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南昌x郊区小学调查发现,学生校内锻炼效果不佳,从未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与课程地位、安全压力、师资力量、项目选择有关;需要通过落实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解决锻炼与安全的矛盾、建立监督机制、趣味设计锻炼项目的方式,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生活。
关键词:小学生;校内锻炼;现状
体育锻炼是体质健康的基础,但“10岁男孩只能做4个仰卧起坐”、“小学生走三公里四人晕倒”的报道都凸显低龄化学生体质的虚弱。故以南昌x郊区小学为调查对象,切实了解校内外锻炼现状,以促进学生的健康生活。
一、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现实困境
本研究以南昌x郊区小学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三、四、五年级学生发放“南昌x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8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问卷有效率为84.89%,以了解目前小学生体育不足的具体表现。
第一,小学生校内锻炼不太积极,参与锻炼机会不均。校内锻炼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活动、体育课、健美操和运动会,但实际锻炼效果不佳。一方面,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小学生只是有气无力的应付早操。而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却经常遇到占课现象。另一方面,有趣的体育锻炼机会不均,大部分学生难以参与其中。所调查的学校虽然新建了健美操训练班,但缺乏普及性。全校近1100多名学生,却只能开展一个50人左右的健美操训练班,能参与的学生不到5%。虽然预计学成之后回班级传授,但目前并没有普及。运动也是如此,每学期仅举行一次,只能针对部分参与同学,不足以促进每位学生每日锻炼。
第二,小学生校内锻炼时间短,每天不足一小时。2002年、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下发文件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其中,2007年提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从而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让我国青少年体质普遍达标。但所调查的学校校内锻炼时长较短,并未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据统计,仅有15.74%的学生知道并了解“阳光体育运动”,11.11%的学生知道却不了解,15.74%的学生好像知道,57.4%的学生并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对此,体育教师表示因为学校并没有实施,学生自然就不清楚。也就是说,学生每日锻炼仅与早操、课间活动有关,不仅锻炼效果不佳,时长也难以保障。
二、小學生体育锻炼不足的原因探析
第一,学校领导的忽略,造成体育的“副科”地位。校领导对体育的忽视将直接影响锻炼的时长。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多次发文推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但学校依旧不落实。体育教师也表示教学条件和学校安排是阳光体育运动不能开展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体育成绩无足轻重,领导才不重视体育教学。
第二,地位与压力的不对等,导致职业倦怠的提前。学校也忽视了体育教师的地位。体育教师表示,校长几乎从不提及体育的相关事宜,把责任完全交托给任课教师。尤其强调“一旦发生安全问题都只与任课老师有关”。体育教师自身地位与安全压力的不对等,自然就影响了高强度的训练计划,任由其他教师占课。
第三,体育师资受限,难以保障体育课程的开展。《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但所调查的学校,各年级大概5个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2名。如此一般,师资力量将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机会的充足性。
第四,锻炼项目的局限,影响学生锻炼的参与性。因为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身体素质并没有发展完全,难以承受高负荷的体育锻炼,所以很多器材难以适应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导致校内锻炼器材的闲置与浪费。
三、对加强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几点思考
第一,落实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提高课程的重视程度。2016年教育部文件提到“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该文件对体育成绩录取计分做出了规定,但却缺乏体育成绩的细则。在制定细则时,一方面要有效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定制考试等级制定基本的标准,促进学生体质的达标;另一方面,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锻炼,需对体育给出具体的成绩,而不是合格等级。
第二,提升体育教师地位,解决锻炼与安全的矛盾。教师地位与安全压力的不对等是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提前的根本原因。为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当适时关注体育教师的地位及负担问题,并解决锻炼与安全的矛盾。安全问题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为每位学生购买保险,降低意外的伤害;体育教师也应讲透技巧要领、准备防范措施,减轻意外的发生。教师地位上,学校领导也应及时关注体育事宜,并与各科成绩一起汇报、嘉奖;家长会中也应把体育课与各科情况共同汇报,以提升体育教师地位。
第三,建立监督机制,解决师资配置、活动落实的问题。“阳光体育运动”是学生校内锻炼的时长保障,体育教师的配备是学生锻炼的指导关键。教育行政部门需及时配备相应的监督机制,建立家长、社区对学校的监督制度,鼓励家长、学生向监督委员会的举报,并把各项意见作为对学校工作的考核依据,以督促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解决师资配置问题,从而落实有指导、有保障的锻炼。
