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想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建筑单位需要不断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整理和存储,也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日臻成熟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从现状来看,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工程管理相关流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社会经济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也进而推动工程管理项目不断地与时俱进,工程管理也开始倾向电子信息技术在该领域中的试水。目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工程管理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掌握专业技术,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种种优势,不断促进工程管理的健康发展,为企业精简成本,提高效率,并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1.1推动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我国建筑业早期发展阶段,由于管理理念滞后,加之受到信息传播方式的限制,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较为粗放,无法保障管理信息的时效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易出现纰漏,无法为具体施工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信息支持,限制了施工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各建筑企业提高对BIM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依托计算机系统与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共享,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建筑项目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辅助人工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文件编制等管理任务,是构建现代化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1.2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质量是建设项目需要予以考虑的首要指标,其不仅关乎使用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建设企业的信誉。在一些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管理的薄弱,常常导致施工水平的参差不齐,甚至造成施工做法的不规范、不合格,由此引发建筑整体的质量受损。究其根本,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从主观上来看主要依赖于建设单位、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客观来看则需要有可靠的技术水平、管理体系支撑。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管理,信息技术的参与有利于实现对各个关键节点的精准控制、细节调控,能够帮助技术人员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以此将施工过程把控在可靠的状态下,降低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在工程管理的前期规划中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模拟,能够测算出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提高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建立模型,模拟施工建设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对每个员工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取消不必要的环节,节省成本。比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可以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规划和计算,并根据用量进行建筑材料的购入。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经济效益。
2.2BIM与RFID技术
RFID作为物联网的一项关键技术,具备良好的数据采集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采集工程信息,并在已完成的建筑构件和机械器具上贴设RFID标签,对其进行实时进度跟踪。RFID与BIM技术的组合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互补效果,RFID技术负责持续对实时施工信息进行采集,再将所采集信息上传至BIM数据库,在三维可视化模型中表现并修正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增强信息空间与现实物理世界中构件间的关联系数,为施工进度管理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2.3加快信息管理软件研发
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管理软件的支持,因此建设企业在管理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管理软件的革新迭代,适应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需求。目前我国在管理工作中所用的软件大多属于国外研发,其与我国建设规范要求、工程环境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往往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这就对软件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的要求,在信息技术逐步推广的同时应同步加快信息管理软件研发,制定与我国建设情况相符的软件支持。
2.4对施工安全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建筑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施工活动,确保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合理。在工程项目进行时,安全质量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质量检测标准、竣工验收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和效率,便于施工和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其中,加强各施工环节之间的联系。除了工程质量问题以外,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人员安全、施工安全等,定期开展安全责任意识培训工作,传统工作开展形式主要为将施工和管理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会议讨论。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利用微信、QQ等形式开展线上会议,也可以制作PPT,讲解以往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每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心中,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3.1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在建筑信息化施工管理背景下,通过对各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管理方式的限制,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及效率。部分管理人员尚未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化素养,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也沒有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工具及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流程,致使技术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企业应提高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以信息化系统与相关软件工具的操作流程、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培训工作,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素养,熟练掌握ArchiCAD、Revit、CATIA等核心建模软件。
3.2贯穿施工项目全周期
目前,信息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在应用的范围上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来说,目前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主要集中于施工质量的管理,而且对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却较为欠缺;且主要集中在施工过程中,而对于施工前准备和施工后养护的管理却相对较少。这就导致管理工作的作用效果相对较为局限,无法很好地平衡项目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实际管理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考虑周全,对项目全周期内的各个指标作出明确的规定。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推动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加强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的联系,要对施工流程、施工进度、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工程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管理,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敏,刘鹏.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30.
[2]刘龙,刘燕.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20.
[3]熊厚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02):122.
[4]吴菜芳.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居业,2019(10):87+91.
[5]邱玮琳,伍琳.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价值与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352.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日臻成熟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从现状来看,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工程管理相关流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社会经济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也进而推动工程管理项目不断地与时俱进,工程管理也开始倾向电子信息技术在该领域中的试水。目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工程管理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掌握专业技术,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种种优势,不断促进工程管理的健康发展,为企业精简成本,提高效率,并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1.1推动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我国建筑业早期发展阶段,由于管理理念滞后,加之受到信息传播方式的限制,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较为粗放,无法保障管理信息的时效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易出现纰漏,无法为具体施工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信息支持,限制了施工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各建筑企业提高对BIM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依托计算机系统与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共享,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建筑项目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辅助人工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文件编制等管理任务,是构建现代化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1.2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质量是建设项目需要予以考虑的首要指标,其不仅关乎使用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建设企业的信誉。在一些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管理的薄弱,常常导致施工水平的参差不齐,甚至造成施工做法的不规范、不合格,由此引发建筑整体的质量受损。究其根本,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从主观上来看主要依赖于建设单位、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客观来看则需要有可靠的技术水平、管理体系支撑。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管理,信息技术的参与有利于实现对各个关键节点的精准控制、细节调控,能够帮助技术人员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以此将施工过程把控在可靠的状态下,降低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在工程管理的前期规划中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模拟,能够测算出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提高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建立模型,模拟施工建设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对每个员工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取消不必要的环节,节省成本。比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可以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规划和计算,并根据用量进行建筑材料的购入。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经济效益。
2.2BIM与RFID技术
RFID作为物联网的一项关键技术,具备良好的数据采集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采集工程信息,并在已完成的建筑构件和机械器具上贴设RFID标签,对其进行实时进度跟踪。RFID与BIM技术的组合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互补效果,RFID技术负责持续对实时施工信息进行采集,再将所采集信息上传至BIM数据库,在三维可视化模型中表现并修正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增强信息空间与现实物理世界中构件间的关联系数,为施工进度管理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2.3加快信息管理软件研发
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管理软件的支持,因此建设企业在管理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管理软件的革新迭代,适应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需求。目前我国在管理工作中所用的软件大多属于国外研发,其与我国建设规范要求、工程环境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往往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这就对软件提出了更具实用性的要求,在信息技术逐步推广的同时应同步加快信息管理软件研发,制定与我国建设情况相符的软件支持。
2.4对施工安全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建筑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施工活动,确保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合理。在工程项目进行时,安全质量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质量检测标准、竣工验收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和效率,便于施工和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其中,加强各施工环节之间的联系。除了工程质量问题以外,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人员安全、施工安全等,定期开展安全责任意识培训工作,传统工作开展形式主要为将施工和管理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会议讨论。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利用微信、QQ等形式开展线上会议,也可以制作PPT,讲解以往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每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心中,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3.1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在建筑信息化施工管理背景下,通过对各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管理方式的限制,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及效率。部分管理人员尚未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化素养,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也沒有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工具及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流程,致使技术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企业应提高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以信息化系统与相关软件工具的操作流程、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培训工作,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素养,熟练掌握ArchiCAD、Revit、CATIA等核心建模软件。
3.2贯穿施工项目全周期
目前,信息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在应用的范围上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来说,目前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主要集中于施工质量的管理,而且对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却较为欠缺;且主要集中在施工过程中,而对于施工前准备和施工后养护的管理却相对较少。这就导致管理工作的作用效果相对较为局限,无法很好地平衡项目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实际管理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考虑周全,对项目全周期内的各个指标作出明确的规定。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推动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加强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的联系,要对施工流程、施工进度、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工程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管理,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敏,刘鹏.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30.
[2]刘龙,刘燕.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20.
[3]熊厚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02):122.
[4]吴菜芳.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居业,2019(10):87+91.
[5]邱玮琳,伍琳.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价值与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