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民画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long_liu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民画是我国特有的绘画种类,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是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民间艺术。上海金山农民画与陕西户县农民画、山东日照农民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农民画”,它们在艺术风格上各有魅力,广受老百姓喜爱。在肯定了农民画的艺术价值之后,以金山农民画为例,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民画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和喜爱的原因,探讨其艺术特征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从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挖掘其深刻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金山农民画;美学内涵;艺术内容;艺术形式
  民间艺术是一种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的普通老百姓所创造的艺术,它更加靠近群众,更加贴近生活,与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一起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成为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华夏人民美好向往的文化符号。金山农民画作为一种现代民间艺术,跨越了“文革”、改革开放等重要时期,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审美意义上,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对中国农民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它以独创的艺术风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彰显着华夏美学的艺术思想和国人的文艺心理,体现了民族性格和审美特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人们对于金山农民画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局限于对其艺术性分析以及具体角度的个案研究,缺乏对其蕴含的美学内容的探讨。而既然肯定了农民画的审美价值,就更应该站在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蕴含的美学思想与观念,从而更好地解释其外现的艺术特色与风格,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一受老百姓青睐的艺术形式。本文将以金山农民画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民画这种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美学思想与观念,从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分析金山农民画所蕴含的美学内涵。
  一、金山农民画在内容上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
  (一)金山农民画在题材内容中的美学观
  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金山,位于上海西南郊,杭州湾畔,河网交织,风景秀丽,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长期以来,金山农民在这里生活劳作,过着纯净、质朴的乡村生活。直到今天,尽管这个地方处于上海,但仍然保持着最淳朴的民风。正因为如此,乡村生活就成为创作的源头,为金山农民画开辟了巨大的空间。金山农民画的题材极为丰富,主题也多种多样,除了表现织布纺纱、播种、丰收等农民日常生活场景,还会表现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趣事,以及体现民间风俗人情的热闹节日,使金山农民画在内容题材上具有显著的民间特色。
  金山农民画“画自己的生活”,这体现出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最根本的创作原则与思想,那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艺术创作与我们所处的世界密不可分。早在《易传》中,就有“观物取象”的思想,由于《易》象与审美形象有相通之处,所以这个命题接触到了艺术的本源以及艺术创造等问题,在美学史上的影响很大,而“观物取象”也被当作艺术创作的法则。在之后的唐五代书画美学中,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强调了绘画艺术来源于大自然。在宋元书画美学中,郭熙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是对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命题的丰富和发展。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美学家都提出过类似的思想,都强调艺术和生活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例如清代画家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蒙养”与“生活”的主张,以及刘熙载“肇于自然”与“造乎自然”的命题,也无不体现出这种思想。
  综上,可以看出,“生活是艺术的源头”这一艺术思想早已贯穿我国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史中,它成为艺术创作的根本法则。而在农民画当中,这种美学思想更加凸显。以金山农民画为例,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生活,在那些直接反映农民日常生活的作品中,伴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洋溢着乡村生活快乐安详的气氛。它既没有我国文人画传统中的诗情,也没有任何超凡脱俗的表现,是典型的入世之作,如曹金英的《满月》、张美玲的《做团子》、陆永忠的《播春》等,都是对农民日常生活的描绘,这样的作品数不胜数。
  (二)农民画的地域性所体现出的美学内容
