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习作课程儿童化的“铁门槛”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走向儿童,不仅体现着语文课程观念的转变,而且突出了儿童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成为大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综观当下的习作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滚滚的“儿童化”的洪流中,习作教学出现了“唯儿童”是瞻而放弃自身坚守倾向:强调儿童的自然天性,丢弃习作教学的传统经验;强化儿童的写作兴趣,弱化习作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淡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冷落语文课程中固有的习作教材,热衷自主开发儿童化的习作课程。习作教学的情趣性正在日趋膨胀,而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却遭遇到空前冷落。于是有两个问题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习作教学走向儿童是否就是与传统习作教学彻底割裂?习作教学中的儿童情趣和体验是否可以信马由缰,没有边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习作教学应当绵亘在过去与将来之间,是对传统经验的承传,是对儿童未来的憧憬。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它们都交汇在现实的教学土壤之中,“有效”促进儿童言语发展,就是对它们最核心的考量。
  
  儿童情趣:应当具有理性的支撑
  
  走向“童化”的习作教学,由于儿童文化的渗入,势必对传统的习作知识型教学带来冲击,习作知识淡化和习作技能的训练的减弱似乎成了必然的选择。当下有不少习作教学流派,就在强化习作兴趣、淡化习作知识、大肆鼓吹“快乐至上”的习作理念。追求有效的“童化作文”教学认为,让儿童快乐写作是所有成功的习作教学普适的价值,但是“情趣”的层次却是有区别的:有的基于承载习作教学的活动,有的基于当下的习作内容,有的基于教者高强度、高频率的教学渲染。这些“快乐”是点状的,偶发的,外在而感性的:而习作教学需要的“快乐”,则是儿童处在写作状态中持续的精神愉悦,它内在而理性,执着而守恒。理性的“习作快乐’,应当建立在以下这样的两个基点上。
  写作知识。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无知是上帝的诅咒,知识是我们飞向天堂的翅膀。”诚如斯言,没有知识支撑的习作教学是没有高度的,缺乏力量的。因为写作属于书面语言的表达,它与口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首先受着文字知识的限制,其次是语法知识的规范,再次是篇章知识的束缚。同时写作的文字具有存留性,它得经受各种社会文化和准则的检验。如此种种,都是习作教学的背景和基石。如果离开了这些基础性知识准备,再好的童真童言都变不成美好的文字。习作教学在“儿童化”的进程中,必须有扎实的阅读的储备和丰富的语感,习作知识就是以动态化、生成化、境域化的状态包蕴其中,离开了这些“活性知识”,儿童会在语言文字面前无所适从。传统的习作教学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儿童的存在,确实需要批判;但是只要儿童,而放弃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同样需要批判。
  写作意识。“情动而辞发”,是传统的写作规律,因此习作教学都非常重视儿童的情感激发。但是仅仅依靠儿童的情感来支持习作教学,常常是很不可靠的。一方面,儿童的情感大多处于“情绪”状态,是很不稳定的,常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另一方面,写作是儿童的心灵的表达,是儿童身体之内的事情,如果总是借助外在的刺激,这决不是儿童写作的“阳关大道”。因此,我们要重视情感激发,但是又不能唯情感是从,应当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儿童的习作意识的培养上,这才是提升儿童习作素养的正道。一要培养儿童的“交往意识”——写作是什么?是交往的一种方式。写作为什么?是为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进行更好的交往。写作不是身体之外的无为附加,而是心灵之间的沟通需要。二要培养儿童的“真诚意识”——写作文,就是写自己,“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思”。没有“自我”的习作,从本体的角度看,是缺乏灵魂的,是没有活力和生命的;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是缺乏诚信和德行的。三要培养儿童的“生命意识”——写作就是让生命歌唱,感知细微的生命变化,倾听生命的呐喊,怜悯生命中的悲弱,给没有生命的赋予生命,让有生命的绽放花朵。当这些意识在儿童精神深处得以确立,写作不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成为儿童心灵的自觉行动。
  写作乐趣,对于刚刚步入写作的儿童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以牺牲教学理性作为代价。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情趣只是推动儿童写作认知的辅助系统,知识、技能、习惯、方法才是构成习作教学的操作系统,这是课程目标的核心所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儿童范例:应当具有课程的视角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儿童文化、儿童生活成了教师视野中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习作教材中编排的儿童的“习作范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例文就是儿童习作的“原型”,具有启发作用;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习作范例”又是一种先行的认知“图式”,儿童以此可以推想所要创作习作的结构模型。可是,在“儿童化”大行其道的习作教学中,它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发挥,甚至起着消解教学的作用。
  误作“习作模板”。作为习作“图式”和儿童思维“原型”的习作范例,常常被教师误解为这是指导儿童写作的最佳“捷径”。于是,以例文结构为框架,为儿童建构起一块“习作模板”。儿童要做的就是在“模板”内进行文字填空。儿童的个性一下子百川归海,走进了模式化套路中了。在这样的“模板”引领下,习作教学过程就这样成了一个笔直的“言语通道”,引领儿童的言语和精神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教学的难度被降低了,写作的乐趣也消失了。
