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初中体育课程为出发点,以篮球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如何利用趣味化手段构建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新模式展开了分析,介绍了一些趣味化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引领教学、设计游戏化互动、组织多样化活动以及构建标准化竞赛等,以期能够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师组织篮球教学带来新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趣味化实践;策略研究
一、引言
篮球作为一种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有助于培养运动者的肢体协调、身体平衡能力以及基础的运动能力,有着强身健体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于学生来说,以团队形式参与篮球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其团队责任意识和运动素养。近些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初中体育课程越来越受重视,篮球逐渐成为初中体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何种手段构建全新的篮球教学模式成为诸多初中体育教师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趣味化教学走进师生视野。
二、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现存不足与原因分析
在研究如何落实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学、学习矛盾,不仅影响了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而且限制了趣味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矛盾
首先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现阶段仍旧有一些教师将关注点放在理论教学方面,只讲解关于“如何打篮球”的理论知识,并未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运动机会和练习时间。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的是理论性的篮球知识较为刻板,难以真正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因此,构建趣味化教学模式,应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间的矛盾。
(二)传统理念与趣味模式的矛盾
其次就是传统理念与趣味模式之间的矛盾冲突。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是较为传统的,他们认为课堂就应该有课堂的样子,是严肃的,而不是充满欢声笑语、玩玩闹闹的。这种刻板思想和对趣味模式的错误认识,限制了教师在构建趣味篮球课堂时的行为和选择,也就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趣味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转换思想,加强对趣味手段的灵活选择和创新运用。
三、初中体育篮球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多媒体引领,增添理论学习的趣味
构建趣味化初中篮球教学模式,离不开有效理论教学的支持。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篮球运动理论,才能更好地参与实践并提升自我。传统的刻板化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球学习积极性,对上述目标的实现大为不利[1]。因此,教师需要寻找能够为理论教学增添乐趣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知识、直观呈现信息的功能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讲解“投篮”理论运动技巧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先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器播放标准的投篮视频,通过视频中的运动展示基本的“投篮”动作: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且不触球,手指触球托球的后下部,手腕后屈成90°,让球的重心落在中指和食指之间等。让学生对视频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鼓励他们在观察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发现的动作技巧。教师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可以播放一些与之相对应的动感音乐,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课堂中。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听教师说“应该怎样做”,而是主动发现“投篮”动作要领并积极将其表达出来,还可以自由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是如何理解“投篮”动作的,整体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在讲解运动规则时,教师也可以采取该方法,播放篮球赛事中的违规视频片段,鼓励他们对“裁判为什么会这样判定?运动员哪里违规了?”展开思考和表达。如此,趣味呈现规则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从而在实践中学会遵守规则。
(二)游戏化互动,增强学生练习的趣味性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第二步,就是带领学生围绕“如何运动”进行互动[2]。通过互动和简单的、小幅度的动作练习,学生能够加强对篮球运动理论的理解,铺垫良好的独立实践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构建趣味化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手段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讲解“运球”的动作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游戏化互动内容。教师先向学生发布“准备”“运球,动”“停”等口令,让学生想象自己手中拿着篮球,面前是其他对手,跟随口令做出运球的基本动作。在学生通过该“模拟互动”理解动作要领,明确“眼睛平视前方,在运球时应保持中心稳且低”的基本操作之后,设计难度更大、趣味性更强的游戏互动活动。如设计“S”型弯道,并在弯道中设计多种障碍,为学生布置“安全运球过弯道”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弯道运球避开障碍。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障碍”,进入弯道干扰他们,比如做出虚假的“抢球”动作,让学生躲开自己。在教师有意识地干扰互动中,学生不断加强对篮球的控制,运球能力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教师的干扰互动影响下,学生在发现教师之后就及时做出躲避反应,迅速改变运球的方向,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变向运球能力,提高在真正的竞赛场上应付对手的能力。再者,在训练学生“胯下运球”“背后运球”“交叉运球”等能力时,教师可采取游戏互动的方法,先让学生自行练习相关动作,再走到他们面前做出同样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干扰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产生不服输的情绪,利用这种反向互动促进学生自主练习能力的提升。
(三)多样化活动,实现趣味篮球训练
