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冲刺训练及点拨四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hu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1 阅读下面这首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
  红尘滚滚,痴痴情深,聚散总有时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我在梦里把你追随
  我拿青春赌明天
  你拿真情换此生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你会唱这首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曲吗?你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受?你是如何理解“潇洒”的?你对这首歌流露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看法?你有过“潇洒走一回”的经历吗?你听说过类似的“潇洒走一回”的故事吗?
  请以“潇洒”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潇 洒
  陶园园
  
  何为潇洒?潇洒便是放下心中的包袱坚持自我,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光辉一页的表现。
  为何要潇洒?为何要潇洒走一回?
  三国时期,一代风流郎——周瑜。可谓是才貌出众,赢得很好的赞誉。然而,在赤壁之战中,当人人都在为伐曹费尽心计时,他却想着如何处死处处比他聪明的诸葛亮。他的思想包袱太重了,一心想着与他人一较高下,比不过别人,便心生诡计,这怎能不导致他含恨悲惨地在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在我们看来,也许他的形象有些不令人满意,但他那才貌出众,具有好的军事才能的事实却没能使他坚持自我,放下心中的包袱!我想说,他为何不选择潇洒走一回,为何不放下包袱,也许这样,他可能会留给世人一个更完美的周瑜的形象!相反,他却给世人留下“小人”的印象。
  当然,历史上也有潇洒走一回的例子。
  陶渊明,放下仕途的包袱,坚持自我,一样在田园之中潇洒生活着;贾宝玉,放下封建思想的包袱,大胆表达出心中所爱,潇洒地走了一回!又如西方的牛顿,伽利略等,他们放下教会权威的包袱,坚持自己的想法,照样潇洒地度过一生!
  他们有的成就是千古美名,有的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他们眼中,也许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能放下心中的包袱,坚持自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潇洒地走了一回!敢问,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有过这种不悔此生的感叹吗?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潇洒地走一回呢?
  其实很简单,正如蜘蛛织网一样,如果你总是把结了网又被风吹散了的思想包袱放在头脑中,如何会结成呢?所以我们就应该向蜘蛛一样,放下思想或其它类型的包袱,坚持自我,相信自我,潇洒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潇洒地走一回。
  又如即将面临高考的我们,不要再让家长老师,同学的期望当成包袱,我们要坚持自我,相信自我,潇潇洒洒地走过高考,创造自己的辉煌!
  朋友,放下心中的包袱吧!坚持自我,相信自我,定能潇洒走一回,创造出人生道路上光辉的一页!
  
  观点:放下包袱,坚持自我,潇洒走一回!
  思路:①潇洒的定义;②为何要潇洒走一回;
  ③如何才能潇洒;
  ④呼吁人们放下包袱,坚持自我,潇洒走一回!
  点评
  文章思路清晰,大的框架结构不错,但说理不够充分。主要问题是理论语汇不够丰富,绕来绕去,重三倒四只是那几句话:包袱,自我之类。其实,周瑜是个好例子,从他外表的潇洒和内心的“放不开”入手,进行矛盾分析,完全可以写作出有独到见解的好文章来。(得45分)
  
  潇 洒
  邵梦莎
  
  古往今来潇洒通常是形容男子的,但我认为如今能顶起半边天的女人,也很适合潇洒这个词。
  一个潇洒的女人能有自己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在职场上,她们精明;在家庭里,她们温婉,在感情上,她们独立。因此潇洒的女人,并不只定义于白领,她也能是一位母亲,一位初入恋爱的少女。
  一个女人往往懂得拒绝,她们拒绝无端的蔑视和可疑的目光,凭自己的双手和头颅立于性别之林,因为她们懂得天下无数繁杂的道路,自己只能走一条,若条条都走,苦的必将是自己。
  一个潇洒的女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她要承受男人对于她的压力,当她们不如一个男人时,她们会宽宏大量的帮助他们;当她们超过一个男人时,她们便会格外认真的对抗男人。虽不知这是潇洒女人的幸还是不幸,但一个潇洒的女人,要敢于在黑暗中独自唱歌走路,要敢于与男人对抗。
  一个潇洒的女人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潇洒的女人青年时像白桦一样蓬勃,她们自由自在;中年时像麦穗一样端庄,她们相夫教子;老年时像河流的入海口,平静而安详。
  当然,一个潇洒的女人,自然是善良的,善良是潇洒的基础,如果一个女人不善良,当然她称不上潇洒,之所以把善良说的那么重要,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过残酷,权利场,金钱的情场,钱场……到处弥漫着硝烟,在温文尔雅的背后,潜伏着杀机,而善良就像明矾一样,使世界变得澄清,她们才能不被那些外物所羁绊的。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潇洒的女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信念,她不会因为恋爱、婚姻、家庭而会改变自己的信念,甚至可以说当恋爱、婚姻与家庭与自己信念相冲突时,她们一定会断然选择放弃前者,她们跟随着自己的信念,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当然,我所说的潇洒并不是那些倚门卖色的流莺,而是那些真正懂得自己、爱护自己的女人。
  时代的发展,让潇洒不再成为男人的专属名字,我们女人也可以活得很潇洒。
  