  当成“阅读文本”。“习作范例”总是以阅读文本的形式进入习作教学的。有的教师为了减轻儿童写作的压力,竭力“潜藏”例文的导写功能,半遮半掩中将例文沦为阅读教学的文本。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对例文《找“饿”》一连提出了四个问题:熊猫妈妈和宝宝为什么要去找“饿”?熊猫妈妈带着宝宝到哪些地方找“饿”的?还去了哪里?熊猫宝宝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它们找到“饿”了吗?我们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些问题都建立在理解文本的维度上,对儿童的习作知识和技能建构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当三年级的孩子沿着这些问题一路讨论过去,这堂习作指导课已经过去了半程,对《找“饿”》例文可能理解了,但对自己写什么、如何写依然一筹莫展。
  在习作课程视角里,习作范例不是儿童言语的模板,更不是阅读教学的延续,它是习作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知识渗透、写作思维创造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情趣的“生发点”“习作范例” 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在语言文字方面具有示范性,在思想内容上具有趣味性,在写作方法上具有启发性。一篇优秀的习作范例,其本身就是一个充盈感召力的情趣场。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4中,范例的题目就是《请您原谅我》。这是一篇发自儿童肺腑、情真意切的习作,当儿童在读例文的过程中,潜藏在心底的情感就会被唤醒、被激发,写作的冲动和欲望呼之欲出。例文后,编者的话也写得别具匠心: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别人(亲人、老师、朋友)说?可以传达问候,可以表示歉意,可以诉说委屈,可以提些建议……这样的提示语,为儿童情感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流向:或问候、或歉意、或委屈、或建议,等等。范例和写作提示语的本身就是一个写作情境,将儿童的情感裹挟其中,欲罢不能。
  知识的“生成点”。习作教学不仅要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更要提升儿童的写作能力。而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习作范例”就成了写作知识最有佳的生成点。教学中,以“习作范例”为载体,师生建立起对话的场域,从而让儿童获得了富有实效的写作知识与技能。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为例,围绕习作例文《找“饿”,师生有这样一段教学对话——
  师:为什么找“饿”是故事起因,怎样找“饿”是故事的经过,找到“饿”是故事的结果,小作者将这个故事写得非常——(板书:完整)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生:因为写得非常有趣!(板书:有趣)
  师: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非常有趣?
  (学生讨论,结果用例文中语句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动作、神态、语言
  在对话中,儿童懂得了编童话故事要“完整”,要“有趣”,要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描写。这些真实而鲜活的写作知识,都是儿童从习作范例中生成的,具有一定的根植性,因此能外化成儿童的写作行为,内化成儿童的言语素养。
  思维的“生长点”。从课程的建构角度来看,习作范例是习作教学的建构基点——从例文出发,唤醒儿童的习作兴趣;以例文蓝本,明确习作目标;从例文入手,建构习作知识。另一方面,习作范例又是习作教学的创造源泉——从例文出发,“生长”出新的写作视角,将儿童思维引向更加开阔的空间。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为例,一位教师以习作范例的《找“饿”》为生长点,给儿童的思维打开了另一窗:作者将这两只熊猫想象成母子关系,它们还可能是什么关系?在这两只熊猫之间除了发生《找“饿”》的故事以外,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样发问,推着儿童的思维沿着例文继续前行,去想象和创造新的故事。这样的习作范例不但不会以强势语言的姿态去“格式”儿童思维,瓦解儿童个性,还可以让他们的思维“生长”出更加丰富的纬度,“生长”出更加多彩的视角,让童心和童言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在我们重视儿童生活资源、儿童文化资源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来自于习作教学本身的资源——习作范例。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给予习作范例一席之地;在习作课程建构中,应当还原它本来的面目,回归它应有的位置,发挥它真实的作用。
  
  儿童活动:应当成为个性的摇篮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大力倡导习作课程的活动化,这与儿童身心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儿童自觉的理性意识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不发达或不成熟,相应地,感觉投入、动作参与、身体的直接体验则是他联结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丁海东,《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在活动中,儿童的感官解放了,体验丰富了;在活动后,儿童抓耳挠腮的困窘局面大有改观,写作变得顺畅多了。这是否就意味着“活动式”习作教学取得了成功呢?当我们翻开孩子的习作,就会发现,写得精彩的孩子凤毛麟角,在他们的习作中,众多的是对活动过程千篇一律地记叙,很少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偶尔有写得具体的地方,那也是教师在“点”上精心指导的结果。“活动”的确可以将习作教学引向一个“活”境地,可是却让儿童的言语陷入了一个“死”的僵局。这不禁让我们对习作教学中的“儿童活动”产生质问——
