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探讨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采取一般性终结性评价,观察班级采取多元化评价考核,对两个班同学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和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评价方面,观察班要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班对课程改革认可度达到98%;观察班与对照班对《方剂学》课程学习时间投入精力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核成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有显著帮助。
关键词: 多元化评价考核 高职教育 《方剂学》 教学影响
在中医药高职专业中,《方剂学》属于中医基础课程,具有基础课与临床课双重性质,《方剂学》历来都是中医高职院校里医学类同学的必修课,一直都是中医课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揭示方剂配伍及其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中有常用方230首、正方150首、附方89首,正方内容有组成、功用、主治、方解、临床运用、加减变化、现代运用、使用注意等繁多内容,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方剂数目庞大,方歌众多,内容繁杂,头绪太多,难以掌握,学习往往事倍功半,对本门课程具有较高的畏难情绪。《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到临床课的桥梁课,中医临床的根本便是处方的运用,由此可知课程的重要性。由于该课程难度相对较大,且一次考试就认定该课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也不能合理反映同学的学习情况,任课教师针对本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以期找到合适方法。减少学生在学习《方剂学》过程中的困难,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学期的研究中,任课教师尝试性在教学中引入了自主学习,转换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角,趁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案、开设门课程都在不断改革的影响下,多元化评价考核已经成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必然方式。有鉴于此,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方剂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任课教师要加大多元化评价考核力度,并全力倡导。在前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工作的基础上,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总结,教学改革先从学生最关心的终结性评价开始,最终的评价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制定,将会逐步降低学生对《方剂学》的畏难情绪,培养学习兴趣,此教改的目的才有意义。此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能像以往一样让期末试卷占据绝对的主导,要在考核中引入多元化评价考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该从平时课程学习的点滴开始,让最终的成绩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任课教师抽取两个班级采取多元化评价考核为观察班,另外两个班级采取常规终结性评价的班级作为对照班进行抽样调查并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班级学生108人,年龄19~23岁,平均(20.70±0.77)岁。最终有效问卷回收106份,男生38人,女生68人。对照班级学生共100人,年龄19~25岁,平均(20.90±0.95)岁。最终的有效问卷回收94份,男生24人,女生70人。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后对两组班均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在问卷数量、男女生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班级组运用常规教学,以传统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终结性评价按照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的比例给出。观察组班级除了平时出勤、作业之外的成绩,还加入一系列多元化评价考核。其内容包括每次课堂提问,学生课堂进行病案分析,抽查背诵《方剂学》中的方歌,撰写、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除一般方法外,任课教师还需在教学中挑选部分内容引导同学自行授课。本次教学改革就选择《方剂学》中安神剂、开窍剂、驱虫剂、涌吐之剂、治燥剂这五方面内容进行分组讲授。每班级学生自行组成5个小组,在选取题目后,成员搜集授课材料,准备相应多媒体课件,然后每个小组选举两名学生进行不少于20分钟的课堂讲授。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如有困难,就可以向任课教师提出困难,教师给予帮助。在准备过程中,所有5个学习小组均独立完成了全部内容,没有寻求教师帮助,总体学生授课情况令人满意。在每个小组授课结束后,经全班同学和教师按各占50%比例的分数给出授课成绩,得出最终的授课评价。最终形成性评价中期末试卷成绩占50%,出勤率、课堂提问、方歌背诵、病案讨论、心得体会、自行授课等综合成绩占50%。学习成绩等级评定,分数≥90为优秀,分数≥80为良好,分数≥70为中等,分数≥60为及格,分数<60为不及格。
1.3统计方法。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表示,设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学习效果对比。经过对课程进行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改革后,观察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比较,学生认为对自身《方剂学》学习效果和状态的评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采用不记名问卷,问卷统计过程中有极少数同学没有全部完成所有统计问题,不能计入,所以统计结果的成绩总人数和统计的问卷数不一,样本量在合理范围,不影响任课教师对两组班级的成绩分析评价。结果见表1:
2.2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认可度。经过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后,观察班学生对本次课程考试改革的认可程度是100%。
