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 专论 艺论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首先是一部戏曲音乐的史论著作——一个剧种及其音乐,从产生、发展到日臻完善,再到取得成功,犹如戏曲园地一朵瑰丽奇葩,从叶芽、开花到结出硕果;一个新生剧种的“育种人”,一个培植这朵奇葩的忠诚园丁,与同行们一起穷尽心力与才智,付出艰辛与汗水,为了民族戏曲音乐事业,不断探索,不断攀登,其足迹和业绩跃然纸上,历历可数,而且资料充实,脉络清晰。这是我读完韩溪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唐剧音乐创论》(以下简称《唐》)之最初印象。
  概论部分就是唐剧音乐的沿革史,并且在客体与客体的双重意义上都极具史学价值。客观方面,作者有详有略真实地记述了唐剧于40多年间走过的路程、创演的剧目、取得的成就和专家学者的评价。主观方面,作者掩不住一个“育种人”对唐剧的眷爱、褒扬和溢美,抑不住对已逝的前辈们、特别是合作者的深切缅怀和崇敬,对为唐剧做出贡献的同辈、晚辈们的称颂。探其缘由,诚如唐诃先生在《代序》中所言,因为作者“经历了唐剧诞生、发展、挫折、再前进的全过程……就像肖华将军经历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才写出《长征组歌》一样,能写出此书,非韩溪莫属”。除此之外,我还以为,这是作者为创作出“这一个”,在风格和技巧上.有意而为之,并且贯穿了整篇概论乃至全书。开篇的“引言”是这样,余下各节亦如此。每个标题均堪称一个立论;可作者在这些本来很严肃的命题中,并不摆出一副言之凿凿、广征博引那种理论家的架式,而是把亲身经历与实践的感悟娓娓道来,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即使在“音乐是剧种之‘种’”这样的论理中,也没有偏废史料、记实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唐剧音乐之母体——唐山皮影的唱腔特点、唱法的形成、行当的划分、流行的地域、以及战争年代众多革命剧社所编演的剧目之受观众喜爱等一些戏曲知识。更典型的,还有对主奏乐器四胡的构造、弓法、指法的论述,本属于纯技术的、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的东西,在韩溪写来也像讲故事。读来就像一篇回忆录式的散文,引人入胜。
  这还是一部富有创新的唐剧音乐的专论——深入探讨和研究唐剧音乐的本质内核的学术理论之著。单从专业技术层面考察和评价,《唐》书也不失为一部好教材。它对诸如板式结构的归类、唱腔体系的划分、音乐的地方特色、乐器的演奏技巧等,都给出了具体明确的阐释和解答。特别是关于地方语言调值与唐剧唱腔的关系的论述,竟然精确到每个字、每个音、每个声调;进而揭示出唐剧音乐唱腔级进音程委婉细腻的特点,和“生于字、准于情”的创作原则。还有那些工程浩繁、整理精细的一个个谱例,无一不标明着其创作年代及作者,无一不指出与母体唐山皮影音乐的渊源关系,如对“凄凉调”和“路途悲”如何演变成“河东调”的分析,和它在皮影里是怎样的,在唐剧中是如何发展的,为什么要改变的描述,使读者对其整体脉络了然于心,清晰可辨。
  不过,使人感兴趣的,并不只限于上述这些形而下范畴的、技术类的可操作性总结与分析。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作者通过实践探索而提炼出的真知灼见。众所周知,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作为剧种之“种”的音乐,必然会受到剧本、剧目、导演、演员等方面的制约,尤其是在新剧种的创立和成长的过程中,它还会同本剧种一起受时代变迁、社会转型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欣赏情趣的影响,同其他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那么,如何在坚持“这一个”的同时,使自身与本剧种其他门类艺术融合为一体,共同发展,又如何在各种有利和不利的情况下,趋利避害,变不利为有利,使“种子”在新的环境和土壤里不断优化,茁壮成长呢?我之所以称《唐》书为“专论”,专就专在对这些人们关心和欲知的问题,以形而下的表述方式,做出了形而上的回答。比如,唐剧创建之初,所有参与者都面临着“唐山皮影唱腔是妈,京剧表演程式是爸,生了个娃娃叫唐剧”这种看似坦途,实则是条死胡同的境地,而他们为了共同“育种”,把不同的艺术观和激烈的争论,变成互相启迪,取长补短,才达融恰默契。还比如通过创演、学演、移植不同时期的不同剧目,不断丰富和改革自己的音乐唱腔体系——从《断桥》首创不同声腔的组合、始创独具特色富有戏剧性的伴奏音乐,到《迎风飞燕》将濒临淘汰的“游阴调”发展为板式完整的成套唱腔,成为五大腔体之一的“吟腔”;从移植传统京剧《杨门女将》开创老旦唱腔和与之相应的曲牌,到学演现代京剧《红灯记》《龙江颂》“照猫画虎”创立增设了导板、回龙等板式,并以学演“样板戏”是完成“政治任务”为由,扩大了乐队编制,规范了乐队配器;从60年代《红云崖》《江姐》中开始引进伴唱和插曲,到如今创演《人影》创作出多声部的合唱,等等,不一而足。这之中,我们一方面由衷地发出一种若非苦心学习,诚心求教,精心钻研,便不会有此精邃之识、便无以担纲的慨叹;另一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唐》书的学术价值似乎不仅在于为唐剧音乐研究者提供了权威性的范本,而且为戏曲音乐的研究,为老剧种音乐如何创新、新剧种音乐的发展如何少走弯路,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品味的经验与成果。
