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我还在顾诚先生门下读研究生,有一天,先生派我把一大包写在绿格子稿纸上的书稿送到中青社。从铁狮子坟到东四十二条一路骑着车、哼着歌并顺利完成任务的小青年绝不会想到,14年后,他和他的出版社再版了这部轰轰烈烈的《南明史》。十几年间,先生去世了,小青年长成了总编辑,只有这部《南明史》仍然是《南明史》。
有人说,《南明史》是“十年磨一剑”,而先生自己说“其实很难说清自己在这部书稿上花费的岁月”。这位在海内外史学界赫赫有名却又极为低调的学者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问世:《明末农民战争史》与《南明史》,前者一共动用了1000多种地方志的资料,为农民战争史研究别开实证蹊径;后者更成为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一举拿下当年的“国家图书奖”。而这两本书在市面上早已断货,在孔夫子二手书网被炒到千元以上,连复印本都在坊间高价流传。
2003年先生去世后,顾夫人一直在推动顾先生学术成果的整理工作,包括《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以及先生生前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文章。一般人听到“顾诚”总会以为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的那位诗人。实际上,他在历史圈内非常知名,我有幸见识过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听到他的名字后的骚动和惊喜,也曾听过台湾某研究机构将“默默无闻”的顾诚列入20世纪四大历史学家,师门中还有专慕顾诚之名而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者。但是,除了《南明史》有出版社感兴趣之外,其余论著无人问津。顾夫人一直想推动“顾诚全集”的出版,也未能达成。有不少出版社抢在我们之前争取《南明史》,但都不愿意将整个著作系列完整结集出版。事实上,由于先生治学极为严谨,材料收集上“竭泽而渔”,他写出的论文,多是某一方面的奠基之作,他对明朝版图、疆域管理体制、耕地与人口、卫所制度、户籍制度以及明清易代的关键因素,都有精深的研究。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明史研究者都绕不过去的“坎”,也是爱好明史的人越看越有味儿的部分。而且,他的文字功底极为出色,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据说《南明史》当年一出,连印刷厂的工人都读得津津有味。顾诚一生的治学经历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从他的自述《我与明史》中可以看出。读懂顾诚,《南明史》一本是不够的,却是必须的。
2011年,我调入出版社工作之后,积极促成了此事。5月,顾夫人与光明日报出版社签下合约,授权出版包括《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在内的所有论著,以“顾诚著作系列”的形式陆续推出。当然,《南明史》毫无疑问充当打响头炮的作用。“顾诚著作系列”的结集出版还得到了同门师兄弟的一致支持,他们中很多人已是国内明清史界的中坚力量。然而,虽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南明史》的再版并非像当年我骑车送书稿那么顺利。
首先面临的是电子版问题。为顺利取到原书电子版,只好等待中青社已退休的责任编辑回国。但由于时间久远,《南明史》初版的电子版怎么也找不到了!这就意味着近八十万字的书稿(其中许多古文献的字词、人名用的生造字以及若干年代和事件,还有上千条注释和十余幅地图)可能需要重新录入。6月底,是顾先生八周年忌辰,为了怀念先生,也为图书造势,社里已开始了一轮宣传。为了不让读者等太久,社里在品质精良的前提下尽力往前推进出版过程。再有,一些资料搜集过程也很曲折。原本作为《南明史》底图的《御览异惨图》(顾先生在古书中发现的)也未找到原图,美编想办法拼图重新制作,为了让读者更明白,特别请明史专家配上图解,做成插页的形式附在书后。另外,准备增加的一些顾先生照片也未找到,只得期望能在下几本书中与读者见面。封面设计也更改了数次,反复试,抠细节,希望简洁中能传达出意义。
虽有一些曲折,但新装亮相的《南明史》带来了更多惊喜。第一,生前自述《我与明史》作为代自序。整理顾先生遗物时,发现他一篇手写的自传《我与明史》,大概是应某家学术刊物之约而写。《我与明史》写得平实优美且大气磅礴,偶尔还带点儿幽默和自嘲,可看到他如何对明清史产生兴趣,在文革时如何坚持做学问以及刻苦到极致的读书经历等。第二,《御览异惨图》配上专业图解,以插页形式更方便阅读和理解(如前述)。第三,搜集到顾先生亲自手绘的地图和《我与明史》的手迹。第四,上下两册,全新装帧。封面设计绛红配白,简洁有力;绛红色为底,底图为大顺军的头盔和大刀,均按实际出土兵器样式调整;“南明史”三个字为明末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字,切合当时的时代。整个设计的感觉是跃动而不失厚重,再掀南明动荡而又一切尘埃落定,留下许多意犹未尽的空间。
