生,我的起点并不高,但我并未因此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始终坚信: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想,个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身边领导的培养和鼓励,得益于同事们的帮助和关心。在此,我向给予我关心、支持、帮助、鼓励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我是一位普通的一线工人,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本职工作干好,不管做什么,尽量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无愧于涟钢。基于这种想法,我做事的基本原则是舍得吃苦、持之以恒。我在轧钢车间从事轧钢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点检维护工作时,抡大锤、拿扳手、爬炉台、蹬轧机,是家常便饭,劳动强度大,工作非常辛苦。我身边一些同事吃不了苦,大多改行换了相对轻松的工种,但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那时,我白天穿梭于生产现场,检修高炉、轧机等设备。辛苦工作之余,我自觉钻研《钳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等专业书籍,不懂就虚心向别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这种既出体力,又费脑力的事,是自找苦吃,但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
  通过不懈努力,我的技术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大见长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多次代表涟钢外去参加技术比武。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每次我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天进行重复而枯燥的练习。每回练习期间,我每天早上8点就赶到涟钢技校实习车间,下午6点回家,每天要进行10个小时的强化练习,雷打不动。几百斤的钳工工、量具,每天练习前,一个个整齐有序地搬到钳台上,下班后又全部收回到工具箱。尤其是练习钻孔、锉削、刮削等基本功,我坚持每天按要求训练一组工件,完成后相互检测并进行总结分析。开始的时候,两手都磨出了血泡,钻心地痛,没多久就磨成了老茧。2007年、2009年我两次参加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都荣获钳工第一名,为涟钢争到了荣誉,也实现了我自己的愿望。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收获,都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我认为,工作不只是个人行为,更是集体的行为,只有常怀这种想法,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成绩,为涟钢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元月,我临危受命,抽调到冷轧板厂参加有外方專家参与的0#机架改造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我和同事们一起查阅大量资料,仔细分析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一整套合理缜密的安装调试方案。为确保安装进度和质量,我和大家实行24小时二班倒作业,精心检测轧机的每一个数据。在安装中出现技术问题时,我提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外方专家的认可与实施,为整个工程顺利推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轧机压上油缸的磁尺和强力马达阀的安装是一个精细活。难度主要集中在磁尺的精确位置控制和各紧固螺栓的力矩控制上,还有在安装过程中防止杂质掉入设备里,影响到安装的精度。安装之前,我与外方专家又多次沟通,并提出了自己的安装思路。我的想法得到了外方专家的认可。随即我和同事们严格按照这一思路抓紧安装,改造工程提前9天完成。外方专家对改造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它和同类工程建设相比,创造了 “奇迹”。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将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的一种强烈的意识。在工作中,这种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敬业和忠诚。”这是我的工作感悟,也是对大家说的心里话。
  有人说:知足常乐!但在工作中,我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当面对各种难题,我喜欢从细节中找出原因,问题越复杂,我越不想放弃,更不会退缩,乐于接受各种挑战。
  冷轧板厂重卷纵切机组,因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多方面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机组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板形问题比较突出。有人望而却步。我却不信这个邪,主动查找原因,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哪怕就是操作人员的生产工艺、操作方法都进行仔细思考。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我尝试着在板面和张力辊接触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机组运行中仔细观察钢板的跑偏情况,用笔记本列出了有可能导致板型不良的原因。经过细心的对比、分析和排查。最终,我发现张力辊组的水平度、平行度存在偏差。然后和大家一起对参数进行了重新检测与调整,很快就解决了板带边浪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也使张力辊的使用寿命延长1倍,提高了生产作业率,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工作中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天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来自平时工作的积累。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就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勤于学习,勤于动手。这样,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其他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涟钢由长期盈利到突然亏损,娄底人疑惑重重,“涟钢怎么了?!”  经过深刻反思改进,全员艰苦拼搏,2011年,涟钢钢铁主业比2010年减亏24亿余元。今年4月,钢铁主业和集团实业实现双双盈利。  涟钢开始站起来。娄底人互相打听,“这几年涟钢是怎么做的?!”  挖潜增效,成本领先锤炼“钢筋铁骨”  8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世界一流水平的工艺装备。在湖南最大工业企业、中国十大钢铁企业
