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比较枯燥,但只要讲究方法,在与学生的理解、尊重、信任中加强沟通,注重细节,积极评价,同时加强修炼自我,就能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学效益。
[关键词]理解、尊重、信任、教法、素养 强化情感体验的润滑剂
调查显示,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教育就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努力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一、注重理解,在沟通中蕴情
初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教师必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阂。例如,对待班级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急于将他们与班中的优秀学生比较,“怎么别人都学会了,你还没有学会”,而要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去反思一下,在解题方法上他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难,有没有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让他掌握。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方式来缓解学生怕学习的紧张情绪。如果是学生因为懒惰、不愿意学习而造成的,要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二、强化尊重,在细节中融情
教师尊重学生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让“教”为“学”服务,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在教学中或上习题课时,采取自主探究方式,多让学生想一想采用什么方法解答,鼓励一题多解,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在作业批改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如果是因为计算中出现的失误,就在这个出错的地方圈出来,学生订正时可以很快找到错误的原因,订正好后仍给他打上“√”,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出错时减少一些负担,印象也比较深刻。对做得正确又字迹工整的同学在等第“优”的右上角加上“+”,对于进步较快的同学也适时加上“+”,这样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就更高了。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
三、加强信任,在评价中增情
教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不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教学新知识时,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下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适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数学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情感的内化,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感情距离,也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思维距离,因此丰富、贴切的评价语言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成为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
四、优化教法,在探究中悟情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事实证明,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即教学活动化,内容问题化。教师要在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运用娴熟的教学手段、方法与技巧进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中经常联系教学内容实际,介绍一些伟人或名人的故事,让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激励他们学习。如,在教学圆周率这一知识时,我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个表示3倍多一些的数还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你们知道在古代我国哪一位数学家对圆周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班级墙壁上布置的祖冲之画像,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祖冲之在1500多年前就能有如此令世界震惊的成就,我们处于当今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定也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五、提高素养,升华师生情感
教学只有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积极体验,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因素很多: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和关心;教师对数学教工作的献身精神;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渊博的知识,充沛的热情;教师富有情趣的语言、亲切的教态等等。教师要有好的素养,尤其要有一颗奉献的爱心,这是情感素养必备的条件。“教师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情感教育走入课堂的一个基点。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教育”也可以说成是“爱的效应气这样学生就会由于信任和喜爱数学教师变成热爱数学的学习。一位好的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只考虑认知过程,而同时要考虑情感过程。
总之,教师从尊重、 理解、信任学生出发,合理运用名人引导、赏识引导等方式,让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调动情感体验,真正爱上数学。
(作者单位:华蓥市庆华初级中学)
[关键词]理解、尊重、信任、教法、素养 强化情感体验的润滑剂
调查显示,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教育就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努力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一、注重理解,在沟通中蕴情
初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教师必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阂。例如,对待班级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急于将他们与班中的优秀学生比较,“怎么别人都学会了,你还没有学会”,而要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去反思一下,在解题方法上他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难,有没有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让他掌握。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方式来缓解学生怕学习的紧张情绪。如果是学生因为懒惰、不愿意学习而造成的,要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二、强化尊重,在细节中融情
教师尊重学生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让“教”为“学”服务,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在教学中或上习题课时,采取自主探究方式,多让学生想一想采用什么方法解答,鼓励一题多解,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在作业批改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如果是因为计算中出现的失误,就在这个出错的地方圈出来,学生订正时可以很快找到错误的原因,订正好后仍给他打上“√”,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出错时减少一些负担,印象也比较深刻。对做得正确又字迹工整的同学在等第“优”的右上角加上“+”,对于进步较快的同学也适时加上“+”,这样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就更高了。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
三、加强信任,在评价中增情
教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不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教学新知识时,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下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适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数学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情感的内化,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感情距离,也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思维距离,因此丰富、贴切的评价语言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成为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
四、优化教法,在探究中悟情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事实证明,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即教学活动化,内容问题化。教师要在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运用娴熟的教学手段、方法与技巧进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中经常联系教学内容实际,介绍一些伟人或名人的故事,让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激励他们学习。如,在教学圆周率这一知识时,我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个表示3倍多一些的数还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你们知道在古代我国哪一位数学家对圆周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班级墙壁上布置的祖冲之画像,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祖冲之在1500多年前就能有如此令世界震惊的成就,我们处于当今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定也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五、提高素养,升华师生情感
教学只有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积极体验,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因素很多: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和关心;教师对数学教工作的献身精神;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渊博的知识,充沛的热情;教师富有情趣的语言、亲切的教态等等。教师要有好的素养,尤其要有一颗奉献的爱心,这是情感素养必备的条件。“教师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情感教育走入课堂的一个基点。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教育”也可以说成是“爱的效应气这样学生就会由于信任和喜爱数学教师变成热爱数学的学习。一位好的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只考虑认知过程,而同时要考虑情感过程。
总之,教师从尊重、 理解、信任学生出发,合理运用名人引导、赏识引导等方式,让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调动情感体验,真正爱上数学。
(作者单位:华蓥市庆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