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瓷画看中国画写意形态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数千年的书画美术历史中,中国写意画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笔墨简练,写意画的线条十分精炼,而且更注重渗化墨彩,将所描绘对象的形态与神韵更加生动地展现。唐代瓷画是中国写意画的代表,是我国特有哲学思想和书法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对于写意画的研究,更加关注神韵和流变。总结中国写意画特征,但也正因为可参考实物资料有限所以始终是一个难题。下文以唐代瓷画为对象,对中国画写意形态进行分析。
  唐长沙窑瓷画考释
  我国考古界一直以来对长沙窑出土的釉下彩绘瓷给予很大的关注,尤其是“黑石号”沉船被发现、打捞至今,唐代长沙窑瓷器正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根据现有资料,唐代长沙窑瓷画是以瓷器为载体进行绘画,绘画风格多夸张、随意,仿佛能够切身感受到唐代当时的写意画风格,触摸到唐人创作瓷画时的心境。
  唐代瓷画最早受到人们关注是通过长沙窑,出土的釉下彩绘书画瓷的烧造年代大致可以追溯到初唐时期,现今发现的长沙窑釉下彩绘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为几何抽象工艺装饰、点彩装饰、意笔绘画。几何抽象工艺装饰属于比较早期的彩绘作品,常见形式有线条彩、散点彩等;点彩装饰绘画的题材相对丰富,而且绘画风格也更为形象,是瓷画中期的作品;意笔绘画属于长沙窑高级阶段的创作,同样绘画题材十分丰富。纵观不同时期长沙窑釉下彩绘风格,初期比较重视装饰图案的表达,但是进入到高级阶段之后便将重点转移到书法入笔和写景状物,对于瓷画而言是一种“质”的变化(如图1)。此外,长沙窑出土的瓷画作品题材集中在山水、人物和花鸟,特别表现了“以瓷上意”的效果,例如笔花鸟。从画面上分析,着重表现书法运笔,清晰的感知到起笔、行笔、收笔的不同,笔触粗细、浓淡也有明显的不同。
  长沙窑进入到鼎盛时期之后,此时的瓷画作品用笔非常生动,例如青釉褐彩莲花壶,作为该时期比较普遍的一种釉下彩绘画种类,画家创作技艺非常娴熟。再(如图2)所示褐绿彩大雁纹碗,在唐代长沙窑瓷画领域,属于瓷上意花鸟画中的精品,作品中的大雁身体的用笔、细劲线条之间呈相互交错的状态,画面中不同类型的线条之间也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美感与韵律感,将画家勾勒出的大雁生动地描绘出来,而且画面上的笔墨非常精炼。大雁躯干部位采用的技法、笔触使其与画面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视觉效果上表现出简洁与精炼之感。瓷画中花草的笔法主要表达虚实相间的效果,标志出画家技法应用的灵活性与熟练程度,画面本身想要营造出的虚实相生艺术效果也有展现。
  唐长沙窑瓷上意笔画与同时代的水墨写意
  历史资料中对于长沙窑的介绍并不是非常丰富,而且长沙窑瓷上意画作为特殊的绘画体系,与同时代水墨写意之间有一定的关联。长沙窑早期作为中国写意画与写意精神的传播介质,初唐时期属于当时的绘画主流趋势,不仅在工笔上明显可见魏晋时期细致、润艳特色,表现技法上也可以发现“点画”“墨分五彩”等特征,这是后期写意画表现形式逐渐形成的重要前提。当时长沙窑还没有比较成熟且固定的彩瓷书画形式出现,更多的是以开片青瓷存在。进入到盛唐时期之后,当时开始设置“画直”,可以理解为北宋时期的“画院”,但在唐代畫直隶属史馆,领导人为宰相。唐代时的文人士大夫闲暇时期均从事绘画方面的练习与研究,形成的画风不仅表现出精工细润的特点,而且也有一部分画家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开辟出独特风格,开始兴起能够直接表达内在精神、直抒胸臆的艺术形式,由此长沙窑也开始有烧造彩瓷这种形式。当进入到中唐时期之后,爆发“安史之乱”导致很多当时的名画名迹散落民间。与此同时,唐代诗歌也从这一时期开始进入到隆盛阶段,众多文人墨客开始推崇水墨画这种写意风格,在当时的社会形成了写意风气。
  758年-826年之间,长沙窑在当时开始受到更多人关注,一直以来民间艺人、文人墨客之间并没有真正在观点上达成一致,无论是盛唐还是中唐,两个阶段的水墨写意艺术即便历经数十年,意笔画形式依然非常成熟,尤其表现在长沙窑瓷。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与泼墨山水开创者——王维有非常深厚的交情,在其创作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用“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表示画家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够真正在画作中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与此同时,杜甫在品画方面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唐代长沙窑瓷画的艺术性。例如《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中用“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表达其对水墨画秃笔作画这一技法的看法。除了杜甫以外,唐代的另外一位诗人——刘言史在瓷画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例如在《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这一诗歌中,用“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描写了长沙窑的瓷画,虽然是以文字形式呈现,但是联想这一句诗描绘的景象,不难想象出唐代长沙窑瓷茶碗写意画的活灵活现。