2.3两组考核成绩比较。经过形成性评价改革后,观察班和对照班的卷面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3。
2.4两组学生学习投入时间精力的比较。在形成评价改革后,两组班级学生对本课程投入的时间经历比较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首先,在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状态方面,观察班级要优于对照班级,且观察班级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可度达到了100%;其次,统计结果表明,投入课程学习时间精力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最终成绩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考试改革对培养人才模式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体现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质量意识,实用性、适用性,贴近岗位、贴近社会,《方剂学》学习不只是死记硬背,社会需求是实用性需求,这是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也是《方剂学》考试改革的方向标[1]。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在整个学期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多元化评价考核最终构成学生整个成绩的形成性评价,在完成多元化评价考核过程中,任课教师逐渐达成共识,即这种多方式考核方法对学生更合理、更贴近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此次《方剂学》课程的多元化评价考核包括学生对自行授课、学习心得、方歌熟记、病案讨论、心得总结等方面,学生普遍反映以上方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由被动灌输式教育为主动学习。在学生准备过程中,可以将以往中药知识、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知识与方药的理解有效结合起来,更灵活地运用所学。运用小组合作病案讨论授课等方式,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中医临证思维的锻炼。同时,多元化评价考核改变了以为期末“一卷定终身”、考前“临时抱佛脚”等消极备考状态,既减轻了学生期末备考负担、杜绝考试作弊、消除考试麻痹,又将平时有效的精力探求知识的本质,学生愿意探索知识、感兴趣运用中医方药知识解决身边的疾病问题,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将之前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形成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本身也有益处,教师关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在授课中把握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的真实水平,以及时依据反馈情况进行课程授课调整。多元化评价考核对于低分值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这需要结合其他途径,教师对不同学生知识背景、城市乡村户籍背景、家庭背景、学习兴趣、专业认可程度等个体差异还需要研究,在今后的《方剂学》等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需要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录军,姬水英,牛菲,等.中医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4):128-130.
关键词: 多元化评价考核 高职教育 《方剂学》 教学影响
在中医药高职专业中,《方剂学》属于中医基础课程,具有基础课与临床课双重性质,《方剂学》历来都是中医高职院校里医学类同学的必修课,一直都是中医课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揭示方剂配伍及其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中有常用方230首、正方150首、附方89首,正方内容有组成、功用、主治、方解、临床运用、加减变化、现代运用、使用注意等繁多内容,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方剂数目庞大,方歌众多,内容繁杂,头绪太多,难以掌握,学习往往事倍功半,对本门课程具有较高的畏难情绪。《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到临床课的桥梁课,中医临床的根本便是处方的运用,由此可知课程的重要性。由于该课程难度相对较大,且一次考试就认定该课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也不能合理反映同学的学习情况,任课教师针对本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以期找到合适方法。减少学生在学习《方剂学》过程中的困难,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学期的研究中,任课教师尝试性在教学中引入了自主学习,转换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角,趁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案、开设门课程都在不断改革的影响下,多元化评价考核已经成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必然方式。有鉴于此,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方剂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任课教师要加大多元化评价考核力度,并全力倡导。在前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工作的基础上,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总结,教学改革先从学生最关心的终结性评价开始,最终的评价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制定,将会逐步降低学生对《方剂学》的畏难情绪,培养学习兴趣,此教改的目的才有意义。此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能像以往一样让期末试卷占据绝对的主导,要在考核中引入多元化评价考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该从平时课程学习的点滴开始,让最终的成绩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任课教师抽取两个班级采取多元化评价考核为观察班,另外两个班级采取常规终结性评价的班级作为对照班进行抽样调查并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班级学生108人,年龄19~23岁,平均(20.70±0.77)岁。