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习惯·背诵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教了一辈子语文,从部队的速成识字扫盲班一直教到大学的研究生;从18岁教到78岁。回想自己这一生为什么会和语文打交道,还得从上小学讲起。小学四年级时,有一位郭淑先老师来教我的语文课,她很和蔼,北京话讲得特别好听,在抗日战争时期湘西的那个偏僻小镇上,她显得格外的高雅和博学。有一回,她给我写的作文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一个历史人物》,我写的是岳飞,打了一个90分,并让我重抄一份由她加圈加点后贴在教室的后墙上“传观”,当同学们课下挤在文章前争相观摩并向我投来羡慕和佩服的眼光时,我幼小的心灵真是溢满了欢乐与得意。我悄悄地向老师建议,把每两周一次的作文改为一周一次。我很想展示自己,赢得更多的表扬。第二年儿童节洪江举行的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得到了由当地的专员写的一个奖状,上面写着“后生可畏”几个字(直到十多年后,我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想来,兴趣和鼓励是促使我热爱和学好语文的首要条件。青少年时期还缺乏理性,你要给他讲语文多么重要,学不好有多大危害,他不容易听得进去,但一旦调动了他的兴趣,他的学习主动性上来了,一切就好办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创造”。所以我说过,考察一个老师的课教得好不好,只要看他班上的学生愿不愿、爱不爱学这门课就可以有个基本估价了。
  我在10岁的时候,从长辈那里得到一部两函16册线装的《绣像三国演义》。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课外书可读,我竟然从半懂半不懂开始在一年内把这部书读了个四分五裂,乃至可以把它的回目背下来。這部书对我一生影响至大,从历史观、价值观到审美观,先入为主地潜移默化在我的精神世界。例如我觉得《三国演义》中最可敬可爱的人物是赵子龙,而不是张飞、诸葛亮。我因此觉得一个人在少年时代最好能专心地读一部文学名著。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个时候的阅读将影响你的一生。我从读《三国演义》起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它使我有了无数不见面的一流的老师。我就是等车、坐车、上厕所时也手不释卷,大量的、广泛的、不加选择地阅读使我终身受益、兴味无穷。因此我觉得从小培养起读书的习惯是家长、教师要用大力去提倡和指导的事。须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背诵——这看似愚笨实则是学好语文的捷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都是至理名言。我年幼时曾由叔祖父面授读了一点《孟子》,只背到《孟子·离娄章》(约占《孟子》全书的1/3),但我至今还背得滚瓜烂熟,古文的底子由此而有个基石。上大学后,受王运熙教授指点,一连两年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文,他要求我每天背一首诗,积少成多。我没有辜负他的教导,在用很多时间学外语的情况下,坚持每天背一首。长的就分作几天背,像《长恨歌》《琵琶行》《离骚》《报任安书》,都是在这个时期背的。每天清晨五六点起床,冷水浴以后,(下转第5页)(上接第1页)就找一个清静的地方背书,即使是过春节也不间断,在寒冷的雪地里跺着脚搓着手一边读书一边御寒。这时我就想起韩愈在《进学解》里说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苦读情景,并用东阳马生(宋濂表扬过的那个苦学有成的学生)来鼓舞自己。人只要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兴趣,苦也就能变成乐了。
  凡是熟读成诵背下来了的东西,仿佛就成了自己的财富,张口就来,提笔就写,有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珠联璧合,出口成章,给别人带来惊讶和愉快,给自己增强自信与敏锐,真是事半而功倍的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我国的私塾教育在“开讲”(大约要到10岁以后)前,一律只有背诵这一项课业。让人在儿童时代就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乃至四书、五经都背得滚瓜烂熟,长大了“反刍”就能举一反三、自我消化了。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即使到了今天的电脑时代,仍需要背诵。
  兴趣,习惯,背诵——这就是我学习语文的三条经验,三个“诀窍”。
其他文献
只顾抱着那些实用书籍的实在算不上是读书。我们所说的读书其实应该是为了让人的思想开窍。所以,对多数人来说,读文学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说《红楼梦》是好小說的标志,就因为《红楼梦》骨子里的是高贵,是一种高处不胜寒,它的人物也好,它描写的生活也好,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结晶。缺少这个根本点,仅靠道听途说的模仿是靠不住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内心藏而不露的高贵之心在作怪。就像生活中,有的人靠粗鄙可以得逞
