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重构下的小学英语中高年段阅读与写作教学指导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一本教科书、一本练习册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教師要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尽量真实的语言素材,真正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根据学生学习和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原有的内容进行剪裁与整合,利用重构后的文本改进教学环节,开展系列学习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读与写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利用重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读与写的能力。
  一、利用重构的文本进行阅读教学指导
  教师不应仅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更应该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授阅读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环节展示阅读策略,并通过操练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
  1. 真实重构,突出主题,贴近生活
  教师创设丰富、真实的情境,并通过生动的图片、音乐和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的语言的渲染,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并巧妙结合时事或地方特色,重构出学生喜欢的文本,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紧跟本课主题。重构文本要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感知、参与。对学生而言,贴近生活实际的文本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语用趣味。但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文本重构,结合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灵活调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重构的文本更富有生活气息,更贴近生活实际。
  2. 巧妙重构,层层深入,激发兴趣
  吴悦心老师说:“阅读教学主要在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及难、层层递进的不同任务,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信息,获得答案。”在单元复习课中,知识点的再次复现单调乏味,为此,教师可通过文本重构,让原文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以不同形式不断复现,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输出,实现重要语言点的突破。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重要知识点后,教师再提供难度稍高的重构文本,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时能更为丰富地表达。由于教学内容由浅至深,教学方式由易到难,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从而克服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此外,重构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素材,满足了知识拓展的需求;还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具体、生动,使课堂充满趣味,从而把阅读教学升华为一种交流,一种提高,一种享受。
  3. 重构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文本
  当前的阅读教学,通常注重阅读解题技巧的训练,往往会忽视从思维层面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学生经常感到阅读对他们的智力活动没有挑战性,便会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重构文本时,可加入思维层面的设计,使学生通过教师重构的文本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4. 重构不忘渗透情感教育,滋养心灵成长
  教师在文本重构时,应注入情感教育及人文因素,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能感受情感体验,受到正确价值观和高尚情操的熏陶,让心灵也获得成长。这让阅读教学更有意义,也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
  5. 重视课外阅读,推行“漂流阅读计划”,追求厚积薄发
  小学阶段是语言知识的积累阶段,学生宜把大量的时间放在阅读上。而在英语学习的输入上,课堂上阅读的时间有限,阅读的量也不足,加强课外的阅读量的积累很重要,教师要把学生带到更大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漂流阅读计划”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受到鼓励、启发,从而发自内心地想阅读,培养阅读自动性。
  二、利用重构的文本进行写作教学指导
  1. 以重构文本为模板,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石
  读与写不可分割。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能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获取写作的灵感,优秀的阅读文本还能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模板。教师通过设计重构文本,给学生感受文本、模仿文本的机会,这对于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学生在写作中仿照教师的重构文本改写成自己的句子,为他们的写作大大降低了难度,也为他们日后的独立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篇章构思,有思路才能把作文写好。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于能给学生提纲示范,调动学生头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启发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综合起来,给篇章写作奠定良好基础。教师以所期望的学生输出为导向重构文本,设置任务,让学生导出该重构文本的整体框架。如在阅读时,注意what,where,who,when,how,why等关键词,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框架。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回忆本课中的重点句型,或是可以用于这篇作文写作的句型,并且选择合适的句型结构,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运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独立创作语篇,提供直接的语言输入。
  3. 通过主题式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以单元话题为中心,以学生在本单元课堂学习的语言形式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重构文本。教师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活动任务,创设了丰富多彩的任务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时乐写、会写、有话可写。
  利用文本重构后的阅读与写作进行教学,学生都有了不少的收获,对英美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地了解各国的文化,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感及语言的运用能力大大提升。大量的閱读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读懂了故事出现的新单词,根据上下文读懂了故事情节,阅读速度无意间加快。大量的阅读使学生语言输入量增加,有助于学生词汇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语法句型的学习。文本重构的阅读材料来源于生活,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带动他们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同时,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自如地运用语言。英语短剧表演作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在平常英语课堂里所欠缺的语言实践活动,还延伸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英文短剧表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用英语来表演,既是“玩”又是“学”的活动,是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进行全方位练习的活动。  一、挖掘教材,灵活处理  现在的英语教材提
汉字是方块字,在小学低年段,学生主要识记象形字和形声字。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汉字的演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做到“音形义”三结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字理识字。巧用字理,可以更好地理解、识记、运用汉字各个部件间的形和义。  一、激发趣点  汉字从创造之日起,其最主要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靠形状来表示意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造字的规律。教师教学时,结合汉字的特点,甚至文本想要表达的意思,渗透汉字规
一、护±执业资格考试相关政策1.什么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该考试有何意义?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聚集" 着人类历史上的悲剧英雄, 他们的壮举可歌可泣,让人震撼, 令人感佩. 而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 《夸父逐日》 中夸父这位神话人物, 历史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为国内典型的高埋深、长大引水隧洞。电站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区内碳酸盐类地层分布广泛,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异常特殊且十分复杂。引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厌其详,不厌其细,在“讲”字下足了工夫。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时间长了,一见文言文就容易出现厌烦心理。因此,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教师的讲不在多,而在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者爱也”。我对“严”的宗旨和教育功能无异议,但对“宽容”的宗旨及其教育功能也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作为教师应做到“严有度,宽有边”。在多年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特别重视以“宽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教育效果甚大。   一、宽容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责,进行自我教育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长期以来,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甚至厌写作文。这些现状正困扰着我们,针对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对适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在兴趣以及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入情入境。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创造作文教学情境,以儿童的真正体验为蓝本,激发他们本真的探
期刊
始建于1952年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省建院”),经历了建国初期的青涩稚嫩、文革期的焦灼不安、改革开放后的急行飞奔,从30多人的建筑设计室发展成为3000多人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与氛围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点,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港湾。然而,近年来家庭问题频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家庭成员对自身角色的理解错位。  一、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 沦陷在父教缺失的年代  六十至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正是当今初中生的父辈们出生的年代,当时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好几个兄弟姐妹,不缺玩伴,父母亲为了养活一大家子,都忙着工作,社会的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