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迈开坚实的一步,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整体特点及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而且还应当研究构成素质教育的各个要素,即研究素质教育内部诸要素的排列组合及其相互关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如果不研究素质教育的本质构成,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则只是一个缺少适用价值的“空招牌”。教育还是被捆在“应试教育”的老战车上。
大多数人倾向于按性质将人的活动分为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社会交往活动三个方面或层次,并根据这一活动结构建立人的素质结构理论模型。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结果)由三个层次:一、思想品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责任感、交际行为。二、科学文化素质。三、身体心理素质。
任何教育活动者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这个环境不仅包括教育活动发生的小环境,而且要包括社会生活这个大环境,即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虽然,教育活动要代表某一组织的自身利益,但是任何组织利益都离不开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因此,要求素质教育的结果使学生必须具备思想品德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这些方面是素质教育构成体系中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品德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人们通常说,才是果实,德是养料,没有德,人就驾驭不了自己的才能。缺少品德素质,就是失去了人的才能发展方向的主要支撑点,这样的人将是“劣质产品”。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用于人伦方面,又被“德”所代替。现在关键是应该弄清楚品德所包含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道德与政治二者即有区别又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特别在个人实践中,道德和政治是相互影响的。道德规范和政治规范的实现,都要通过个人实践来实现。作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灵魂,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和处理好的方向性问题。《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规、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有才无德不为人才,德才兼备才为人才。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全民素质,文化知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是知识的结晶、升华。一个人能力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知识的多寡、深浅和完善程度。必须先进行知识的量的积累。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不要教育质量,而哈恰相反,是为了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良好,则教育质量更高,升学率也会更高,人才将更加广泛,这是不用置疑的。因此,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新形势下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
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任何工作都是一项劳动,甚至有时是一项繁重的劳动,没有健壮的身体很难承受下来。工作的繁重,无端的压力都会把体弱者拖垮。通过锻炼身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更大的范围看,劳动实践是人类知识和道德的源泉。人们所掌握的一切知识都源于劳动。劳动能创造人、塑造人,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主体意识统统展现出来,文字、语言、工具就是这样出现的。劳动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性的荣光得到完美的体现和张扬,劳动是人一生的资本,是成功幸福的源泉。每个人都必须进行劳动实践。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划分只是停留在素质教育的基本构成份上,基本构成部分并不等于素质教育的具体要素,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将不在本文探讨。
大多数人倾向于按性质将人的活动分为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社会交往活动三个方面或层次,并根据这一活动结构建立人的素质结构理论模型。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结果)由三个层次:一、思想品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责任感、交际行为。二、科学文化素质。三、身体心理素质。
任何教育活动者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这个环境不仅包括教育活动发生的小环境,而且要包括社会生活这个大环境,即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虽然,教育活动要代表某一组织的自身利益,但是任何组织利益都离不开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因此,要求素质教育的结果使学生必须具备思想品德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这些方面是素质教育构成体系中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品德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人们通常说,才是果实,德是养料,没有德,人就驾驭不了自己的才能。缺少品德素质,就是失去了人的才能发展方向的主要支撑点,这样的人将是“劣质产品”。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用于人伦方面,又被“德”所代替。现在关键是应该弄清楚品德所包含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道德与政治二者即有区别又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特别在个人实践中,道德和政治是相互影响的。道德规范和政治规范的实现,都要通过个人实践来实现。作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灵魂,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和处理好的方向性问题。《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规、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有才无德不为人才,德才兼备才为人才。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全民素质,文化知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是知识的结晶、升华。一个人能力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知识的多寡、深浅和完善程度。必须先进行知识的量的积累。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不要教育质量,而哈恰相反,是为了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良好,则教育质量更高,升学率也会更高,人才将更加广泛,这是不用置疑的。因此,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新形势下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
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任何工作都是一项劳动,甚至有时是一项繁重的劳动,没有健壮的身体很难承受下来。工作的繁重,无端的压力都会把体弱者拖垮。通过锻炼身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更大的范围看,劳动实践是人类知识和道德的源泉。人们所掌握的一切知识都源于劳动。劳动能创造人、塑造人,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主体意识统统展现出来,文字、语言、工具就是这样出现的。劳动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性的荣光得到完美的体现和张扬,劳动是人一生的资本,是成功幸福的源泉。每个人都必须进行劳动实践。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划分只是停留在素质教育的基本构成份上,基本构成部分并不等于素质教育的具体要素,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将不在本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