  根据现有对唐代瓷画的历史资料记载,中唐时期意笔画手法就已经十分成熟,甚至只需要简单几笔就能够勾勒出生动的画作,而且瓷画主题非常丰富,包括花鸟、山水等,透过意笔画本身感受其中蕴含的韵味与境界,也是唐代文化在现代的体现。正因为盛唐与中唐时期逐渐形成了浓厚的赏花风气,使得民间长沙窑书画爱好者能够有机会研习名家的创作,提升其绘画技术水平,有机会创造出瓷画作品,为晚唐时期瓷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长沙窑瓷画以书法入笔的审美追求
  一直以来我国始终推崇书画同源,立足于艺术技法这一视角,分别从书法、绘画两个方面,实现线条、用笔的融合,情感上也能够达到共通,当然这也是中国画艺术十分显著的笔墨特色。唐长沙窑瓷画崇尚以书法入笔,这是写意画的特点之一,讲究书法本身的气势、意态和韵律。书法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体现在写意画中更是作为画作的灵魂与精神支撑,而且每个朝代、时期的书法都有不同的风格,例如秦代讲究的是遒劲,汉代隶书崇尚质朴,唐代书法的重点在于一个“法”字,到了清代则更加注重“集大成”。书法用笔是中国画写意形态最为主要的表达形式,如果脱离了书法,那么将无法表达出中国画意笔。长沙窑瓷画撰写的诗文书法、写意画,直观表现出了唐代诗歌、书法与绘画艺术在当时的普及程度,另外也可以感受到当时文人的瓷画审美水平。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当时很多文人为了躲避战乱,更多集中于长沙地带,也使得瓷器、书法、意笔画等实现了融合,也切实提高了瓷画与书法的技艺。   根据现如今已经出土的长沙窑瓷画实物,综合史料分析可以大致确定书画入瓷的源头便是唐长沙窑,可见唐代书法、诗歌的盛行。唐代盛行书法,更是培育出了众多书法家,如欧阳询父子便是初唐时期的书法大家,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甚至这种影响也覆盖了唐长沙窑瓷画领域。不同书法家之间的用笔风格有极大的差异,如欧阳询所创的“欧体”结体十分紧凑,书写更注重舒展性。唐长沙窑瓷器中,更多以意笔画、诗歌等作为装饰,可见唐代制瓷行业不乏文人的参与,使陶瓷界与文化领域有了更加直接的联系。此外,唐长沙窑书画创作者很长时间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对于其自身的审美观、文化水平有直接影响,瓷上意笔画技艺水平也因此得到提升。
  中晚唐长沙窑瓷上意笔画的笔法特征
  自古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造型艺术非常关注写意,从新石器时代便是如此。当时流行的彩陶艺术中通过流畅的线条、粗放的笔锋渗透出写意元素。直至唐代,彩陶艺术从原本单色瓷过渡为釉下彩绘瓷,进入到中唐与晚唐时期,長沙窑更是发现了书画饰瓷,开始流行瓷上意笔画这一艺术形式,使用书法入画在我国绘画史上更是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唐长沙窑瓷上意笔画所使用的绘画语言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可以从笔法上感受到唐代书法笔意,即重点在取势与布势上。此外,唐长沙窑背后的瓷画者书法技艺与功底非常扎实,将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体现在瓷器上,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形式。例如青釉褐彩诗文壶(如图3),瓷上“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表达出书法用笔的艺术感和美感。
  唐长沙窑瓷上意笔画使用蚕头鸢尾笔法,比较接近欧体,一般在花鸟题材上比较常见,整体较为随意。这一类瓷画一般会使用羊毫、兼毫,瓷画者在运笔上要有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艺,把握节奏感与韵律感。起笔时注意顿挫,行笔要保证稳定,收笔注重回锋。例如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如图4),书法用笔十分放逸,笔触则具有细劲之感。此外,阔笔釉彩在瓷画创作中的使用,一般会采用水墨渲染这一技法,瓷面讲究釉色浓淡变化,加强艺术表现力与渲染力。这里使用的渲染法也被称为破墨法,墨汁用水稀释之后可以体现出浓淡变化,而且融入了水的渗透性,促使墨色交融,丰富瓷面视觉效果。中唐、晚唐时期的壁画,例如长沙窑瓷上意笔画在用笔上,将行书、草书的气势与韵律结合起来,运笔轻重、虚实等也可以灵活把握,在瓷面书法与写意画上体现出灵动性、虚实相生的特征。此时期的瓷上意笔画已经脱离民间画工写意的范围,凭借书法笔趣、笔意等表现出来的审美、艺术性,逐渐表现出唐代早期文人画写意形态的特点。通过瓷上画这种形式抒发情感,将书法用笔、写意绘画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文人的审美以及想要透过瓷上画传递的情感。
  唐代瓷画在当时所形成的文化背景下,通过瓷上画这种独特艺术形式,使书法、写意画实现了结合。根据以往对唐代瓷画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书法作为瓷上画的表达形式之一,创作者在总结两种艺术形式连接的关键点之后,使其和瓷器紧密联系起来,发展成为唐代独特的“瓷画”。为后世了解唐代书法、写意画等文化艺术提供了契机和渠道。
其他文献
《三国志》历史叙事的结构rn陈寿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的史学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求真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尤为宝贵的财富.他笔下人物的思想观点、统治观点、民本思想在我国史学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陈寿的《三国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三国志》成书之后,有人说这本书的作者擅长叙事,具有学识,是“良史之才”.