最终有效问卷回收106份,男生38人,女生68人。对照班级学生共100人,年龄19~25岁,平均(20.90±0.95)岁。最终的有效问卷回收94份,男生24人,女生70人。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后对两组班均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在问卷数量、男女生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班级组运用常规教学,以传统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终结性评价按照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的比例给出。观察组班级除了平时出勤、作业之外的成绩,还加入一系列多元化评价考核。其内容包括每次课堂提问,学生课堂进行病案分析,抽查背诵《方剂学》中的方歌,撰写、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除一般方法外,任课教师还需在教学中挑选部分内容引导同学自行授课。本次教学改革就选择《方剂学》中安神剂、开窍剂、驱虫剂、涌吐之剂、治燥剂这五方面内容进行分组讲授。每班级学生自行组成5个小组,在选取题目后,成员搜集授课材料,准备相应多媒体课件,然后每个小组选举两名学生进行不少于20分钟的课堂讲授。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如有困难,就可以向任课教师提出困难,教师给予帮助。在准备过程中,所有5个学习小组均独立完成了全部内容,没有寻求教师帮助,总体学生授课情况令人满意。在每个小组授课结束后,经全班同学和教师按各占50%比例的分数给出授课成绩,得出最终的授课评价。最终形成性评价中期末试卷成绩占50%,出勤率、课堂提问、方歌背诵、病案讨论、心得体会、自行授课等综合成绩占50%。学习成绩等级评定,分数≥90为优秀,分数≥80为良好,分数≥70为中等,分数≥60为及格,分数<60为不及格。
1.3统计方法。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表示,设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学习效果对比。经过对课程进行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改革后,观察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比较,学生认为对自身《方剂学》学习效果和状态的评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采用不记名问卷,问卷统计过程中有极少数同学没有全部完成所有统计问题,不能计入,所以统计结果的成绩总人数和统计的问卷数不一,样本量在合理范围,不影响任课教师对两组班级的成绩分析评价。结果见表1:
2.2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认可度。经过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后,观察班学生对本次课程考试改革的认可程度是100%。
2.3两组考核成绩比较。经过形成性评价改革后,观察班和对照班的卷面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3。
2.4两组学生学习投入时间精力的比较。在形成评价改革后,两组班级学生对本课程投入的时间经历比较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首先,在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状态方面,观察班级要优于对照班级,且观察班级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可度达到了100%;其次,统计结果表明,投入课程学习时间精力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最终成绩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考试改革对培养人才模式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体现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质量意识,实用性、适用性,贴近岗位、贴近社会,《方剂学》学习不只是死记硬背,社会需求是实用性需求,这是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也是《方剂学》考试改革的方向标[1]。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在整个学期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多元化评价考核最终构成学生整个成绩的形成性评价,在完成多元化评价考核过程中,任课教师逐渐达成共识,即这种多方式考核方法对学生更合理、更贴近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此次《方剂学》课程的多元化评价考核包括学生对自行授课、学习心得、方歌熟记、病案讨论、心得总结等方面,学生普遍反映以上方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由被动灌输式教育为主动学习。在学生准备过程中,可以将以往中药知识、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知识与方药的理解有效结合起来,更灵活地运用所学。运用小组合作病案讨论授课等方式,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中医临证思维的锻炼。同时,多元化评价考核改变了以为期末“一卷定终身”、考前“临时抱佛脚”等消极备考状态,既减轻了学生期末备考负担、杜绝考试作弊、消除考试麻痹,又将平时有效的精力探求知识的本质,学生愿意探索知识、感兴趣运用中医方药知识解决身边的疾病问题,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将之前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形成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化评价考核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本身也有益处,教师关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在授课中把握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的真实水平,以及时依据反馈情况进行课程授课调整。多元化评价考核对于低分值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这需要结合其他途径,教师对不同学生知识背景、城市乡村户籍背景、家庭背景、学习兴趣、专业认可程度等个体差异还需要研究,在今后的《方剂学》等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需要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录军,姬水英,牛菲,等.中医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