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6家上市银行半年报看,大部分银行利润增长仍符合预期,少数银行还超预期。但在贷款质量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明显的波动,甚至从半年报披露的逾期贷款的情况看,一季度的贷款质量形势远没有一季报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当前贷款质量恶化超过2008年,且后续贷款质量仍将有波动。
增量不良认定不严谨
一季度银行贷款质量表现非常稳定,不良贷款余额合计比年初仅增长15.65亿元,不良率平均甚至还略有下降。但半年报显现了银行风控表现继续出色背后的真实原因,即银行在贷款逾期情况明显恶化时,表现出非常不愿意确认不良贷款甚至关注类贷款的倾向。部分银行上半年逾期贷款增量超过100亿元,但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增量甚至基本为零。16家银行中的11家,当期(关注类+不良贷款)增量占逾期贷款增量的比例不到60%。也就是说,大量新增的逾期贷款并未进入不良甚至未进入关注类,仍然保留在正常类贷款中。
由于当前逾期贷款仅有极少部分进入不良贷款,而过去逾期贷款/不良贷款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这意味着上半年新增的逾期贷款,后续还有进一步确认为不良贷款的压力。
逾期贷款生成率高企
由于五级分类受到质疑,过去赖以考察贷款质量的不良生成率等核心指标已经失效,但逾期贷款可以作为有效的代替指标。
由于过去平均逾期贷款/不良贷款在80%左右,因此,我们可以测算2012年上半年平均的逾期贷款生成率,并打八折之后作为当前的不良生成率。根据测算结果,目前上半年不良生成率有很明显的反弹,甚至反弹幅度已经超过了2005年和2008年两个经济下行期。
为避免因逾期贷款生成率和不良生成率由于计算方法不同而导致的可比性问题,我们也单纯考察了以半年度为频率的逾期贷款生成率情况,显示当前贷款质量的压力,已经明显超过了2008年。
此外,下半年的逾期贷款生成率通常要好于上半年。暂不能判断该现象是否成立,但即使成立,2012年上半年的逾期贷款生成率仍然高于过去4年每年的上半年。
后续贷款质量仍有压力
测算显示,2012年上半年16家银行中的10家,拨备的计提规模仍然大于当前逾期贷款的预期损失,但也有5家存在一定缺口,特别是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缺口偏大。
但是,银行贷款质量将会继续波动。理由有两点:一是当前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对于融资成本的承担力处于历史新低。用于衡量上述能力的指标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EBIT/IC(即通过贷款融资来进行项目投资的回报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目前处在甚至低于2008年的水平;二是用整体法考察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收入,该指标也继续处在历史低点。
基于这样的前提,银行惜贷现象目前尚处在早期阶段,未来还会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经济难言见底,未来宏观环境可能会在底部徘徊较长时间。而就行业中期而言,前期银行远未充分确认的逾期贷款,将成为下一阶段不良贷款持续反弹的压力,而这一压力会迫使商业银行采取更为谨慎的信贷政策。
核心资本充足率下滑快于预期
当前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基本符合监管要求,少数核心资本充足率尚未达到8.5%-9.5%的银行,都有确定的融资计划。半年报低于预期的是,一部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明显偏高,导致核心资本充足率下滑速度快于预期。
上半年,对比风险加权资产及一般性贷款比年初的增幅(过去正常年份两个指标的增速一直非常接近),发现16家银行中的11家前者偏高。特别是北京、宁波、浦发、华夏、光大、兴业、民生等,风险加权资产增幅比一般性贷款增幅高出两个百分点以上。这种现象意味着银行表外风险资产占用明显增加。
若上述判断得到证实,预计随着惜贷情绪的发展,银行同样会降低表外风险敞口,因此资本消耗速度也会由此降低。总而言之,当银行承担风险的意愿开始下降时,资本问题就会相对缓和。
继一季度利润占比过半之后,上半年,银行净利润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继续保持在50%以上。上半年A股除银行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只有1.21%,而银行股整体增速达到24.72%。这除了说明银行当前业绩很好之外,也反映了银行高盈利的不可持续性。
贷款质量与净息差的替代
在实体企业盈利性已经日益不支持高融资成本的背景下,银行面临着贷款质量与净息差的替代。上半年已经出现银行坚持高贷款利率-高息差的结果,就是贷款质量的快速恶化。实体经济盈利性短期内难有快速反弹的可能,未来银行的贷款利率势必需要下降才能够稳定贷款质量,但这是以银行收入让渡于实体为代价的。换而言之,当银行下游的实体企业盈利能力都在下滑,银行最终降低融资成本是大势所趋。
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是“量缩+价高”。由于信贷风险的暴露以及信用风险溢价要求的扩大,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下降,而高融资成本具有很强的持续性。换言之,在信贷需求下滑的同时,信贷供给也在下滑,于是出现“量缩+价高”的特征。