  农民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农民画风格迥异。作为同一画种,虽然在造型、色彩、技法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农民画的艺术风格也有所差别,这一特征在题材内容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中,梁启超也提出了这一问题,即地理环境对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的作用的问题。他认为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人的想象力,从而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作用。他还认为,不同的自然景物影响一个朝代的审美风貌,也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产生不同的意象与风格。农民画的地域性特征,正体现了这一点。
  上海金山农民画地处江南水乡,白墙黑瓦的建筑、水网交织的地貌,这一切都为金山农民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怀明富的《古镇清流》、朱素珍的《乡村游》等作品,都从侧面展现出了江南水乡的动人风光。而陕西户县农民画,有着西北地区独有的地理风貌,一望无际的平原、豪迈质朴的风土人情,使得户县农民画拥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潘晓玲的《高原人家》,描绘了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抒发了对家乡土地的热爱,洋溢着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和豪迈。山东日照农民画,由于濒临大海,并且具有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所以绘画题材很多都与海洋和乡村生活有关。宋全国的《晒粮》,描绘的是农民翻晒粮食的场面,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吕相林的作品《敬海》《闹海》,还将民间的传说故事作为题材,体现了日照农民对海洋神灵的崇拜,侧面反映出日照农民画的地域特征[1]。
  由此来看,艺术的创作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出的艺术作品也有其很强的地域性与独特性。早在宋元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就体现出了这一点。北宋时,李成、关仝、范宽是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们所处的地区不同,因此绘画风格也截然不同。“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和范宽的雄杰,代表了宋初山水画的三种风格。”[2]这三种不同的风格,主要来自于他们对自己熟悉的自然地区的环境描写。关仝身处长安,所以他的山水画多表现关陕一带山川的雄伟峭拔;李成身处营丘,因此他的山水画多画郊野平远辽阔之景;范宽身处华原,因此他画的山水端庄伟岸。由此看出,自然地理环境对艺术的创作影响很大,不同风格内容表现了地域性自然景色的差别。   二、金山农民画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
  (一)造型之“朴”与“拙”
  金山农民画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朴、古拙。画家在进行创作时,舍弃了对象精细的外在形象,将所描绘的人物、动物、花草等实景从外到内进行简化,舍弃了描绘对象的诸多细节,用精练的艺术语言突出其主要特征。农民画的这种绘画方式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学院派绘画,原因与创作主体——农民是分不开的。这些农民画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细节刻画方面有所欠缺,他们对事物的描绘都源于自己内心的认知,因此,在造型刻画上,形成了一种最为直观与简约的表现形式,在曹秀文的《春意》中,无论是远处的房屋、近处的草地还是中间的树木,都进行了抽象概括。作为主体的树木,被概括成了一团团圆形树冠和一根枝干,草地和山峦也只用简单的曲线来描绘。
  金山农民画虽然造型简朴、古拙,但却朴中见雅、拙中藏巧,以最简明的造型表达出最深厚的意蕴,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种独特的造型风格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与喜爱,是因为在我国美学史中,“朴”与“拙”是一个贯穿古今的重要美学范畴,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创作者与欣赏者,对人们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朴”最初由老子提出,是道家的美学范畴,是对原始混沌的形容。老子认为“大巧若拙”,美是未经人工雕琢的、表现自然本性的,这也源于他崇尚自然无为而反对人为的哲学观。他所说的“拙”,成为后代艺术家竭力追求的一种审美风格,历史上很多思想家也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如韩非主张的“君子取情而去其貌”、《淮南子》主张的“白玉不琢,美珠不文”等[3]。美学家刘熙载也论述了艺术创作中“天”“人”的关系,即自然——人工——自然的三段式,主张“天然去雕饰”“出色而本色”,强调简单古拙的创作方式,即“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综上,“朴”与“拙”的美学思想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艺术实践之中,彰显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在金山农民画中,既有艺术形式上的朴拙之美,又有技巧上的自然天成,表现出对质朴与本色的追求。金山农民画这种“朴”与“拙”的美学内涵,使它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广受老百姓的热爱。
  (二)色彩之想象与童心
