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从联想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学原理对英语教学法的各个学派所起的作用,并论述了在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征,有侧重地组织英语教学,培养和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注意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等。
一、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法的影响
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是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研究学生如何学得与习得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外语教学法的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心理学依据。当代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主要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联想心理学
1.联想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只把现成的教材重复一遍,而是通过把材料加工,创造情景,形成新的语言材料,用直观手段和启发的方式,引起学生思维,即让学生在大脑皮层中已建立起来的和建立不久的痕迹处于频繁的多方面的联系之中,引起学生众多的联想。联想越多,记忆越牢。
2.动觉记忆是联想心理学在外语记忆中的体现。记忆和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活动密切相关,外语记忆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声音和文字符号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暂时联系的形成和巩固。心理学实验证明,要记忆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耳听、口念、眼看、手写、心想,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这种多种刺激的识记比单一的视觉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3.用联想加强记忆。因为联想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极易产生联想。这一规律用在外语教学上可加深记忆效果。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实验,反对内省,它提出“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利用心理学上的这种剌激反应理论,强化操练,最终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达到脱口而出,从而学会语言。这就是在直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听说法(Aural-Oral Method),它是用新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和结构语言学的句型训练的体现,它在理论上比直接法更为完整。
(三)认知心理学
60年代科学飞速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当时流行的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的听说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 enerative Grammar)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因此,强调要通过学习和掌握语法规律来学习语言。
(四)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70年代初产生的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的。
心理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的心理包含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也就是意念。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思想内容)。他们认为,外语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而学生是内在因素,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要注意因材施教。同时强调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英语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指导具体的英语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拟就这方面谈几点认识。
1.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并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剌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他们认为首先是外界剌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而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
2.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有所侧重地组织英语教学。少年儿童可塑性强,不害羞,性格外向,模仿力强,爱说好学。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通过直观手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搞好这个基础阶段的教学对今后学习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3.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所决定的。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双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法的影响
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是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研究学生如何学得与习得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外语教学法的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心理学依据。当代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主要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联想心理学
1.联想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只把现成的教材重复一遍,而是通过把材料加工,创造情景,形成新的语言材料,用直观手段和启发的方式,引起学生思维,即让学生在大脑皮层中已建立起来的和建立不久的痕迹处于频繁的多方面的联系之中,引起学生众多的联想。联想越多,记忆越牢。
2.动觉记忆是联想心理学在外语记忆中的体现。记忆和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活动密切相关,外语记忆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声音和文字符号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暂时联系的形成和巩固。心理学实验证明,要记忆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耳听、口念、眼看、手写、心想,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这种多种刺激的识记比单一的视觉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3.用联想加强记忆。因为联想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极易产生联想。这一规律用在外语教学上可加深记忆效果。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实验,反对内省,它提出“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利用心理学上的这种剌激反应理论,强化操练,最终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达到脱口而出,从而学会语言。这就是在直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听说法(Aural-Oral Method),它是用新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和结构语言学的句型训练的体现,它在理论上比直接法更为完整。
(三)认知心理学
60年代科学飞速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当时流行的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的听说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 enerative Grammar)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因此,强调要通过学习和掌握语法规律来学习语言。
(四)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70年代初产生的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的。
心理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的心理包含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也就是意念。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思想内容)。他们认为,外语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而学生是内在因素,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要注意因材施教。同时强调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英语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指导具体的英语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拟就这方面谈几点认识。
1.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并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剌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他们认为首先是外界剌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而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
2.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有所侧重地组织英语教学。少年儿童可塑性强,不害羞,性格外向,模仿力强,爱说好学。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通过直观手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搞好这个基础阶段的教学对今后学习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3.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所决定的。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双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