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治课教学中的“读、议、讲、练”的几点方法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书提要力求紧扣教材,简明扼要,眉目清晰,富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线索。供学生读第三、四遍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为什么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呢?…‘只有学好哲学才能学好其他科学吗?…“只有学好各门具体科学才能学好哲学吗?”“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所谓“三点”。
  关 键 词:学生 问题 议论 重点
  政治课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吸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这是我们要探索的新课题。下面谈谈我采用“读一议一讲一练”教学方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读是基础一环,重在培养阅读能力
  为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我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把每单元第一课时交给学生,由他们独立阅读课文。(二)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一般要读四遍,每遍的要求是:第一遍,了解全貌,粗知大意;第二遍,了解结构,分析层次;第三遍,把握要点,记录问题;第四遍,把握内在联系。(三)印发读书提要。读书提要力求紧扣教材,简明扼要,眉目清晰,富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线索。(四)读书提要附设提问题专页。供学生读第三、四遍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学生在每个单元第一课时的阅读,既主动而又有所遵循,精力集中,每次都提出大量有价值的问题,如:“哲学=世界观?”“为什么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呢?…‘只有学好哲学才能学好其他科学吗?…“只有学好各门具体科学才能学好哲学吗?”“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使人类哲学思想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哲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三者有何内在联系?”等等。这样的读书活动,由于发现了问题,唤起了求知的渴望,因而赢得了良好的精神状态。
  议是关键一环,重在培养论证能力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对阅读后所提问题的理解程度也定然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此问题困惑不解,但对彼问题已较明确;若这时由教师一一作答,会使部分学生感到乏味,且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为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抓紧这一大好时机组织学生议论,充分发挥“集思”的作用,并借此着力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具体做法是:
  首先拟好课堂议论题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筛选辑录,作为课堂议论题目,布置给学生。组织学生以读议小组为单位议论,并注意使议论重点围绕教材重点。
  其次,提出明确的议论要求。以读议小组为单位的议论,是学生的自治活动,必须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否则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对读议小组组长的要求是:学习要先行一步,取得领导权;在议论开始时作引导性发言;调节议论的方向和节奏,不使偏离课文,不致乱说一气;把议论中提出的新见解、新问题随时记录下来。
  第三,指导议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议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理论进行分析;恰当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及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论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鲜明的论点。
  第四,组织好对重点问题的全班讨论。在小组议论的基础上,可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性讨论,由各组代表发言。组织好全班讨论的关键是保证讨论题目的质量。讨论题目必须从学生中来,并在学生中有两种以上不同见解,这是学生对讨论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讨论题目必须同教材的重点或难点相吻合,以保证学生通过讨论有较大收获。教师必须直接参加讨论,引而不发,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画龙点睛。
  这样的议论活动,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讲是主导一环,重在培养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在议论之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些仍未能很好解决,有的还悬而未决。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普遍不易理解的难点。如:世界观;物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等等。关于这些问题,他们迫切希望老师给予讲解。到这时才真正达到了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成熟了。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一线”上。所谓“三点”,是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即教材的重点、难点),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所谓“一线”,指前后各节之间和基本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所谓兴奋点,是指由学生提出、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如在讲《物质决定意识》时,我们抓的兴奋点是:“有的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鬼神观念何处来? 若无鬼神为何会有鬼神之说?”在深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作品中的鬼神形象是作家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艺术化的产物;作为迷信观念的鬼神,则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反映,但无论怎样歪曲都不能离开客观事物凭空捏造。这样,学生对“人类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外部世界”的结论更加深信不疑。
  每当讲到一个兴奋点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这时教师的讲解会给学生留下特别鲜明的印象。
  练是消化巩固一环,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首先必须明确目的,拟好题目。练习题目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抓住重点,由浅入深,精心设计。既有双基题目,又有综合题目。
  我们大体上把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作为学生练习时间。印发练习专页,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指导练习方法。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题;先审题后动笔;先简单后复杂。要求练习要象考试那样严肃认真。
  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只要求做基本练习,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做几道选作题,并学写哲学小论文。
  复习考试是练习的继续。在复习时,坚持“少讲、多读、多思、多练”的原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学习哲学的根本目的为指导有重点地联系实际。在考试时要求学生象平时练习那样既严格要求又从容思考,自觉培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学生开始从死记硬背和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初步形成生动活泼地学习的良好风气。我们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继续探索。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是最需要记忆的学科之一。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同遗忘作斗争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在学习思想政治课时.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种方法。  一、理解记忆法。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的方法,叫理解记忆法。在政治课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习惯于平时学习不求甚解,考试前单纯死记硬背。心理学规律告诉我们,不论从节省时间,还是从记忆效果来看,理解记忆都比机械记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如何使课堂教学艺术化,粗论如下:  一、课堂教学模式艺术化  1.注重“导”的艺术  讲好一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教师如何使课堂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呢?我认为,首先要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 讲好一节课的导语,设计好一节课的开头,这对上好一节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这可以以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可以
期刊
语文教学风格是语文教师独特的教学见解和教学审美见解通过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在全部教学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整体风貌。语文教学风格是语文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并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三个直接因素:对语文教学独特的审美发现,独特的审美创造和独特的审美表现。  一、对语文教学独特的审美发现  语文教学包括教材、学生、教学方法,对教学的独特的审美发现,就是对这三者的发现,发现这里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期刊
小学阶段语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其价值主要体现于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乐趣。由于问题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发挥着组织和调控教学的作用,引领学生积极体验和学习。所以,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走进语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
期刊
现在学生辍学现象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小学毕业升初中及初二下学期,辍学现象更为严重。探讨农村学生辍学成因、寻找解决辍学现象的对策,不仅是巩固素质教育成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挽救普遍存在的辍学群体的需要。  一、成因简析  引起辍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体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不适应当前形势  1.素质教育早已提出,但学校、教师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教师为了
期刊
近年来,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各种新大纲,新课程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冲击着教育的前沿阵地,语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讨论话题最多的学科,改革也是最多的。从语文教学模式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语文教学经历了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创新教育的历程;从教学内容来看,语文教材可谓一天一个样,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语文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的综合类学科,未能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传达出它的内涵与意义,可见语文教改之路
期刊
初中体育主体性教育体育主体性教学是一种现代体育教学形式,其特点是“主体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运动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启发之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主体与对象合二为一,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自身体育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
期刊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问题,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新课程的标准核心是将学生的消极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以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效应,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活力。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状态,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活学的课堂,我们不妨用实现“五化”的方法试一试。  一、融入社会实际,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
期刊
一个国家过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的技术创新的能力,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将主要依赖于教育,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因而中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