1994年,我刚读顾先生研究生的时候,他曾告诫我:“研究历史,一定要有足够的积淀,40岁之前不要发表文章。”我最终没有以研究历史为业,也没有做到40岁之前不发文,却庆幸能在40岁之后有机会为顾先生40岁之后写的文章尽出版之力。
这或许是我与先生的未尽之缘吧。
有人说,《南明史》是“十年磨一剑”,而先生自己说“其实很难说清自己在这部书稿上花费的岁月”。这位在海内外史学界赫赫有名却又极为低调的学者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问世:《明末农民战争史》与《南明史》,前者一共动用了1000多种地方志的资料,为农民战争史研究别开实证蹊径;后者更成为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一举拿下当年的“国家图书奖”。而这两本书在市面上早已断货,在孔夫子二手书网被炒到千元以上,连复印本都在坊间高价流传。
2003年先生去世后,顾夫人一直在推动顾先生学术成果的整理工作,包括《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以及先生生前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文章。一般人听到“顾诚”总会以为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的那位诗人。实际上,他在历史圈内非常知名,我有幸见识过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听到他的名字后的骚动和惊喜,也曾听过台湾某研究机构将“默默无闻”的顾诚列入20世纪四大历史学家,师门中还有专慕顾诚之名而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者。但是,除了《南明史》有出版社感兴趣之外,其余论著无人问津。顾夫人一直想推动“顾诚全集”的出版,也未能达成。有不少出版社抢在我们之前争取《南明史》,但都不愿意将整个著作系列完整结集出版。事实上,由于先生治学极为严谨,材料收集上“竭泽而渔”,他写出的论文,多是某一方面的奠基之作,他对明朝版图、疆域管理体制、耕地与人口、卫所制度、户籍制度以及明清易代的关键因素,都有精深的研究。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明史研究者都绕不过去的“坎”,也是爱好明史的人越看越有味儿的部分。而且,他的文字功底极为出色,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据说《南明史》当年一出,连印刷厂的工人都读得津津有味。顾诚一生的治学经历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从他的自述《我与明史》中可以看出。读懂顾诚,《南明史》一本是不够的,却是必须的。
2011年,我调入出版社工作之后,积极促成了此事。5月,顾夫人与光明日报出版社签下合约,授权出版包括《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在内的所有论著,以“顾诚著作系列”的形式陆续推出。当然,《南明史》毫无疑问充当打响头炮的作用。“顾诚著作系列”的结集出版还得到了同门师兄弟的一致支持,他们中很多人已是国内明清史界的中坚力量。然而,虽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南明史》的再版并非像当年我骑车送书稿那么顺利。
首先面临的是电子版问题。为顺利取到原书电子版,只好等待中青社已退休的责任编辑回国。但由于时间久远,《南明史》初版的电子版怎么也找不到了!这就意味着近八十万字的书稿(其中许多古文献的字词、人名用的生造字以及若干年代和事件,还有上千条注释和十余幅地图)可能需要重新录入。6月底,是顾先生八周年忌辰,为了怀念先生,也为图书造势,社里已开始了一轮宣传。为了不让读者等太久,社里在品质精良的前提下尽力往前推进出版过程。再有,一些资料搜集过程也很曲折。原本作为《南明史》底图的《御览异惨图》(顾先生在古书中发现的)也未找到原图,美编想办法拼图重新制作,为了让读者更明白,特别请明史专家配上图解,做成插页的形式附在书后。另外,准备增加的一些顾先生照片也未找到,只得期望能在下几本书中与读者见面。封面设计也更改了数次,反复试,抠细节,希望简洁中能传达出意义。
虽有一些曲折,但新装亮相的《南明史》带来了更多惊喜。第一,生前自述《我与明史》作为代自序。整理顾先生遗物时,发现他一篇手写的自传《我与明史》,大概是应某家学术刊物之约而写。《我与明史》写得平实优美且大气磅礴,偶尔还带点儿幽默和自嘲,可看到他如何对明清史产生兴趣,在文革时如何坚持做学问以及刻苦到极致的读书经历等。第二,《御览异惨图》配上专业图解,以插页形式更方便阅读和理解(如前述)。第三,搜集到顾先生亲自手绘的地图和《我与明史》的手迹。第四,上下两册,全新装帧。封面设计绛红配白,简洁有力;绛红色为底,底图为大顺军的头盔和大刀,均按实际出土兵器样式调整;“南明史”三个字为明末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字,切合当时的时代。整个设计的感觉是跃动而不失厚重,再掀南明动荡而又一切尘埃落定,留下许多意犹未尽的空间。
1994年,我刚读顾先生研究生的时候,他曾告诫我:“研究历史,一定要有足够的积淀,40岁之前不要发表文章。”我最终没有以研究历史为业,也没有做到40岁之前不发文,却庆幸能在40岁之后有机会为顾先生40岁之后写的文章尽出版之力。
这或许是我与先生的未尽之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