  其一,儿童到底是怎样活动的?不同的儿童,即使面对同样的活动,体验也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的言语为什么会同出一辙呢?细细琢磨一下活动的组织过程,就会发现身处活动之中的儿童,并不是活动的主人,而是活动的“奴隶”。教师为了强调活动的“有序”和“有效”,总要炮制出几条“友情提示”:在活动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在活动中,小组应如何分工,该怎样开展活动;在活动后,应怎样展示成果。这一条条看似很温馨,实质是“镣铐”,牢牢地锁住了儿童的思维和感官。活动过程中,儿童尽管参与其中,但基本在做“规定动作”,没有选择的自由;儿童尽管有些快乐,但基本来自活动的热闹氛围,很少有源自内心的感受。如果将这样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转化成文字,自然是共性的陈述大于个性的感悟,自然平淡的叙述多于细腻的描绘;文字的数量有了,但是没有质量。
  其二,习作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活动?要让儿童写出丰盈而个性的文字,就需要让儿童拥有丰富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外化到习作教学中,那就是让儿童活动充盈着创造的“活性因子”。在设计活动中,应当创设多种视角和维度,让儿童活动由单维走向多维,由平面走向立体。在活动组织中,应当给予儿童选择的自由:选择自愿的合作成员,选择自主的活动内容,选择自在的活动形式。在活动实施中,竭力解放儿童的感官和肢体,让他们不仅做习作活动的参与者、操作者,更要做习作活动的开发者、创造者,倡导有创意地玩,鼓励玩出花样,玩得与众不同。儿童的活动丰富了,儿童的体验自然丰盈起来,儿童的言语表达也必然跟着异彩纷呈起来。
  儿童活动不一定都能成为富有意义的“习作活动”,不一定都能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儿童言语”,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机制来支撑,需要一个完善的课程系统来运作。作为语文教师,要牢记:儿童的言语个性尽管有先天因素,但它更需要在习作教学体制内的精心打造和逐步培塑。
  
  儿童评改:应当培植基本的素养
  
  让儿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这是语文课程的具体目标。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尝试将习作修改的权力下放给儿童。可是在儿童层面,又是怎样践行的呢?
  
  [镜头一]“作文写好后,自己先改一改!”——这是自我修改。教师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反复叮咛。再看看孩子们,“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草草瞄了一遍,便合上了习作本,或者聊天,或者看课外书, 或者摸手、摸脚、摸笔,真正动手改的寥寥无几。
  [镜头二]“别人的作文,我可怎么改呀?”——这是生生互改。学生握着红笔在一块“陌生的田地”圈点,读不懂的句子“绕”过去,写得模糊的地方“滑”,过去,最后改上几个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算完事!老师让写评语,也“依葫芦画瓢”地凑上几句,诸如“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希望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等等。
  修改,是习作教学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提升儿童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修改,在儿童的写作行为中属于“元认知”,直接锻炼着儿童对自身写作行为的反思和诊断能力。如此关键,却并没有得到我们语文教师的理解和重视,甚至在意识层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因此,重构“修改”理念,提升“修改”环节的有效性,对当前的习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拥有权力,先要具备能力。教师将习作修改权交给儿童,这需要一个前提性的条件,那就是让儿童具备了习作修改技能和方法,因为能力是权力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范文资源,引导儿童品词嚼句,反复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升儿童的语感水平;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多做示范,语句方面的,篇章结构方面的,评价语方面的,通过师生对话,让儿童获得初步的修改知识和技能;在习作讲评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习作,让儿童尝试“下水”,初显身手。只有通过这样的反复磨砺,不断实践,才能使儿童真正获得习作的修改能力。
  其二,具有意识,先要养成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作者,必须具有这样的鲜明意识。小学阶段,是儿童写作的起始点,修改应当和写作在这个“点”上同构共生,并且一起成长,使“先写作,后修改”逐渐成为儿童的一种良好习惯,直至形成一种稳定的意识。不仅是习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于无声处地渗透“修改”思想,多形式多角度地训练“修改”技能,让儿童形成“琢磨”、“推敲”、“比较”等言语鉴赏习惯。当我们将一切工作做在看似“无为”的准备状态,在习作评改中,儿童就会自然地展现出“有为”的表现。有效的习作修改,源自儿童对言语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灵需要,是儿童的一种意识自觉。
  其三,享有交往,先要生成互动。习作评改,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一种言语交往:自改习作,这是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进行言语交流,是对过去“我”的一种反思,一种超越;修改他人习作,这是“我”与“他”以习作为载体的精神沟通,在言语平台上,双方相互欣赏,相互批评,相互建设,这样的交往不仅提升了自己,而且提升了他人。接受美学理论告诉我们,没有经历交往和对话的习作,永远不能成为作品。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在儿童的心灵之中产生交往的需要,生成互动的力量。一是“习作墙”,利用教室空白墙壁,让儿童自由将习作张贴其中,让班级的所有孩子动眼、动嘴、动脑、动笔,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二是“网络”,利用校园网、专业的作文网,为儿童创建固定的交流空间,让儿童主动将自己的习作张贴上去,通过“留言板”的形式实现互动。这样互动“平台”,不仅延伸了习作教学的过程,而且让儿童享受到交往的愉悦。