  这同时更是一部有着美学追求的艺术理论之作——以自己的艺术观点、美学原则为支撑并贯彻通篇,赋各章节以灵魂,使之有机联为一体,这是《唐》书又一个重要特点。
  当我们细细体味这部30余万言的鸿篇巨制时,当我们分析该书缘何兼有史论、专论且自然得体的时候,就会发现,作者除了具备了“育种人”的得天独厚的客观优势外,更主要的是作者把“音乐是剧种之‘种’”这一艺术理论观点渗透于叙事之中,串联于论据与论述之间,正所谓“纲举目张”是也。据我所知,“音乐是剧种之‘种’”这一观点,最早就是由韩溪先生于70年代针对“剧本是一剧之本”这一概念而提出来的。那之后在他的《音乐文集》里,在他散发在各报刊的文章里常有论及和重申。如今又在《唐》书中得到了彻底张扬。尤其是在有关学透传统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论述中,始终把培育“种子”、改良和优化“种子”,使之结出丰美之“果”作为主线。他主张,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创新要在本剧种的基本腔调上去创新。同时他也赞成“传统是一条河流”的说法,认为传统音乐应该与时代结伴而行,创新是剧种发展的生命。他还对“戏曲音乐独特的美恰恰是导致戏曲衰落的重要原因”和“戏曲没必要创新”这两种截然相反却都是错误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评。
  正是有了“育种人”这样的理性思辨,我们才看到被笔者称为史论式笔触的、有总结有分析有展望有期盼的热情真挚的篇章;也才能在被笔者称为专论的铺陈里,那么深入浅出,那么精准地道,以至于每个剧目、每个行当、每个唱段都有关于“种子”如何繁育的分析。就连伴唱与合唱部分以及器乐曲牌部分,也不忘强调要扎根冀东文化沃土,着力体现民族地域个性,坚持本剧种的音乐风格,为本剧种的音乐发展增光增色的美学观。可以说,我们现在收获的,是经作者辛勤耕耘而结出的唐剧音乐研究之饱满沉实的果实,而且她必将像张和同志在《跋》中所预言的那样,“在中国戏曲音乐历史长河中,成为一盏永远闪亮的灯火”。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笔者所解析的史论、专论、艺论之命题,是为了陈述方便,其实这三者在韩先生笔下是有机融为一体的,绝非“述而不作”,也不是由论到论、为术而论。“史论”以事实为据,“专论”以史料为源,同时“史论”和“专论”又以艺术理念作指引,乃是《唐》书特有的语境方式和写作技巧,个性鲜明,很有新意。这恐怕也是韩溪先生命此书为“创论”的初衷吧。
  
  石金诚开滦有限集团公司文体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金兆钧)
其他文献
值此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有幸拜读了周洪宇教授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深受启发。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勉励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可是作为一名师范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如何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话题。周教授编写的这两本“教师简读”,恰似
凡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人,对缪天瑞先生的名字都不陌生,因为在每个人的书架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先生的学术著作:从音乐词典到专业教科书,从基本乐理到作曲技术理论,从律学到美学,先生的音乐专著和译著涉及多个领域,在音乐界稍有学识的人,对缪先生也几乎是无人不知。而从另一方面说,人们对缪先生又很陌生,因为先生长期埋头治学,心静如水,很少抛头露面,又难得参与媒体关注的社会活动,更不事也不会张扬自己,人们虽久闻其名
“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伴着这耳熟能详的旋律,一艘渔船载着一群“红领巾”从芦苇丛中穿过,向着一碧万顷、水鸟齐集的大湖中心的洪湖湿地保护站驶去。这是洪湖市第一小学开展“洪湖小湖长”的情景。“洪湖的學生应当了解洪湖,学习环保生态知识,争做生态小公民。”洪湖市第一小学副校长夏敏介绍。绿色行动:保护环境爱家园  2005年开始,洪湖市第一小学先后使用《我爱母亲湖》《美丽洪湖我的家》《长江——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这是2014年第30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饱含深情的话语。做一个镌刻在学生记忆中好老师,相信是所有老师的追求。  良好的语言沟通。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叫学生到黑板上做习题演算,一名学生没有运用简便方法计算,虽然得出了正确答案,但老师却说:“你怎么这么蠢,其他同学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人民日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工农齐武装》等五首革命民歌,并加了按语。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后来又被拍成了电影纪录片,录制了密纹唱片,还编入了中小学音乐课本,甘肃等西北五省的省(区)人民出版社与全国各地陆续出版发行。这五首革命民歌用音乐手法向全中国和世界人民传播了延安精神,至今仍然传唱不衰。这五首革命民歌
