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的升旗仪式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weiaip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晚报记者黄豫光跟随驴友骑行到黄泥湾,在一个农家小院前停了下来。他注意到,小院外面树了一根高高的旗杆,顶端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
  小院的主人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
  老黄对老大爷说,这里既然挂着国旗,就应该是单位吧,但我看这里不像单位,所以我停下来问问情况。
  老大爷说,你说的不错,这里并不是什么单位,是我的家。
  那么,老黄斟酌了一下,迟疑地问,您家门口为什么要挂国旗呢?
  老大爷反问,难道不允许吗?
  不是不允许,我是觉得好奇。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吧?
  说来话长,三言两语也跟你说不清楚。你不是还要赶路吗?你的同伴都走得不见踪影儿了。
  老黄掏出手机,拨通了同伴电话之后说,你们别等我了,我想在这里做个采访,完了自己回去。收了手机,老黄对老大爷说,我不赶路了,想陪您聊聊天。
  老大爷说,那就进屋坐吧。我泡壶茶,咱俩慢慢聊。
  老黄跟在老大爷身后进了屋,在桌子前坐下。老大爷拿出茶壶,沏上茶,倒在两个茶杯里,递一杯给老黄,自己也在桌子旁边坐下来。茶水飘散出淡淡的清香和水汽,弥漫在两个人中间。老黄啜了一口茶,感觉茶水虽有些苦涩,但口鼻生香。这种茶应该是农村人自己采摘自己炒制的粗茶,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绝对是绿色食品。老大爷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位老大爷名叫王宝柱,有一手好厨艺。年轻的时候,响应县政府号召,跟随劳务输出建筑队,陆续到亚非一些国家务工,给建筑队做饭。后来年龄大了,才安心在家养老。儿子和儿媳在竹园镇开饭馆,老伴儿去照看孙子,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不是不想去给儿子打下手,而是他每天早晨要在家门口升国旗,所以就坚持留在了农村。最后那次回国的时候,他在北京下了飞机,专程去天安门广场看了一次升国旗仪式,看得他热泪盈眶。他当即在北京买了一面国旗带回黄泥湾。回来的当天,他就去自留山上砍了一棵高大溜直的杉树,剁去树枝,刮掉树皮,用砂纸将树干打磨得圆润光滑,固定在院子外面。这就是他的旗杆。在杉树的顶端,用尼龙绳挽个活结,在下面一拉绳子,国旗就能顺顺当当升上去。自从那天早上六点钟他一个人升了国旗,这十多年来,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风霜,他从未间断过。为了升国旗,他哪儿也不去了,每天只有升了国旗,他才觉得踏实,整个人浑身就有劲儿了。他也记不清更换了多少根尼龙绳,更换了多少面国旗,只记得,每天早晨六点钟,他要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升国旗。
  王大爷最后说,一个人只有到了外国,才会强烈感觉到自己是中国人。有时候特别想家,有时候受了外国人欺侮,我就到中国驻外大使馆去看国旗。虽然我从没进过大使馆,更没向大使馆求助过,但大使馆门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国外那么多年,国旗在我心里比什么都亲切。这也是你问我为什么要在家门口升国旗的原因。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聊到了太阳西沉。满天的晚霞笼罩着整个村庄。王大爷站起来说,我得去收国旗了。老黄看着他解下旗杆上的绳子,轻轻拉动着,国旗徐徐降了下来。王大爷将国旗叠好,抱在怀里,进了屋。
  老黄说,大爷,我能不能在您家借宿一晚?明天早上,我想看您升国旗。
  王大爷说,只要你不嫌我们农村条件不好,没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老黄还沉浸在梦乡里,就被王大爷唤醒了。王大爷说,你不是要看我升国旗吗?