期刊
摘要 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当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阻止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甚至常引起患者心血管损伤、免疫力低下、藥物敏感性降低、绝经后诸症风险增加等诸多不良反应。筛选安全高效的天然抗乳腺癌活性成分,阐明其抗癌分子机制,研发新型抗乳腺癌药物是临床治疗乳腺癌和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策略。生物活性多糖是天然抗肿瘤药物主要来源之一,因其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机体吸收和利用,与
社会物质生活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老有所养”是人民的愿望。因此我们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回归中华传统文化寻求借鉴。传统文化典籍中有丰富的关于“孝”的阐释,如《尚书·尧典》中:“克谐以孝”。《尔雅·释训》中:“善父母为孝”。《新书·道术》中:“子爱利亲谓之孝”。大体而言,是亲情使然之下去奉养
期刊
2010年3月,老鼓楼衙署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在老鼓楼衙署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与巴县衙门旧址为同一组建筑的清代建筑基址F7。这一建筑自清末保留至今,历经清末、民国、抗战、解放等多个时期,始终矗立,见证了重庆百年变迁。目前对该建筑的性质尚无定论,本文希望梳理F7建筑的历史沿革,探讨其性质及与巴县衙门的关系。  遗址概况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
期刊
近年来,随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資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华院士也曾说过:“
期刊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工艺文献,记述了三十多个部门的农业、手工业生产过程,与造物有关或属于造物范围的有:农用工具(乃粒、精粹),衣料染织(乃服、彰施),金属铸锻(五金、冶铸、锤锻、佳兵),陶瓷砖瓦(陶埏),造纸(杀青、丹青),交通工具(舟车),珠宝琉璃(珠玉).造物包含“技术”层面及形制层面,“技术”隐藏于形制的幕后,形制是“技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手工造物阶段,器物的制作往往表现为对原有形制的仿制及技艺的传承,手工技艺及经验可能包含比它本身更多的内涵.《天工开物》延续《考工记》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舌苔特点及其与西医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尝试从舌苔角度为糖尿病临床辨证论治与判断预后转归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固定光源的舌象采集设备统一采集患者舌象资料。将舌象舌苔特点从苔色、苔质两部分细化为剥苔、水滑苔、黄苔、厚苔、腻苔、燥苔6个维度,参考疼痛程度的数字等
传统漆艺作为江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民间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漆艺已经成为具备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对整个江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漆艺的研究过程中既要立足传统漆艺的特点分析传统漆艺的类型和内容,同时也要根据传统漆艺的具体形式和传统漆艺的发展要求制定合理的传统漆艺传承方案,并推动传统漆艺的创新研究。为传统漆艺的发展
期刊
壶关秧歌作为近代潞商的衍生文化,是对长治地区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作为地方小戏,学界对其研究较少,大多聚焦于文化艺术、发展历程回顾、表演艺人等方面,不涉及壶关秧歌唱词内容与社会互动方面的研究。笔者将以壶关秧歌的唱词文本为对象,廓清壶关秧歌的百年历程,展现近现代壶关地区的社会风貌。  壶关地区的环境属性  壶关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的东南部,汉初设立,因壶关地形似壶,曾于壶口处设立关口,取名为
期刊
摘要 目的:觀察二仙汤加减联合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常规处置基础上行电针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仙汤加减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定期评价临床疗效,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