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已经好多年了,而多年的积累下来,它仍然还只是一个概念,其间虽然有过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尝试和实践,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多少结果,也没能给这个概念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这还不重要,关键是这样一个至今都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却在我们的教育领域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学校,从领导到教师,素质教育的概念可以说无处不在,文必称改革,言必谈素质,早已蔚为大观矣。然而在现实中,它仍然只是一件“美丽的外衣”。
这绝非虚言。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互为表里。因为以素质教育之“概念”,根本不可能改变应试教育之“实体”,所以,它只能成为附着在应试教育之上的一件“美丽的外衣”。至于外衣里面穿的是什么,大家只能心知肚明。素质教育出形象,应试教育出政绩,已经成为相得益彰的事了。
从一开始作为一个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到如今成为应试教育的包装物,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皇帝的新装这个老套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如何面对真相比真相本身更为重要。正是因为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正确地面对真相,揭示真相,才让我们在现实中面临更大的尴尬,甚至造成精神和人格上的某种分裂。素质教育四处宣扬,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局面。
教育是培育民族未来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如果上上下下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心照不宣地掩盖或粉饰真相,不愿承认人所共知的现实,不能及时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许多人仍然善长于向别人展示“外衣”,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而许多人又愿意不加分辨或假装糊涂地欣赏别人的“外衣”,这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完美”结合,已成为现实教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一所学校一边要埋头应试,提高升学率,用成绩来表达政绩,一边还要随时准备应对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检查”,要让领导“感到满意”,确实得花一些心思,做一些准备。最具代表性和最能显示素质教育“成果”的,就是音体美课外活动。结果,一段时间内素质教育就变成了吹拉弹唱。不少学校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修成了素质教育彩旗飘飘、应试教育枝繁叶茂的正果。
因此,尽管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维艰,但素质教育的典型却是层出不穷,如果举办一届素质教育展览,一定是硕果累累。而与之相对应,应试教育的势头却越来越强劲,越来越有支配力。面对这样的怪现象,难道我们不应该深思和警醒吗?
对一项政策或主张进行反思是艰难的,因为它可能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就像那些看皇帝新装的大臣,他们并不缺乏眼力,只是缺少勇气。现在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
其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应试能力本身也是一种素质,只是一切以应试为目的,就使得教育偏离了它应有的方向。但它是体制作用的结果,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任何针对个体的校正都是徒劳的。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即便学校愿意减轻学生负担,许多家长也不会同意,他们会想方设法把学校减下来的负担再加上去,不然心里不踏实。体制燃起的熊熊大火烧成了应试教育的沸水,却想用素质教育之勺去“扬汤止沸”,岂能见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只能做做表面文章了。而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只有在改革现行的高考升学体制上多下功夫,釜底抽薪,用目的来改变手段,才有可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现实中所能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独生子女时代家长的高期望值,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已经形成多点的汇聚,给教育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教育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必须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能以牺牲任何个人和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更不能因改革失当而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应该对近年来推行素质教育的状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切实把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中,从根本上改变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升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使素质教育得到实质上而不是口头上的实施,使它不再成为包裹应试教育的的一件“美丽的外衣”。
这绝非虚言。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互为表里。因为以素质教育之“概念”,根本不可能改变应试教育之“实体”,所以,它只能成为附着在应试教育之上的一件“美丽的外衣”。至于外衣里面穿的是什么,大家只能心知肚明。素质教育出形象,应试教育出政绩,已经成为相得益彰的事了。
从一开始作为一个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到如今成为应试教育的包装物,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皇帝的新装这个老套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如何面对真相比真相本身更为重要。正是因为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正确地面对真相,揭示真相,才让我们在现实中面临更大的尴尬,甚至造成精神和人格上的某种分裂。素质教育四处宣扬,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局面。
教育是培育民族未来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如果上上下下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心照不宣地掩盖或粉饰真相,不愿承认人所共知的现实,不能及时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许多人仍然善长于向别人展示“外衣”,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而许多人又愿意不加分辨或假装糊涂地欣赏别人的“外衣”,这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完美”结合,已成为现实教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一所学校一边要埋头应试,提高升学率,用成绩来表达政绩,一边还要随时准备应对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检查”,要让领导“感到满意”,确实得花一些心思,做一些准备。最具代表性和最能显示素质教育“成果”的,就是音体美课外活动。结果,一段时间内素质教育就变成了吹拉弹唱。不少学校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修成了素质教育彩旗飘飘、应试教育枝繁叶茂的正果。
因此,尽管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维艰,但素质教育的典型却是层出不穷,如果举办一届素质教育展览,一定是硕果累累。而与之相对应,应试教育的势头却越来越强劲,越来越有支配力。面对这样的怪现象,难道我们不应该深思和警醒吗?
对一项政策或主张进行反思是艰难的,因为它可能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就像那些看皇帝新装的大臣,他们并不缺乏眼力,只是缺少勇气。现在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
其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应试能力本身也是一种素质,只是一切以应试为目的,就使得教育偏离了它应有的方向。但它是体制作用的结果,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任何针对个体的校正都是徒劳的。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即便学校愿意减轻学生负担,许多家长也不会同意,他们会想方设法把学校减下来的负担再加上去,不然心里不踏实。体制燃起的熊熊大火烧成了应试教育的沸水,却想用素质教育之勺去“扬汤止沸”,岂能见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只能做做表面文章了。而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只有在改革现行的高考升学体制上多下功夫,釜底抽薪,用目的来改变手段,才有可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现实中所能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独生子女时代家长的高期望值,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已经形成多点的汇聚,给教育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教育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必须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能以牺牲任何个人和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更不能因改革失当而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应该对近年来推行素质教育的状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切实把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中,从根本上改变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升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使素质教育得到实质上而不是口头上的实施,使它不再成为包裹应试教育的的一件“美丽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