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喝果汁吃“钙片”农民种出“生态稻”
日前,黑龙江省五常市一农民梁英粉用自制的营养液来取代水稻叶面肥,生产的高营养有机水稻,受到专家的称赞。
今年55岁的梁英粉是五常市民乐乡朝鲜族农民。2004年的一场稻瘟病,梁英粉家的6亩水稻几乎绝产。多年与水稻打交道的梁英粉意识到再一个劲地使用化肥农药种地很危险了,地越种越瘦,庄稼病虫害越来越多,特别是化肥农药的残留,导致人们各种稀奇古怪的病层出不穷。于是,她萌发了生产有机水稻的念头。
2006年,梁英粉试种了1.8亩有机水稻,效果不错。今年她将家里的5垧半地全部种上了有机水稻。为了给水稻增加营养,她将早年在培训班向韩国教授学习的果实酵素等制作技术派上了用场。她买来苹果、梨等原料制作出果实酵素;又用中草药制作了汉方营养剂;鸡蛋壳泡醋,以增加钙质;用野菜、胡萝卜 、芹菜制作出植物绿汁等。
有关部门把生产的水稻拿去化验,化验结果令专家震惊:钙的含量每百克7.6毫克,比对照的高出近一倍,维生素E每百克0.4毫克,比对照的高3倍。“我们还有这么好的水稻!”专家脱口而出。
2007年梁英粉丰产丰收,8万斤水稻刚一落地,就被一家公司以每公斤2.80元全部收购。收入11万元,平均每垧地比普通水稻多收入3000元。
粱英粉生产的这种有机水稻,被乡亲们称为“生态稻”。
废弃树枝落叶变身“营养土”
花木修剪后的落叶,一再也不是令人烦恼的废弃物了。浙江省奉化市西坞街道金峨村村民用特制的树木粉碎机将它粉碎后,经过相关工艺处理加工,就成了可用于花木栽培的“营养土”。
“营养土”的生产过程并不复杂。记者近日在金峨村看到,在一个小型加工厂里,一台特制的机器隆隆作响,源源不断地把“吃”进去的废弃花木树枝加工成木屑。据介绍,这些木屑要成为富含有机成分的“营养土”。还需经过2个月的发酵处理。“有了这变废为宝的好办法,村容村貌整。洁多了。”村干部周康健介绍说,金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花木,花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树枝落叶,长期以来影响村容整洁。2007年上半年,村里咨询有关专家后,决定利用这些废弃物生产栽培花木需要的“营养土”。为此,他们请人设计特制了树木粉碎机。从20079月初开始,这一加工厂每天可生产二三百包“营养土”,每包20多公斤:现在,堆积在房前屋后、村道两旁的柴禾终于有了出路。采用“营养土”后,花农们省了一大笔钱。村民周开元算了一笔账,由于盆景花木对土壤要求很高,他投资的公司一直从东北购买泥炭土。仅运费每车就要1.5万元。现在用这种自制的“营养土”替代后:公司每年可节省40万元。此外,由于“营养土”重量比东北泥炭土轻得多,一盆茶花重量只有原来的1/3,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
“这种‘营养土’的前景还很不错呢。”村干部说,据称,宁波一些园林部门已向村里发来了订购意向。
日前,黑龙江省五常市一农民梁英粉用自制的营养液来取代水稻叶面肥,生产的高营养有机水稻,受到专家的称赞。
今年55岁的梁英粉是五常市民乐乡朝鲜族农民。2004年的一场稻瘟病,梁英粉家的6亩水稻几乎绝产。多年与水稻打交道的梁英粉意识到再一个劲地使用化肥农药种地很危险了,地越种越瘦,庄稼病虫害越来越多,特别是化肥农药的残留,导致人们各种稀奇古怪的病层出不穷。于是,她萌发了生产有机水稻的念头。
2006年,梁英粉试种了1.8亩有机水稻,效果不错。今年她将家里的5垧半地全部种上了有机水稻。为了给水稻增加营养,她将早年在培训班向韩国教授学习的果实酵素等制作技术派上了用场。她买来苹果、梨等原料制作出果实酵素;又用中草药制作了汉方营养剂;鸡蛋壳泡醋,以增加钙质;用野菜、胡萝卜 、芹菜制作出植物绿汁等。
有关部门把生产的水稻拿去化验,化验结果令专家震惊:钙的含量每百克7.6毫克,比对照的高出近一倍,维生素E每百克0.4毫克,比对照的高3倍。“我们还有这么好的水稻!”专家脱口而出。
2007年梁英粉丰产丰收,8万斤水稻刚一落地,就被一家公司以每公斤2.80元全部收购。收入11万元,平均每垧地比普通水稻多收入3000元。
粱英粉生产的这种有机水稻,被乡亲们称为“生态稻”。
废弃树枝落叶变身“营养土”
花木修剪后的落叶,一再也不是令人烦恼的废弃物了。浙江省奉化市西坞街道金峨村村民用特制的树木粉碎机将它粉碎后,经过相关工艺处理加工,就成了可用于花木栽培的“营养土”。
“营养土”的生产过程并不复杂。记者近日在金峨村看到,在一个小型加工厂里,一台特制的机器隆隆作响,源源不断地把“吃”进去的废弃花木树枝加工成木屑。据介绍,这些木屑要成为富含有机成分的“营养土”。还需经过2个月的发酵处理。“有了这变废为宝的好办法,村容村貌整。洁多了。”村干部周康健介绍说,金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花木,花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树枝落叶,长期以来影响村容整洁。2007年上半年,村里咨询有关专家后,决定利用这些废弃物生产栽培花木需要的“营养土”。为此,他们请人设计特制了树木粉碎机。从20079月初开始,这一加工厂每天可生产二三百包“营养土”,每包20多公斤:现在,堆积在房前屋后、村道两旁的柴禾终于有了出路。采用“营养土”后,花农们省了一大笔钱。村民周开元算了一笔账,由于盆景花木对土壤要求很高,他投资的公司一直从东北购买泥炭土。仅运费每车就要1.5万元。现在用这种自制的“营养土”替代后:公司每年可节省40万元。此外,由于“营养土”重量比东北泥炭土轻得多,一盆茶花重量只有原来的1/3,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
“这种‘营养土’的前景还很不错呢。”村干部说,据称,宁波一些园林部门已向村里发来了订购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