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等衛生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04-01
1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设置逐渐渐拓宽,护理学、药剂学、康复学、检验学、影像学等相关专业增多并逐步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相关院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逐年提高,多元化的教学改革逐渐渗透到教学中,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都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
尽管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纵观当前卫生事业发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仍不能很好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办学层次不高,办学条件不足
汪庆玲等【1】调查研究37所学校,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办学年限在10年以上的有12所,5~lO年的有23所,5年以内的有2所:学校类别属于综合性大学的6所,高等医科院校3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所,职业技术学院9所;不难看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中,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本科不多。而且很多专科院校是原来中等卫生学校升格改建而成。
由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学校普遍存在办学层次较低,办学条件简陋,实验设备陈旧等情况,对比较明显的是,,学校实验室设备尚可,但临床实习、见习基地环节薄弱,学校附属医院建设乏力,实力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有力的见习场所。
1.2. 专业设置及发展不平衡,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许多专业设置还停留在老的思路上,以传统的护理专业为主,汪庆玲等【1】调查发现,目前高职卫生专业方向集中于普通护理、助产专业和涉外护理3个方向;但将来卫生职业岗位在老年护理方向、重症监护护理方向、、康复治疗方向、口腔医技方向、社区护理方向、幼儿保健护理方向、急救护理方向等呈较高需求状态,目前高职卫生专业在这些方向上设置尚不足。目前这些专业的设备及人才相对短缺,专业设置及发展相对失衡。
1.3.教学模式僵硬,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卫生教育模式多采用普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教材多是本科教材压缩而成,教学安排也多沿袭本科教学设置。实验课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专业操作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能力差。教授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卫生教育,没有职业教育特色,没有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不能适应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所学专业岗位。
1.4. 师资队伍整天实力不强
当前卫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现象为:高学历教师多,年轻教师比例大,年资高的老师临床经验丰富,但学历和科研水平偏低;同时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与临床执业资格的老师比例偏低,即便是拥有“双师”证书,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学校安排专职老师去临床进修时间少,很多年轻老师理论丰富,但临床经验缺乏,不具备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素养。
2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解决策略
2.1 改善办学条件,合理优化资源
首先,学校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特别是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增加更新实验室设备,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其次,学校除了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也要加强和医疗卫生单位合作,学院为其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基地,医疗卫生单元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任务,双方共同开展科研、技术服务。高等卫生职业学院要走产学研结合一体,共同发展的道路。
2.2 调整专业设置,优先发展社会短缺专业人才
陈健尔【2】 进行了卫生人才需求调查,调研结果显示,宁波市卫生服务业及卫生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对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对卫生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先发展社会短缺人才,学院在原有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公共卫生管理、社区护理、婴幼儿保健护理等专业, 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地卫生实际情况,构建服务型卫生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相关产业,逐步完善一些紧缺型专业的设置。
2.3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
优化教学过程,构建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正确处理好素质、知识和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意思意识【3】。
调整与高职特色相适应的课程。强化技能操作,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调整,强化以应用为教学重点【4】。淡化专科教学,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建立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设置医学专业课同时,增设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选修课,培养出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4强化师资培训,建立双师素质教师
鼓励年轻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年轻教师毕业后,用3-5年时间,让年轻教师去附属医院或相关医院进修学习,顶岗实践,积累临床经验,加深理论认识。所有老师需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老师职业能力。鼓励老师承担科研项目,在科研经费和待遇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实现教学科研双丰收,打造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实训实习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旺庆铃,戴鸿英,巫向前等.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中华护理教育[J].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 2011,8(10):438-439.