  点评
  切入论题的角度新颖、独特,这种构思在众多人同写一题的考场作文中很容易脱颖而出。可惜具体的展开落入了俗套,未能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得48分)
  
  
  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尊敬的袁隆平院士:
  在您八十寿辰之际,谨向您致以诚挚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您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您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您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您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贾庆林
  2010年9月2日
  根据你对袁隆平事迹的认知和感悟,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你自己),选一个恰当的角度,给袁隆平写一封信。
  要求:1. 你自己的姓名和你所在地区的地名、校名用“XXX”代替。2. 符合书信的格式规范。3. 不少于800字。
  题3 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在1934年9月25日写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的含义,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以“脊梁”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
  珍 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
  我已摆脱苦闷和忧伤。
  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
  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题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说:“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
  星云大师说:“世事都是一半一半的:白天一半,黑夜一半;陆地一半,河海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贫穷一半,富有一半……随着时移世迁,一半一半虽然互有消长,却无法使这一半全然统治那一半,然而就因为如此,人生才有无限的希望。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
  
  全面理解以上材料的意思,选一个恰当的角度,以“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南京师范大学 高朝俊提供)
其他文献
经 典 例 题  例1 (2011年清华大学等七校自主招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的神鞭  刘红庆  ①30多年前,父亲是我们那个边远小城最著名的拳师。正月闹元宵时,最受欢迎的便是他的神鞭。相熟的人兴奋地传诵:“蛮五昌又耍神鞭喽!”——五昌是父亲的名字。  ②1970年代初,我上小学那阵儿,隐隐约约记得是个夜晚,家里来了两三个北街村的干部,请父亲教村里的年轻人打拳。父亲答应了下来。  ③开始,父亲的徒弟总有十几二十个。但坚持认父亲为
期刊
一、 基础梳理  1. 可以的语句叫做命题.(填判断真假)  2. 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填若q则p) 否命题:;(填若    p则    q)逆否命题:;(填若    q则    p)为等价命题.(填互为逆否命题)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若pq,则p是q的,(填充分条件)q是p.(填必要条件)  (2) 若pq,qp,则p是q的.(填充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 忠 嗣  六载十月,帝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帝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帝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言于忠嗣曰:“大夫以爱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何以知之?
期刊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1)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期刊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客 思  贾 岛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1) 阅读两首诗,从诗歌表达情感和修辞技巧两个方面,分析两首诗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1) 分别概括这首诗歌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尾联运用
期刊
【考点分析】  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考试说明》中对该考点的考查提出的要求是“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一考点和扩展、压缩、修辞等同属语言运用这一大类型。但考查形式灵活多变,题型出新率高,在高三复习中,同学们往往对其忽视,觉得是一个可练可不练的题目,在平时训练中或多或少忽视了此题型的训练。  【考查方式
期刊
作文题1    数学运算中求两数之差的计算方法叫“减”;将事物去除或者降低某些部分,也称之为“减”;生活中,人们又常常把 “减” 拿来与 “加” 比对着说事。对此,你有什么经历、体验或者想法、思考?  请以“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文题2  车跑要停站,船行要靠岸,停靠可以是途中的需要,也会是终点的抵达。生活中,停靠显然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大师何以诞生  李海默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会不会诞生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呢?笔者日来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实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今天中国需要大师?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点正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既然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识领域的文化大师的缺失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