第四,趣味设计锻炼项目,引导学生乐于锻炼。不仅要加强每日的锻炼量,更要引导学生乐于锻炼。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请专业人士设计革命闯关类的体育游戏,在融入南昌地区特色的同时,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学校层面可以通过竞赛、示范等方式开展,以鼓励学生乐于参与。
关键词:小学生;校内锻炼;现状
体育锻炼是体质健康的基础,但“10岁男孩只能做4个仰卧起坐”、“小学生走三公里四人晕倒”的报道都凸显低龄化学生体质的虚弱。故以南昌x郊区小学为调查对象,切实了解校内外锻炼现状,以促进学生的健康生活。
一、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现实困境
本研究以南昌x郊区小学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三、四、五年级学生发放“南昌x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8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问卷有效率为84.89%,以了解目前小学生体育不足的具体表现。
第一,小学生校内锻炼不太积极,参与锻炼机会不均。校内锻炼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活动、体育课、健美操和运动会,但实际锻炼效果不佳。一方面,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小学生只是有气无力的应付早操。而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却经常遇到占课现象。另一方面,有趣的体育锻炼机会不均,大部分学生难以参与其中。所调查的学校虽然新建了健美操训练班,但缺乏普及性。全校近1100多名学生,却只能开展一个50人左右的健美操训练班,能参与的学生不到5%。虽然预计学成之后回班级传授,但目前并没有普及。运动也是如此,每学期仅举行一次,只能针对部分参与同学,不足以促进每位学生每日锻炼。
第二,小学生校内锻炼时间短,每天不足一小时。2002年、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下发文件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其中,2007年提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从而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让我国青少年体质普遍达标。但所调查的学校校内锻炼时长较短,并未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据统计,仅有15.74%的学生知道并了解“阳光体育运动”,11.11%的学生知道却不了解,15.74%的学生好像知道,57.4%的学生并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对此,体育教师表示因为学校并没有实施,学生自然就不清楚。也就是说,学生每日锻炼仅与早操、课间活动有关,不仅锻炼效果不佳,时长也难以保障。
二、小學生体育锻炼不足的原因探析
第一,学校领导的忽略,造成体育的“副科”地位。校领导对体育的忽视将直接影响锻炼的时长。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多次发文推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但学校依旧不落实。体育教师也表示教学条件和学校安排是阳光体育运动不能开展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体育成绩无足轻重,领导才不重视体育教学。
第二,地位与压力的不对等,导致职业倦怠的提前。学校也忽视了体育教师的地位。体育教师表示,校长几乎从不提及体育的相关事宜,把责任完全交托给任课教师。尤其强调“一旦发生安全问题都只与任课老师有关”。体育教师自身地位与安全压力的不对等,自然就影响了高强度的训练计划,任由其他教师占课。
第三,体育师资受限,难以保障体育课程的开展。《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但所调查的学校,各年级大概5个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2名。如此一般,师资力量将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机会的充足性。
第四,锻炼项目的局限,影响学生锻炼的参与性。因为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身体素质并没有发展完全,难以承受高负荷的体育锻炼,所以很多器材难以适应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导致校内锻炼器材的闲置与浪费。
三、对加强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几点思考
第一,落实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提高课程的重视程度。2016年教育部文件提到“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该文件对体育成绩录取计分做出了规定,但却缺乏体育成绩的细则。在制定细则时,一方面要有效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定制考试等级制定基本的标准,促进学生体质的达标;另一方面,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锻炼,需对体育给出具体的成绩,而不是合格等级。
第二,提升体育教师地位,解决锻炼与安全的矛盾。教师地位与安全压力的不对等是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提前的根本原因。为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当适时关注体育教师的地位及负担问题,并解决锻炼与安全的矛盾。安全问题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为每位学生购买保险,降低意外的伤害;体育教师也应讲透技巧要领、准备防范措施,减轻意外的发生。教师地位上,学校领导也应及时关注体育事宜,并与各科成绩一起汇报、嘉奖;家长会中也应把体育课与各科情况共同汇报,以提升体育教师地位。
第三,建立监督机制,解决师资配置、活动落实的问题。“阳光体育运动”是学生校内锻炼的时长保障,体育教师的配备是学生锻炼的指导关键。教育行政部门需及时配备相应的监督机制,建立家长、社区对学校的监督制度,鼓励家长、学生向监督委员会的举报,并把各项意见作为对学校工作的考核依据,以督促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解决师资配置问题,从而落实有指导、有保障的锻炼。
第四,趣味设计锻炼项目,引导学生乐于锻炼。不仅要加强每日的锻炼量,更要引导学生乐于锻炼。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请专业人士设计革命闯关类的体育游戏,在融入南昌地区特色的同时,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学校层面可以通过竞赛、示范等方式开展,以鼓励学生乐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