期刊
我于1994年进厂,一直从事维修工作。在十几年的维修工作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没有吃苦耐劳、精细做事的精神,是搞不好设备维修的。  大家都知道,当维修工人干的是又脏又累又要技术的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收入还不高,苦、脏、累不说,很多人还不理解。所以,干我们这一行,没有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难以坚持下来的。正因为如此,不少同行搞不了多久就转行干别的去了。也许我这个人有点固执,或者讲霸得蛮,我一
期刊
我的人生格言是“再优越的工作,不用心也足以荒废;再平凡的岗位,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  我来自信息自动化中心,现任炼铁控制二区主管。有人说我是一个有奇特福分的人,这一点不假。今年三十多一点的我就拥有了中南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成为了公司测控一体化技能带头人;先后获得了公司劳动模范、娄底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今年还光荣当选
期刊
从我懂事起,我对涟钢、对焦化厂就怀有一颗由衷的感恩之心。我的父母生养我和妹妹,一家四口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父亲70年代进厂,在涟钢搞了好几个单位。那时父亲的工资很低,母亲没有工作,又常年生病,家里非常困难,到82年我母亲因病去世时,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在我们家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是涟钢,尤其是父亲所在的单位,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不只是物资上帮助,精神上安慰,組织上、单位上、各级领导还想方设
期刊
我于1993年9月参加工作,开始在品质部从事轧钢质量检测工作。2000年4月至今,先后在棒材二厂、棒材厂、棒带材厂从事轧钢工、精轧调整工、班长、区长工作,被聘为公司特级技师A,现任棒带材厂棒二车间技术员。  2000年4月,我从品质部调入棒材二厂从事轧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工作领域。为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开始了探索轧钢专业技能之路:每天在下班后首先到圖书馆翻阅资料, 刻苦学习
期刊
我来自210转炉厂,在炼钢作业区甲1班担任班长、主炼钢工。2010年度被评为公司劳模。    炉台就是我的家    2007年7月14日,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涟钢工作,这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难忘的日子。通过一周的安全培训,我身穿崭新的铁红色工装,分配在一炼轧厂转炉车间担任转炉炉前工时,心情难以平静。一个想法充满我的脑海:炼钢平台是我人生的起跑线,炉台就是我的家!  古人说,“安命,先要安家。”而我却认为,
期刊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普惠性特征日益体现。从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到全民医疗保险、全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形成与快速覆盖,再到保障性住房及其他福利供给的大幅增长,我国社会保障不同程度地惠及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这不仅是社保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权保障事业推进的重要标志。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坚持并巩固普惠
期刊
我于1983年参加工作,1986年调到现能源中心变检车间外线一班工作,一干就是27年,目前还奋战在外线检修工作第一线。别看我说得好像轻巧,可了解这个行当的人都知道,外线检修工作充满艰险。我们外线一班管辖着全公司4条220kV高压进线和高、低压架空线路,总长度有三百来公里,遍及涟钢各个角落及周边农村的荒山野岭。确保这些线路安全运行,我们必须与高压电、高空作业打交道,干的是重体力活;穿行于山野丛林之中
期刊
历史沿革    涟钢位于湖南中部娄底市,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投产,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从最初年产钢规模5万吨的小钢厂发展成主体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由型棒材为主调整到板带材为主的长流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从炼焦、烧结、冶炼到轧钢等一整套全流程工艺装备,产品用户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钢800万吨综合规模,总资产378
期刊
1996年,19岁的我来到涟钢炼铁厂,当上了一名炉前工。刚来的时候,也没什么梦想或者奢望,只想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一个领导和同事们都认可的好炉前工。所以,我当时干起活来干得比谁都勤快,只要是班长安排的,从不挑肥拣瘦,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更是下苦心钻研,向领导学、向技术员学、向老师傅们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我不放过每一次检修、抢修的学习机会,从为师傅们搬工具打下手干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