  在我们欣赏金山农民画时,通常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它明快亮丽的色彩,乍一看有点像儿童画,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画作的特点之一。金山农民画用色大胆、夸张,不被现实世界中的固有色彩所束缚,而是根据自身的情感需要以及审美习惯用色,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画家的个人习惯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在色彩运用上也各不相同,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例如农民画家陶林平,他笔下的雪是红色的,他说:“玩雪的时候,天虽然非常冷,但心里是热乎乎的。我想把这种感受画出来,可是开始受自然色调的影响,画来改去还是冷冰冰的,不是那种味道。后来我把雪改成朱红色,那种热烈欢快的气氛出来了,这才像我要表达的生活。”[4]由此看出,金山农民画在色彩运用上靠的是丰富的情感以及大胆的想象,在这些作品中,鸭子是五彩斑斓的、建筑是花花绿绿的,传达出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现出儿童似的天真烂漫。
  金山农民画所体现出的想象力与童趣,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中重要的美学思想。老庄提出“象罔”的命题,是意境说的最早源头,其中也包含想象的意味。儒家哲学中也有想象这一美学范畴,最早与文艺中的“比兴”有关系。最早的“比兴”不是出于审美动机,而是出于巫术、宗教的原因,是一种集体思想感情的特定表现形式,后来才日益转化为情感客观化的一般普遍感受——想象规律。想象的发展还经历了“比德”的阶段,山水风景成为一般的自然物象被人们所感受和想象。后来有了自然与人相同一的情感性的想象真实,出现了“意境”。这也是从集体意识层到个体意识层再到集体无意识层的进展,是想象作为美学范畴的成熟。无论是原始的“兴”的朦胧想象、“比德”的概念性想象,还是个性的情感性想象,想象在审美情理结构的塑造中,都具有突出位置[5]。在金山农民画中,各种缤纷的色彩在想象中驰骋,它们远非写实,却通过想象的真实,抒发着动人的情感。
  金山农民画在色彩运用上表现出的童心,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创作思想。李贽的“童心说”就强调创作者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把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之后汤显祖的“唯情说”、公安派的“性灵说”,都与李贽的“童心说”涵义相通,都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要突破传统,持有童真,大胆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古代的青铜器,虽然具有神秘狞厉的风格,但它之所以美,除了因为它有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还因为其充斥着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汉代的陶俑也如此,其轮廓简单,姿态夸张,表情丰富,朴素与童真背后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是后代艺术难以企及的。综上,金山农民画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心,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三)构图之和谐与圆满
  金山农民画在构图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充实饱满,几乎不留白,这与我国艺术创作讲究和谐与圆满的美学心理相联系。如同户县农民画馆雒馆长说:“农民画……构图上画得比较满。为什么呢?他在种地的时候,每一块都要种到,不让一块地闲下来。他画画的时候也不让一块纸闲下来。”因此,在金山农民画的创作中,即便主体对象没有占满整个画面,农民画家也会在剩余部分增添一些物象或者装饰,将整个画面填得满满当当。曹金英的《鱼塘》,描绘了农民在鱼塘喂鱼的场景,整个画面构图饱满、星罗密布,几乎不留空隙,给人一种丰富圆满的感受。还有一些作品,即便没有密密麻麻的场景,但是描绘的对象大而疏,这也是另一种饱满。张新英的《擀面》,画面中只有一个正在擀面的妇女,但却充斥了整幅作品,简约的线条和巨大的色块,也给人一种充实之感。
  金山农民画的构图特点,体现了人们追求和谐与圆满的民族心理与美学观念。早在孔子就提出了“和”的审美观念,他认为艺术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美”与“善”必须统一起来,“和”就是美与善的统一。而农民画中体现出的“圆满”,也是美与善的结合,这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密切联系,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审美心理。我国很多民间艺术都追求“圆满”,如剪纸、刺绣,无论是在构图方面,还是在寓意方面,都追求大团圆。还有一些艺术作品,在主题内容上,往往追求一个圆满的寓意,比如很多戏剧与小说,都以大团圆为结局,这也满足了人们心里对美满的向往与热爱。综上,金山农民画满足了中国人求和、求满的审美心理,遵循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审美法则,表现出华夏艺术深刻的美学内涵。
  三、结语
  农民画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扎根于民间,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它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本性,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着华夏美学的永恒魅力。如今,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变多,各種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今天,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应该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艺术性,还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特有的文艺心理。因此,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使中国传统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珊珊.日照农民画艺术特征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9.
  [2]童书业.唐宋绘画丛谈[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48.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4.
  [4]郑土有.金山农民画的审美启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6-81.
  [5]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54.