  让儿童成为“言语医生”,应当成为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要未雨绸缪,站在儿童言语“跑道”的起点,和儿童一起出发,借助具体的教学情境,立足基本的言语诊断素养,让儿童不仅成为自由的言语者,还要成为自觉的言语品评者。
  有效的习作教学,就是让儿童的言语与思想素养获得发展,而这里所谓的“发展”不仅仅是“当下的”,更应该是“可持续的”和“面向未来的”。这就是习作教学一道不可逾越的“铁门槛”。设置这道“铁门槛”,不仅要在眼花缭乱的观念中守住习作教学的根基,而且还可以阻挡住种种“非儿童化”、“过儿童化”现象的纷扰。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洪 明
其他文献
北京市教委启动初中建设工程,我校是首批确定的32所重点项目校之一。我校的生源素质比较差,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整体上不高,教师待遇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学校改进,把高井中学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学生满意、教师满意的学校,对于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挑战。经过努力,学校整体上处于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学校、教师对于领导班子给予很高的满意评价,我们尤其高兴的是,学校教师对于领导班子的认同度特别高,对
心理咨询是咨询者借助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学校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咨询对象避免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产生认识、情感和态度上的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咨询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育人工作。然而,在现实中,学校心理
每一个句子、每一篇文章都有着自己的关键词语,文化也是如此。文化之中的关键词语往往能更好地展示它所隶属的文化。偏远山区的教师不仅仅生活于当地人创造的文化之中,而且他们也不断地在与周边的人和事物的互动之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在这个文化之中,也有诸多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很好地展示着当地教师在特定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所思所为。在这些所思所为当中,就有他们所面临的困境,而这正是党和政府为实现“办人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9年特岗教师出征仪式”。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第25个教师节前夕。组织这项活动,具有特殊意义。我代表教育部,向即将出征奔赴各地农村学校任教的“特岗教师”,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向在座的各位教师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教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慰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教师队伍
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现代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文化,促使教师要掌握教育现代化教育手段,于是教师专业就在这种动态的相互适应中得到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教师文化的发展。所以,教师文化和教师专业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着、发展着。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文化的发展    教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的教学中,革新了教师原有的文化,推动了教师文化的新发
教育是教人觉悟的高尚事业,教育者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德性觉悟他人的智慧和德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
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不仅建立了怎么考的制度,健全了考试规程,对后来的科举考试,具有示以准绳、框其趋向的作用;而且对考什么,究竟是重经义还是重诗赋,也做了积极的探索。  在唐朝,明经和进士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虽然这两科的内容屡有变化,但基本上是明经着重帖经和墨义,进士侧重诗赋。所谓的帖经,就是给出一行或几行经书中的文字,要求将其中故意隐缺的文字填上,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所谓的墨义,也就是以书面的形式
两种风格的历史记忆    去年暑期,读了两本个性鲜明的日记。一本是丰子恺的《教师日记》,记录着他抗战初期的流浪教学;一本是《吴宓日记》,记录了作者学习于清华学校开始直至晚年的生活。  抗战时期,是中国知识人最痛苦的岁月之一。当时的大学中人,因不甘心在沦陷区仰侵略者之鼻息,卷起行囊,背井离乡,跟随不断退却和迁移的大学,奔波流浪。丰子恺就是这流动大军中的一员。空袭、废墟、穷困、生离死别……也是其日记所
生命是远离的过程  那天肠镜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我没有哭,你却一个人站在太阳底下,号啕着给你的大姐——我远在美国的女儿打电话。通完电话之后,你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然后将头埋在膝盖间,宽厚的肩膀不停地颤抖……10分钟后,你擦干眼泪走向我:“妈……”我知道你决定坚强面对的,可是,面对“恶性肿瘤晚期”这样的结果,你根本就无法接受。  你扑到我的怀里,死死地搂着我。可是我的心里,反而变得坦然而宁静。我一直
我区实施新课程已有三年,在实施的初期,全体执教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体会最深的是:让学生们都动起来才是新课程的主旋律。  政治新课程强调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重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