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职业岗位上,教师的素质是作为一个合格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教师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質、教学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前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74-01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学前教育学生之所以要进行素质培养,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为,他们将来肩负着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的重任。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教育是紧密结合体育实践和与同伴交往中进行的,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前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从事幼儿体育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优良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也符合了国家教学改革在体育学科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其任务就是为了使幼师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幼儿师范体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必须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工作能力、活动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也是幼儿师范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一切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大学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能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将来顺利适应幼教工作岗位准备了适宜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增强体质和保持健康,以及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幼儿师范体育教学目标和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基础。
二、有助于突出职业素质特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师范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事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体育通过职业训练,使其掌握幼儿园体育所必须的基本动作、基本体操、游戏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进行体育竞赛、游戏活动以及考试、体质测试、运动会等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让他们在运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进步的欣慰和失误的悔恨,这对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以更健康、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三、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是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的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集体项目的练习,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团队精神、热爱集体的良好风尚;通过参加运动会、体育竞赛,可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格。体育教学主要通过做身体练习来实现其教学任务,学生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甚至在一些教学中需要出现高强度、运动量大的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丰富的内容及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践,自觉将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教育贯彻到教学中去,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前教育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实践教材中,列出了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体操、游戏、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由于不同体育项目对参与者的个性特征要求不同,也为不同性格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大学教育的宗旨,但学生是有个体性的,由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而这些方面存在一个个的体差异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领悟能力、心理素质等差异,给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如对体质、技能差的,要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不能叫出来以错误的示范动作进行“表演”;要主动热情接近他们,指导要有耐心,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也尝到自己进步的喜悦,提高其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得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求知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及锻炼身体的效果,还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效果。因此,体育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根据学前教育教学的任务、内容、学生特点等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创新的运用素质培养的规律和原则,在全面锻炼身体,提高幼师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文化素养,培养从事幼儿体育工作的职业能力的同时,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努力为幼师生优良的素质的培养,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幼师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并初步具有担任幼儿体育工作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占春,耿培新.体育(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易 勤,赵俊浩.大学体育教程新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麦少美,孙树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前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74-01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学前教育学生之所以要进行素质培养,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为,他们将来肩负着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的重任。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教育是紧密结合体育实践和与同伴交往中进行的,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前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从事幼儿体育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优良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也符合了国家教学改革在体育学科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其任务就是为了使幼师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幼儿师范体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必须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工作能力、活动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也是幼儿师范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一切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大学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能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将来顺利适应幼教工作岗位准备了适宜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增强体质和保持健康,以及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幼儿师范体育教学目标和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基础。
二、有助于突出职业素质特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师范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事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体育通过职业训练,使其掌握幼儿园体育所必须的基本动作、基本体操、游戏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进行体育竞赛、游戏活动以及考试、体质测试、运动会等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让他们在运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进步的欣慰和失误的悔恨,这对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以更健康、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三、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是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的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集体项目的练习,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团队精神、热爱集体的良好风尚;通过参加运动会、体育竞赛,可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格。体育教学主要通过做身体练习来实现其教学任务,学生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甚至在一些教学中需要出现高强度、运动量大的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丰富的内容及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践,自觉将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教育贯彻到教学中去,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前教育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实践教材中,列出了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体操、游戏、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由于不同体育项目对参与者的个性特征要求不同,也为不同性格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大学教育的宗旨,但学生是有个体性的,由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而这些方面存在一个个的体差异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领悟能力、心理素质等差异,给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如对体质、技能差的,要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不能叫出来以错误的示范动作进行“表演”;要主动热情接近他们,指导要有耐心,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也尝到自己进步的喜悦,提高其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得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求知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及锻炼身体的效果,还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效果。因此,体育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根据学前教育教学的任务、内容、学生特点等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创新的运用素质培养的规律和原则,在全面锻炼身体,提高幼师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文化素养,培养从事幼儿体育工作的职业能力的同时,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努力为幼师生优良的素质的培养,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幼师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并初步具有担任幼儿体育工作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占春,耿培新.体育(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易 勤,赵俊浩.大学体育教程新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麦少美,孙树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