2018年12月7日至9日,湖北省教育学会第31次学术年会暨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高峰论坛在黄冈师范学院隆重举行,这是我省教育界的一次盛会。  湖北省政协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翟天山,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游森,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余学敏,黄冈市副市长陈少敏,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立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金奇出席开幕式。各市州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师范院校、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优秀教育企业及
2007年9月18日至21日,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此次会议是继2002年第一届全国音乐教师研讨会后,又一次全国高等音乐教育界的盛会。此次会议由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大学、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协办。  本次会议受到教育部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广大音乐教
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者如何办学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办学理念的内核是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从一个合理、与时俱进、清晰的办学理念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一所学校所具有并达到的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价值观以及教师观的先进程度。办学理念不是校训,也不能与办学特色混为一谈。  用理念指导办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办学者的共识。现在,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校,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大
2004年9月,《人民音乐》发表了《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探讨》(作者邵桂兰、王建高)一文,副标题注明这篇文章是写在“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成立两周年之际。虽然距今又已经时隔两年,但两年间收集到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文章表明,部分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不约而同地与邵、王二人文章中提倡的相一致。在这方面,笔者有一些质疑,所以想借此机会提出。  邵、王一文指出,有些学者认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
一    李叔同和沈心工都是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创作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先行者和启蒙者,两人皆对中国新音乐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俩之间的关系如何?尤其是李叔同如何受到沈心工的启发和影响?学界则鲜有研究。本文就此试作一些实证性的研究,并兼及李叔同《送别》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作为学堂乐歌创作的先行者,沈心工、曾志忞和李叔同被尊称为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创作的“三驾马车”。作为同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