[2] 陈健尔.构建服务型区域卫生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中华医学教育杂志[J].2007,27(2):26-28
[3] 吴丽文.高职护理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现代护理[J].2006,12 (11):1071-1072
[4] 周国忠,柴诚.高职护理专业定位于课程设置的思考.医学信息[J].2012,25(7): 325-326
【关键词】高等衛生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04-01
1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设置逐渐渐拓宽,护理学、药剂学、康复学、检验学、影像学等相关专业增多并逐步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相关院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逐年提高,多元化的教学改革逐渐渗透到教学中,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都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
尽管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纵观当前卫生事业发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仍不能很好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办学层次不高,办学条件不足
汪庆玲等【1】调查研究37所学校,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办学年限在10年以上的有12所,5~lO年的有23所,5年以内的有2所:学校类别属于综合性大学的6所,高等医科院校3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所,职业技术学院9所;不难看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中,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本科不多。而且很多专科院校是原来中等卫生学校升格改建而成。
由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学校普遍存在办学层次较低,办学条件简陋,实验设备陈旧等情况,对比较明显的是,,学校实验室设备尚可,但临床实习、见习基地环节薄弱,学校附属医院建设乏力,实力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有力的见习场所。
1.2. 专业设置及发展不平衡,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许多专业设置还停留在老的思路上,以传统的护理专业为主,汪庆玲等【1】调查发现,目前高职卫生专业方向集中于普通护理、助产专业和涉外护理3个方向;但将来卫生职业岗位在老年护理方向、重症监护护理方向、、康复治疗方向、口腔医技方向、社区护理方向、幼儿保健护理方向、急救护理方向等呈较高需求状态,目前高职卫生专业在这些方向上设置尚不足。目前这些专业的设备及人才相对短缺,专业设置及发展相对失衡。
1.3.教学模式僵硬,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卫生教育模式多采用普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教材多是本科教材压缩而成,教学安排也多沿袭本科教学设置。实验课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专业操作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能力差。教授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卫生教育,没有职业教育特色,没有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不能适应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所学专业岗位。
1.4. 师资队伍整天实力不强
当前卫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现象为:高学历教师多,年轻教师比例大,年资高的老师临床经验丰富,但学历和科研水平偏低;同时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与临床执业资格的老师比例偏低,即便是拥有“双师”证书,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学校安排专职老师去临床进修时间少,很多年轻老师理论丰富,但临床经验缺乏,不具备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素养。
2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解决策略
2.1 改善办学条件,合理优化资源
首先,学校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特别是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增加更新实验室设备,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其次,学校除了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也要加强和医疗卫生单位合作,学院为其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基地,医疗卫生单元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任务,双方共同开展科研、技术服务。高等卫生职业学院要走产学研结合一体,共同发展的道路。
2.2 调整专业设置,优先发展社会短缺专业人才
陈健尔【2】 进行了卫生人才需求调查,调研结果显示,宁波市卫生服务业及卫生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对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对卫生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先发展社会短缺人才,学院在原有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公共卫生管理、社区护理、婴幼儿保健护理等专业, 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地卫生实际情况,构建服务型卫生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相关产业,逐步完善一些紧缺型专业的设置。
2.3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
优化教学过程,构建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正确处理好素质、知识和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意思意识【3】。
调整与高职特色相适应的课程。强化技能操作,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调整,强化以应用为教学重点【4】。淡化专科教学,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建立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设置医学专业课同时,增设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选修课,培养出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4强化师资培训,建立双师素质教师
鼓励年轻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年轻教师毕业后,用3-5年时间,让年轻教师去附属医院或相关医院进修学习,顶岗实践,积累临床经验,加深理论认识。所有老师需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老师职业能力。鼓励老师承担科研项目,在科研经费和待遇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实现教学科研双丰收,打造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实训实习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旺庆铃,戴鸿英,巫向前等.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中华护理教育[J].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 2011,8(10):438-439.
[2] 陈健尔.构建服务型区域卫生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中华医学教育杂志[J].2007,27(2):26-28
[3] 吴丽文.高职护理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现代护理[J].2006,12 (11):1071-1072
[4] 周国忠,柴诚.高职护理专业定位于课程设置的思考.医学信息[J].2012,25(7): 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