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特点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河大合唱》是由我国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进行谱曲,并由诗人光未然进行填词,所共同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总共包括了八个乐章,每一个乐章当中都有不同的创作内容、创作形式以及不同的音乐题材和创作结构,每一个章节中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每一章单独都可以成为一首独立的、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本文将针对《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创作特点,为我国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创作特点;分析
  前言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是我国的抗日战争,该部作品当中是以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作为创作源泉,作品中生动的对祖国进行了歌颂与赞扬,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同时作品中也塑造了中华民族鲜明的人民英雄形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国人民的奋起抗战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直至今天,该音乐作品中的精神一直都激励着中华儿女。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特色,是为我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典型代表,同时也体现出作者质朴、丰富的民族情感,本文将对《黄河大合唱》中的创作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黄河大合唱》概述
  (一)《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
  《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和光未然共同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这首作品诞生于抗战时期,激励着中国人民投身于抗日战争中,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黄河大合唱》的词是由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光未然出生于1931年,家乡是湖北光化,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从小就开始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并在一家書店中打工,因此光未然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因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光未然积极的投身的革命事业中,并在工作中创作了《黄河吟》,也正是该首诗歌作品为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提供了契机;冼星海是《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也是我国非常著名的音乐创作家,冼星海出生在澳门,成长在广东,从小家境困难,小时候就对音乐创作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黄河大合唱》。作品中表达了冼星海对于革命的热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也使得《黄河大合唱》成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激励歌曲。
  (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我国抗日战争历史时期,是诗人光未然在1938年冬季时,率领抗日演出剧在撤退的途中产生了创作灵感,因此当成功撤退到延安之后就创作出了《黄河吟》这首诗歌,也正是光未然创作的这首诗歌使音乐家诞生了创作音乐作品的灵感和热情,冼星海意识到我国处于民族危亡的危机时刻,因此他想通过音乐创作来激发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冼星海毅然决然的投身于革命中,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开始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1941年冼星海整理创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该音乐作品中以黄河作为创作题材,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抗争精神,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成功的激发了人民的抗争精神[2]。
  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特点分析
  (一)鲜明的时代感
  《黄河大合唱》中的时代感不仅体现在歌词中,同时也体现在谱曲方面,非常直观的体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我国的抗战时期,当时我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性历史时期,因此诗人光未然受到黄河精神的启发,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3]。在歌词中非常鲜明的展现了中华民族受到日寇侵略的状况,同时也表达出中华儿女在危难中与日寇抗争的决心,抒发了作者深厚的民族情感,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该音乐作品作曲中也体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例如在第一章的《黄河船夫曲》中就通过铿锵有力的前奏以及嘹亮激昂的船工号子进行开场,通过非常激昂的旋律将民族危机的历史情境进行了生动的展现[4]。
  (二)独特的民族风格
  《黄河大合唱》中具有非常浓烈的民族音乐风格,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黄河大合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同时能够激发人民的抗战精神。冼星海在创作之初就曾经说过,将创作出能够让中华儿女共同吟唱的大合唱。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冼星海研究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以及风格,并成功的融入了抗战题材的音乐元素,在运用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冼星海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将西方音乐中的音乐谱曲形式进行了借鉴,因此使得《黄河大合唱》中不仅展现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同时也融合了科学的理性思维,因此能够迅速的被广大人民所接受[5]。
  (三)独特的创作形式以及创新性的调性
  《黄河大合唱》的合唱形式非常丰富,其中融合了领唱、齐唱、轮唱以及对唱、四部合唱等多种形式,这也是合唱音乐中鲜见的,通过运用不同的合唱形式,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和旋律,增强了音乐作品中的旋律感和紧迫感,在我国民族危机的关键时期能够将国家危难的形势非常生动直观的展现在人民面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调性层面上,作者借鉴了西方音乐中的大小调特征,使得音乐中的节拍更加鲜明。
  (四)乐章结构的特点
  《黄河大合唱》的主体是人民战争,因此该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章节中都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同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其中也成功的塑造了我国无产阶级英雄的音乐形象。在表现战争使命这一主题时,《黄河大合唱》中运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描绘,同时在其结构组成上,创作者也突破了传统西洋协奏曲当中的三个乐章组成形式,《黄河大合唱》是由四个乐章所组成的,因此将可以将其视作是一部完整的交响曲。在第一个乐章中创作者使用了快板,营造出节奏明快的奏鸣曲式,在第二个乐章中采用了慢板,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特征,在第三个乐章中快板稍快的节奏,采用了舞曲的形式,而第四个乐章是以快板或者急板进行终曲的,由四个乐章组成了完整的钢琴协奏曲。
  结语
  通过对整篇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紧密围绕着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在音乐中有效的融合了我国的民族音乐特点,也融合了西方音乐作品中的创作技巧,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骄傲。《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他的结构和形式上,更是它具有的鲜明主题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民族音乐情感,通过这首音乐作品对中华儿女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成就了《黄河大合唱》的成功。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和发扬《黄河大合唱》中体现的宝贵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张素枝.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与内涵分析[J].大众文艺,2012,12:2-3.