  作者简介:张妮,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我国现实题材剧的子类型之一,国产都市剧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的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大众都市生活的电视剧。近年来,随着现实题材剧的风行,国产都市劇的数量也急剧增多,在这些都市剧中剧集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呈现出了伪现实主义倾向,造成了“悬浮剧”的出现。“悬浮剧”无论从剧本还是场景布置上都显示出一种脱离现实的漂浮感。“悬浮剧”产生的原因既有制作方“工匠精神”的缺失,又有电视剧市
期刊
摘 要:中国戏剧的悲剧意识以其自身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等因素发展出迥异于西方悲剧的戏剧美感。《东海黄公》作为中国最早具备故事性的戏剧雏形,对于其故事性中“悲、喜”性的争议一直不断。以《东海黄公》为例,从角抵戏的流变过程、历史背景,来分析其悲剧冲突及其悲剧人物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探究其悲剧美学价值。  关键词:角抵戏;东海黄公;悲剧性;喜剧性  传统戏曲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古典悲
期刊
摘 要:针对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围绕主持人的话题,进行传播学的分析,指出了其中蕴含的仪式感与真实性的美学博弈,如果说大赛要“好看”的话,那么仪式感就是其中的充分条件,如果说主持人要“可信”的话,那么真实性更是其中的必要条件,追问了为什么要举办大赛的动机,探究了哪个是大赛主角的纠结,还反思了如何定位大赛性质的意义,说明主持人大赛不仅是“好看”的,而且大赛主持人必须是“可信”的。  
期刊
摘 要:《敦煌变文集》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史料,同时又是唐五代时期古白话文语言的代表性文献。作为敦煌话本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韩擒虎话本》过渡性和口语性的特点,使它成为研究词汇的理想语料。唐五代时期宗教盛行,敦煌话本词语面貌也深受外来文化影响。挑选“天使”“方便”两个古今异义有明显转移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浅探宗教影响下敦煌变文的词语面貌。  关键词:《韩擒虎话本》;古今异义;敦
期刊
摘 要:克劳德·洛兰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被认为是风景画最大宗师,开创了理想风景画的新视野,在欧洲风景画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英国的风景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克劳德·洛兰的画作中,常看到巨大的树木出现在画面的两侧边缘,整个画面在树木的围绕下显得如此和谐、宁静,这种以树木取景框是古典主义绘画的一种表现自然的特征,区别于作为绘画边缘的画框的概念。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在他创作
期刊
摘 要:专业书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创作能力,在今天书法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对古人的书法学习的经验要辩证吸收。专业化的学习背景需要首先辨明基本书学概念之“理”,进而形成相应的学习之“法”,尤其是在书法的基础训练阶段,在明晰笔法的生成之理、知晓笔法与结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后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书法;创作能力;笔法;結体  书法创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的痛苦与煎熬只有亲历者才有
期刊
摘 要:潘知常的《生命美学》《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三部著作赫然写着三个中心词:“生命”“审美”“爱”,共同构成了生命“是什么”“何谓是”“为什么”的生命美学理论逻辑三问,使生命美学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理论体系,呈现出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精神风貌。  关键词:生命美学;逻辑三问;人文关怀  2003年,笔者曾在《生命的宣言与告白——生命美学述评
期刊
摘 要:艺术是有基底的,它源于底层,底层人物所经历的悲与喜是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其中也包含着深厚的艺术底蕴。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底层人物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底层电影制作成本较低,不像传统电影那样过度包装人物角色,表现的是底层人群最真实的窘迫生活,揭露被遮蔽的社会一角。底层电影多采用纪实风格来拍摄,使画面充满真实感,带给观众逼真的生活视听感,这也成为了底层电影的一种特殊符号。  关
期刊
摘 要:周庆云于1920年9月1日在上海组织的“晨风庐琴会”是继1919年8月25日叶希明在苏州组织的“怡园琴会”之后近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琴人雅集,对近代古琴文化艺术的复兴产生了巨大影响。周庆云撰写了《晨风庐琴会记录》,还原了“晨风庐琴会”的历史风貌,其对江苏古琴史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周庆云;晨风庐琴会;江苏古琴史  《吴兴周梦坡先生年谱》中记载:“周氏讳庆云,字景星,一字逢吉,号湘
期刊
摘 要:超现实主义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立足于现代艺术之中,与囿于直白再现的传统艺术不同,超现实主义艺术以隐喻和符号摆脱传统的框架结构,将语言文字表述之外的无法言说、不可描摹的事物暗示出来。超现实主义艺术的隐喻功能也正是因其自身符号的具象特质,成为形而上哲思趋向澄明的言说方式。以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作品中的神秘意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时空、潜意识(梦)、形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