  老黃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来了。东部山顶上霞光万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随着一阵激越的国歌声起,王大爷手脚麻利地在绳子的一端挂上国旗,轻轻一抖,国旗迎风展开,他慢慢拉动绳子的另一端,国旗冉冉升起来。当国旗在旗杆顶端高高飘扬时,鲜红的太阳出现在了东部山顶上,国歌声戛然而止。
  王大爷说,升旗仪式需要连续播放三遍国歌,总共2分零7秒。我现在升旗,可以做到分秒不差。
  一直不停按着相机快门的老黄此时忘记了拍照,注视着在晨曦中迎风招展的国旗,注视着一脸庄严的王大爷行着注目礼。他暗自给自己的这组新闻图片取好了名字,叫《深山里,一位老汉的升旗仪式》。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
其他文献
黑娃的出现吓得柳老板着实不轻。  黑娃两年前被日本人丢进了城南的死人堆,也就是说他现在应该是个死人才对。  柳老板的眼皮使劲儿跳,护着烛焰的手抖得厉害,挡不住风,烛焰乱窜,他说:“天爷,你是下凡来的吧?”  黑娃笑笑,没接话。  两年前的冬天,朔风凛冽,天还没打亮影儿。城东头柳家班老板柳如风一打开大门,一个黑影重重压到他的怀里,柳老板锐声叫过来几个正练功的徒弟,扶着黑影进了堂屋。  移过灯来,柳老
期刊
坷垃爷吸溜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面糊糊,在村头那棵百年老榆树下对村人吹嘘,我是汾阳村里头最富有的人!  有人觑了觑坷垃爷豁了好几个口子的粗瓷碗,笑得差点儿喷了饭粒,但一见坷垃爷那张黢黑古板的大长脸,赶忙儿连饭带话一古脑咽回去了。  儿子莜麦一边拿舌头溜圈儿来回舔碗沿上残留的面糊糊,一边翻着白眼珠戗老子,躺在地上称狠,也不怕乡党们笑话!  怕爷儿俩起了冲突,村人纷纷起身,逃也似的各自回家了。  莜麦又拿
期刊
不知哪个缺德鬼把路上的窨井盖给偷走了一个。天将黑未黑,路灯还未亮起,一个急着赶路的年轻人掉进了窨井里。  年轻人没有摔死,只是晕了过去。醒来后,他掏出手机打电话求救。“不用费劲了,这里没信号。”黑暗中一个人向他走来,“欢迎来到地下城!”年轻人借着手机的亮光,看清了来人的模样:长发,长须,身材消瘦,脸有些浮肿。  年轻人大骇,转身就跑。没跑多远,一个像雕塑一样的东西向他点头致意,竟是一个人!他像见了
期刊
赵泊慌乱地收拾着瓷器,上品一一装箱入窖,只留一般的摆在柜面上。  日本兵在县城闹得凶,光临古董店者寥寥。赵泊三代经营古董,常有京津藏家来访。在古董收藏圈里,赵泊有两个亮点:一个是,眼一扫古董,便知真假;另一个是,嘴一沾酒,不醉不休。收藏圈子曾疯传一件事,说赵泊古董店的镇店之宝是一件宋瓷。到底是盘子是碗,谁都没见,也说不清。赵泊更是守口如瓶,即使醉如烂泥,也不吐半个字。赵泊也有一个小毛病,就是爱吹牛
期刊
枪声和爆炸声忽然停了,山上山下顿时一片寂静。刚刚还是枪声大作的战场,瞬间又变回了人迹罕至的山野。怒吼的北风狂暴地刮过,茫茫林海又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哮声,浓浓的硝烟快速消散了。  不是战斗结束了,而是抗联官兵陷入了绝境——弹尽粮绝。山下的日军讨伐队一时不明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趁着难得的空隙,战士们趴在皑皑积雪上,慢慢爬到了连长的周围。连长从怀里取出仅有的两颗手榴弹,低声说:“最后的时刻到了。”战士们谁
期刊
枯桃妈带着弟弟小勇和枯桃来周家堡那天是四八年的小年,投奔的是周老财家的长工根生。当时根生正在忙着准备辞灶用的贡品,见到表姐一家十分惊讶。枯桃妈哭丧着脸,抱着枯桃站在周家大门外的石狮子旁,仰望着台阶上的根生。  “姐夫哪去了?”根生疑惑地问。  “走了,有人要抓他,学校出面也保不住,让我来找你。”  根生想了想,说:“你们先在这儿等下,我去去就来。”  根生去见周老财,说了表姐前来投亲的事。年轻的周
期刊
老家緊靠渤海湾,沿岸是大片盐碱滩。大大小小的盐场星罗棋布,堆满白花花的盐垛。盐东们只须运出去,便换回白花花的大洋。  运盐自然离不开车行。当时,曾祖父开了一家永安盛车行。据说,马车近五十辆,骡马百余匹,还雇着上百个车把式和装卸工。  车行有个规矩,到盐场装满盐包,盐商先付一半运费。待安全运达,再付剩余的运费。有时,盐包运到烟台或青岛码头,装船运走。返程时,车队再给一些货商拉回一些洋货,什么洋布、洋
期刊
永安城官阜橋,旧时是一处码头,从这里坐船出向阳湖,入长江直达汉口。码头旁边有一座木廊桥,连接东西两条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素有官阜桥小汉口之称。  小汉口有三杰,一杰东街“足下”修鞋铺的修鞋匠黄三,二杰官阜武馆的陈教头,三杰西街刘一笼包子店的老板刘一笼。  刘一笼做的汤包,馅挑的是猪前夹精瘦肉,剁细了,加上香葱、胡椒等佐料搅拌而成,面粉是小石磨磨出来的,用老面发酵,麦香浓郁,汤包个大,皮薄,肉厚
期刊
大清早,太阳刚刚升起,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麦秸垛上有潮润的水汽,草尖上挂着细碎的露珠。偶尔能听见一声绵长的牛叫,或者几声清脆的画眉叫,间或有风箱发出慵懒的“咚——啪——”声。  刚刚经历过忙碌的秋收秋种,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种带着凉意的闲适和静默中。打破这种宁静的是武他娘。  有人刚端上酸滚水,有人已经吃完上了崖头,蹲在碌碡上吸烟。武他娘忽闪着袄襟从后沟一路出来,站到场院边那块小高地上,手掌在屁股上一
期刊
赵无恤是晋国大夫赵鞅的小儿子。他有事无事,总会拿出那块竹简,默诵着上面的那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生仁以成仁。  那几句有关为人处事的训诫的话,赵无恤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可他还是带在身上,每天朗诵几遍,每次读了之后,都有新的思考,新的收获。  那天,父亲把他和大哥赵伯鲁叫到跟前,每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