  [2]宋佩玲.浅谈《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审美价值[J].群文天地,2012,17:171-172+174.
  [3]何琪.群众歌曲的典范——《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及“三化”的体现[J].音乐时空,2012,11:95-96.
  [4]刘玉芳.民族音乐学视角中的风雨“黄河”——从《黄河大合唱》到《黄河钢琴协奏曲》之音乐事象探究[J].歌海,2013,06:51-54.
  [5]徐燕琳.水的精神与水的力量——从《黄河大合唱》谈冼星海音乐经典的形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47-54+95.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注重挖掘一些土特产包装中蕴含的文化和趣味,从中寻找有关地域和人文的感受。本文主要分析了土特产包装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地域性材料、地域文化元素、地域性形态、地域性色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土特产包装中地域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土特产包装;地域设计;探究  要提高土特产的销量,便离不开充满当地特点和元素的包装。而要为土特产设计出适合的包装,就一定要了解其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逐步崛起人们人们热衷于使用电子书,它给人们一种新的阅读和设计手段的机会,也给纸质出版物带来了遏制,从而纸质书籍的阅读量也大大减少。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纸质书籍的优越性必须通过提高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感和时代感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本文讨论了书本设计时代的特点从升级设计水平、实现时代的特点与约束效果,实现数字和纸质出版物的双赢目标。  【
期刊
【摘要】:默画是美术学习是常见的,是绘画的基本功之一,,由于默画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也是学习者感到吃力的项目。绘画除了考察考生的绘画表现能力,还重在考察更为抽象的记忆能力和积累。重要的是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就是怎么“看”。同时将锻炼和提高学生直觉的判断力和迅速的表现力。观察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因此,本文就如何绘画中理解观察能力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默画;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
期刊
【摘要】:面对现代的舞蹈演员来说,基本是舞蹈表演中的最为基础的基石,但是舞蹈的基本功在舞蹈中的意义确实十分重要的,一个基本功熟练的舞蹈演员可以在舞蹈表演中表达出更为突出的艺术特色来,同时,也能够提升舞蹈演员的舞台魅力。  【关键词】:舞蹈;艺术;基本功  引言:“我在周围的一切事物中看到舞蹈的基础。凡人的身体所能做出的真实的舞蹈动作,最初都存在于自然界。”这是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自身对于舞蹈的见解,
期刊
【摘要】:武丑表演艺术是中国赣剧表演艺术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好、演好武丑也非轻而易举之事。作为有志献身于此的艺术晚辈,我们这代青年演员肩上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担,必须在继承和发展武丑表演艺术上付出毕生的努力。  【关键词】:赣剧;武丑艺术;武打;表演;技巧  一、赣剧武丑概述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武丑表演艺术是中国赣剧表演
期刊
【摘要】:在东亚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浮世绘艺术所呈现出的独特韵味,影响了十九世纪西方美术界。本文通过介绍浮世绘艺术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色以及其传播西方画坛的原因来探讨法国印象派画家们在浮世绘艺术中受到的启发,揭示浮世绘艺术对法国印象派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日本;浮世绘艺术;法国;印象派绘画;艺术特色  “艺术是唯一的世界性语言。” 这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一句特别
期刊
【摘要】:20世纪5O年代中后期起,江西省组织开展了对都昌、湖口一带民间青阳腔的挖掘、革新工作,并把它作为主要的声腔纳入打造江西特色剧种—赣剧的工作中。这一革新采用了青阳腔遍行天下的秘诀,在剧班和唱腔方面对民间青阳腔和其他文人剧作进行重新的改调歌之,使其在审美上重新回归传奇抒情美的传统。  关键词 :赣剧;青阳腔;创新发展  一、青阳腔的历史与渊源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
期刊
【摘要】:雕塑造型艺术起源于劳动,自古以来,人们利用雕塑造型记录当时的社会现象,寄托自身对美好事物的愿景,雕塑造型艺术是人们精神意志的产物,是情感与思想交流的必需品。雕塑造型艺术最早以装饰雕塑的形态出现在人类社会,其在装饰设计中处于举重若轻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雕塑造型艺术融合各类学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盛态势,成为现代装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雕塑造型;艺术;现代装饰设计  雕塑
期刊
【摘要】:苗族鼓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地官·鼓》就曾有相关文字记载。木鼓,从战国楚墓出土的遗址出土的漆木画,古木滚筒尺寸和类型在世人面前清晰呈现出来。它们与我们今天所用的鼓有一个重要区别:今天的鼓是竖置的,鼓面向上,鼓者上下敲击;而古代的鼓则是横置,即鼓面侧居左右两方,鼓者从左右两旁击鼓。苗族的木鼓就保持了这种古老的横置方式。这种祭祀歌舞,就是我们现在称为的摊歌及摊舞。千百年来,这里的苗族人民
期刊
南朝有王僧虔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唐朝有张怀瓘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清代有刘熙载的“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由此可见,历代以来,作品是否形神兼备,是评断书法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此我想谈谈我对书法形质与神采的理解。  书法的形质,包括笔法、墨法、章法、结构等方面。笔法,是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元代书家赵孟頫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