期刊
我心中一直有一对手镯,是软软的赤金色,一只套在我自己手腕上,另一只套在一位异姓却亲如同胞的姐姐手腕上。  她是我乳娘的女儿阿月,和我同年同月生,她是月半,我是月底,所以她就取名阿月。母亲告诉我说:周岁前后,这一对“双胞胎”就被拥抱在同一位慈母怀中,挥舞着四只小拳头,对踢着两双小胖腿,吮吸丰富的乳汁。是因为母亲没有奶水,把我托付给三十里外乡村的乳娘,吃奶以外,每天一人半个咸鸭蛋,一大碗厚粥,长得又黑
期刊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紅尘里长大,不得亲近草木虫鱼,且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正是抗战,尽管贫于物质,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稚小的我乃得以亲近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所以每次忆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底,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若是等到大学才来补救,就太晚了,所以大
期刊
我爱吃南瓜。  小时候,家里常种南瓜。那时候家里有一个菜园子,母亲总会在园子边上种几棵南瓜。南瓜种下去,几天就出苗,苗也长得飞快,转眼就開花、结果了。南瓜很高产,一棵苗可结几个南瓜,有直的、有弯的。南瓜成熟时,我用肩往家扛,一次扛一个,欢欢喜喜的,不嫌累。母親看着家里成堆的南瓜,笑眯眯地说:“今年冬天有瓜吃了。”  其实,南瓜开花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什么?南瓜花啊!  拣开得盛的雄花,一朵朵摘下
期刊
摘 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实际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通过对武汉市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抽样调查,提取一些重要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模型的扩展和修正给出了展望。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就业区域选择;武汉市  AHP-based Part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s’ Regional Emplo
期刊
摘 要:中国晚明时期,李贽针对当时“假道学”的社会氛围,提倡要以“童心”,即“人最初一念之本心”表现真性情。当代西方,海德格尔针对技术理性日益膨胀的社会状况,提出艺术作品要表现“本真的存在”,使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二者都强调人的不受外界因素制约的真性情。本文试从艺术来源、特点、尺度和功用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寻求精神上的共通性,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童心说;本真的此在;诗意的
期刊
当我第一次见到日月潭时,我便被那一泓湛绿的潭水和潭上出尘忘俗的幽静,深深地迷醉了。  潭是平静而深幽的,但却姿态万千,水的颜色更是一日数变。我第一次看见它,正是微雨过后,只见四周重叠参差的峰峦,苍郁茂密的山林,经过一番润泽,更显得青葱欲滴,那一片浓绿深翠便簇拥环拱着一碧万顷的潭水。波光潋滟,绿影幽邃,三两艘小船悠然荡漾在水影波光里,像几片轻盈的竹叶;白鹭成双,在水面翩翔盘旋。我倚栏凝立,默然相对,
期刊
摘 要:现代消费社会,广告叙事传播的不再仅是商品信息,更是一种情感因素和意义寄托,它向消费者提供一套美学话语和一种美学依据。广告叙事与消费者的深层欲望进行合谋,通过美学话语系统将物极大张扬,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艺术的,幻觉的,个性的私人幸福世界。广告将人与物的商业关系转化成了个人关系,个人认同于群体的传统道德已经不复存在,而转而依赖于商品所提供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人的生存;广告叙事;美学话
期刊
如果想起就是忘記,  那我就不再记忆。  如果忘记就是想起,  我多么接近忘记。  如果思念愉快,  如果哀悼欢乐,  那些采撷了这个的手指  今天又是多么快活!  (选自《我从未见过荒野:狄金森诗与书信》,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
期刊
摘 要: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学生的阅读及相关能力未能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本文针对这种现状,结合新“课标”中相关要求,在建构主义视野之下,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关照,试图从课前预习、课堂讲授以及评价阶段三个层次,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阅读教学的交流与互动的特性,建构多元化、动态化的全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语文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期刊