第二则表现为结构调整。若实体经济盈利性持续低迷,当银行发现继续坚持高融资成本会带来逆选择时,银行就不得不放弃高风险客户,转向低风险信贷资产。届时就会看到银行继续大规模扩大票据贴现、按揭和大企业贷款在新增信贷中的比例。相应地,银行信贷组合所享有的信用风险溢价也随之下降,净息差因此最终下滑。
作者为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
增量不良认定不严谨
一季度银行贷款质量表现非常稳定,不良贷款余额合计比年初仅增长15.65亿元,不良率平均甚至还略有下降。但半年报显现了银行风控表现继续出色背后的真实原因,即银行在贷款逾期情况明显恶化时,表现出非常不愿意确认不良贷款甚至关注类贷款的倾向。部分银行上半年逾期贷款增量超过100亿元,但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增量甚至基本为零。16家银行中的11家,当期(关注类+不良贷款)增量占逾期贷款增量的比例不到60%。也就是说,大量新增的逾期贷款并未进入不良甚至未进入关注类,仍然保留在正常类贷款中。
由于当前逾期贷款仅有极少部分进入不良贷款,而过去逾期贷款/不良贷款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这意味着上半年新增的逾期贷款,后续还有进一步确认为不良贷款的压力。
逾期贷款生成率高企
由于五级分类受到质疑,过去赖以考察贷款质量的不良生成率等核心指标已经失效,但逾期贷款可以作为有效的代替指标。
由于过去平均逾期贷款/不良贷款在80%左右,因此,我们可以测算2012年上半年平均的逾期贷款生成率,并打八折之后作为当前的不良生成率。根据测算结果,目前上半年不良生成率有很明显的反弹,甚至反弹幅度已经超过了2005年和2008年两个经济下行期。
为避免因逾期贷款生成率和不良生成率由于计算方法不同而导致的可比性问题,我们也单纯考察了以半年度为频率的逾期贷款生成率情况,显示当前贷款质量的压力,已经明显超过了2008年。
此外,下半年的逾期贷款生成率通常要好于上半年。暂不能判断该现象是否成立,但即使成立,2012年上半年的逾期贷款生成率仍然高于过去4年每年的上半年。
后续贷款质量仍有压力
测算显示,2012年上半年16家银行中的10家,拨备的计提规模仍然大于当前逾期贷款的预期损失,但也有5家存在一定缺口,特别是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缺口偏大。
但是,银行贷款质量将会继续波动。理由有两点:一是当前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对于融资成本的承担力处于历史新低。用于衡量上述能力的指标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EBIT/IC(即通过贷款融资来进行项目投资的回报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目前处在甚至低于2008年的水平;二是用整体法考察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收入,该指标也继续处在历史低点。
基于这样的前提,银行惜贷现象目前尚处在早期阶段,未来还会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经济难言见底,未来宏观环境可能会在底部徘徊较长时间。而就行业中期而言,前期银行远未充分确认的逾期贷款,将成为下一阶段不良贷款持续反弹的压力,而这一压力会迫使商业银行采取更为谨慎的信贷政策。
核心资本充足率下滑快于预期
当前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基本符合监管要求,少数核心资本充足率尚未达到8.5%-9.5%的银行,都有确定的融资计划。半年报低于预期的是,一部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明显偏高,导致核心资本充足率下滑速度快于预期。
上半年,对比风险加权资产及一般性贷款比年初的增幅(过去正常年份两个指标的增速一直非常接近),发现16家银行中的11家前者偏高。特别是北京、宁波、浦发、华夏、光大、兴业、民生等,风险加权资产增幅比一般性贷款增幅高出两个百分点以上。这种现象意味着银行表外风险资产占用明显增加。
若上述判断得到证实,预计随着惜贷情绪的发展,银行同样会降低表外风险敞口,因此资本消耗速度也会由此降低。总而言之,当银行承担风险的意愿开始下降时,资本问题就会相对缓和。
继一季度利润占比过半之后,上半年,银行净利润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继续保持在50%以上。上半年A股除银行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只有1.21%,而银行股整体增速达到24.72%。这除了说明银行当前业绩很好之外,也反映了银行高盈利的不可持续性。
贷款质量与净息差的替代
在实体企业盈利性已经日益不支持高融资成本的背景下,银行面临着贷款质量与净息差的替代。上半年已经出现银行坚持高贷款利率-高息差的结果,就是贷款质量的快速恶化。实体经济盈利性短期内难有快速反弹的可能,未来银行的贷款利率势必需要下降才能够稳定贷款质量,但这是以银行收入让渡于实体为代价的。换而言之,当银行下游的实体企业盈利能力都在下滑,银行最终降低融资成本是大势所趋。
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是“量缩+价高”。由于信贷风险的暴露以及信用风险溢价要求的扩大,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下降,而高融资成本具有很强的持续性。换言之,在信贷需求下滑的同时,信贷供给也在下滑,于是出现“量缩+价高”的特征。
第二则表现为结构调整。若实体经济盈利性持续低迷,当银行发现继续坚持高融资成本会带来逆选择时,银行就不得不放弃高风险客户,转向低风险信贷资产。届时就会看到银行继续大规模扩大票据贴现、按揭和大企业贷款在新增信贷中的比例。相应地,银行信贷组合所享有的信用风险溢价也随之下降,净息差因此最终下滑。
作者为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