如果说上述游戏化互动比较强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那么多样化活动无疑更强调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可以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学生且符合篮球教学基本要求的多样化活动。面对多样、丰富的活动内容,本就希望在体育运动中放松身心的学生自然会更积极地参与篮球活动,同时在多样化活动的支持下感受到籃球运动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运动兴趣[3]。 例如,在讲解“传球”的动作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传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听音传球”,让学生自由选择站位,以“双腿自然分开”的姿势站好。准备一个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教师站在中间处发球,紧接着摇动瓶子制造声音。在教师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传球对象,并按照“双手放于胸前,手腕后屈,眼睛平视前方”的标准姿势进行传球。一旦教师摇动瓶子的声音停止,手中持有篮球的学生就要表演节目。同时,在传球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同学也要表演节目或接受其他惩罚。如此,技巧训练充满了游戏的乐趣,学生更愿意参与,也更容易在趣味参与中通过不断“传球”和“接球”加强对传球力度、接球方式的感知,提升自己与他人在“传球”“接球”方面的配合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跑步传球”的训练活动。模仿“接力跑”的形式,先让学生围绕操场跑道四散站开。以教师站位为起点,以哨声为号令,学生在听到哨声后慢速跑步,教师将篮球传给一名学生,引导他一边向前跑一边将球传给其他同学,直至篮球再传回该名学生手里,活动结束。在这样的“动态传球”活动中,学生的传球难度更大,乐趣更多,参与热情更高,收获也更丰富。
(四)竞赛与合作,落实趣味能力培养
最后,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构建趣味教学模式,还可以适当组织篮球竞赛,為课堂实践增添乐趣,让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参与情绪[4]。
例如,在基本的篮球运动技巧讲解完毕且学生已然熟悉运动方法后,教师可以设计“对抗训练”环节。考虑到标准化竞赛中的男篮和女篮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可以将男生、女生各分两队,引导学生先观看标准赛事运动的视频,以视频中的激烈对抗激发学生的比赛欲望。紧接着,组织比赛,让学生运用之前学习过的运动技巧和规则参与比赛,并按照国际赛事的计分标准为队伍计分,评选输赢。之后,当女生队伍出现能力突出者时,可以尝试创新设计竞赛,将表现突出的女生组织为一队,与男生对抗。这样一来,每个队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都会积极展示自身的运动能力,加强对篮球运动技巧的运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自身运动水平。同时,其他观赛的同学也能受到影响,产生更积极的运动意识,不断进行自主练习并提升自我。
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在竞赛中融入合作理念,改变竞赛的设计方法,促进学生合作参与篮球运动,并在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教学完“防守”的基本站姿和方法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向他们布置“防守”任务,要求他们自行选择防守位置,教师则扮演“进攻”角色,向学生防守的篮筐做出投篮进攻。此时,学生就需要合作防守,在“对抗教师”的过程中感受合作运动的乐趣,提高防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变换进攻方向为活动增加趣味,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观察学生的防守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做出调整。
四、结语
总而言之,篮球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在篮球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构建趣味化教学模式,借助全新趣味模式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更多乐趣,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运动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篮球教学活动时应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趣味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参考文献】
许欣慰,俞承宽.初中篮球教学开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11):118-119.
孙红玲.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6):179-180,183.
孙希虎.刍议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5):179-180,183.
邓洪武.新时期篮球体育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1):90-91.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趣味化实践;策略研究
一、引言
篮球作为一种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有助于培养运动者的肢体协调、身体平衡能力以及基础的运动能力,有着强身健体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于学生来说,以团队形式参与篮球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其团队责任意识和运动素养。近些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初中体育课程越来越受重视,篮球逐渐成为初中体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何种手段构建全新的篮球教学模式成为诸多初中体育教师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趣味化教学走进师生视野。
二、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现存不足与原因分析
在研究如何落实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学、学习矛盾,不仅影响了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而且限制了趣味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矛盾
首先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现阶段仍旧有一些教师将关注点放在理论教学方面,只讲解关于“如何打篮球”的理论知识,并未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运动机会和练习时间。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的是理论性的篮球知识较为刻板,难以真正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因此,构建趣味化教学模式,应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间的矛盾。
(二)传统理念与趣味模式的矛盾
其次就是传统理念与趣味模式之间的矛盾冲突。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是较为传统的,他们认为课堂就应该有课堂的样子,是严肃的,而不是充满欢声笑语、玩玩闹闹的。这种刻板思想和对趣味模式的错误认识,限制了教师在构建趣味篮球课堂时的行为和选择,也就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趣味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转换思想,加强对趣味手段的灵活选择和创新运用。
三、初中体育篮球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多媒体引领,增添理论学习的趣味
构建趣味化初中篮球教学模式,离不开有效理论教学的支持。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篮球运动理论,才能更好地参与实践并提升自我。传统的刻板化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球学习积极性,对上述目标的实现大为不利[1]。因此,教师需要寻找能够为理论教学增添乐趣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知识、直观呈现信息的功能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讲解“投篮”理论运动技巧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先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器播放标准的投篮视频,通过视频中的运动展示基本的“投篮”动作: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且不触球,手指触球托球的后下部,手腕后屈成90°,让球的重心落在中指和食指之间等。让学生对视频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鼓励他们在观察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发现的动作技巧。教师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可以播放一些与之相对应的动感音乐,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课堂中。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听教师说“应该怎样做”,而是主动发现“投篮”动作要领并积极将其表达出来,还可以自由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是如何理解“投篮”动作的,整体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在讲解运动规则时,教师也可以采取该方法,播放篮球赛事中的违规视频片段,鼓励他们对“裁判为什么会这样判定?运动员哪里违规了?”展开思考和表达。如此,趣味呈现规则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从而在实践中学会遵守规则。
(二)游戏化互动,增强学生练习的趣味性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第二步,就是带领学生围绕“如何运动”进行互动[2]。通过互动和简单的、小幅度的动作练习,学生能够加强对篮球运动理论的理解,铺垫良好的独立实践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构建趣味化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手段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讲解“运球”的动作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游戏化互动内容。教师先向学生发布“准备”“运球,动”“停”等口令,让学生想象自己手中拿着篮球,面前是其他对手,跟随口令做出运球的基本动作。在学生通过该“模拟互动”理解动作要领,明确“眼睛平视前方,在运球时应保持中心稳且低”的基本操作之后,设计难度更大、趣味性更强的游戏互动活动。如设计“S”型弯道,并在弯道中设计多种障碍,为学生布置“安全运球过弯道”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弯道运球避开障碍。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障碍”,进入弯道干扰他们,比如做出虚假的“抢球”动作,让学生躲开自己。在教师有意识地干扰互动中,学生不断加强对篮球的控制,运球能力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教师的干扰互动影响下,学生在发现教师之后就及时做出躲避反应,迅速改变运球的方向,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变向运球能力,提高在真正的竞赛场上应付对手的能力。再者,在训练学生“胯下运球”“背后运球”“交叉运球”等能力时,教师可采取游戏互动的方法,先让学生自行练习相关动作,再走到他们面前做出同样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干扰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产生不服输的情绪,利用这种反向互动促进学生自主练习能力的提升。
(三)多样化活动,实现趣味篮球训练
如果说上述游戏化互动比较强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那么多样化活动无疑更强调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可以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学生且符合篮球教学基本要求的多样化活动。面对多样、丰富的活动内容,本就希望在体育运动中放松身心的学生自然会更积极地参与篮球活动,同时在多样化活动的支持下感受到籃球运动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运动兴趣[3]。 例如,在讲解“传球”的动作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传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听音传球”,让学生自由选择站位,以“双腿自然分开”的姿势站好。准备一个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教师站在中间处发球,紧接着摇动瓶子制造声音。在教师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传球对象,并按照“双手放于胸前,手腕后屈,眼睛平视前方”的标准姿势进行传球。一旦教师摇动瓶子的声音停止,手中持有篮球的学生就要表演节目。同时,在传球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同学也要表演节目或接受其他惩罚。如此,技巧训练充满了游戏的乐趣,学生更愿意参与,也更容易在趣味参与中通过不断“传球”和“接球”加强对传球力度、接球方式的感知,提升自己与他人在“传球”“接球”方面的配合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跑步传球”的训练活动。模仿“接力跑”的形式,先让学生围绕操场跑道四散站开。以教师站位为起点,以哨声为号令,学生在听到哨声后慢速跑步,教师将篮球传给一名学生,引导他一边向前跑一边将球传给其他同学,直至篮球再传回该名学生手里,活动结束。在这样的“动态传球”活动中,学生的传球难度更大,乐趣更多,参与热情更高,收获也更丰富。
(四)竞赛与合作,落实趣味能力培养
最后,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构建趣味教学模式,还可以适当组织篮球竞赛,為课堂实践增添乐趣,让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参与情绪[4]。
例如,在基本的篮球运动技巧讲解完毕且学生已然熟悉运动方法后,教师可以设计“对抗训练”环节。考虑到标准化竞赛中的男篮和女篮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可以将男生、女生各分两队,引导学生先观看标准赛事运动的视频,以视频中的激烈对抗激发学生的比赛欲望。紧接着,组织比赛,让学生运用之前学习过的运动技巧和规则参与比赛,并按照国际赛事的计分标准为队伍计分,评选输赢。之后,当女生队伍出现能力突出者时,可以尝试创新设计竞赛,将表现突出的女生组织为一队,与男生对抗。这样一来,每个队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都会积极展示自身的运动能力,加强对篮球运动技巧的运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自身运动水平。同时,其他观赛的同学也能受到影响,产生更积极的运动意识,不断进行自主练习并提升自我。
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在竞赛中融入合作理念,改变竞赛的设计方法,促进学生合作参与篮球运动,并在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教学完“防守”的基本站姿和方法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向他们布置“防守”任务,要求他们自行选择防守位置,教师则扮演“进攻”角色,向学生防守的篮筐做出投篮进攻。此时,学生就需要合作防守,在“对抗教师”的过程中感受合作运动的乐趣,提高防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变换进攻方向为活动增加趣味,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观察学生的防守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做出调整。
四、结语
总而言之,篮球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在篮球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构建趣味化教学模式,借助全新趣味模式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更多乐趣,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运动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篮球教学活动时应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趣味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参考文献】
许欣慰,俞承宽.初中篮球教学开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11):118-119.
孙红玲.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6):179-180,183.
孙希虎.刍议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5):179-180,183.
邓洪武.新时期篮球体育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